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郭桓案爆發!

第80章 郭桓案爆發!

朱元璋等的不耐煩了,召見了戶部右侍郎傅友文(傅友德堂弟),問爲何沒有災民來,傅友德支支吾吾了半天也沒說出個所以然,而隨後召見的戶部左侍郎郭桓倒是給了朱元璋答案,也就是“據各戶所申,人各有田不多,皆非無田之戶,系是有產之家,不敢受賑”,意思是這些人雖然沒多少田地,但還是有的,不符合賑災標準所以不敢來。

朱元璋很敏銳地察覺到了,這裡一定是有什麼問題的。

大概率是地方的士紳跟官吏有勾結,貪墨了本應發給佃戶或貧民的賑災錢糧,而糧長們既不敢讓這些沒領到賑災錢糧的百姓進京,又沒辦法讓沒受災的百姓冒充災民進京,只好找藉口拖延。

爲了驗證自己的想法,朱元璋派出了錦衣衛前往調查,然而令朱元璋沒想到的是,原本他以爲這只是每次災情都會發生的賑災錢糧貪墨案,然而卻牽扯出了更大的案子。

錦衣衛一開始查出來的,是一個叫做唐謙的糧長勾結官吏所進行的謊報災情案件,因爲地方上有受災百姓向官府告災反而被官府抓了,被抓百姓的宗族不服,來府裡告狀,正好遇到了前來調查的錦衣衛。

錦衣衛經過詳細調查,發現是糧長唐謙等人花錢買通了縣衙裡的胥吏、差役以及督糧官,讓他們不要將百姓報的災情上報上去,這些縣衙的官吏收了唐謙等人的錢,就一直以農忙爲由拖延,直到唐謙等人聽說其他州縣的糧長,如葛德潤、顧常、陸仲和等人的報災得到了批准,稅糧也因此獲得免除,才讓縣衙跟進,向府裡遞交了報災文書。

本來,糧長唐謙等人報的是一萬石該徵稅糧裡有六千石因爲遭災無法繳納,而到了縣裡,就成了七千石,到了府裡,大筆一揮,直接九千石。

“錦衣衛辦差,閒雜人等閃開。”

戶部右侍郎傅友文,則一直跟一衆不涉案的戶部官員們站在旁邊,冷眼旁觀着這一切。

——————

可惜,他沒能抵擋住貪婪的侵蝕,逐漸走上了不歸路。

他心中一陣驚恐,錦衣衛出馬,意味着此事已經驚動了皇帝,這一次自己恐怕是凶多吉少了。 此時的郭桓,心中充滿了懊悔,他痛恨自己爲何如此放縱貪慾。

幾十名身着飛魚服,腰佩繡春刀的錦衣衛衝進大堂,他們步伐矯健,眼神冷峻,渾身上下散發着一股令人膽寒的肅殺之氣。

於是錦衣衛順藤摸瓜,直接把松江府挖了個底朝天。

帶頭的錦衣衛只是冷冷地揮了下手,兩側錦衣衛排開。

如今看到郭桓被錦衣衛押走,低下頭的傅友文,不禁露出了一抹意味深長的笑意。

傅友文知道他終於可以擺脫這個強勁的對手了,很快,他就能夠有機會取代郭桓的位置,甚至成爲戶部真正的掌權者。

堂內當值的幾名官吏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驚得手足無措,但一名郎中還是站出來喝道:“戶部衙門重地,你們來幹什麼的?”

緊接着,錦衣衛指揮使毛驤大步流星地走進大堂,他目光如炬,掃視了一圈堂內的人員,眼見目標不在,於是讓錦衣衛們進去搜查。

京城,戶部衙門。

很快,就查出了戶部與地方布政使司,以及府縣一級的官吏,勾結基層糧長、倉官做假賬,貪污錢糧,甚至往糧食中注水增重來逃避檢查,逃不過就直接火龍燒倉,以致存糧盡毀的惡劣情況。

他下意識地想要逃跑,可他一介文人,哪裡能跑得過錦衣衛?

從房間裡翻窗出來,沒跑幾步,就被三四個錦衣衛按在了地上。

他與郭桓雖然同爲戶部侍郎,但兩人之間的關係卻並不和睦,傅友文是標準的淮西集團成員,而且是淮西集團裡難得的文官,怎麼可能甘於屈居人下?

郭桓擡起頭,映入眼簾的是錦衣衛們冷峻的面孔,和已經出鞘的明晃晃的繡春刀。

其實郭桓曾經也是一位清正廉潔的官員,而且深受朱元璋的賞識,他憑藉着自己的才華和努力,一步步攀升至戶部左侍郎的高位,戶部尚書一日沒到位,戶部就還是他說了算。

“拿下戶部左侍郎郭桓!”

在今天之前,郭桓都可以說是前途一片光明,假以時日必定能夠平步青雲位極人臣。

郭桓此刻正在案前審閱文件,聽到錦衣衛們的呼喊,他瞬間感覺一陣頭暈目眩,腦子陷入一片空白。

而江南、浙江、江西等地的糧長,作爲當地最富裕的存在,十分之八都因此獲罪入獄,再加上地方胥吏、差役,郭桓案的涉案人員暴增到了驚人的上萬之衆。

面對錦衣衛的森嚴陣仗,郭桓知道自己根本沒有勝算,乾脆也不掙扎了,一灘爛泥般任由錦衣衛將自己褪去烏紗、官袍,就地逮拿。

經過審理,郭桓及其黨羽,貪墨和盜賣的糧食多達七百萬石,而大明一年夏秋稅糧也就兩千八百萬石,雖然這裡面也有屈打成招,把其他人的鍋背到了自己身上的水分,但也可以說是蟲豸中的蟲豸了。

朱元璋罕見地沒有下令殺人,但案件的徹查卻沒有停下來。

沒多久,郭桓等人就挨不住酷刑,對貪墨救災糧和盜賣官糧一事供認不諱。

衙門裡肅靜的氣氛,被一陣突如其來的喧囂所打破。

朱元璋下詔令有名的酷吏,審刑司右審刑吳庸主理此案,吳庸心領神會,開始對郭桓和涉案人員嚴刑拷打。

而基於酷吏的本能,吳庸開始暗示郭桓攀咬更多的人,禮部尚書趙瑁、刑部尚書王惠迪、兵部尚書王志、工部侍郎麥至德等尚書、侍郎級別的官員被牽扯了進來。

然而挖着挖着,錦衣衛就發現不對勁了,因爲這裡面被隱瞞的稅糧,竟然牽扯出了數位朝堂要員。

郭桓案的規模進一步地擴大了,開始波及基層,而負責地方稅糧收儲的糧長們首當其衝。

而科道言官們也罕見地達成了一致,聯名向朱元璋上疏,直言民怨沸騰,天下不安,懇請結案。

歷史類最高均訂作品,你絕對不能錯過的好書!

第207章 劉日新:有一處新的陰陽炁海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81章 沐勝的揭秘第227章 高麗使團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9章 馬皇后病危!第115章 龍江造船廠大匠們的驚歎第17章 如何守住漩渦的秘密?第77章 朱棣:永樂帝壞了海禁?我第一個不答第8章 “打俺”的真正含義第101章 爺爺想做海貿生意?缺錢有辦法啊第237章 廢除海禁的初步構想第166章 朱元璋的期許第60章 憤怒的朱元璋【求首訂!】第43章 “送點人下去”的可行性第76章 跨海徵日,可行否?第49章 拍賣會預展第71章 徐達病重,千鈞一髮!第125章 大明版“杯酒釋兵權”第90章 咱真是瞎了眼,立了這麼個皇太孫第92章 郭桓案後續,嚴刑之下爲何無法除貪?第201章 工業願景第173章 禮有嫡子而無嫡孫第16章 敕封聖孫?呂氏的警覺第43章 “送點人下去”的可行性第216章 藍玉的抉擇第193章 幼軍之議第167章 帝王之術第101章 爺爺想做海貿生意?缺錢有辦法啊第193章 幼軍之議第106章 藍玉的感激第84章 朱雄英的長命鎖第180章 工業農業商業三條腿走路第230章 大受震撼的日本南朝使團第157章 新手引導任務:熟悉皇宮環境第218章 嶽山投誠第204章 行會登記的後續影響第12章 大孫不會害你第136章 初遇解縉第89章 朱元璋:老四,你真行啊!第134章 朱雄英的僞裝身份第91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173章 禮有嫡子而無嫡孫第217章 兀納失裡的恐懼第120章 白銀貨幣化與一條鞭法第97章 馬戛爾尼進自來火鳥槍第237章 廢除海禁的初步構想第173章 禮有嫡子而無嫡孫第10章 重新燃起希望的朱元璋第161章 朱允熥第19章 辦公室中的線索第214章 大明的技術瓶頸第172章 朱雄英的謀劃第70章 身上不屬於現代的痕跡第77章 朱棣:永樂帝壞了海禁?我第一個不答第222章 《西涼伎》第88章 李景隆,咱還是低估你了!第48章 來自姜老師的解答第161章 朱允熥第160章 被散養的藩王們第117章 抗倭援朝!日本人的狼子野心第37章 老登,該爆金幣了!第33章 壞了,爺爺不記得前世記憶了第107章 我大明天下無敵啊!第239章 李戰神問對第23章 如何解決空印案?第134章 朱雄英的僞裝身份第205章 秦嶺蟲洞再次開啓第129章 爺爺是什麼品級?第56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67章 徐達背疽!第176章 聖孫駕到,統統閃開第181章 蒸汽時代第83章 別古崖的秘密第1章 爺爺,我想你了第55章 世界局勢與蒙古人的威脅第19章 辦公室中的線索第240章 雲南邊患第192章 父與子第126章 陰陽炁海最後一次開啓第35章 講《明史》的姜老師第207章 劉日新:有一處新的陰陽炁海第13章 醫學奇蹟,戴思恭的震驚!第181章 蒸汽時代第186章 第二個預言,恐怖的天災!第80章 郭桓案爆發!第87章 朱元璋:老四發動了靖難之役?!第224章 來自鄭夢周的求救信第82章 我真是古代穿越者第141章 四海商會第203章 皇商們的屈服第107章 我大明天下無敵啊!第11章 李奶奶的過期藥第11章 李奶奶的過期藥第44章 朱元璋的兩個困擾第52章 朱元璋:大孫能還陽?!第1章 爺爺,我想你了第238章 幼軍演習第51章 土豆種植神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