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齊國皇帝和太子的拉扯

忻襄做爲齊國國都兩百多年之久,高聳的城牆充斥着古舊的氣息,入夏的雨季裡,牆根下生着厚厚一層青苔。

攜帶聖旨的宦官,領着宮中侍衛前往東宮太子處,以爲喧完旨就能回去交差。

然而,等到了東宮,望着一幫東宮宦官、宮女跪在地上,才知曉太子微服私訪民間‘疾苦’去了。

不得已,讓身旁的侍衛騎快馬出皇城,前往太子常去的地方尋找,過了兩條街後,進入繁華市井,兩側街景依舊顯得擁擠,木樓房舍高高低低拼湊一起,齊國多年未修繕,街面的夯土坑坑窪窪,積攢了渾水。

也有七歪八拐的寬窄巷道,屋檐還滴着昨日夜晚的雨水。

侍衛騎快馬,穿過延綿的房檐,嘈雜的街道,來到福臨巷的青樓側門停下馬匹,走進掛有好看的燈籠院門,側院裡還掛着溼漉的衣裙、綵綢,偶爾也有嬌滴滴的女子從房裡出來。

繞到正樓後面大門後,一進裡面,便傳出女子嬉笑、男人粗野的笑罵,也有江湖人拔刀劍,叫囂的聲音。

很快,那侍衛在龜奴引領下,來到三樓一個雅間,太子齊克安正與幾個朝中官宦子弟在裡面玩樂,每人身邊都有兩個容貌美豔的妓子,侍衛還未進來時,裡面的太子左擁右抱的正說着話。

“……今日開朝會,纔有機會溜出來,叫上你們到此間玩樂,回去後,還是老規矩,可不要說給爾等父輩聽。”

“殿下放心便是,此間樂,怎麼可能分享給父輩,屁股都得開花!”

“不過,夏國都打到九定州了,咱們在這裡喝酒尋歡,是不是有點不厚道?”

“那是朝臣們的事,咱們好好跟着太子便好。”

坐在主位的齊克安靠背椅,在兩個美豔的妓子服侍下,滿臉酒紅,他才十六歲的年紀,勾着兩個女子的細腰,顯然也喝高了。

“好好跟着我,往後當了皇帝,讓你們一個個當大官兒。”

說到後面,他語氣激烈。

“要我說,這場仗打的實在憋屈,我大齊立國兩百多年,竟然比不過一個承燕國新起的夏國,要是我當了皇帝,御駕親征……”

“好!”周圍官宦子弟紛紛拍手叫好,端起酒杯敬過去。

咚咚!

這時房門敲響,跟隨太子齊克安出來的侍衛在門外低聲說道:“殿下,宮裡來人喚您回去,說是喧旨的宦官正在東宮等候殿下。”

喧旨?

雅間內衆人露出疑惑,齊克安搖搖晃晃起來,推開一個妓子,在旁人攙扶下過去將房門打開,帶着酒氣朝門口的護衛問了句:“人呢?”

片刻,從東宮出來的侍衛連忙過來拜見。

“啓稟殿下,卑職奉命請您回去。”

“什麼事就在這裡說,不重要的話就讓喧旨的宦官把聖旨放在東宮,等回去了我再看。”

“這……”那侍衛是知道這位太子殿下的脾性,猶豫了片刻,在齊克安耳邊低聲道:“是……陛下……要退位給您……讓殿下儘早登基。”

咣噹一聲。

酒杯直接從齊克安手裡滑落掉在地上,他以爲自己聽錯了,看着面前的侍衛再次確認了一道,對方重說了一遍,他瞪大眼睛,瞬間打了一個激靈,酒意頓時褪去,整個人比往日都要清醒。

“回……回宮,快!”

他急匆匆整理了一下衣袍,手都在這片刻動作裡發抖,至於剛纔說當皇帝、御駕親征的話,早就拋到腦後。

才登基半年的父皇轉眼就要把皇位讓給他,傻子都知道怎麼回事。

他急匆匆的走向樓梯,看到階梯的剎那,忽然有了一個主意,踩去臺階,後腳故意絆在前腳的腿肚上,然後往下一載……噼裡啪啦的從樓梯滾到了二樓。

齊克安抱着一條腿,在地上不停‘哎喲’的慘叫。

……

“什麼?太子摔下樓,把腿摔折了?”

齊望閣激動的差點從龍椅上站起身,此時的朝議已經散去,但仍有幾個重要大臣,以及太后留了下來商議立新君的事。

聽到傳回的消息,大殿裡掀起些許驚愕,書房裡,看到去喧旨的宦官和尋人的侍衛一臉尷尬的低着頭,齊望閣拍了拍龍椅扶手。

“詔書不管如何都已經下了……天子之言,豈能兒戲!”

“陛下,太子這是害怕了。”另一側的鳳椅上,太后趙莊懿低聲地說了一句,“這個時候陛下退位,讓太子火速繼位,誰都明白怎麼回事,也讓朝局不穩,下面百姓更會人心惶惶,軍隊還怎麼打仗?”

一個老臣走出來附議:“老臣附議。”

“那就先……”齊望閣皺眉,遲疑的說道:“……暫時緩一緩,朕有些急病亂投醫,讓太子驚慌了。”

之後,繼續說起調兵遣將,佈置平盛州防禦的事,那邊已有老將趙承廣鎮守,當能緩一緩夏國兵馬的進攻,但顯然還不夠的,皇帝當即下詔,抽調忻襄周圍州郡兵馬,聚集京城在前方佈置重重防禦。

就在旨意下達,周圍忻襄四周郡縣兵馬調動的幾日裡,平盛州陽平郡的戰事已經打出了真火。

趙承廣六十有五的高齡,領軍守城,幾乎是他前面幾十年都不曾有過的巔峰時刻。

然而持續的高強度攻城,也令得從未經歷過戰事的齊國兵卒叫苦不迭,大量的士卒在守城戰中死去,也讓許多士兵心裡是惶恐的。

攻城戰持續到第五天,項羽與呂布領控弦狼騎立於平陽郡西北一處山坡,望着前方猶如蟻羣的西戎士兵攀爬城牆,誓要撼動對面兵防。

“令人有些意外,這齊國還是有能戰之將。”呂布望了一會兒,有些感慨的評價:“可惜西涼、幽燕兩軍沒趕到,不然哪裡需要打五日。”

“打五日也不錯,項某第一次來到此間世道,第一仗就能與齊國有能力的將軍交手,讓我對此間世道將領的戰法有不錯的瞭解。”

項羽南征北戰多年,打了許多以少勝多的仗,此時豪邁地說出這番話,在呂布聽來,竟顯得有些謙虛。

城牆上的廝殺已接近沸水般的狀態,項羽將目光望向戰陣的一側,舉起馬鞭,“呂將軍,要是那西戎將領鐵牙有什麼不軌舉動,你第一時間,將其斬殺,接管軍隊繼續攻城!”

呂布眯着眼睛順着他視線看了一眼,西戎大纛下兜轉戰馬正焦急發着命令的屍逐部將領鐵牙。

從軍多年,他自然明白項羽的意思。

此時對面的城牆上,趙承廣不斷髮着命令,調遣下方的後備兵卒,階梯城防,讓殘缺的隊伍下城牆休整。

陡然間下意識的停下命令,微微側過臉傾聽城內,然後讓身旁傳令兵趕緊過去看看,不多時,傳令兵回來,他急忙追問:“怎麼回事!城內爲何掀起喧鬧?”

“啓稟將軍,是後備營,幾支兵馬……他們……他們不想打仗……”

“麻煩了……此時城牆還在廝殺,他們竟然敢在這個時候……”

城內備戰的士兵突如其來的作亂,令得趙承廣有些措手不及,他臨危受命來平陽郡組織兵馬進行過特訓,也講過家國理念,可完全想不通,這個時候他們爲何會出現這種情況。

攻城戰強度慘烈,又是被困在城中死守,抵擋夏國兵馬南下,讓士卒的心理受到極大的考驗,時日一長,許多人難以承受煎熬,驚恐、彷徨,到最後崩潰。

怕死的心理作用下,想的是脫離戰事,然而兵營的守衛不放行,那就只能血拼一場。

此時城中的暴動,已經越發明顯,軍營被點燃,甚至附近的民房也被士兵點燃,升起的濃煙,讓城牆上還在廝殺的齊國士卒驚疑不定。

而在外面的項羽、呂布、鐵牙也看到了城中升起的黑煙,第一反應也是疑惑畢竟守城的齊將也不算庸人,萬一設有埋伏,引他們上鉤。

不過,項羽還是發出一道命令,讓西戎將領鐵牙加大對城牆的攻勢,試探城中防守強弱之別。

接到命令的鐵牙咬緊兩腮,再次投入兩個營的兵力,約四千人加入城牆的爭奪,如同潮水般的攻城瞬間加大。

趙承廣的麾下士卒不停的城牆段來來去去,試圖擋住西戎士卒的攻擊,然而城內的不穩,令得士氣大跌,許多士卒徘徊不定,根本無法像之前那般全力廝殺。

短短半個時辰,原本堅守的城牆開始出現缺口,西戎兵終於在五天來的攻防中,完全站上了城牆。

趙承廣身子微抖,他知道大勢已去,仍舊試圖發出命令,讓退下來的隊伍重新組織,在內城牆的臺階周圍佈下嚴密的防守,然而終究都是徒勞的,發出的命令根本無法有效的讓下層將校執行,軍心破了,每個人都在試圖從內城牆的石階衝進城中逃竄。

無數屍體在西戎人的屠刀下,沿着城牆不斷倒下,面對,連戰五天的西戎人,再難拿出之前的氣勢了。

而西戎人原本也是頹喪的士氣,在殺上城牆,逼近城樓的一刻,恢復了往日怒濤一般的攻勢,不斷逼迫、碾壓齊國士兵,將他們逼下城牆,將他們砍殺倒地。

“將軍……趁現在還有機會,我們走啊!”

“守不住了,將軍,走吧!”

趙承廣的親衛已經結陣,不停的喚那邊持劍而立的趙承廣,老人一動不動,只是緩緩拔出佩劍,他苦守平陽數日,將往日的西戎人攔在城牆,可沒想到成也是士卒,敗也是士卒。

城牆兩端,無數西戎兵涌來城樓,通往內城牆階梯的道路已經被封鎖了,趙承廣提着劍,看着兩邊結陣的親衛,還有殘餘的士卒。

他披着鐵甲,手持鐵劍,搖搖晃晃的走向前方的女牆,望着外面絢麗的陽光,耳中是臨行前,皇帝的話語。

“將軍直管去,朕整頓好兵馬,即派來增援老將軍,只要老將軍在,平陽就能守住……伱我君臣同心,定能擊退夏國賊鋒。”

“陛下……老臣到死都未見你兵馬……”

趙承廣看着下方烏泱泱的西戎騎兵奔行原野,他站上牆垛,將長劍壓在頸脖。

風吹來,花白的鬚髮撫動,

“老臣……先去了!”

說完,老人用力一拉,劍鋒抹過頸項,鮮血飆射而出,屍體無力的向前一撲,從城樓直直墜了下去。

不久,城門打開,西戎騎兵如潮水衝向城池。

……

平陽郡攻破、趙承廣戰死的消息在四月十六這天到達齊國都城忻襄。

朝堂之中還在進行各種推演,分析夏國軍隊兵馬的行進路線,大抵要在平盛州南部配合平陽郡的趙承廣三萬軍隊在這裡佈置一道堅固的防線,爲集結京城的州郡兵馬提供足夠的訓練時間。

太子摔斷腿後,皇帝只得暫時壓下退位的想法,隨着這幾日各路兵馬彙集京城,夏國兵鋒駐足平陽後,心裡又泛起了雄心壯志,當着滿朝文武說了句:“朕之前思慮不周,讓諸傾見笑了。”

隨後又敷衍幾句沒有將退位讓太子登基的事繼續下去。

可就在衆人信心滿滿,君臣一心,佈置防線時,平陽郡的戰報送了過來,看完戰報的齊望閣,呯的一聲坐回龍椅上,哪怕曾經有過心理準備,此時剛剛建立起,對夏國南侵的防禦的心理預期,還是擊破的乾乾淨淨。

“諸位愛卿,你們看剛纔朕說的話,就不要當真了……讓太子帶傷繼位吧!”

詔書都是現成的。

朝堂上,以太后趙莊懿牽頭,推舉了齊克安爲帝,不到半個時辰,大殿中的文武,紛紛同意,向城中百姓張榜,齊望閣退位,成爲太上皇,齊慶寶爲太太上皇。

而齊克安瘸着一條腿,在宦官的攙扶下,以服下砒霜的表情登基,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

在之後的幾天裡,更多的前線戰報,猶如雪花紛飛般送來忻襄城。

自趙承廣戰死,平陽郡失守,城中兩萬多名齊國兵將,先後投降了夏國,四月十九這天,夏國兵馬乘大船順沱河南下,直接抵達平陽郡南面七十里,對周圍郡縣展開中心開花的戰略。

辛辛苦苦經營了兩百多年的平盛州,一夕之間被切成了兩半,整個夏國軍隊南下的道路上幾乎暢通無阻。

這個時候,夏國東路軍的西戎騎兵、控弦狼騎繼續往南推進。

消息瘋狂擴散,呈現出的是令齊國上下所有人膽寒的冷意。

第二百七十六章 懵逼的攣鞮部第三百二十章 二年大治,華夏大國第二十七章 虎豹第二百八十八章 手握數十萬兵馬第三百三十一章 賈詡設計,項羽暴怒第三百四十六章 諸位皇帝的日常,及鼓勵第二百三十六章 鄭和擒海寇第三百二十六章 茫茫烽煙,侵略如火第二百四十六章 騎兵!騎兵!第一百三十八章 擴軍第一百二十六章 火光下的燕京,破落的皇帝驚人言第三百二十五章 鏑聲長鳴,鍛火刀鋒難擋第一十九章 董卓的暴戾第一百八十章 玄霸對典韋第三百二十五章 鏑聲長鳴,鍛火刀鋒難擋第六十一章 戰爭起始第三百二十七章 挑誰不好……第三百三十八章 巡視第二十五章 每個人都有腳下踏實的路,也有人翻牆入院第二百四十九章 霍驃騎第三十二章 就從這五百人開始第一百二十四章 董太師火燒燕京第二百九十八章 檢閱三軍第八章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第一百一十一章 西涼重騎第二百五十六章 王允2.1第九十四章 關某奉令,斬!第七十四章 朝堂驚論第三十八章 朝王會第一百八十七章 年關聚將第三十五章 收穫頗豐第九十六章 吾以吾身,化去家中厄難第三百八十八章 新叫門天子第一百七十六章 西府趙王第二章 變故第二百六十章 什麼時候稱帝?!第四十九章 所見所聞第一百八十六章 定安是家第一百七十七章 絞肉機李玄霸第二百四十三章 英雄豈能一人第八十七章 徐徐烽煙燃容州第二百二十二章 皇城之戰,重騎對重步第二百七十八章 一幫皇帝祖宗的日常劇目第二百八十章 屍逐、攣鞮二部相殺第一百八十一章 魏使入營,罷兵談判第二百七十章 賈詡、李靖共計離間第三百二十八章 何爲兇獸第三十五章 收穫頗豐第二十七章 虎豹第三百九十八章 江東風雨飄搖,鹿陽再起懸疑第二百六十三章 帝國的黎明求一波追讀和票第一百六十八章 犁!第二百一十四章 世之猛虎,關雲長第三百八十四章 攜吳帝入海,天寶大將第二百八十二章 天明前的刀鋒搏殺求一波追讀和票第一百八十七章 年關聚將第二百八十九章 年未有之君,舉世震懾第二百九十一章 諸葛老賊不在,王景興豈有敵乎?第三百三十六章 齊國皇帝和太子的拉扯第三百零一章 新朝新氣象(有驚喜)第二百六十三章 帝國的黎明第一百二十三章 唐……怎麼是你?!第三百二十四章 發兵二十五萬第二百三十章 歷史的變遷,大浪席捲而來第一百二十一章 爲殤者開道,爲存者前行第二百七十七章 長生之術亂人心第一百零六章 一日破城第三百六十章 祭旗第三百七十六章 出逃的吳國皇帝第三十四章 斬首稟父第九十九章 狂蹄踏西戎第二百五十四章 美人計第一百七十五章 別惹老將,天策爭鋒第三百四十二章 降帝第一百三十三章 悠悠蒼天何薄於我第一百七十四章 四計連環第八十八章 神威天將軍第三百章 人生之樂第二百五十四章 美人計第三百五十章 關公遇麥城第二百二十二章 皇城之戰,重騎對重步第一百一十八章 悄然改勢,攻守易型第一百六十四章 青蓮潑秋雨,古劍爭風雷第二百三十四章 毒士毒計第三百一十六章 蘇辰的二頭吃第一百一十一章 西涼重騎第一百六十二章 烽煙已起,南下!第三百一十章 關公戰秦瓊第六十六章 遼之眺望第八十九章 風行騎殺,不及最後至毒第三百四十六章 諸位皇帝的日常,及鼓勵第三百四十三章 跟着蘇辰打仗,女人越打越多第一百三十一章 平息動亂第二百三十六章 鄭和擒海寇第七十八章 祖宗們等急了第八章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第三百三十七章 兵馬雲集,大戰一觸即發第一百七十章 魏國征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