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登錄在野謀士:道衍

第164章 登錄在野謀士:道衍

這白胖和尚停下掃帚,擡起頭來,露出一張圓圓的臉蛋,眉頭細長,倒三角的眼睛有些兇相。

他身穿一件寬大的茶褐僧袍,腰間繫着一條青絛帶子,脖子上還掛着一串沉甸甸的佛珠,每一顆都打磨得圓潤透亮,隨着他的動作輕輕搖晃,發出細微的碰撞聲。

白胖和尚上下打量了朱雄英一番,放下笤帚,雙手合十,向他行了一禮,道:“貧僧便是道衍,施主找貧僧有何貴幹?”

朱雄英怔了剎那,他沒想到眼前這個白胖和尚,竟然就是他要找的道衍。

不過,這白胖和尚的衣着服飾確實符合規定,一開始佛教傳入中土,只准穿若青、若黑、若木蘭等“三如法色”的袈裟,直到唐代武則天崇佛,朝廷纔開始常賜高僧紫衣、緋衣以示寵貴,因而演變成了大紅袈裟,並不是電視劇裡演的那樣,和尚都穿大紅袈裟而到了如今的明初,按照洪武十四年頒佈“比僧道服色,禪僧茶褐常服、青絛、五色袈裟;講僧玉色常服、綠絛、淺紅袈裟;教僧皁常服、黑絛,淺紅袈裟”的制度,不同教派的僧人需要穿不同的服飾。

大天界寺是如今大明禪宗之首,全寺上下僧人自然都是禪僧,若是奉行天台、華嚴諸宗的佛寺,僧人則是講僧。

因此,茶褐僧袍的禪僧,僧袍上還繡有八寶紋飾,定是禪宗僧官無疑,跟看電視劇裡的警察幹部通過“白襯衫還是藍襯衫,肩膀上扛着的是什麼”來辨認身份是一個道理。

他上下打量着道衍,試圖從這個貌不驚人的和尚身上,看出那“黑衣宰相”的影子。

畫像不是很瘦嗎?還是人老了才幹巴的?

“原來是道衍大師失禮了。”朱雄英回過神來,連忙還禮,“在下朱雄英,此次前來,是希望能與大師探討一些佛法。”

道衍微微一笑,把掃帚倚放到了一旁的樹幹上,點了點頭:“朱施主請隨我來。”

他引領着朱雄英穿過一片幽靜的竹林,來到了一間僻靜的禪房。

房間內陳設簡單,一張木桌,幾張凳子,還有一張簡陋的牀鋪,牆上掛着一幅字,卻沒有寫禪語,而是潦草地寫着“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這是老子《道德經》裡的一段話,掛在佛寺裡沒被人撕了,說明道衍還是有點地位的。

“朱施主如何理解?”

道衍看着他,朱雄英同時也在揣測這位未來“黑衣宰相”的深淺,正所謂“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他很清楚這次會面不僅是對道衍的考察,也是道衍對他的考驗,這種交互顯然是雙向的,只不過這和尚可絕不是什麼良善之輩,老朱雖然沒殺他,但這種雙刃劍自己用也得小心劃傷手。

當然,直接人身威脅綁過來也不是不可以,但這種方法就跟流寇抓落榜書生當軍師一個道理了,難免日後人家出歪主意所以還是交流一下比較好。

這句話的意思很簡單,治理天下如果合乎道,就可以作到太平安定,把戰馬退還到田間給農夫,馬耕作、糞拉田;而治理天下如果不合乎道,那麼就連懷胎的母馬也要送上戰場,在戰場的郊外生下馬駒子。

這裡的關鍵問題在於,什麼是“道”,對於這一點,不同哲學流派都有自己的答案,如果是一個正常的儒生,那理解的道肯定是孔孟之道,是以“三綱五常”爲核心的道;如果是道士,那便是道法自然清靜無爲,以黃老之術治國,重現文景之治;如果是和尚,則是人心向善,建立地上佛國,方纔是道。

道衍學貫三教,卻又不在三教之中,因此,他的“道”一定是與衆不同的。

若是旁人,肯定猜度不出來這白胖和尚的心思,但朱雄英不一樣,因爲這對於他來說並不難。

“道,便是這天下的種種舊制。”

“哦?”

道衍的三角眼微微吊了起來,露出了幾分玩味的神情繼續問道:“那敢問朱施主,這道是變好,還是不變好?”

“自然是要變的。”朱雄英面不改色,“不過,卻並非是要改天換地。”

實際上,他的主張,便是改變大明,這一點與道衍是一致的,只不過要怎麼改,改變到底有多大力度,卻未必與道衍的想法一致。

總之,眼下整頓莫愁湖這件事情,雖然不大但卻是他要做的第一件實事,所以朱雄英要竭盡全力,把這件事情做得漂亮,而道衍既然有智謀,那麼或許可以問問他的看法,擇其能用之處來用。 “噫”

道衍給他倒了杯茶水,低着頭說道:“貧僧聽說過朱施主的一些事情,如今一見,果然有趣。”

“哪裡有趣?”朱雄英饒有興趣。

“從前貧僧聽聞有人在陰陽炁海中能窺破未來,那時候貧僧還頗爲不以爲然,可幾年前貧僧被從燕王身邊忽然調開,陛下讓貧僧來這大天界寺中擔任僧官,勉強保住一命,而後日夜思慮間,便覺得這天數委實可怖了。”

朱雄英握着茶杯:“機緣巧合,道衍大師倒也不必太過在意。”

“不是巧合,彷彿有一雙眼睛洞徹了貧僧的心思和命運。”

道衍的三角眼緊緊地盯着朱雄英:“如今一試便知,朱施主窺得天機,乃是天命之人。”

道衍的話語分外篤定,而剛纔的問題,也是道衍爲了驗證自己猜想所設下的小小陷阱,朱雄英的回答,已經驗證了他的猜想。

“我確實窺得天機。”

朱雄英坦蕩地承認了這一點。

道衍霍然起身,僧袍獵獵作響:“那還請朱施主告訴貧僧,到底看到了什麼。”

“天下大亂,越亂越好。”

朱雄英用茶杯一下下地磕着案几的木質平面,八個字說完,將手中的茶一飲而盡,同樣起身昂然直視道衍:“這便是你的未來,你所求的,根本就不是走馬以糞的太平治世,而是戎馬生於郊的世界,你想要用這個世界來證明自己的能力。”

“貧僧實現了嗎?”

面對這個答案,道衍的呼吸似乎都停頓了剎那。

“這取決於你的表現.現在是你做抉擇的時候了。”

來大天界寺找道衍的事情,朱雄英已經問過老朱了,而老朱的態度是默許,顯然,雖然老朱不喜歡道衍,但也覺得他是個有能力的人,於是故意冷落讓道衍閒置了這幾年,以備兒孫收用。

朱雄英也並不覺得自己能虎軀一震就收復道衍,令其心悅誠服的納頭便拜,但眼下既然兩人之間有了基礎的瞭解,那麼先拐帶上船還是可以的,道衍跟着朱棣的時候也不是一門心思不是?良禽擇木而棲都不止擇一次呢。

道衍沒有猶豫很久,他就像是被佛祖鎮壓在五指山下等取經人的孫猴子一樣,等待這一天已經很久了,剛纔的考驗不過是小小試探,並不影響最終的結果。

“若聖孫不棄,道衍願追隨左右。”

面對要麼當狗頭,要麼當軍師的抉擇,道衍選擇了後者,至少得活着纔有機會知道問題的答案,同樣只有活着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

兩人再次落座後,開始談論起了其他事情,從佛法聊到世間百態,從政治聊到民生,道衍雖然外表看起來普通,但他的言談舉止中透露出的智慧,卻讓朱雄英有些刮目相看。

談話結束後,朱雄英對道衍的印象更加深刻了。

朱雄英意識到,這個白胖和尚雖然此時還鬱郁不得志,但未來必定是個了不起的人物,確實不負“黑衣宰相”之名。

第110章 天元帝身死,北元覆滅!第166章 朱元璋的期許第144章 藍玉到來(感謝‘37天下無雙’的上第48章 來自姜老師的解答第68章 朱棣獻策,道衍密謀第231章 進攻日本外島的藉口第135章 靴尖上的大明第225章 幼軍初立(八千字大章)第28章 小富婆的幫助第142章 還請王妃告訴我答案第166章 朱元璋的期許第7章 來自太子的質疑第223章 令人驚訝的鋼筋水泥城牆第172章 朱雄英的謀劃第66章 大孫還陽的可能性第47章 畝產三千斤!朱元璋的震撼第152章 抵達京城第115章 龍江造船廠大匠們的驚歎第193章 幼軍之議第72章 天花與琴納牛痘接種法第210章 抗洪勝利,李文忠的欣賞第192章 父與子第35章 講《明史》的姜老師第166章 朱元璋的期許第61章 黑麥與木薯,神種降臨!第236章 仗劍去國第171章 將信將疑的兩位藩王第99章 派往日本錦衣衛的回信第232章 五京之議第197章 內帑的錢不能真躺着啊第186章 第二個預言,恐怖的天災!第83章 別古崖的秘密第38章 人麻了,你管這叫尋常字畫?第27章 王公們的質疑第131章 如何確認身份【求保底月票!】第184章 袁珙的投名狀第206章 壓縮餅乾帶來的震撼第217章 兀納失裡的恐懼第110章 天元帝身死,北元覆滅!第169章 來根華子第107章 我大明天下無敵啊!第72章 天花與琴納牛痘接種法第203章 皇商們的屈服第4章 我原來是穿越者?第114章 “勝利號”風帆戰列艦圖紙第74章 鄭和下西洋?第124章 出現在別古崖的古代獵戶第221章 朱雄英的邀請第100章 遠洋艦隊花費,朱元璋的煩惱第120章 白銀貨幣化與一條鞭法第83章 別古崖的秘密第90章 咱真是瞎了眼,立了這麼個皇太孫第207章 劉日新:有一處新的陰陽炁海第90章 咱真是瞎了眼,立了這麼個皇太孫第102章 新式火銃帶來的震撼第112章 大明世界的改變第107章 我大明天下無敵啊!第194章 行會監管,自船幫始第13章 醫學奇蹟,戴思恭的震驚!第77章 朱棣:永樂帝壞了海禁?我第一個不答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10章 重新燃起希望的朱元璋第79章 牛痘接種法的神效,震撼的江南災民!第92章 郭桓案後續,嚴刑之下爲何無法除貪?第176章 聖孫駕到,統統閃開第72章 天花與琴納牛痘接種法第111章 殿試上怒噴海禁政策的解縉第228章 外交方面的連鎖反應第241章 教官到來第231章 進攻日本外島的藉口第91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196章 保險第107章 我大明天下無敵啊!第28章 小富婆的幫助第190章 離家出走的表哥李景隆第222章 《西涼伎》第80章 郭桓案爆發!第144章 藍玉到來(感謝‘37天下無雙’的上第21章 名爲“空印案”的未來天機信息!第2章 咱的大孫,還活着?!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145章 “上等人與狼”第157章 新手引導任務:熟悉皇宮環境第163章 先找個狗頭軍師吧!第68章 朱棣獻策,道衍密謀第118章 倭寇作亂之根源第165章 來自道衍的信息第164章 登錄在野謀士:道衍第190章 離家出走的表哥李景隆第64章 女真人覆滅!第97章 馬戛爾尼進自來火鳥槍第80章 郭桓案爆發!第23章 如何解決空印案?第52章 朱元璋:大孫能還陽?!第150章 你招惹了不該惹的人第36章 告白第141章 四海商會第117章 抗倭援朝!日本人的狼子野心第35章 講《明史》的姜老師第140章 殺身之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