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垂死病中驚坐起

張安世的話倒是讓朱棣稍稍舒了口氣,死不了就好。

朱棣陡然想起了學裡的事,他故作風輕雲淡地道:“我聽聞張𫐄在學裡成日胡作非爲,對了,還有朱勇和……一個叫張安世的,你既是他們朋友,這些可有假嗎?”

果然,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

張安世道:“這都是以訛傳訛,我們同窗之間偶爾玩鬧是有的,可要說胡作非爲,這從何提起?他們都是忠勇之後,所謂老子英雄兒好漢,卻不知外頭哪裡有這樣的流言。”

朱棣騎在馬上,不置可否,顯然未必相信張安世的話:“你是誰的後人?”

“這……”張安世沉默了片刻:“我不敢說。”

“爲何?”

“怕你告訴我爹。”

朱棣哈哈一笑:“我若要爲難你,現在便抓你去應天府,讓你爹來領人,看來你這渾人和那張𫐄、張安世幾個都不是什麼好鳥,都是一丘之貉。”

張安世:“……”

朱棣隨即道:“似爾等這羣目無王法的人,這天底下總有人能治一治你們。”

張安世則是滿不在乎地道:“我還有事,不和你囉嗦。”

朱棣目視着張安世,臉上略有幾分鬆動,他堂堂天子,似乎也不想和一個毛頭小子計較。

張安世見朱棣稍稍遲疑的樣子,卻是急了,再這樣僵持下去,讓張輔察覺可就糟了,這位指揮同知,可不管張安世是什麼太子小舅哥的,索性心一橫,便從袖裡掏啊掏,拿出了幾兩碎銀來:“也罷,相遇也是有緣,難得相會,這點銀子,請諸位壯士去吃杯茶水。”

誰料朱棣見那碎銀,臉色驟然變了。

他突然厲聲大喝道:“你如何來的碎銀?”

張安世狐疑道:“我阿姐給的呀,說男人出門在外,不能無錢防身。”

朱棣的臉色卻越來越冷厲:“我說的不是這個,你這娃娃難道不知,太祖高皇帝在的時候,就曾下旨,即所謂:‘由是物價踊貴,鈔法益壞不行。乃諭戶部令有司悉收民間錢歸官,依數換鈔,不論更用銅錢’。”

朱棣頓了一頓,又道:“當今皇帝遵太祖高皇帝祖訓,這幾日又發明詔,一切交割起訖,都需寶鈔,不得更用銅錢、銀兩嗎?”

他不說還好,這麼一說,張安世倒是想起來了。

在明朝初期,確實有一段時間,官府強令用紙鈔,也就是朝廷發行的‘大明寶鈔’進行買賣。

只不過紙鈔到了洪武二十年的時候,就因爲濫發,而開始不斷地貶值,洪武二十年之後,這種情況就更加惡化了,譬如在洪武二十年的時候,一石米只需要一張一貫的寶鈔就可購買,而到了現在永樂二年,一石米卻成了十貫寶鈔,區區十幾年,紙鈔的價值貶值了十倍。

當今皇帝朱棣,是打着靖難的名義進南京城的,除了說他的侄子建文皇帝身邊有壞人之外,還有一個大義名分,就是說當時的皇帝朱允文推翻了太祖高皇帝的祖訓,可他朱棣不一樣,朱棣最愛自己的爹了,是祖宗之法的維護者,所以這位新皇帝在坐穩了江山之後,一琢磨,我爹當初不是禁絕了銀錢流通嗎?

那麼作爲最愛太祖高皇帝的兒子,朱棣當然決心貫徹這條法令,於是短短一個月之內,連發三道旨意,禁絕銀錢,強令天下士農工商必須用寶鈔進行採買和交割商品。

張安世想到這個,就忍不住樂了。

而朱棣此時虎目猛地一張,老子是皇帝,口含天憲,言出法隨,旨意都下達了,眼前這個少年居然還敢背旨行事,這豈不是對着姚廣孝罵禿驢?

“你笑什麼?”

張安世道:“這個……有這樣的旨意嗎?呃……糟了,那我得趕緊將家裡的寶鈔換成金銀纔好。不然要吃大虧了。”

朱棣眼珠子都要掉下來了,不禁道:“你說什麼?”

張安世很認真地道:“你我相遇也算是緣分,我這人心善,見不得人傻吃悶虧,我看這旨意下達之後,寶鈔的價格又要暴跌了,若說再不換成金銀,不出三五日,家裡有寶鈔的,怕是要賠得褲襠都不剩下。”

朱棣怒道:“皇帝的旨意也不遵行嗎?”

“皇帝的旨意自然無人敢違逆,可是皇帝的旨意,也無法左右市場,原本不強下旨倒也還好,現在一旦下旨,反而要壞事了,我看……寶鈔的價值一定暴跌,這些事說來你也不懂,我有經驗。”

張安世也不是吹牛,大明的百姓其實還算是淳樸的,沒有見過世面,而他兩世爲人,什麼大風大浪沒見過?什麼法幣,什麼津巴布韋,又或者是魏瑪德國時期的馬克,哪一個沒見過?

朱棣聽罷,忍不住大笑:“你一小兒,也敢信口雌黃,妄議國家大事。”

他面露不善,可隨即卻又笑了,如果說方纔只是面露譏諷,可現在的笑,卻更多了幾分揶揄。

朱棣搖搖頭,心裡想,朕與這麼一個毛頭小子在此胡纏什麼。

於是大手一揮:“走吧。”

張安世頓時健步如飛,一下子消失得無影無蹤。

只是他心裡不由得嘀咕,這人是誰,脾氣不小。

好在張安世也沒有放在心上,他心裡惦記着是不是該趕緊將張家的一些寶鈔兌換成銀子,不過很快卻又釋然了。

一方面其實他並不富裕,東宮雖然隔三差五都有賞賜,可畢竟現在自己的姐夫還沒有當家作主,賞賜有限的很。

另一方面,他是太子的小舅子,皇帝這時下詔嚴禁銀錢交易,他卻率先兌換大量的銀錢,這不是坑自己的姐夫嗎?

要把持住自己啊。

千萬別將姐夫坑了。

…………

此時,朱棣跨步進了張𫐄的臥房。

張𫐄正發出殺豬一般的嚎叫聲:“疼啊,疼啊,腰都斷了。”

朱棣皺眉,箭步上前,一掀被子:“打的不是屁股上嗎?何況用鞭子抽打,怎麼會斷了腰?”

只見張𫐄腦袋一歪,好像昏厥過去了。

站在一旁的張輔,本是冷着的臉,此時多了幾分怒容,道:“陛下在此,你還要胡鬧嗎?”

張𫐄沒反應。

朱棣壓壓手,示意張輔道:“別嚇着他。”

這個時候的張輔,也正還年輕,臉上卻總顯得嚴肅,比同齡人更令人感到沉穩。

他本在五軍都督府當值,聽說自己的兄弟又惹了禍,連忙趕了回來,此時陛下又擺駕來此,行禮道:“陛下,愚弟無狀,懇請陛下……”

朱棣吁了口氣道:“他不聽管教,朕已懲罰了他,好啦,你也別嚇着他了。”

張輔冷肅的臉上難得的多了一點平日難見的沮喪,道:“是,不過……臣這兄弟,從前倒也還好,可自從和張安世、朱能他們廝混一起之後……”

朱棣嗯了一聲,不置可否地道:“先讓御醫看看傷勢。”

此時,幾個隨來的御醫便開始忙碌起來。

朱棣揹着手,在這臥房裡閒走幾步,目光落在了牀塌邊几子上的一個瓷瓶上:“此乃何物?”

張家的僕人其實早已嚇得一個個魂不附體了,都不敢擡頭,只有張𫐄的長隨期期艾艾地道:“這……這是少爺的朋友送來的藥。”

朱棣頷首,突而道:“他那朋友,可叫郭得甘?朕方纔見他爬牆出去。”

僕從驚得下巴都要掉下來。

這時醫學奇蹟發生了,本是躺在牀上紋絲不動的張𫐄猝然驚起,立即搶答道:“對,叫郭得甘。”

張𫐄是講義氣的,他不能出賣大哥,傻子都看得出來,能翻牆,還不肯自報家門的傢伙,非大哥莫屬了,大哥就是這樣,做事從來不肯留名。

第355章 滅國第259章 國公第490章 你敢想嗎?第196章 大開殺戒第368章 孝順的皇孫第270章 委以重任第563章 立殺無赦第354章 朕的好孫兒第558章 神兵利器第10章 垂死病中驚坐起第507章 敬鬼神而遠之第310章 大功告成第581章 封官許願第256章 大功告成第442章 大功第306章 殺雞儆猴第271章 石破天驚第78章 才高八斗張安世第8章 褒獎第6章 天子守國門第217章 皇孫,快出來看熱鬧第370章 天大功勞與萬死之罪第351章 幹一件大事第243章 往死裡坑第161章 殺第217章 皇孫,快出來看熱鬧第269章 借你頭顱一用第520章 一網打盡第296章 血流成河第247章 喜從天降第54章 龍顏震怒第433章 大變活人第557章 志在四方第365章 真相中的真相第167章 一個不留第86章 血淋淋的真相第552章 人言不可畏第6章 天子守國門第33章 入宮第44章 驚天動地第117章 朝野震動第446章 全天下的希望第89章 入宮報喜第258章 冊封今天的更新會晚一點。第191章 死不足惜第511章 帝心難測更新計劃兼月初求月票!第174章 通通拿下新年寫給書友的一封信第173章 完蛋了第495章 大買賣第596章 大捷第516章 好戲開場第126章 不堪一擊第405章 破釜沉舟第371章 文臣皆可殺第166章 有一百六十六章:必死無疑第68章 朕真的發財了第397章 朕即國家第134章 百戰精兵第394章 太子至孝第241章 轉危爲安第551章 一榮俱榮第359章 天大的喜事第190章 真相大白天下第546章 一個漏網的都沒有第417章 說最軟的話 做最狠的事第163章 張安世智擒亂黨第539章 承平第153章 前所未有的大捷第89章 入宮報喜第212章 清洗第520章 一網打盡第76章 有殺氣第503章 一通亂殺第352章 經天緯地之才第600章 大發現第276章 原形畢露第591章 全完啦第84章 賞賜第313章 大恩大德第465章 張公子請客 諸公買單第294章 不敢奉詔第465章 張公子請客 諸公買單第485章 千載難逢的機遇第332章 絕不可能第596章 大捷第376章 徹查到底第237章 富可敵國第374章 普天同慶第394章 太子至孝第245章 死無葬身之地第280章 水落石出第161章 殺第80章 賜婚第180章 你也配謀反?第21章 他們的惡名無人不曉第7章 聖旨第4章 上達天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