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來自姜老師的解答

第48章 來自姜老師的解答

秋日的午後,法國梧桐那小鈴鐺似的梧桐果紛紛掉了下來,梧桐絮在微風中紛紛揚揚地飄落,形成了省城大學校園裡的獨特風景。

朱雄英手中提着一袋新鮮的水果,穿過校園的小徑朝着教師公寓的方向走去,他之前原本以爲姜老師作爲系副主任應該是分房子了,住不遠處的學校家屬區,沒想到還是住在跟研究生公寓緊挨着的教師公寓。

上到五樓,右側門壓根沒關,朱雄英的目光在不算大,甚至可以說有些侷促的客廳裡迅速掃過,最後定格在了姜星火和一位陌生的老者身上。

兩人正對坐着,一個坐在沙發上,一個坐在馬紮上,神情專注地在棋盤上捉對廝殺。

“姜老師。”

姜星火聽到動靜,見朱雄英站在門口,臉上露出了熱情的笑容,招呼他坐下。

經過一番稱不上激烈的廝殺,朱雄英成功地扳回了劣勢,就在即將取得勝利的關鍵時刻,他突然咳嗽了一聲,示意姜老師回來接手。

“咱們物理學院的趙院長,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朱雄英坐在“L”型沙發的另一端,靜靜地觀看着兩人的對局。

“哎,老趙你這話什麼意思,願賭服輸啊。”

現在都是互聯網時代了,有些話要是說深了,把問題點透了,被人發到網上很容易引起爭議,繼而影響到教師個人的前途,而且說的太透,這些沒什麼社會閱歷的大學生反而未必能懂。

姜星火聽了朱雄英的問題後,微微一笑說道:“第一個問題嘛,其實說起來也簡單。相權之所以在明朝沒有消失,是因爲明朝的皇帝們不得不重視文官集團的力量和作用,而這裡面的道理就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明朝的經濟基礎從朱元璋時期,就是標準的大農村社會,那你說不用這些掌握着經濟基礎的地主,用誰呢?所以,明朝的皇帝們雖然通過設立內閣、廠衛等機構來分散相權以加強皇權,同時又通過科舉制度選拔優秀人才進入官場以保證文官集團的流動性,但歸根結底來說,經濟基礎沒變,相權就只會削弱,不會消失,故此纔有張居正那句‘吾非相,乃攝也’。”

朱雄英聞言,便將自己心中的疑惑如實問了出來:“姜老師,我最近在研究明朝歷史時遇到了兩個問題,第一個是相權在明朝似乎永遠都不會消失一樣,相權是怎麼消失的呢?第二個是如果大明不是亡在小冰河期的話,是亡在什麼呢?”

“至於相權的消失,那就是清朝的事情了,底層邏輯是清朝皇帝的第一個身份是滿洲大汗,八旗是軍事組織也是政治、經濟組織,清朝皇帝以八旗制約了漢人地主,經濟基礎跟明朝是不同的,也就是說,正是因爲清朝皇帝不完全依賴之前的經濟基礎,才能做到把皇權和相權的矛盾,轉化爲主僕矛盾,最典型的就是看起來是相權,但根本不是一回事的軍機處。”

趙院長看着正在用手機記筆記的朱雄英,有意無意地咳嗽了一聲。

於是,朱雄英點頭答應了下來,在沙發上挪了挪屁股,坐到了姜星火的位置上。

姜星火似乎也察覺到了自己棋局的不妙,眼神開始變得有些飄忽,他時不時地瞟向朱雄英,似乎在尋求某種幫助。

“小朱同學來了啊,你先坐一下,我這盤棋馬上就下完了。”

“咳。”

朱雄英微笑着點頭,表示並不着急.實際上他也確實不着急,在沒有課的時候,大學生活基本等同於放羊。

老者看着棋盤上的敗局已定,無奈地搖了搖頭:“伱這小子,還真是不體面啊。”

姜星火介紹了一句,給朱雄英沏了杯茶,隨後指着水果:“小朱同學,水果我就不收了,這是原則性問題,不能違反紀律。你有什麼事情就直接說吧,如果是缺幾分日常分之類的,我可以酌情幫忙處理一下,如果是學術交流的話那就更歡迎了哈。”

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朱雄英不禁有些無語,這兩人的棋藝水平,似乎並不如他所預料的那樣高超,或者說壓根跟他倆表面上高深莫測、運籌帷幄的樣子完全不符,甚至還不如他家鄉鎮上的那些老大爺們。

終於,在一次明顯的失誤後,姜星火忍不住開口了:“小朱同學,你會不會下棋?要不你來幫我下一會兒吧,我去趟衛生間。”

姜星火說着,目光又回到了棋盤上。

說完,老者起身收拾起了棋盤上的棋子。

姜星火笑了下,沒有往更深的那層矛盾去闡發,而是頓了頓說道。

不過,臭棋簍子之間亦有差距。

姜星火從衛生間拿着手機出來,看了一眼棋盤上的局勢,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他接替了朱雄英的位置,下出了一步棋,直逼對方要害。

“行行行,不就一幅字嘛。”

朱雄英聞言心中暗笑,他明白姜老師這是想找個藉口暫時離開,以避免輸掉這盤棋,不過他也並不介意幫忙接下這個爛攤子。

“實際上,軍機處的設立並非偶然,而是漸進式的,代表着清朝皇帝強化皇權的演進脈絡,譬如在清軍入關後,就淡化了內閣的決策職能,隨後康熙時期爲了分散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權力設立了南書房,最後在雍正時期纔出現了軍機處.而軍機處的設立標誌着皇權達到了絕對的頂峰,軍機大臣貌似跟宰相一樣威風八面,但卻是皇帝私人的秘書班子,這些軍機大臣、軍紀章京大都品階很低,在皇帝面前甚至不能站着,只能通過‘跪受筆錄’的形式來進行上傳下達,他們的權力地位完全來自於皇帝的賜予,皇帝可以給予就意味着可以隨時剝奪,所以軍機處本質上其實更類似強化版的明朝司禮監,而非以前能代表相權的政事堂、內閣。”

等朱雄英都記下來了,姜星火才繼續說下去。

第155章 被皇帝認證的先知第174章 應天府第52章 朱元璋:大孫能還陽?!第5章 洪武寶鈔的價值第35章 講《明史》的姜老師第105章 捫心自問,回到大明的理由第57章 姜老師講內卷第84章 朱雄英的長命鎖第19章 辦公室中的線索第23章 如何解決空印案?第183章 長夜第107章 我大明天下無敵啊!第100章 遠洋艦隊花費,朱元璋的煩惱第178章 爆火的湖景別墅,藩王們的震驚!第11章 李奶奶的過期藥第31章 神器降臨!第86章 您說我應該回到大明嗎?第155章 被皇帝認證的先知第85章 穿越倒計時第15章 道衍覲見,陰陽炁海之謎!第42章 土豆紅薯玉米種子第224章 來自鄭夢周的求救信第87章 朱元璋:老四發動了靖難之役?!第87章 朱元璋:老四發動了靖難之役?!第145章 “上等人與狼”第65章 來自龍虎山的線索第106章 藍玉的感激第105章 捫心自問,回到大明的理由第173章 禮有嫡子而無嫡孫第202章 朱雄英的反行業壟斷調查第62章 邁不過去的檻,王朝週期律!第93章 朱棣:好侄兒,放學別跑!第221章 朱雄英的邀請第13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71章 徐達病重,千鈞一髮!第125章 大明版“杯酒釋兵權”第11章 李奶奶的過期藥第180章 工業農業商業三條腿走路第130章 藍玉案第121章 馬皇后的擔憂第241章 教官到來第2章 咱的大孫,還活着?!第74章 鄭和下西洋?第91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195章 匪禮失而求野兮第163章 先找個狗頭軍師吧!第42章 土豆紅薯玉米種子第55章 世界局勢與蒙古人的威脅第71章 徐達病重,千鈞一髮!第1章 爺爺,我想你了第174章 應天府第150章 你招惹了不該惹的人第191章 李景隆:我能成爲大明戰神?第128章 蒸汽機模型帶來的震撼第92章 郭桓案後續,嚴刑之下爲何無法除貪?第236章 仗劍去國第115章 龍江造船廠大匠們的驚歎第10章 重新燃起希望的朱元璋第86章 您說我應該回到大明嗎?第177章 安置房項目交付第39章 冰封四百年?第69章 時空蟲洞的秘密第70章 身上不屬於現代的痕跡第228章 外交方面的連鎖反應第82章 我真是古代穿越者第124章 出現在別古崖的古代獵戶第87章 朱元璋:老四發動了靖難之役?!第130章 藍玉案第207章 劉日新:有一處新的陰陽炁海第125章 大明版“杯酒釋兵權”第84章 朱雄英的長命鎖第104章 大明戰神還有第二代?第12章 大孫不會害你第18章 簽訂合同,拿下土地!第160章 被散養的藩王們第187章 老朱力排衆議第155章 被皇帝認證的先知第62章 邁不過去的檻,王朝週期律!第153章 我在地府那些年第59章 上架感言第144章 藍玉到來(感謝‘37天下無雙’的上第102章 新式火銃帶來的震撼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預言第88章 李景隆,咱還是低估你了!第12章 大孫不會害你第113章 航海展與古董航海儀器第176章 聖孫駕到,統統閃開第206章 壓縮餅乾帶來的震撼第135章 靴尖上的大明第95章 你剛纔說話的語氣,四叔不喜歡第167章 帝王之術第209章 衆志成城第181章 蒸汽時代第20章 爺爺你逗我呢?第77章 朱棣:永樂帝壞了海禁?我第一個不答第105章 捫心自問,回到大明的理由第52章 朱元璋:大孫能還陽?!第58章 清朝是怎麼回事?第104章 大明戰神還有第二代?第14章 馬皇后:把藍玉和李景隆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