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1章 心態問題

小的時候,趙榮可能還會抱怨老先生講得過於深奧,自己看不懂。但是幾次抱怨,都被父母鎮壓下來之後,再加上這麼多年的薰陶,趙榮在心底也不得不承認,是不是自己過於沒有天分,就連普通人都不如。

所以也在心裡本能的,趙榮其實是很崇拜,那些會讀書能讀書的人的。但雖然心中有着崇拜之情,但真正要是讓趙榮見到一個這樣的讀書種子,其實他在自己心中的那種壓力之下,都根本就不可能真心的與人結交。

這也是如果今天遇到趙榮的不是宮羽,而是宮健的話,估計趙榮早就已經逃離了宮健身邊,根本就不可能對於宮健產生任何親近之感。

在那種讀書人身邊,趙榮難免會產生一種自卑的心理。就好像他曾經自己看懂過的一篇寓言:葉公好龍,一般,趙榮也很清楚,自己的這種矛盾的心情,但好在自己遇到的就是宮羽。

宮羽讀書也很認真,並且非常勤奮,但是卻少了那份靈性。這也決定了他在讀書方面,不會有太過出色的表現。但好在他們家裡,並沒有要求孩子在某一方面,一定要做得突出,反而更是希望他們能夠快樂,健康的長大。

所以宮羽對於自己在讀書方面沒有任何的天分這一點,早就通過幾句聊天知識表露得一乾二淨。也就是這一點,讓旁邊聽着的趙榮更是感到,自己好像是遇到了知音一般。

在更親近宮羽的同時,其實趙榮在心中也有些慚愧的,他就不敢像二哥一樣,如此明確的表達出自己真實的想法。在家中,他就是連自己不愛讀書這件事情,都不敢向任何人吐露。

看着就那樣大大方方的說出,自己在讀書方面並沒有太多的天分,同時對那些四書五經也不感興趣,倒是更喜歡看那些遊記雜說的宮羽。趙榮心中滿滿的都是羨慕和佩服。

對於宮羽所提到的,他那位異常厲害的大哥,趙榮心中也滿滿都是好奇的。畢竟在他看來,當一個讀書人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了。可宮大哥做得更是了不起。

是的,此時趙榮已經很明白的知道,真正的讀書人,與父親那種自稱的讀書人是有本質的區別的。真正的讀書人,那不是在做大學問,就是要參加科舉,考得功名證明自己的。而父親那種懶散的,在書房中飲酒宴客或者尋歡取樂的模樣,並不是讀書人的樣子。

心裡很清楚讀書人的區別,趙榮是在心底,隱隱的就有一種感覺,也許在家中,真正稱得上讀書人的,也只有那個,家裡誰也不敢提起的大伯。

趙榮曾經偷聽過,有那愛說閒話的親戚,在人們背後相互感慨着:“他們趙家也就出過那麼一個讀書人。也不知那時候老大(也就是趙龍的大伯),是怎麼長的?三兄弟中就他一個人讀書那麼厲害,其他那兩兄弟,對讀書根本就不感興趣。也難爲老大小小年紀讀書就那麼有天賦,更是年紀輕輕就當了官。只可惜命不好,一家人把性命都丟在了外面。”

這樣的話語,即使是趙榮偷聽到的,但在他那小小的心靈中,也難免會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他對於讀書人還是很敬仰的。

可隨着那老先生一次次望向自己,那種明顯失望的目光,再加上不斷搖頭嘆息的聲音,以及父母雖然明面上不停的督促自己學習,可從來不問自己到底學成怎樣的模樣,等等這些情況,都讓趙榮在心底很清楚,家裡人都知道自己沒有讀書的天分。

這樣的認知,讓趙榮也曾經難過過一段日子。但是即使他再努力,也看不懂書上的難解的方塊字,更是聽不懂,老先生抑揚頓挫的所謂的教導。漸漸的,趙榮也對自己讀書這件事情,也喪失了信心。

所以說雖然趙榮心裡很是羨慕,並且敬佩那些讀書好的人,但真正讓她與那種人相處的話,趙蓉就會覺得渾身不自在。

對於自己這種矛盾的心理,趙榮很是清楚。有一陣子,他甚至想糾正自己這種奇怪的心態。所以他向父母提出過,要出外拜訪一些當地有名的讀書人。那時候距離趙榮啓蒙,也剛過去兩三年的時間。他也是在某次,因爲有名的大儒來拜訪,他那位老先生的時候,覺察到自己心理上的問題。趙榮這才向父母提出來要求,最主要的他還是要克服自己,這明顯有問題的心理狀態。

當然,也有一點點的原因,就在於趙榮聽到,拜訪自己那位老先生的那位大儒,講話居然很是親切。而有時候,這位大儒所說的話,反而比自己那位先生說的話更容易理解。趙榮也能夠聽懂,所以他的心裡小小的還有一個期盼,是不是自己認識更多的讀書人,對於自己讀書也有一定的幫助呢。

但是沒想到,自己這個要求卻被父母拒絕了。那時候父母拒絕自己的理由,當然是說,那位老先生是當地最有名的,而這位有名的老先生如果還不能教會他什麼的話,其他的讀書人更是沒有那個能力。

他們更是再次的強調,他們爲了請到這位難得的老先生,花費了多少心力,這才讓這位老先生給自己啓蒙。更是讓趙榮應該珍惜這難得的機會,而在老先生沒有教會自己之前,都不會同意他出門去尋找其他人的。

面對父母這樣的教導,趙榮也只能無奈的接受了。而隨着後幾年,他在讀書方面停滯不前,甚至還隱隱有後退的表現,趙榮也再也沒有提出過,類似這樣的要求。

而他剛剛認識的這位二哥,向自己介紹了他的那位大哥,趙榮心中當然升起了很強的好奇心。既然這位宮大哥和二哥年紀相差不大,又是如此厲害的人,不僅是讀書,就連打獵和做生意,都是優於常人,那麼難得自己碰到了,當然要與人家結識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