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觀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嗎?

第138章 觀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嗎?

西安府轄區東與河南布政使司接壤,西鄰鳳翔府,北接延安府,南達漢中府,轄關中大部及陝南一部,是整個陝西布政使司的核心區域,而如今西北地區雖然人口經濟都衰退的厲害,遠比不得漢唐盛況,西安比之從前的咸陽、長安等國都而言地位更是差了不少但不管怎麼說,西安府都是整個大明西北毫無疑問的政治經濟中心,甚至連甘肅、寧夏等地的駐軍,都要靠這裡轉運的物資來供養。

翌日,朱雄英終於來到了其治所西安城。

這座古都的城牆巍峨壯觀,其高度朱雄英目測就有十幾米,大約四五層樓高的樣子了,不過有一點卻與藍田縣城不同,那就是外牆整體顯得極新。

實際上也確實是新修的,此前隋唐時期的長安城作爲國都是三重城垣,而五代時期宮城和外郭城被拆除僅留下皇城,在宋金時期作爲京兆府城,元朝則爲奉元路城,“西安”之名乃是洪武二年時由奉元路改來的,取“西北安定”之意。

洪武三年時,確定了秦王府和一大批新增的陝西三司衙署都要搬過來,所以才進行了擴建,將西安府城向東、北兩面拓展,而西南兩面城垣仍利用的隋唐皇城舊址,整體工程到洪武十一年才竣工,耗時八年之久。

而擴展後的西安城則是一個標準的矩形城,四面各闢一門,即南門永寧門、西門安定門、東門長樂門、北門安遠門,而鼓樓則位於四門連線的中心,鐘樓位於鼓樓偏西的位置,直到萬曆年間纔會新建鐘樓,成爲西安城的新中心。

這裡與朱雄英一路走來看到的所有地方都不同,西安城內街道寬闊整潔,兩旁的商鋪琳琅滿目,行人絡繹不絕,展現出了一派繁榮景象。

觀音奴這句話幾乎要脫口而出。

這時候,觀音奴正在打量着面前的僧道們,她的目光在每個人身上停留的時間都很短暫,但卻彷彿能看透什麼似的。

朱雄英遞上信件,不一會兒,便被引入府內,安置在一間別苑,並被告知等待召見即可,不許擅自走動。

“娘娘。”

觀音奴微微頷首,只道:“都傳進來吧。”

同時,他也開始好奇,究竟是怎樣的病痛或心事,能讓這樣一位美人如此憔悴。

“這就是趙敏的原型嗎?”

——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嗎?

管事小心翼翼地行禮,對觀音奴說道:“各州縣推薦的大師都來了,還請娘娘選一個。”

聽到此言,朱雄英愣了剎那。

她就這樣靜靜地倚坐着,彷彿在等待什麼,又彷彿已經放棄了所有希望。

房間的一角,香爐裡的檀香緩緩燃燒,煙霧繚繞,卻無法驅散她心頭的陰霾。

這時候跑也沒得跑,祈福好像也不是什麼要掉腦袋的活計,朱雄英按下心中念頭,恭敬應了聲。

朱雄英先去換了少量銀錢,然後把背囊放在客棧的房間裡,隨後手持解縉的親筆信,來到了秦王府。

朱雄英不禁心中有些感嘆。

由於並沒有隔一層簾子或者輕紗,朱雄英也得以窺見這位王妃的真容。 跟想象中蒙古女人圓臉塌鼻的模樣不同,觀音奴長相極美,雖是三十許人,卻依舊是風姿綽約,她的肌膚白皙如玉,眉眼溫婉,塗了胭脂後脣色紅潤如櫻桃,長髮未綰,略顯凌亂地披在肩頭,幾縷髮絲垂在額前,更添了幾分柔弱之美。

隨後,其餘僧道魚貫退下,房間內只留下了觀音奴與朱雄英兩人,門倒是敞着的,以免有人誤會,但門口幾個身形剽壯的蒙古、色目婢女卻牢牢地守在那裡。

來的路上,他便聽說過王保保這位“天下奇男子”的妹妹亦是風華絕代的美人,如今一見,果然名不虛傳,這樣的美貌,確實世間少有。

說是王府,其實就是西安的內城,內外二重城垣,內有磚城,外有蕭牆,之間爲碧波盪漾的護城河,河水通過龍首渠從城東滻河引入,王府周長四十里,宮室八百間,皆以金漆與碧色琉璃瓦飾之,可謂是字面意思上的金碧輝煌。

儘管此刻她面帶病容神情憔悴,卻依然難掩其天生的麗質.她的美,是那種沉靜而內斂的美,如同深秋的湖水,平靜而深邃,讓人一眼望去便被深深吸引。

屋內,觀音奴獨自靠在房間的軟榻上,她的身影在昏暗的燈光下顯得異常瘦削。

等到下午得到召見的時候,朱雄英才發現秦王府內更是別有洞天,亭臺樓閣錯落有致假山池水相映成趣。

“便是這位法師吧。”

朱雄英並沒有察覺到這一點,他早早收回了目光,這時候垂眉向觀音奴行了一個佛禮。

引路的管事無不自豪地介紹道:“好教諸位知曉,咱王府不僅孔雀、仙鶴來自南方,園中花草也是來自江南,累迭假山的石頭是從泰山、華山搬來的,千竿翠竹則移自渭川。”

“這裡果真是人間仙境,便是現代去看的恭王府,都沒有這般景象。”

可當她看到朱雄英的樣貌時,目光卻是微微一頓,剪水般的眸子裡顯出極大的驚異。

只是看觀音奴的身體情況似乎並不好,她的手指纖細,此時無力地搭在膝上,手背上的青筋若隱若現。

不是太子殿下,太子殿下沒有這麼年輕,但長得實在是太像了.這年輕僧人的模樣,讓見過朱標樣子的觀音奴極爲訝然。

不過,她最後還是勉力把話語嚥了回去。

不會這麼倒黴吧?

但看着觀音奴的手指指的明顯就是自己!

她的臉色蒼白,幾乎不見血色,眼眸中也沒有了往日的光彩,只剩下深深的疲憊和無盡的哀愁。

西安府內各州縣推薦的僧道都一併走了進來,頓時讓屋子裡更壓抑了些。

朱雄英看着觀音奴心中不禁暗歎。

他與幾名僧道跟隨引路的僕人,穿過重重回廊,終於來到了王府的核心區域中秦王正妃的居所。

當這些人一字排開後,觀音奴挨個打量了起來。

“小和尚,你上前來,讓我好好看看。”

歷史類最高均訂作品,你絕對不能錯過的好書!

第193章 幼軍之議第54章 清朝滅亡明朝?朱元璋的驚駭!第159章 東宮屬官們的勸諫第201章 工業願景第126章 陰陽炁海最後一次開啓第32章 爺爺你真是魂穿啊?!第16章 敕封聖孫?呂氏的警覺第41章 北失南補第57章 姜老師講內卷第221章 朱雄英的邀請第79章 牛痘接種法的神效,震撼的江南災民!第23章 如何解決空印案?第182章 火車實驗,深深震撼的衆人!第13章 醫學奇蹟,戴思恭的震驚!第93章 朱棣:好侄兒,放學別跑!第121章 馬皇后的擔憂第65章 來自龍虎山的線索第155章 被皇帝認證的先知第195章 匪禮失而求野兮第143章 長命鎖,觀音奴的震驚!第183章 長夜第45章 日防夜防,家賊難防第162章 第一個任務:整頓莫愁湖第183章 長夜第34章 神器試驗成功,國公們的震驚!第225章 幼軍初立(八千字大章)第218章 嶽山投誠第10章 重新燃起希望的朱元璋第197章 內帑的錢不能真躺着啊第35章 講《明史》的姜老師第84章 朱雄英的長命鎖第75章 世界地勢圖!震撼無比的大明衆人!第123章 朱雄英的穿越準備第209章 衆志成城第33章 壞了,爺爺不記得前世記憶了第13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46章 朱允炆:這啥啊?揪一株!第138章 觀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嗎?第79章 牛痘接種法的神效,震撼的江南災民!第198章 傅友文的加入第77章 朱棣:永樂帝壞了海禁?我第一個不答第160章 被散養的藩王們第90章 咱真是瞎了眼,立了這麼個皇太孫第225章 幼軍初立(八千字大章)第65章 來自龍虎山的線索第170章 真是個烏鴉嘴第102章 新式火銃帶來的震撼第21章 名爲“空印案”的未來天機信息!第89章 朱元璋:老四,你真行啊!第162章 第一個任務:整頓莫愁湖第106章 藍玉的感激第160章 被散養的藩王們第118章 倭寇作亂之根源第144章 藍玉到來(感謝‘37天下無雙’的上第211章 在皇室成員中威望的樹立第76章 跨海徵日,可行否?第226章 火器化部隊的想法第201章 工業願景第36章 告白第131章 如何確認身份【求保底月票!】第209章 衆志成城第29章 古董無線電臺到手!第137章 解縉的介紹信第190章 離家出走的表哥李景隆第168章 第一個預言應驗第86章 您說我應該回到大明嗎?第194章 行會監管,自船幫始第13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141章 四海商會第234章 皇室海上貿易第145章 “上等人與狼”第56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86章 您說我應該回到大明嗎?第209章 衆志成城第138章 觀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嗎?第157章 新手引導任務:熟悉皇宮環境第1章 爺爺,我想你了第97章 馬戛爾尼進自來火鳥槍第66章 大孫還陽的可能性第187章 老朱力排衆議第183章 長夜第92章 郭桓案後續,嚴刑之下爲何無法除貪?第32章 爺爺你真是魂穿啊?!第45章 日防夜防,家賊難防第22章 朱元璋:所有人都瞞着咱!第59章 上架感言第141章 四海商會第214章 大明的技術瓶頸第26章 道衍:若燕王不棄第239章 李戰神問對第119章 隆慶開關的巨大利益第25章 咱大孫果然是有辦法的!第235章 南方局勢第210章 抗洪勝利,李文忠的欣賞第139章 觀音奴的心病第188章 第二個任務第92章 郭桓案後續,嚴刑之下爲何無法除貪?第139章 觀音奴的心病第236章 仗劍去國第95章 你剛纔說話的語氣,四叔不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