第二八五章 霸道和王道

中國既安,羣夷自服。是故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內。

前宰相趙普的奏摺提及的,趙曦覺得還是有道理的。這也是他這些年不斷折騰的原因。

對於國朝,所謂安內,就是要把臣工統一到一條戰線上,是要讓軍卒實力有大幅度的提高。

到現在,應該算是初有成效了。

“子正,着手實施早年擬訂的方略吧!”

那還是薛向調查羊毛交易時,趙曦在太平驛不期而遇,相談甚歡。

也就是那時,趙曦跟薛向交流了羊毛交易的深遠謀劃。

“殿下,有把握了?”

“怎麼說呢,新軍已有十萬餘。只是新軍與騎兵交鋒的勝負不可確定。”

“軌道運輸能大幅度改觀給養和淄重運送問題。這兩年,朝廷的盈餘會越來越豐厚。”

“還有不確定的,還是朝堂對外的態度。所以,最終還是得反逼,借大夏的手,逼朝廷不得不應戰。”

“有一年的時間,軌道網絡成型,朝廷盈餘豐足。若待時,大夏逼迫過甚,朝廷應該有意檢閱這批新軍的戰力吧。畢竟享受如此高的俸祿,得對得起朝廷的供養。”

薛向聽懂了,很振奮。

他曾經主持過河北道的榷場,也參與過西邊的鹽務,從某種意義上,他屬於深切體會到了與另外兩國打交道的憋屈。

自從知曉羊毛交易,自從跟太子殿下交流,他甘願在工坊城主持調度,而不求擢升,就是等着有這麼一天。

自己沒進士出身,尚不具備參與朝廷大事的資格,以一個負責易貨的官員身份,能參與乃至主導國朝征戰的層面……薛向這一刻都能感覺到自己的血在沸騰。

“明仲,從現在起,重點側重於西邊的軌道鋪設,並且以征戰需求爲首要。相關方略,可於狄帥溝通。”

“曹霖,爾等四人,着令輪訓新兵之軍卒,要多開展演習,檢驗新軍與傳統作戰方式的優缺點。”

“誨叔,教導隊要編撰通俗易懂的戰時條令條例,務必在戰爭來臨之前,確保每一位新軍軍卒記熟記牢,並能做到嚴格執行。”

“其次,教導隊可向朝廷請奏,對新軍訓練做一次驗收或者調研,意在對新軍進行全方位的條令條例教化。”

“另外,本次議事,列爲護衛營高度機密,泄露議事內容者,執行護衛營保密條例!”

這將是一場由羊毛引發並引導的戰爭。

羊坊從一開始就是被趙曦當工具使用的,用於干預遼夏經濟生活的工具,從而改變遼夏牧民的選擇,在一定程度上產生對國朝的依賴性。

這兩年,由於毛紡成品品種增加,羊毛需求越來越旺盛,趙曦也就有意擡高了羊毛原料的價格。

同時,淵源不斷糧食在榷場交易……這是一個在朝堂惹非議的交易種類。

趙曦把羊毛和糧食的槓桿,很詳細的與相公們談論過。

國朝糧價一直維持在低位,最終臣工們在利益面前,還是閉上了嘴,反倒積極的投入到與遼夏的糧食和羊毛交易中。

養羊真的很划算。

往年青黃不接時,牧民一般都是宰殺一些畜牲,來度過這段艱難日子的。

現在不用了。只需要將人和羊都不需要的羊毛,就那麼剪下來,買給宋人。

同時就可以在榷場採購糧食……

六七月,即將青黃不接時,就有商賈到草原上收購羊毛,同時販賣糧食,以及宋國的貨品。

這兩年,這樣的日子,牧民都幾乎當作節日來對待的。

然後再過兩三個月,商賈們會再一次來到草原,一氈一氈的走,放下足夠讓牧民過冬的糧食,帶走那些沒用的羊毛。

遼夏都如此。

這些活並不是大宋的商賈在做,而是遼夏自己的商賈,還是都有自己背景跟腳的商賈。

這些商賈都是有區域性的,不同的背景和跟腳,註定了他們的活動範圍和區域。

就像北遼的商賈不可能到西夏去收購羊毛一樣,在同一個國度,界限也是很分明的。

趙曦深度研究過這些。應該說,這樣的現狀,很適合用拉攏分化來分解遼夏。

說白了,遼夏的體制應該屬於共主制,或者封建制。

比如西夏,整個大夏的朝廷,基本都是由党項貴族掌控。儘管學了些國朝的官制,也只是名稱而已,在本質上,還是共主的形式。

各個党項貴族,都有其各自的領地和部族兵。皇室,不過是所有貴族中實力最強,統治區域最廣的一族。

一旦有戰事,部族首領與帝王共同議定,並根據各部族的丁口數量,參戰的軍卒數,來決定征戰時的指揮權屬。

同時,借鑑了前朝軍功爵制度,因戰功不同而有不同的賞賜。有點像前朝的府兵制,又略有些不同。有點像割據,又有些不同。

北遼稍有不同,北遼以地域分,西部、東部以及南部,採用不同的管理體制。

南部以漢人爲主,基本借鑑了國朝的部分方法。

而東西部,卻是完全不同於南部的。

從帝王、後族以及其他契丹貴族,都有屬於自己的斡魯朵……也叫帳幕,也就是自己的部落或者部族,不一定是宗親,依附、投靠包括奴隸各色身份的都有。

斡魯朵相當於獨立的經濟軍事單位。

雖然除皇室和後族以外的契丹貴族,不可以建立城郭,但同樣有屬於私產的奴隸,從事工農業生產,也就是所謂的頭下。

遼夏這樣的體制,各個部族有很大的自主權。也就存在拉攏分化的可能。

可有一點,趙曦很清楚,若想讓人背叛舊主,給你當小弟,你首先得有個做大哥的樣。

沒有可以給小弟撐腰的實力,別說沒人投靠,能保證自家小弟不背叛就不錯了。

所以,一切還得靠實力。所謂王道,是在霸道以後的事。

打趴下,然後把你扶起來,再給你甜棗,這是仁義。若一開始就堆着笑、喊着爹、腆着臉送棗,這是奴顏婢膝。

常聽朝臣們說起,燕雲十六州的漢人,一直盼望着王師北上……這話放在開朝時,趙曦相信,可現在,近百年了,幾乎傳了三代了。

雖然現時家國概念不清晰,可若說燕雲十六州的百姓,從骨子裡認國朝,真不敢相信。

除非國朝以摧枯拉朽的實力,將北遼打趴下……

第四九六章 有人火中取栗第五六一章 往好處想 往壞處準備第五一五章 這算屁的大捷(下)第五七章 趙曦你幹嘛第八六零章 宗澤的見解第二五一章 此事蹊蹺第二七六章 不是一人在戰鬥第六八章 沒死第五十章 給他們找點事第三三四章 臨機決斷的作用第四六五章 鄉野遺賢第三八八章 陛下大行了第四六七章 很失望第七二五章 被包圍了第十七章 劉成朔風烈第七五五章 太子遇襲第三五七章 遍地狼煙第八五三章 胡蘿蔔的指引第九一四章 無禮第六三四章 打開的話頭第二一零章 精神宣揚(第四更)第五零八章第四九七章 事事煩心第四五四章 官家何意第五二三章 折服第六五章 我就看着你第九六二章 耶律洪基的無底線第一七二章 唯有等(繼續五更,第一更)第五六一章 往好處想 往壞處準備第二一五章 熱鬧了第七三章 個人的要求第六六八章 這也是姑且第二四五章 狄青看到的第六二零章 心思第八六三章 秀場第四三九章 引導第四一一章 沒省油的燈第三五零章 談笑間灰飛煙滅第七八三章 官家大才第一零三章 韜光養晦的憋屈第十六章 內苑不同版第二四九章 意有所指第二五章 童英宴 (四)第七二九章 執行第三五六章 大圍剿開始第八三零章 出行的目的第六六八章 這也是姑且第一三六章 太子殿下的詭異第四八七章第六一零章 醉話第三一零章 全線寇邊第六零二章 官制(中)第三五五章 潰散第十七章 劉成朔風烈第五九二章 暫時的平靜第四九二章 又被坑了第五二一章 揣度第五八零章 心知肚明第二二三章 一羣爛人第二四六章 未雨綢繆第四二章 宮牆外的世界第一八二章 牛皮大的不毛之地(繼續五更,第一更)第一七九章 沒準備妥當(第三更)第七八三章 官家大才第五一六章 隨便你們說第六一六章 權利架構第五三八章 戰略部署(上)第九三一章 戰馬第二八五章 霸道和王道第九三章 誠實是美德第七九二章 微服私訪(六)第二四九章 意有所指第三四九章 開打了第一零九章 一環扣一環第六七七章 決議通過第七五零章 西夏又遣使了(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三更)第二四零章 事與願違第四零三章 文武的認知第六六六章 稚圭,別執迷了第九三二章 最後一坑第二四七章 不得不賺錢第四八四章 我是君王第四零二章 有些事沒必要第九一章 第一次論政第二零八 繁亂(第二更)第七四四章 這樣就挺好(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一更)第六四四章 一片譁然第十五章 你們也玩這個第一零九章 一環扣一環第六六七章第三三五章 趙曦論戰第二二一章 都賺錢了第三四零章 相公的憂和帝王的喜第六一八章 第一次議事第六三六章 都看着呢第七七一章 趙曦教子第七六章 一槍撂倒第四六八章 細思極恐第七五八章第七九五章 微服私訪(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