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李景隆,咱還是低估你了!

第88章 李景隆,咱還是低估你了!

看樣子,老四還打贏了當上皇帝了?

但問題是,就算不把年紀比較大的湯和算進去,也不把生病的徐達算進去,可李文忠、常茂、馮勝、傅友德、藍玉.這麼多名將,舉傾國之兵打不過一個老四?

這怎麼可能?!

難道皇太孫蠢到把勳貴武臣也都給逼反到老四的陣營裡去了?人能蠢到這個地步?

而且朱元璋更不願意相信的是,雖然他不知道這個皇太孫到底是朱允炆還是朱允熥,但他應該不會選這麼一個能把勳貴武臣都給逼反的蠢人當繼承人吧?

朱元璋繼續看了下去,而他很快就從字裡行間意識到,問題好像比他想的還要嚴重,好像不是皇太孫把勳貴武臣給逼反了。

因爲無論是在燕軍陣營還是明軍陣營裡,他都根本沒看到那一串名將的名字!

領着明軍上戰場的將軍都是誰?

耿炳文、郭英、顧成、李景隆、吳傑、平安、盛庸.除了耿炳文和郭英、顧成這些老將還算靠譜,剩下的這特孃的都什麼臭魚爛蝦?

李景隆訓練部隊、參謀統籌還有一流將領的水平,臨陣指揮純二流水平,讓他指揮幾十萬大軍,敵人呆板弱小點還能四平八穩地打贏,若是遇到了狡黠強悍的對手,那就是災難。

至於吳傑、平安,這些雖然在朱元璋看來也是頗爲親近的子侄,但論起打仗來,那真是跟父輩比不了至於盛庸,聽都沒聽過。

那麼,爲什麼明軍會是這些將軍領兵呢?那些名將去哪了呢?

這顯然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而且在連續戰敗後,明軍還是沒有換上這些名將,就說明他們既不在燕軍陣營也不在明軍陣營。

所以,這個秘密只能自己一個人知道,誰都不能告訴,而且,要永遠保密!

朱元璋讓周圍的近臣,包括錦衣衛和軍機大臣們,都退的遠遠的,隨後向陰陽炁海確認道。

不過,針對這張殘頁預測的未來,朱元璋倒是可以根據出現在其中的臣子,通過表現進行甄別,從而決定是重用還是棄用。

但是很快,朱元璋就沒辦法保持平常心了,因爲他看到了耿炳文和顧成在真定戰敗後,朝廷換了李景隆當主帥以後的戰績。

三年征戰,以一地戰一國,老四不可謂不艱難,竟然還有此破釜沉舟之決心,很難不讓人聯想到歷史上項羽擊破章邯的鉅鹿之戰。

“辛未,與景隆戰於鄭村壩,王以精騎先破其七營,諸將繼至,景隆大敗,奔還。”

朱元璋搖了搖頭,應該也不太可能,皇太孫敢削藩,但是絕對不敢把這些名將都給一股腦的砍了,連老四都不可能乖乖等着砍腦袋,更別說這些戰功赫赫的名將了,真不怕全軍皆反直接換個皇帝啊?

畢竟,傅友德在洪武十七年已經進爵穎國公,至於藍玉,他的資歷比傅友德要淺,如果沒有大功,那麼按照論資排輩,還得等幾年,下一輪才能輪得到他。

自己竟然會有這種近乎瘋魔的晚年。 朱元璋長長地嘆了口氣,有些惆悵。

“廢物!廢物!這個廢物除了打敗仗還會幹什麼?”

朱元璋歇了一會兒,等血壓沒那麼高了以後,繼續獨自閱讀着殘頁。

不過,朱元璋也清楚,這張殘頁,只是一種對於未來天機的預測,一切沒發生的事情,都是做不得數的。

他攥緊了手裡的殘頁,這件事情,絕對不能讓他們知道!

聽到這個答案後,一時之間,朱元璋也有些心緒難安。

錦衣衛指揮使毛驤有些茫然,他當然不敢真把朱棣和李景隆綁了,不過皇帝的命令也得執行,他趕忙帶人去魏國公府和曹國公府找人去了。

那麼,到底是誰把這些名將都給殺了呢?北元入侵也做不到這一點,因此,朱元璋得到了一個很合理的推測。

親戰陣,冒矢石,以身先士卒,常乘勝逐北,然亦屢瀕於危。

不然的話,怕是會引來衆將離心離德。

而後面戰爭的軌跡,果然也如項羽故事,老四一路南下,在靈璧徹底擊敗明軍主力,繼而揮師渡江,奪取天下。

“也有病死的,但絕大多數都是被殺了。”

——那就是把這些人都給宰了的,就是他朱元璋自己!

王乃慨然曰:頻年用兵,何時已平?要當臨江一決,不復返顧矣。

所克城邑,兵去旋復爲朝廷守,僅據有北平、保定、永平三府而已。

“十一月乙巳,王自爲文祭南北陣亡將士,當是時,王稱兵三年矣。

朱元璋仔細想了想,如果標兒因爲水土不服沒了,那麼在後繼無人的情況下,自己確實可能幹得出殺戮功臣這種事情。

“李文忠、常茂、馮勝、傅友德、藍玉這些人,都被殺了嗎?”

又看完了幾段以後,朱元璋的血壓在急速飆升,氣的手都在哆嗦。

而且,留下來的這幾個老將,諸如耿炳文、顧成、郭英、何福之輩,也確實都是性格忠謹可靠、能力中等偏上且從不飛揚跋扈的,這種類型的將領既不會對新皇帝造成威脅,又能應對一些常規的戰爭,看起來很像是出自於他的佈置。

一想到自己可能把李文忠、常茂、馮勝、傅友德、藍玉都給殺了,朱元璋一時有些尷尬了起來。

當看到靖難戰爭打到第三個年頭的記載時,朱元璋卻不禁有些肅然。

自己竟然會把他們都殺了。

十二月丙寅,復出師!”

莫非是皇太孫先把這些名將的腦袋都給砍了,然後又去削藩?

“景隆由紫荊關來援,王已旋軍居庸,景隆兵多凍餒死者,不見敵而還。”

“平常心。”朱元璋如是安慰自己道,隨後繼續看了下去。

但無論如何,這些人在事實上都是大明僅存的國公或是侯爵裡即將成爲國公的人了,是無可爭議的明軍最高層,如果讓他們知道,自己在預測的未來中會把他們都殺了,那難免君臣之間心生齟齬。

“五月癸酉,王入德州,景隆走濟南,庚辰,攻濟南,敗景隆軍城下。”

“斬首數萬溺死者十餘萬人,郭英潰而西,景隆潰而南,盡喪其所賜璽書斧鉞,走德州。”

朱元璋親自走出去幾十步,咬牙切齒地對着待在外面的錦衣衛指揮使毛驤吩咐道:“把老四和李景隆都給咱叫來!不,拿繩子綁來!再發電報給浙江布政使司,跟文忠說一聲,他趁早再生個兒子吧。”

所以只有一種可能性了,那就是這些名將都死了。

“李景隆等開門納王,都城遂陷李景隆,咱還是低估你了!除了打敗仗,你還會開門投降啊!”

歷史類最高均訂作品,你絕對不能錯過的好書!

第32章 爺爺你真是魂穿啊?!第43章 “送點人下去”的可行性第71章 徐達病重,千鈞一髮!第232章 五京之議第38章 人麻了,你管這叫尋常字畫?第72章 天花與琴納牛痘接種法第141章 四海商會第217章 兀納失裡的恐懼第220章 東察合臺汗國的決定第79章 牛痘接種法的神效,震撼的江南災民!第21章 名爲“空印案”的未來天機信息!第96章 關於張居正改革的筆記第172章 朱雄英的謀劃第83章 別古崖的秘密第115章 龍江造船廠大匠們的驚歎第239章 李戰神問對第46章 朱允炆:這啥啊?揪一株!第49章 拍賣會預展第8章 “打俺”的真正含義第1章 爺爺,我想你了第163章 先找個狗頭軍師吧!第222章 《西涼伎》第19章 辦公室中的線索第130章 藍玉案第214章 大明的技術瓶頸第226章 火器化部隊的想法第171章 將信將疑的兩位藩王第227章 高麗使團第13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91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224章 來自鄭夢周的求救信第135章 靴尖上的大明第163章 先找個狗頭軍師吧!第81章 沐勝的揭秘第16章 敕封聖孫?呂氏的警覺第146章 臥槽,舅姥爺!第206章 壓縮餅乾帶來的震撼第57章 姜老師講內卷第160章 被散養的藩王們第75章 世界地勢圖!震撼無比的大明衆人!第118章 倭寇作亂之根源第160章 被散養的藩王們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67章 徐達背疽!第131章 如何確認身份【求保底月票!】第228章 外交方面的連鎖反應第201章 工業願景第72章 天花與琴納牛痘接種法第102章 新式火銃帶來的震撼第143章 長命鎖,觀音奴的震驚!第181章 蒸汽時代第12章 大孫不會害你第10章 重新燃起希望的朱元璋第30章 朱棣的求證第1章 爺爺,我想你了第4章 我原來是穿越者?第185章 塌坊建立,第一個任務圓滿完成第225章 幼軍初立(八千字大章)第160章 被散養的藩王們第134章 朱雄英的僞裝身份第204章 行會登記的後續影響第110章 天元帝身死,北元覆滅!第170章 真是個烏鴉嘴第74章 鄭和下西洋?第23章 如何解決空印案?第167章 帝王之術第116章 火炮上艦?鳴樑海戰是個啥?第106章 藍玉的感激第126章 陰陽炁海最後一次開啓第226章 火器化部隊的想法第43章 “送點人下去”的可行性第190章 離家出走的表哥李景隆第22章 朱元璋:所有人都瞞着咱!第32章 爺爺你真是魂穿啊?!第109章 千里鏡作用完美髮揮第101章 爺爺想做海貿生意?缺錢有辦法啊第21章 名爲“空印案”的未來天機信息!第20章 爺爺你逗我呢?第232章 五京之議第155章 被皇帝認證的先知第81章 沐勝的揭秘第233章 風帆戰列艦下水第233章 風帆戰列艦下水第211章 在皇室成員中威望的樹立第177章 安置房項目交付第63章 如何讓大明擺脫宿命?第155章 被皇帝認證的先知第205章 秦嶺蟲洞再次開啓第131章 如何確認身份【求保底月票!】第149章 五爪龍牀,僭越之罪!第135章 靴尖上的大明第71章 徐達病重,千鈞一髮!第14章 馬皇后:把藍玉和李景隆送下去第176章 聖孫駕到,統統閃開第201章 工業願景第180章 工業農業商業三條腿走路第70章 身上不屬於現代的痕跡第221章 朱雄英的邀請第109章 千里鏡作用完美髮揮第80章 郭桓案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