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老兵的歸宿很重要

董璜被劉儉派出去之後,劉儉又找來了呂布。

此時的呂布已經知道劉儉派遣張遼前往幷州負責征討當地的匈奴叛軍之事了。

說實話,呂布心中多少是有點兒不太舒服的,畢竟他覺得這種事兒其實應該交給自己來辦。

他是幷州諸將中排名第一的人物,到幷州本地招募健兒征討匈奴,乃是手到擒來之事。

這種時刻,不正應該用他這名飛將的嗎?

見到呂布之後,劉儉直接開口問道:“奉先,是不是因爲我把文遠派到幷州,所以你心中多少有點不滿?”

呂布聽到這話,直接嚇了一跳,他急忙說道:“布豈敢怨恨丞相?丞相乃是一國掌舵之人,爲了國家,自然有丞相自己的考量,布豈敢揣度丞相之意?”

只見劉儉笑道:“奉先啊,有什麼心裡話,你就跟我直說,不必吞吞吐吐的。”

呂布見劉儉很是隨和,隨即把心一橫,說道:“真是什麼事都瞞不過丞相!末將自認爲在幷州威名赫赫,幷州健兒皆識呂布之名,況且匈奴諸部的人,當年布也多與之交戰,論及對匈奴經驗,放眼天下無人可比於我。”

“此番幷州平叛以及招募健兒的事,丞相爲何不交給呂布?末將自信定不辜負丞相囑託。”

其實呂布說的一點毛病沒有。

但是劉儉現在就是要好好培養張遼,所以這次任務他才交給了張遼。

如今他已經是一國丞相,對於手下的將領,除了能力之外,他自然還是要多做平衡,多做安撫,區別培養。

特別是像呂布這樣剛剛投奔過來的,劉儉要給對方希望……他既要培養張遼,但同時也不能讓呂布對自己心生芥蒂。

“奉先啊,我知道你說的都對,以伱呂奉先在幷州的威望,這次我派文遠去執行任務,若是換成你過去,定然是手到擒來。”

“可是我偏偏就不派你呂奉先去,難道你就不知道這當中有什麼寓意嗎?”

呂布不解的搖了搖頭:“布愚鈍,看不懂丞相的深意。”

劉儉說道:“奉先啊,難道你甘心就讓自己做個一州之將嗎?你呂奉先是大將之才,你在幷州的威望已經達到了極點,我派你去幷州,就算你能夠招募到再多的兵將,就算你能將匈奴叛軍擊敗,說實話,對於你本人來說也並不會有什麼成長。”

“你呂布在我心中乃是一國之棟樑,你是要成長爲天下良將的,而不僅僅只是限於幷州之地。”

“幷州不適合你,只有像張文遠這樣的人物到幷州方可以鍛鍊他的能力,奉先你去並沒有什麼鍛鍊的餘地。”

呂布聽到這兒,似乎有些明悟了。

劉儉繼說道:“你,呂奉先在長安,要配合我坐觀天下局勢!”

“這大漢朝需要征戰的地方有很多,需要建功立業的地方也很多,西域和涼州,南邊的袁紹,江東的曹操,益州的袁遺,還有那些在地方州郡暗藏禍心之輩,這些都是我大漢的毒瘤,你呂奉先身爲天下良將,應該把目光放在這些地方!”

“幷州那一點小小的騷亂,我若是派你前去,豈不是割雞用了牛刀?”

“奉先啊,你要對自己有個清醒的認識才對。”

呂布聽到這兒,頓時心生感動。

他當即單膝向劉儉跪下說道:“末將目光短淺,未曾揣測到丞相的深意,實是愚鈍!”

劉儉親自走上前,伸手將呂布從地上攙扶了起來。

“奉先不必如此,我對你心中期待甚深!所以才特意將你留在長安!”

“幷州匈奴,昔日主力已經爲我擊潰,如今再度反叛,也不過疥癩之疾,那裡有黃忠、趙雲,再加上張遼,足可定也!”

“但是比並州難啃的骨頭,大漢朝多的是,缺不得你相助於吾!”

“奉先啊,你可知道我爲何表你爲徵西將軍嗎?”

“四鎮四徵之位,等閒不輕於人,你可知這當中的含義?”

呂布心中其實也有一些明悟,

“丞相莫不是想讓布協助丞相平定西域涼州?”

劉儉點了點頭,說道:“弘農王在位之時,和董太傅共同制定了西征涼州,平定西域的大計,雖然操之過急,且導致我大漢朝國力衰弱,但你不能說他們的計劃是沒有遠見的。”

“我大漢若想強盛,就必須要讓涼州安定,而安定了涼州之後,必須要讓西域諸國臣服,徹底成爲我們的附庸……或者併入我大漢,使我大漢朝在西面有足夠的地域縱深,如此一來,漢王朝纔會真正的稱雄於世。”

“西域諸國再往西的國家可比匈奴和鮮卑要厲害,我們這一代人,恐不能對他們行之徵服,但是至少在我們這一代人,達到彼此互相溝通,將我們大漢王朝的文化輸出到彼處,使他們都知道我漢王朝的強大。”

“奉先啊,這個任務艱鉅,絕非我一個人能夠做成,也絕非你我兩個人能夠做成,但是這當中卻不能缺了你我倆人!”

劉儉這話說的可謂是情真意切,呂布聽在心中,實是感動。

當然,劉儉這話也並不是完全忽悠呂布。

對於他來說,幷州那邊的事,張遼一個人確實就足夠了,像呂布這樣的猛將還是用在別的地方。

當然,不讓呂布前往幷州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劉儉想要慢慢的用張遼來代替呂布在幷州的“飛將”的位置。

呂布在幷州之地封神的時間有點長了,也是時候找個人取代他了。

像呂布這樣的人,無論是在義理方面,還是在人情方面都很淡薄,劉儉不想讓他繼續在祖籍之地揚名過甚。

但這並不代表呂布不可用。

像他這樣的人,留在劉儉的身邊就是最合適的。

況且,徵西將軍的將位也遠比張遼或是張濟、董旻、董璜要高得多。

在外人看來,劉儉可謂是極爲重用呂布!

但是實際上,劉儉只是藉着高官之位,將呂布綁在自己身邊看着。

從今往後,呂布就是自己身邊的一員大將了。

不過也不能完全的把呂布當成保鏢使用。

以後戰爭多的時候,也要將他派出去,不過一定要有人能夠鉗制他。

只是,除了劉儉之外,又應該用何人來牽制呂布呢?

這件事,劉儉經過了沉思,終於有了想法。

張遼被派往了幷州之後,劉儉開始對大漢朝的兵員以及各級營盤進行規劃。

兵馬數量太多了對於國家來說是個累贅。

劉儉下令,開始從軍隊中,復原一些年紀較大,功勳較爲卓著,但卻不適合繼續在戰場上廝殺的老兵。這些老兵雖然有着豐富的戰鬥經驗。但是隨着年紀日漸增長,戰鬥力已經大不如前,並不適合繼續在前線廝殺。

於是,劉儉打算讓這些老兵退居二線,並分配給他們土地,讓他們過半耕農、半教學的,半輔助當地縣屬調教新兵戰鬥力的生活。

他到河北已經十年了,這十年足矣適很多人變老。

有些士兵經過這十年,已經步入人生的後半段,應該讓他們回去好好養養老了,讓一些新鮮的血液補充到軍隊中,優化軍隊。

這樣,既給朝廷減輕了負擔,又可以給軍隊形成一個較好的人員機制。

但是自古以來,老兵重回家鄉務農的事情都算是一個大問題。

關鍵還是在退伍費用上。

給太多了,朝廷的負擔過重,給的太少了,對於這些普通的軍士來說,又太不公平,而且也會影響朝廷的聲譽,更會影響大漢民衆參軍的鬥志。

所以這個度一定要掌握好。

當然,就算是退伍安家費用覈算各方都滿意了,也會有別的麻煩。

層層剋扣!

這個是最關鍵的問題!

所以,劉儉決定開始在朝廷中成立軍事法庭以及司法監管機制,併成立了專門的紀檢部門。

對於軍隊貪墨以及撫卹金貪墨等問題,專門制定嚴格的懲戒法律。

由上至下制定了一套嚴格管理的監管機制和舉報制度。

歷史上很多給普通軍士發放的安家費以及土地,經過官署的層層扣押,都被中間的官員給貪墨了,但是貪墨之後,這個大黑鍋卻要由朝廷來背。

這種事情劉儉是堅決不能允許的。

於是,劉儉將河北大公報改制成了由朝廷直屬管轄的大漢朝公報。

大公報的意義就是在於將所有的政策在各州各郡按時按月的公佈。

朝廷中最主要的政策信息以及天下會發生的大事可以第一時間以官方的酒角度公諸於民,力爭達到最大的透明化。

在後世,這就有些類似於宣傳部門監管的新聞單位了。

但是這個時代畢竟沒有網絡、電視等物,只是用大公報向各州軍民公示朝廷的旨意以及地方發生的大事,速率還是太慢了一些。

但是,這個時代的極限也就是如此了。

對劉儉而言,這已經是他所能做到的最大極限。

有就總比沒有要強,是吧?

至少可以讓各州郡的百姓知道朝廷目前的頒佈細節,以免有些州郡官員欺上瞞下,剋扣了朝廷分發給了底下的福利,同時還用假信息來麻痹他們。

同時,劉儉還在地方設立了紀檢監察機制,對於官員執行,特別是錢這方面的事情進行嚴格監管。

而這些紀檢監察機制都由朝廷直接管轄,所有的官員都由朝廷直接任命,這樣就會保證地方官員不會在短時間按內形成利益勾結,以免出現利益均沾的勾結。

這些事情說起來容易,但每一項都不簡單。而且雖然劉儉只是提出了一個大框的想法,但是當中的實施細則以及朝廷人員的配置都需要相府人員、朝廷人員以及上述臺仔細的進行研究,並逐級審批落實。

所以這也是一件漫長的工作呀。

但是萬事既然起了個開頭,那就總會有好的結果。

劉儉並不着急,他知道有些事情不是自己這一代人就能做完的,但是他願意以時間換取空間。

在自己這一代,將很多事情落實並確定進取方向,然後一代一代的落實下去。

有很多好東西,一旦你提出來了後並予以實施,那隨着時間的推移,這些東西和制度就無法從歷史中抹去。

就算是改朝換代了,後來的人也依舊會沿用這些好的政策,畢竟這也是有利於他們自己的嘛。

將這些事情做完之後,時節已是盛夏酷暑了,劉儉突然發現,他還是有很多事情沒有做。

其中最重要的一項人事!

他雖然穩定了朝局,但還沒有使朝廷完全置於自己的掌握之中,有些潛在風險還是存在的。

所以在人事方面,朝廷既然已經步入了正軌,那就應該好好的重新進行朝堂人員的安排調度。

而且劉儉也要給自己的手下們一個交代,他們跟隨了自己這麼多年,現在也是時候讓他們身居高位的時候了。

不過,在處理這件事情之前,有點還需要先將幾個人調到長安來。

這幾個人如今也已經在河北磨練的差不多了,是時候讓他們來長安做一些更高級別的事情。

幷州方面,張遼抵達了太原之後,按照規矩先行去見幷州刺史郭嘉。

在前些年,幷州刺史主要負責對一州之地諸官員的監管,只有六百石的秩俸。

不過隨着時間的推移,刺史在地方的權力有所增長,包括可以建立屬於他們的刺史部。

再加上刺史本來就是用於監管地方太守的存在,所以幷州刺史現在在幷州之地的權限還是非常大的,而且郭嘉本來就是劉儉非常重視的人。

在幷州不論是豪族閥閱,亦或是高門望族,或者是官員,都心中清楚的很。

誰來了幷州,不得先拜一拜郭嘉的山頭。

張遼在見了郭嘉之後,隨即向郭嘉闡了自己此番來幷州的理由。

同時還向他提供了朝廷方面的軍令,另外,他還給了郭嘉一份劉儉給郭嘉的私人信件。

劉儉信中的內容無他,自然是向郭嘉說明了一下張遼的重要性。

他希望郭嘉在幷州的好好栽培張遼,讓張遼能夠成爲幷州的一員健將,替郭嘉承擔起幷州的軍事。

另外,劉儉還向郭嘉說明了一件事。

他要用張遼在幷州長駐,同時調到趙雲來長安中樞。

第68章 袁紹的猶豫,曹操的果決第727章 袁家兩代第281章 袁紹固守,謀取文臺第739章 大捷報第661章 劉丞相第440章 折戟沉沙第118章 中郎將必破黃巾第267章 一本書,換個牧第600章 清除掉隱患第109章 太平張角第731章 失陷第212章 劉備欲離京第44章 介紹一下,大家混個臉熟第342章 老江湖們盯上劉儉第458章 撫遠大將軍第761章 蜀亂第104章 幫手一個接一個(求訂閱)第670章 丞相的使者看重張遼第218章 燕趙男兒,不容小覷第724章 汝居然讓我割地?第571章 兄弟重逢第174章 甄家家主,孤注一擲第131章 黃巾的戰意來源第224章 董袁交惡第508章 這個時代,有劉儉,有劉備,有曹操第596章 認真做事的學子,諸葛亮出差結束,火車往家走第587章 徐州最聰明的人出差結束,火車往家走第775章 袁家最強之人第27章 幷州刺史第421章 劉德然要招人了!第698章 夢第673章 掃清後患第479章 皇帝的天真第387章 司州大戰的序幕出差結束,火車往家走第588章 東南人傑第219章 給你這個面子第666章 涼州軍內變第180章 進步多多的張飛第146章 救救常山吧第405章 主公與謀士的職責第200章 張郃與高覽的爲難之事第635章 完全不是對手第410章 假途滅虢第680章 三將會面第471章 軍師的任務第195章 技術性人才第160章 皇帝要死了第623章 大將軍不尊朝政第109章 太平張角第600章 清除掉隱患第267章 一本書,換個牧第525章 劉備仗義援徐州第496章 烏桓之後,匈奴也需併入大漢第151章 趙氏兄弟,情深義重第642章 相國好拼啊第234章 袁基的恐懼第210章 殺亂之始第61章 被利用的宦親第652章 圍京第552章 武關智張(二合一)第687章 涼州戰第705章 張翼德思路清晰今天做個小微創,明天開始恢復三更第552章 武關智張(二合一)第686章 漢室人傑第118章 中郎將必破黃巾第102章 袁基替我買下七女(求訂閱)第91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57章 整頓家族內力第76章 袁基竊鹿第518章 嫡長子,是下一代的希望第180章 進步多多的張飛第413章 出兵除王匡,據河內第188章 龍虎師徒第571章 兄弟重逢第143章 心念漢室的劉虞第159章 袁基想要讓劉儉站隊第89章 二代出位第155章 爲了羣雄逐鹿而做的佈局第586章 下一步的行動第611章 關中動亂的各種因素第652章 圍京第478章 謀士們行動第138章 玄德入京(抱歉,今日家裡有急事,第635章 完全不是對手第23章 劉儉的後勤保障第434章 卓若亡,我上第501章 韓州一立,格局大變第33章 董卓的金燕第57章 整頓家族內力第363章 利令智昏之人第406章 袁家仲公,重新振作第225章 董卓的智慧第641章 董卓回神第483章 寧朝廷負我第597章 糜家的小心思第565章 徐州的歸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