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奉旨拿人 一網打盡

顯然張安世在這文樓裡,是略顯尷尬的。

誰中會元和他有個屁的關係嗎?

現在他正忙着掙銀子,沒有其他的功夫。

不過朱棣在短暫的神清氣爽之後,便道:“殿試及早進行,張卿,你留下,朕有話要詢問你。”

張安世一本正經地點頭稱是。

待衆臣退去。

朱棣站了起來,習慣性地揹着手,看了張安世一眼,便道:“哎……朕這些日子,是越發覺得精力不濟了。怎麼樣,現在太平府如何?”

“太平府這邊,已在日夜不停地造船了。”張安世頓了頓道:“不久之後,應該就會有成效。”

朱棣道:“這船料如何而來?”

張安世道:“棲霞商行,在此之前就曾儲備了許多,是在永樂五年開始,便有意儲備了,當初鄧健剛剛出海不久,臣料想到,將來若是朝廷要開海,可能大有可爲,而如今,果然四處都需船料,臣讓商行轉手售賣出去,價格……倒是漲了不少。”

“除此之外,便是福建、江浙一帶,當初朝廷下西洋,也製作了不少的船料,其中有不少,還在各處官倉之中,如今……這下西洋的艦船已經足夠,所以不少商賈前去購買。”

朱棣聽罷,皺眉起來,道:“這船可是好東西!現如今,既然人人都在求購船隻,那麼何不將這些船料,讓棲霞商行自個兒製成艦船售賣,何須售之於人,教人掙了這造船的銀子。”

張安世笑了笑道:“陛下,且不說商行應該抓緊着更重要的事,實在是分身乏術,若是什麼利潤都去掙,可能會影響到自己的主業。這其次嘛,既是新政,就要讓人嚐到好處,若是天下的好處,都被棲霞商行獨佔,臣倒以爲,這對新政的推行是大大不利的。”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無利不起早嘛。何況,棲霞商行的買賣已經足夠大了,唯有這天下越是繁華,棲霞商行未來的得利,也會水漲船高,可若是將所有的好處都端走,又何來天下越來越繁華呢?”

朱棣聽罷,頷首道:“朕也不是什麼都不懂,不過是詢問一二而已。”

朱棣想問的話也問完了,張安世便告退而出。

沒法兒,他實在太忙了。

而此時,文淵閣裡卻是熱鬧無比。

如今太平府被陛下封了出去,文淵閣要處理的事務,主要變成了十八省。

如今雖然太平府和十八省劍拔弩張,可畢竟不是在一個鍋裡吃飯,反而輕省了許多。

對於今年的科舉,大學士們卻有自己的看法。

胡廣很遺憾,他特意讓人尋了馬愉的卷子來看。細細看過之後,不斷地點頭稱讚:“後生可畏,後生可畏啊。此子大才!”

人家是真有才學,不到你不認。

楊榮也是讀書人,雖不喜讀書人的迂腐,卻也有愛才之心的,當即也看了,便也忍不住欣慰地道:“這樣的文章,確實教人眼前一亮。”

胡廣道:“天下就該多一些這樣的人,如此,何愁天下不寧?”

楊榮微笑道:“天下不是靠錦繡文章,就可以大治的。”

胡廣的臉頓時又青又白,踟躕了老半天,最後幽幽嘆了口氣道:“算了,說不過伱。”

楊榮心平氣和地道:“非你逞不得口舌之快,只是你自己心如明鏡,其實早已知道這些道理了,只是你不願承認罷了。”

胡廣嘆道:“楊公,我所不忍者,乃是新政便新政,何必要將讀書人斬盡殺絕?似馬愉這樣的人,寒窗十年,天資絕頂,這般天地滋養不知多少年才能出來的俊秀……難道也不能容下嗎?”

“哎……新政太急了,應該緩一緩,慢幾步,對讀書人該好一些。”

楊榮此時便又含笑道:“天下的事,無非就是一個利字而已。新政要生利,就要剝走從前得利之人,從前什麼人得利,在新政裡頭就要吃苦頭,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頓了頓,他接着道:“事上哪裡有什麼兩全的事,就如你胡公,既想天下人安居樂業,卻又希望天下太平,你和你的那些朋友們依舊不失自己的好處,若如此,那就不叫新政,這叫神仙下凡塵,天上掉金子了。”

胡廣道:“我是不成了,我阻止不了這樣的事發生,也說不過你,不過……”

胡廣頓了一下,低頭看了看文章,才又道:“可天下總還有後來人,老話說的好,長江後浪推前浪,我大明這樣多的讀書人,將來的後生更加可畏……”

此言一出,楊榮卻沉默了。

在文淵閣,他一直勝胡廣一籌。

可胡廣這番話,卻不知是這個老實人有心,還是無意。

卻一下子將儒家的生命力,不經意之間給抖了出來。

後來之人。

張安世這樣的人,只是一時的,歷史上,並非不是儒家永遠把持朝綱的時候。

從漢初的黃老之爭,到漢末的黨錮之禍,儒家不是沒有像這些年一般,遭受過巨大的打擊。

可最後又如何呢?

最後儒家的教育通過廣泛的宣教,無數的儒家子弟,不乏人傑,可能現在不能奈何你,可將來十年後,二十年後,這些俊傑奔涌而出,自然會有清算的一日。

他們會拼命的進入朝中,接受皇帝的徵辟,從而把持權力。會寫文章,重新建立新的輿論。會通過各種同鄉、故舊的關係,聯合起來,形成一種看不見摸不着,卻又是實實在在的力量。

最終……這天下的一切,終又能回到他們的手裡。

多少張揚一時的帝王和人物,不最終都失敗了嘛?

楊榮露出一絲微笑,他沒有說下去,只道:“拭目以待吧。”

胡廣道:“馬愉這樣的俊傑只要還在,我可無憂。”

胡廣似乎察覺到了楊榮內心的失落,也不禁自鳴得意起來。

兩月之後,翰林院進書《孝錄事實》。

此書,乃古今史傳諸書所載孝順之事而成。全書共十卷,收錄孝行卓然可述者二百零七人。每事爲之論斷並系以詩。

懇請皇帝親自爲此書作序。

說穿了,這就是《春秋》孝子版,通過一個個古往今來孝順的故事,推崇孝道。

朱棣作序之後,命人刊發,賜文武羣臣以及國子監和天下學校,命天下人研讀。

張安世作爲郡王,當然也收到了此書,每天一個孝順小故事,不讀是不成的。

在古代,修書的乃是一個皇帝是否文治的證明,屬於實打實的政績,張安世作爲近臣,不但要讀,說不定將來,朱棣何時講起此中典故,自己還要能夠應對。

如若不然,陛下是要生氣的。

畢竟這是事關孝道,而孝在古人看來乃是一切的根本,不孝的人自然不忠,不忠之人自然不義,不忠不義不孝,狗都不如。

張安世只好乖乖地看書,並且讓人又刊印了數千本,至太平府上下傳閱。

張安世甚至自己寫了一封讀後的奏文,盛讚自己讀過《孝順事實》之後潸然淚下,感念父母之恩云云的感悟。

似乎張安世還覺得不滿足,又上奏一封奏疏,也是關於這《孝順事實》之用。

過了幾日,陳禮來見張安世。

“殿下,查清楚了,太平府裡頭,果然有不少的讀書人對殿下甚爲不滿,不過多是一些酒後之言……”

張安世笑了笑道:“你說該怎麼辦?”

陳禮笑着道:“殿下一向寬宏,若是以往,往往對此置之不理。”

這是實話,張安世其實並不是一個好勇鬥狠之人,只要不犯下實實在在的罪,張安世一般情況,是不會讓錦衣衛去動人的。

錦衣衛的紀律十分森嚴,不得駕貼,斷不可輕易拿人。

所以陳禮認爲,這一次應該也差不多。

張安世卻道:“其他地方,這些人怎麼弄,這是他們的事,可在太平府這個地方,若是繼續縱容他們,那我張安世豈不成了王八?”

“王八?”陳禮有點轉不過彎。

張安世臉上的笑意收斂,冷冷道:“建了圖書館,給他們讀書,好聲好氣的伺候着,照顧治安,便捷他們往來的交通。轉過頭,卻教他們成日指着本王的鼻子罵,這豈不是和那娶了妻,這妻子卻揹着人私通的王八沒有區別?”

陳禮一聽,頓時磨刀霍霍。蕪湖郡王是不能做王八的,誰敢綠殿下,誰就得死。

於是陳禮目光炯炯地看着張安世道:“那麼殿下的意思是……”

張安世言詞簡潔:“一網打盡,統統拿下,一個不留。”

陳禮立即乾脆利落地道:“喏!”

隨即,匆匆去了。

張安世則坐下,看着陳禮遠去的背影,若有所思。

隱忍了這麼久,現在……終於可以動手了。

張安世的目光,突然變得陰沉,一改往日的和顏悅色。

今時不同往日,眼下的太平府,是他張家的天下,若是再這樣放縱下去,任憑這些人蠱惑人心,可能他張安世的基本盤也要動搖了。

既然如此,就只好動手了。

…………

紫禁城裡。

朱棣此時正低頭,看着張安世的奏疏,他臉上浮出了笑意。

而後,朱棣道:“張安世終究是孝順的孩子啊。”

亦失哈尷尬一笑,這種表面文章,他也可以做,他也可以寫,好吧。

不過亦失哈依舊予以了肯定:“是啊,蕪湖郡王殿下至孝。”

朱棣沒有再說什麼,繼續看另一份奏疏,只看了片刻,便又笑吟吟地道:“這也很好。”

說着,提了硃筆,在奏疏上寫了一個’可‘字,方纔道:“送文淵閣制詔,擬旨。”

亦失哈低頭應道:“遵旨。”

當即,亦失哈親往文淵閣,將皇帝硃批的奏疏送至文淵閣,又有翰林待詔,擬出旨意,而後簽發禮部。

這一切,自是一樁不值一提的小事。

可在太平府,卻是真正出事了。

當夜,月朗星稀。

突然之間,錦衣衛上下開始封鎖渡口,而後開始按圖索驥,四處拿人。

只短短一夜之間,便有三百多讀書人統統拿下,卻也沒有送詔獄,而是直接關押起來。

一夜過去。

許多人好像蒸發了一般。

直到他們的親朋故舊察覺出異樣,四處打探,方知昨夜許多的讀書人被拿了。

此時,士林譁然。

這一次,可比從前更加嚴重,從前往往是查到了實實在在的罪證,所以抓人。

哪怕不少讀書人爲之鳴冤,可大家其實心知肚明,其實對方確實犯罪了。

可至少對讀書人而言,就算偶爾議論痛罵幾句,還是相對安全的。

既能過嘴癮,又不擔心治罪,還可顯現風骨。甚至陰陽怪氣寫一寫文章,或者是指桑罵槐一下,錦衣衛也拿他們沒有辦法。

讀書人都很聰明,明朝民間有大量針對宮中的指桑罵槐,或者借古喻今之類的抨擊可謂多如牛毛,哪怕是流傳下去的許多故事和戲劇也是不少。

這正是因爲,實在宮中和錦衣衛懶得搭理他們。

可現在不同了,現在竟直接拿人,一下子還拿走了這麼多,足以引發恐慌。

此時進京的舉人又多,大量的讀書人奔走相告。

一下子,便上達天聽。

至少此時,禮部尚書劉觀就給嚇着了。

當即,便與其他幾個尚書一起往文淵閣去。

“出大事啦。這一下子出大事啦,現在京城已經鬧起來啦,不知何故,許多有功名的讀書人被拿,兩百多人中,竟有七十多個舉人,其餘秀才不可勝數。還有四個,會試高中,不日將要殿試,要做進士的,好端端的,錦衣衛突然拿人……”

劉觀從江西回來後,比從前老實得多了,對朝中的事,一概裝傻充愣,可這一次,他作爲禮部尚書,可真坐不住了。

實在是這事太大,他捂不住,而且若是一句話都不說,也說不過去。

夏原吉知道後,就大怒道:“錦衣衛這樣大膽?”

胡廣聽罷,直接氣得發抖:“是何人下的命令?”

“還能有誰?”說話的,乃是翰林大學士,此時他同樣怒不可遏。

楊榮倒顯得冷靜,較爲平靜地道:“先別急,慢慢的來,錦衣衛那邊,可說了什麼?”

“他們只說,這是軍機大事,不得過問。”

楊榮道:“或是陛下的旨意?”

“不像,這麼大的事,陛下不可能不透露出風聲,可若是尋常錦衣衛,誰敢下達這樣的命令?”

楊榮沉眉,道:“你的意思是蕪湖郡王殿下?”

衆人默然。

沉默就是默認。

楊榮的眉頭皺得更深了,他一直是偏向張安世的,這是因爲他能看透張安世的本質,且不說新政,讓楊榮覺得這或是解決未來大明隱患的辦法。

最重要的是,楊榮雖知張安世聲名狼藉,卻一向還算守規矩,這一點很重要,畢竟沒有人願意相信一個不計後果的人能有利於天下。

可現在……

楊榮依舊鎮定,看了衆人一眼便道:“先去覲見,陳述此事,且看陛下聖裁吧。”

衆人轟然道:“楊公高見,自當稟明陛下,彈劾錦衣衛!”

分明是請陛下聖裁,可大家的意思,卻成了彈劾。

可見此次,算是惹了衆怒,哪怕是更偏向張安世的金忠,也一直不好吭聲,一副沉悶的樣子。

於是羣臣浩浩蕩蕩地一併到了文樓。見到朱棣,先給朱棣行了大禮。

朱棣其實已事先得到了消息,也是皺眉起來。

他已詢問過亦失哈了,可東廠那邊也沒得到什麼特別風聲,這張安世突然發狂,是出乎了朱棣的預料之外。

朕還沒有提刀呢,張安世那個傢伙,就已經從紫禁城砍到了文廟去了?

朱棣滿心疑惑,沉吟片刻,便板着臉道:“召張安世覲見吧。”

宦官們不敢怠慢,火急火燎地趕往棲霞。

傳達了陛下的口諭之後,張安世卻顯得好像很意外的樣子。

他納悶地咕噥道:“好端端的,怎麼這個時候教我覲見呢?我正抄孝經呢。”

卻還是匆匆地趕往紫禁城,抵達文樓的時候,便行禮道:“臣見過陛下。”

朱棣擡眼看了張安世一眼,見他臉色如常,心裡倒是更爲狐疑起來。

朱棣皺着眉頭,沒頭沒尾地道:“怎麼了?”

張安世一臉不解地道:“陛下還請明示,臣也不知怎麼了。”

見張安世抵死不認的樣子,似乎有人開始憤怒了。

不過,雖是蠢蠢欲動,卻還是盡力忍住。

朱棣自是感受到衆大臣們的怒火,咳嗽一聲道:“讀書人,那些讀書人……犯了什麼罪,怎麼突然之間,就統統被錦衣衛拿了?”

“原來是這個。”張安世笑了,像是一點感受不到那一個個憤怒的目光似的,此時一副長長出了一口氣的樣子,平靜地道:“陛下,這不是遵照陛下的旨意行事嗎?”

朱棣:“……”

羣臣開始竊竊私語起來,紛紛看向朱棣。

張安世這時道:“陛下的旨意,臣還帶來了,我想……司禮監、翰林院、禮部也有存檔吧。”

說罷,他取出一份旨意來,雙手奉上,由宦官交給朱棣。

第529章 搜刮殆盡第594章 出擊第124章 此孫必爲聖主第589章 中興之主第492章 得悉真相第505章 一箭雙鵰第17章 惺惺相惜第469章 御前問審第8章 褒獎第188章 落網第280章 水落石出第78章 才高八斗張安世第219章 朕光明正大第122章 斬盡殺絕第270章 委以重任第381章 斬草定要除根第3章 豎子第567章 快刀斬亂麻第156章 天降橫財第168章 有一百六十八章:東窗事發第127章 富可敵國第573章 入宮報捷第130章 天下第一第177章 誅滅第491章 賺大了第373章 罪魁禍首竟是他第538章 人心在我第477章 聖孫第48章 聖裁第551章 一榮俱榮第48章 聖裁第462章 張安世出擊第525章 入值文淵閣第170章 有一百七十章:原形畢露第220章 天子門生第409章 謀逆大罪 無所遁形第105章 太平盛世第530章 破釜沉舟第260章 卷王之王第379章 他們在打劫朕第408章 血流成河第142章 重新做人第359章 天大的喜事第242章 祖墳冒煙第87章 起死回生第51章 我心善第600章 大發現第339章 好東西給你看看第176章 陛下甦醒第219章 朕光明正大第549章 亂世用重典第419章 給你一個無法拒絕的條件第464章 張安世的毒計第572章 戰功顯赫第346章 身敗名裂第64章 天子一怒第459章 驚人數目第544章 重大案情第91章 封賞今天的更新會晚一點。第276章 原形畢露第11章 神藥第168章 有一百六十八章:東窗事發第204章 冊封第449章 謝陛下恩典第355章 滅國第517章 甕中捉鱉第511章 帝心難測第33章 入宮第95章 京城五大名儒第402章 權勢滔天第18章 面聖第367章 不要不識擡舉第154章 龍顏大悅第87章 起死回生第78章 才高八斗張安世第27章 朕之伯樂第478章 加官第566章 一箭三雕第555章 一個個收拾第349章 無雙國士第163章 張安世智擒亂黨第157章 封侯第109章 誅族第586章 分贓第31章 京城橫行第424章 功不可沒第357章 大肆封賞第60章 萬壽節第329章 好多好多的糧第138章 父子相殘第386章 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第276章 原形畢露第471章 龍顏大悅第543章 決不輕饒第269章 借你頭顱一用第163章 張安世智擒亂黨第108章 託陛下洪福第62章 他竟是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