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號 祈福

三候,水澤腹堅。陽氣未達,東風未至,故水澤正結而堅。

親愛的嘉鳳女士:

這世間想寫好文章的人成千上萬,但真正能留下傳世佳作的萬中無一。有一些文章來自於作者過人的天賦,也有一些文章來自於作者悽慘的人生。魏武帝曹操筆下描繪的世界有一種悲涼的感覺,或許正因爲如此,他總是表現的激揚慷慨,希望在他的手上可以打造出一個太平世界。李後主、宋徽宗這樣的人物讓我想起了賈寶玉,這樣的比方,可能會讓一些喜歡《紅樓夢》的人感到不愉快,然而在這本書裡,一個叫做賈雨村的人也是這樣評價的。這賈雨村原本是一個落魄的文人,以賣字爲生。後來得到了甄士隱的資助,赴京趕考結果得志。關於李後主我知道的並不是特別多,關於宋徽宗最近了解的稍微多一點,大概在人們的印象當中,李後主和宋徽宗差不多是一類人,甚至有一種說法,宋徽宗就是由李後主託生的。

之前跟朋友通信的時候我就提到過宋徽宗這個人熱愛體育,熱愛文藝,熱愛生活。但因爲這個人不拘於禮法舉止,用皇帝的標準來看他的舉止實在是太輕挑了。他喜歡結交文人,只要他喜歡那個人,什麼東西都捨得給,不管這麼給東西符不符合規矩。只要跟誰關係走得近了,就會逐漸忘記彼此之間的身份。在生活中他可能是一個極好相處的人,可有一天他成了天子,你會發現他的表現與天子格格不入。有一種說法叫人之初、性本善,每個人在一開始出發的時候都是奔着好去的。可後來爲什麼漸漸迷失了呢?宋徽宗從一個文藝青年變成亡國之君,這個過程到底是怎麼回事?其實他一生只要做一個可以做得非常的瀟灑,其實跟他差不多類型的人,後來都被尊爲名士。一定要說他從什麼時候開始走上了一條歪路,我覺得有一個關鍵的節點就是他變得越來越奢侈了。起初呆在他身邊的那些大臣都在勸他節儉,那個時候只要過得稍微奢侈一點,他會感到內疚。

後來他的身邊圍了一圈體育愛好者和藝術家,在這些人的慫恿之下,他開始大把的花錢。不僅使用各種名貴的器皿,還修建了皇家園林。宋徽宗在繪畫體育這方面他是非常上心的,在治國方面可能也上過心,但他在這方面實在沒有什麼天賦。一開始她表現得像是一個虛懷若谷,有一個大臣跟皇上爭論,竟然能上手扯爛皇帝的袍子。結果這個人沒有被治罪,按道理來說,出現這種事情是必須要治罪的。動不動就上來扯皇帝的袍子,哪還有一點君臣之儀呢?宋徽宗竟然聽信了那個傢伙的一面之詞,說什麼官家捨得一件衣服臣就捨得身家性命爲官家盡忠。這樣的鬼話一聽就知道是胡說,因爲這根本就不是一件袍子的事情,而是這個人眼裡沒有皇帝的威嚴。因爲宋徽宗喜歡跟藝術家和體育愛好者待在一起,於是在他身邊這類人越來越多,而那些善於謀劃的大臣逐漸的被疏遠了。

在這麼一羣人的指導之下,大宋走上一條不歸路。北宋的滅亡過程大致如此,偶然一個藝術家體育愛好者來做皇帝,然後他帶來了一羣藝術家和體育愛好者,最終他們毀掉了北宋。這些人在掌握了大量的資源之後,就開始使勁兒揮霍。朝廷的綱常禮法在他們的努力之下搖搖欲墜,作爲一個藝術家,宋徽宗以及他的朋友,不在乎百姓疾苦。他們在自己編造的理由的強大支撐之下,做出了一個又一個離譜的決定。這些人毫無自知之明,竟然魚虎毛皮,最終把自己也折了進去。宋徽宗最後的下場是非常可憐的,或許有很多人覺得這個人非常的可恨,認爲他的結局也是他自己作出來的。而我的感覺是這樣的,宋徽宗的皇帝位不是自己搶來的,只能說冥冥之中自有天數。

古往今來的人都是如此有過五關的時候,也有走麥城的時候。讓我感到遺憾的是,我好像一直在走麥城,而沒有過五關。今天是節後上班第一天,然而這第一天過得非常不順。原本我還有要不要去廟裡拜太歲,經過了這一天,我做了決定。夜裡我纔回來,整個過程很難說,順利最後會怎麼落實,我心裡也沒數。有關神仙的事情,本來就若有所悟,更加讓大家想不到的是,那些引導你敬神的人未必知道其中的詳情。根據某些人的說法,這一天有很多人來,所以那個地方應該非常的熱鬧。我做的這些事情對於他們來說應該是很大的買賣。他們說要給某個神上供,那到底是怎麼上供的我並不知道。老實說除了兩位太歲,其它的幾位神我一點都不知道,如果我的氣運真能有所改觀,那麼今天所做的這件事情就是對的,如果到最後沒有任何影響。我仍舊在恐怖的漩渦當中不斷的下墜,我真的就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今天不但在廟裡拜了太歲,還拿回了一些東西。有多少用處我不知道,但願有用吧!之所以有那麼多的人來扶運,可能是因爲他們對自己的將來也感到不樂觀。氣運這個東西很難說,但我覺得扶運大概也只能服小運兒,沒有辦法扶大運。就好比一些道士能夠幫助宋徽宗解決生兒子的問題,卻沒有辦法幫助他解決社稷大問題。在江山社稷這個唯一能夠依靠的就是他的德行,天子之德對於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天子在修德方面應該格外重視,如果天子是公正的,大家就願意相信他,如果天子是仁慈的,大家就願意依附他。宋徽宗這個人不能苦民所苦,所以很難說他仁慈。對喜歡的人極爲放縱,對不喜歡的人則使勁疏遠。作爲個人可能沒什麼問題,但作爲天子就有失公允。因爲你執掌的是公器,而不是個人的東西。誰家出了像宋徽宗李後主,賈寶玉這樣的人往往是這個家要走下坡路的徵兆。

關於賈府冷子興和賈雨村有過一段評論作品當中也有很多揭示,只要耐心的看,總是可以看出來的。比如賈家在教育方面就很成問題,而最大的問題就是對賈寶玉的教育。而且這本書裡也有一些反常的地方,按道理來說,賈赦是長子,又襲了爵位。理所當然,應該住在榮國府的正房,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住在正房裡的是賈政。書裡提到祖母一般的溺愛長孫,賈赦的長子應該是賈璉,而賈母溺愛的卻是賈政的兒子。早期是長子賈珠,賈珠夭折之後得寵的就是賈寶玉了。賈政與賈寶玉這一對父子之間的關係是非常緊張的,二人之間的矛盾最早可以追溯到賈寶玉抓週時的表現,當時擺了世間萬物,他卻一把手抓起了胭脂。

當時賈政懷着急切的心情,希望看到他的兒子能夠抓起刀或者是抓起筆。這樣就可以繼續他們祖先的功業,但他拿起來的是胭脂,這就足以顯示此人日後必定要敗家。同時賈政對賈寶玉應該還是有些誤會的,甚至可以這麼說,賈寶玉的心境不是賈政所能。警幻仙子,把賈寶玉視爲閨中密友,這個人周圍有一大羣女孩子,但他的生活還是比較檢點的。但在很多人的眼中,這個人的生活作風仍然有問題。在賈政看來,一個吃胭脂的小子,能有什麼高尚的心思呢?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賈政對他兒子的理解也多了一分,比如在一次寫詩的時候賈政認可了別人對賈寶玉的評價,認爲他是溫庭筠一樣的人物,當然這裡緊寫方面。賈政原本想要把賈寶玉培養成宰輔之才,他盼望着有那麼一天,兒子能夠高中。可後來他也向現實妥協了,覺得祖宗也都是一些吟詩作賦之輩。在書中,賈政與賈寶玉之間的關係不是從頭到尾都很緊張,而是有變化的起初很緊張,但到後面就有些緩和了。

關於《紅樓夢》有一些標準化的分析,這些分析都是有問題的,比如他們把賈政和賈寶玉兩個人的關係完全對立起來了,面對賈寶玉的時候,賈政非常的嘴硬。但在私底下還是非常關心的,只不過賈寶玉這個人一直混跡閨中,不知道外面的人情世故王夫人對賈寶玉。不像他老子對他那麼嚴厲,但對賈寶玉身邊的那些丫鬟都是非常嚴苛的。金釧和賈寶玉兩個人開玩笑,說什麼自己怎麼着井裡云云,最後一語成讖,她竟然真的墜井而亡。這件事對王夫人來說是個不小的打擊,薛寶釵來安慰她。話說的非常有技巧,但是卻沒有什麼人性。在作者看來,薛寶釵這個人是非常無情的,但是縱使無情也動人。假如人生可以重來,薛寶釵要如何規劃自己的人生呢?我想她一定不會選擇賈寶玉。但是從我讀作品的感受來看,我覺得薛寶釵對賈寶玉還是有情的。

只不過她的這個情來自於金玉良緣,來自於元妃的安排。在賈府看來賈寶玉的婚事無疑是非常重要的,賈母把林黛玉從姑蘇接到都城,其實是有些打算的。爲什麼能安排賈寶玉和林黛玉住在一起?兩個人從小長大,也不顧什麼避諱。很顯然有人要撮合這兩個人兒,撮合這兩個人的只能是賈母。但是賈寶玉的婚事不是隻有賈母一個人在動心思,賈元春是有意撮合薛寶釵和賈寶玉的,在賞給大家東西的時候,唯獨薛寶釵和賈寶玉的東西一模一樣。賈政對這件事的態度不明,只是一次在跟人談論的時候說,他已經相中了兩個女孩兒,一個給寶玉,一個給賈環。根據後來發生的事情,可以推定他當時相中的那個要跟寶玉在一起的,大概就是寶釵吧!

對林黛玉和薛寶釵的態度,賈母的想法可能有些複雜。如果單純從感情上說,她自然覺得林黛玉更親近,因爲林黛玉的母親賈敏是他的親生女兒,而薛寶釵跟她沒有血緣關係。但是賈母又是非常喜歡寶釵的,以爲這個人知書達理。她活的就像是那個時代的教科書一樣,今天很多人用今天的思路去批判當時的薛寶釵,這對她來說是不公平的。有一位張先生認爲,賈雨村是林黛玉的靠山。賈雨村之所以後來能夠再次出山,完全仰仗着林如海的幫助。林黛玉第一次到京城也是賈雨村陪着的,據說第二次到京城也是賈雨村同路。有一個細節非常有意思,每次賈雨村來賈府拜訪,一定要見賈寶玉。原來我以爲賈雨村可能純粹就是好奇,後來我覺得這種推測可能站不住腳,因爲賈雨村不是個閒人。他之所以每次都見賈寶玉可能另有打算,因爲在他看來林黛玉最終是要嫁給賈寶玉的,所以他要了解賈寶玉是怎麼回事。

林家和賈家聯姻是不是辱沒了家家呢?其實也不是這樣。李如海本來也是公侯子弟,到了他這一輩按說祖先的恩蔭已經到頭了,可他自己卻能夠考中探花,執掌鹽政。據說林家幾代單傳,加上他本人又是擔任這麼一個肥缺,所以他的家產可想而知。林如海雖然早早的就離開了人世,但是他給自己的女兒應該留下了豐厚的遺產。賈寶玉娶了薛寶釵,等於放了林黛玉的鴿子。最後林黛玉病死這件事一定讓賈雨村非常的憤怒,但要說賈雨村爲了這件事情跟賈家過不去,我覺得也不大可能。可能到最後他就是看着賈家要倒了,隨手推一把,僅此而已,如果賈家勢大他肯定不敢做。賈寶玉每次去見賈雨村都顯得很不耐煩,而且賈家的人話裡話外都覺得賈雨村欠了賈府的人情。站在賈府的角度這麼想沒有問題,但是從賈雨村的角度講,他欠的不是你賈府的情,而是人家林如海的,因爲賈府願意幫他,也不是看着他賈雨村的顏面,而是看着林如海的。

林如海在教導女兒方面跟賈家的想法可能是有些不一樣,賈家的女兒頂多算是粗通文墨,而林黛玉就不同了,因爲林如海給他請的老師,賈雨村是進士出身。按照張先生的說法,賈雨村還被點過翰林。在當時那個社會讓女孩讀書,竟然請這樣的人來教。賈雨村在教的時候也不是很敷衍,教林黛玉唸到了《四書》。可是到了賈家林黛玉不敢第二次說自己學到了哪個階段,只說實的幾個字罷了。要說林黛玉和賈雨村之間一點情分都沒有,大概是說不過去的,正所謂一日爲師,終身爲父。關於葫蘆僧判斷葫蘆案這件事情,張先生也有自己的看法。他的說法是。薛家被算計了,到底誰算計了薛家這就不好說了。

薛蟠打死了馮淵,他並沒有覺得這件事有什麼,大不了不過是多花幾個錢而已。而馮淵並沒有特別清靜的家人留在世上,他們所要的不過是一點燒埋費而已。既然如此,雙方的條件應該是很好談成的。賈雨村的處理方式意味深長,按照張先生的說法,人販子受到了嚴厲的處罰。馮家獲得了一筆讓他們感到滿意的燒埋費,而薛蟠按照他們的說法已經死了。當然說是已經死了,到底死了沒有誰會去深究呢?按照張先生的說法,薛蟠從此成了活死人,我覺得應該不至於。賈雨村可能幫忙編出這麼一段謊話,但他應該不會去註銷薛蟠的戶籍。所以薛家成爲受害者的可能性,我覺得幾乎不存在。張先生說王子騰與賈政之間不對付,賈政與秦業是合作伙伴。雖然書裡秦家好像很窮,但張先生的說法是秦家應該很有錢。爲什麼在這一點上張先生與作者沒有辦法對應呢?在研究《紅樓夢》之前,先應該熟讀文本,這樣很多明顯的錯誤就不用再犯了。

張先生說,外邊的大將與內閣的廷臣之間往往是不和睦的,這或許有一定道理,但是在歷史上也能夠找到這樣的慣例,比如張居正和戚繼光關係就很好,又比如嚴嵩和胡宗憲的關係也不錯。所以很多事情不能想當然,而賈雨村轉而選擇對付王家和賈家,除了有林黛玉的,還有其它的原因。他在內閣對皇帝的想法知道的比較多,假如他發現皇帝對手邊的大將不信任。文臣們就會按照皇帝的需要寫一些作文,不久之後,王子騰就掉進了他們設計好的大坑。紅樓夢這本書很複雜,可以從各個角度去看。但我覺得真正要把它裡邊最核心的東西悟出來其實並不是那麼困難,因爲很多對《紅樓夢》的解釋是二次創作。這些姐是紅樓夢的人,往往不是爲了宣傳這本書,而是爲了給自己爭取名利。我意識到此刻我正處於困境當中,我不知道明天的局勢到底該怎麼去應對。

當然今天好像有點兒巧,比如第一天去,我偏偏就沒有戴佛牌。結果就收到了很壞的消息,下午的時候偏偏又沒戴,結果下午的運勢更加的糟糕。最近一段時間我已經沒怎麼查星座了,也許應該在這方面再着力一些。其實每天這樣查是非常累的,可我想未雨綢繆。可有些事就像是刀尖已經頂在喉嚨上,我還能說什麼呢?今天的狀態的確比較糟糕,各個方面都預示着不好的現象即將發生,所以我才走出了那一步。現在我有一點擔憂,假如我要去黃帝陵到底該去不該去呢,如果去了會不會出現一連串的不順利?如果一切都很順利,那就再好不過了,但到目前爲止我做的事情沒有一件是順利的。這部小說即將完結,我希望是一個不好的運氣完結而不是他是開啓下一枚糟糕紀元的鑰匙。

一段時間以來,我沒有遇見過什麼可愛的人,每天都過得非常的糟糕。現在我想要改變,又害怕改變。如果今年能夠發生一些讓人感到驚喜的事情該有多好,但我覺得這可能嗎?要是我的運氣足夠好,對廟裡我可以適當的表示一下感謝。如果我的運氣非常的糟糕,這說明什麼呢?說明我扶運失敗。說明我之前做了很多努力,還是說我做的那些事情已經發揮了它的效用,否則我會更倒黴。按說在這樣一個日子,人不應該說一些犯忌諱的話,可是我的處境就是如此。我的年紀已經越來越大,這讓我感到非常的恐怖。可以被我抓在手裡的,牌已經越來越少了。我不敢面對父母,不敢面對親戚,過年的時候只能龜縮在一個角落,不敢出門,這種日子我已經持續了好多年了。雖然我居住在一個地方,但是我感覺自己沒有家。本來我希望在寫作的過程當中能夠以文會友,但是非常的遺憾,這麼多年過去了,這個願望從來沒能夠實現。

我這個人非常不善於交際,就連一些老的關係都維持不下去,更不要說結交新的朋友了。在人生之前某個階段,特別是在省城的時候。那個時候未來還有可以想象的空間,能接觸到一些美好的人,而不是現在一眼看到底。面對已經爛尾的人生,我能說什麼呢?所以每次只要想起這些,我就一個字都寫不出來。明年封筆之後我要做什麼呢?也許會選擇拍視頻或者做其他的事情。最近我發的一個視頻,雖然點擊量不是很大,卻讓一些人關注了我。我不知道是誰發現了我的號,又把我的號推給了一些人,以至於家裡的一些人看到了他,我不希望我的這個東西被家裡的人關注。我是一個失敗到家的人,今天我註冊了一個新的微信號,我該怎麼使用它呢?在這裡我希望能夠寫一些自己真實的想法。不過現在可以說真話的地方,大多數場合你都要根據環境進行各種複雜的修飾。

此致

敬禮

你的朋友陶唐

新豐九年臘月二十四

第275號 風化第334號 泄氣第299號 花兒第041號 夢遊島國第191號 我的世界在坍塌第252號 惡兆第209號 一場跨越二十年的恩怨第237號 示柔隱忍第109號 錯覺第115號 名士夢第079號 楚事紀與苗氏春秋第151號 單身曲藝第073號 慶祝月計劃第152號 籠中鳥第304號 離題萬里第126號 歧路歌第358號 燈光球場第225號 趙宋的悲情與風流第194號 青苑時光第320號 初假第164號 困第074號 熊貓與老虎第360號 解難之難第279號 願我往生第042號 美麗的伽藍第312號 感受風俗之味第360號 解難之難第142號 白鴿子第196號 叢林第207號 按照劇本演出第285號 消業第316號 月華第094號 避世第182號 雨花寺第024號 鞭子和蠟燭第057號 風尚引發的思考第314號 伏火雷第215號 飽滿圓潤第017號 鳳凰來儀第242號 自說自話第091號 塑形師第279號 願我往生第101號 娛樂圈道士第302號 神遊九重第067號 消失的鞭子第071號 心境第278號 祈禱終結第008號 可以清心第360號 解難之難第136號 百年前夜第111號 死局第362號 苗雅正第313號 解脫與月光第333號 雲常第243號 漫畫世界第009號 過年第012號 生而爲人第033號 極簡禮儀第306號 枯井第044號 社羣第170號 治理的藝術第309號 蜜蜂飛舞第360號 解難之難第139號 徽章時代第319號 岸與非岸第009號 過年第356號 竹葉青第294號 故事第133號 戲裡的國史第062號 飽滿的人第337號 天倫第291號 新陳代謝第225號 趙宋的悲情與風流第162號 月亮的僕人第341號 課第344號 斷第110號 爭論第320號 初假第276號 祈禱的重要性第119號 博弈第049號 詭譎第150號 文藝中年第302號 神遊九重第092號 邦無道則隱第117號 華麗的精舍第074號 熊貓與老虎第184號 忍者第100號 年代風尚第363號 會所時光第307號 典籍第229號 說惡第218號 有意爲之第212號 祈福第303號 水底陽光第113號 破壁第282號 災禍的一生第296號 更始第149號 吳學究第007號 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