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個體化基因治療的曙光

第183章 個體化基因治療的曙光

一個300多人的血友病病友羣。

羣主發了一個龍圖APP上的投票鏈接。

“大家趕緊去投票啊,孩子們的病能不能治好,就看咱們努不努力了。”

“收到”

“收到+1”

“收到+2”

“收到+3”

曉梅媽媽也是一位血友病患兒家屬,她聽說過龍圖APP,據說是最近很火的一款軟件,不過這個投票又是怎麼回事呢?咋還跟孩子的病扯上關係了呢。

她不由有些好奇:“羣主大哥,請問一下這個投票怎麼回事?怎麼就關係孩子們的病了?”

羣主:“……你新來的吧?”

“是啊,我今天才進羣。”

“難怪,是這樣的,你應該聽說過三清藥業的基因藥吧,龍圖APP也是這家藥企開發的軟件。”

曉梅媽媽怯生生地回答:“聽說過的,據說這個公司可厲害了呢,研發了好多神藥,我還特意註冊了這個軟件呢,蠻好用的。”

“你知道就好,最近他們在上面搞了個投票活動,每位罕見病患者可以爲自己的病投票,這樣選出來人數最多的病,他們會優先開發對症的基因藥物。這下你該知道這個投票有多重要了吧。”

曉梅媽媽頓時一驚:“啊,還有這回事,那我得趕緊去投票。”

她點進羣主發的鏈接,果然是龍圖官方發佈的投票活動,下面已經有幾十個罕見病選項了,什麼白化病,漸凍症,成骨不全症,肺動脈高壓症,結節性硬化症,法佈雷症等等。

找了好一會,才找到血友病這一選項,趕緊選定,然後進行投票。

投完票後,各個選項的投票數量也顯示出來了,血友病的患者數量不算少,全國也有數萬人,這個投票目前也有一萬多票,不說遙遙領先,也算前十之列。

曉梅媽媽舒了口氣,感覺到一絲慶幸,然後仔細看了看各個選項的票數。

票數最多的是I型糖尿病,然後是一些常見的罕見病,什麼漸凍症,地中海貧血症,這些病症的人數都比較多,選項後面的選票已經有好幾萬了。

越往後的選項人數越少,像法佈雷病,這是一種罕見的X染色體伴性遺傳的溶酶體貯積病,全國患者只有300名左右。雖然患者們都很團結,票數已經接近300了,但由於總數太少,排名還是非常靠後。

排名最後的幾個病症,票數只有可憐的十幾個,這簡直就是罕見病中的罕見病。

選項最後一欄則是‘其他’,患者選中後可以填寫上面沒有列出來的其他罕見病症。

曉梅媽媽把自己的投票截了個圖,喜滋滋地發到羣裡。

“羣主大哥,我投完票啦,咱們的選票還是挺靠前的。”

羣主看了很是高興:“不錯不錯,已經到第六名了,繼續保持,你們有認識其他病友羣嗎?只要是血友病的患者都可以去拉拉票。爭取進入前五,這樣三清研發基因藥就能夠早點考慮我們了。”

“按照三清這三個月研發一款基因藥的速度,我們等個一年半載的,八成就有基因藥可用了。”

曉梅媽媽覺得羣主說得很對,連忙答應下來:“大哥,我馬上發到朋友圈,讓認識的人都幫我去投票。”

羣主沉默了一會,才緩緩說道:“曉梅媽媽,你沒注意看投票申明嗎?只有患者和家屬才能投票呢,別人就算打開這個頁面也投不了票。”

“啊,還有這種事?那它怎麼知道我是不是患者啊?”

“你註冊的時候不是要實名認證嗎?然後還要填寫電子病歷的,只有符合罕見病這個條件,才能夠投票呢。”

“這樣啊,那看來沒辦法在朋友圈拉票了。我還有幾個其他的病友羣,我把鏈接發過去,讓他們都去投票好了。”

曉梅媽媽頓時一陣無語,只好乖乖分享鏈接,在其他病友羣繼續拉票。

同樣的一幕也發生在其他罕見病的病友羣,每個患者家屬都在賣力地拉票,都想要爭取最多的票數,提高三清研發基因藥時對自己病症的優先級。

不過他們並不知道,三清研發基因藥也不全是看人數的。

患者人數衆多隻是三清選擇進行研發的三大因素之一。

其他兩項因素一個是贊助費,另一個決定性的因素則是絕症指數。

贊助費很好理解,某些富人或者其家屬也會得罕見病,他們往往會揮灑大把的金錢贊助藥企或生物技術公司進行新藥研發,竭盡全力以求自救。

而絕症指數則有兩點,一個是看這個病是否致命,二來看是否有藥可用。

目前大約不到5%的罕見病能有效進行干預或治療,121個罕見病適應症的國內獲批上市藥品有68個,其中48個已經被納入醫保,那麼這些已經有藥可用的病症,研發基因藥的優先級顯然就沒有那麼高。

就像Menkes綜合徵,雖然人數只有61名,但是患兒通常只能活上三四年,即便是服用組氨酸銅之類的緩解藥劑,也無法多活幾年。

這樣的病症,絕症指數極高,無疑具有高優先級。

總之,三清的罕見病攻克清單上,這三個因素都是要需要考慮進去,才能在有限的研發資源上做出分配,力爭挽救更多的病人。

******

現年42歲的張磊,是一位互聯網大廠的高管,企鵝的副總裁,由於是創業元老,他早已實現了財富自由。

然而,在他剛過不惑之年不久,他發現自己成了一名漸凍症(ALS)患者。

患上這個病後,他的人生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在職場上是叱吒風雲的商務精英,而患上漸凍症後,他卻成爲一名孤獨失望的絕症病人。

在漸凍症面前,他的防線已經全部崩塌。

漸凍症又名肌萎縮側索硬化症,是一種罕見的運動神經元疾病,人們熟悉的霍金教授,就曾在漫長歲月中與ALS勇敢鬥爭。

從發現第一例漸凍症患者起已經有100多的歷史,但目前臨牀上仍沒有找到發病病因和治療辦法,這是一種比癌症還可怕的疾病,一旦被確診,就相當於被判了死刑。

我國有近20萬漸凍症患者,遍地尋醫的患者有成千上萬,一旦患上漸凍症,患者的肌肉會逐漸萎縮,最終導致不能走路,呼吸困難和吞嚥困難,而大約有8成的患者在確診後的5年內就會死亡。

如果花錢就能治療的話,張磊就完全不用爲自己的生命擔心了。

可惜的是,漸凍症不論多麼有錢都沒用,根本無藥可醫。

目前國際上只有一種叫“力如太”的藥物,可延緩患者三個月的生命週期,但無法治癒漸凍症。

而醫生往往也會直白地告訴患者,確診之後,一般5年內就會死亡。

張磊瞬間絕望了。

他才結婚生子不到兩年,怎麼想都不甘心就這樣放棄。

難道有錢也不能換來身體健康嗎?

哪怕散盡家財,他也要爲自己爭取一條活路。

於是,他思前想後,做了一個瘋狂的決定:建立一家公司,攻克漸凍症這一絕症。

不僅如此,他還成立‘漸愈互助之家’,給漸凍症患者交流和治療的平臺。

短短三年內,張磊在這個平臺上投入幾千萬資金,建立起全球最大的單體數據庫。

一直到三清公佈基因藥之前,這個平臺已有6條藥物線正在開發,雖然不一定能夠及時研發成功,但起碼多給了患有漸凍症的人一絲希望,在很大程度上鼓勵着他們,能讓他們更堅強地面對病情。

張磊第一時間關注到了三清的罕見病基因藥研發,出於慎重起見,他等了一段時間,直到第二款Menkes基因藥也問世之後,他才終於確定下來。

三清確實有實力,也一直在不斷研發罕見病基因藥物。

他頓時激動萬分,很快聯繫了三清,願意出千萬巨資贊助漸凍症的基因藥物研發。

經過一番商談,龍圖APP上正式開展了漸凍症的衆籌活動。

張磊二話不說,當即捐出第一筆資金,數額爲一千萬。

他還發動人脈進行廣泛宣傳,並聯合漸凍症慈善基金一起進行募捐。

漸凍症的衆籌資金以肉眼可見的數字每天飛速增長。

短短一週時間,數額就達到了數千萬,這其中,數萬漸凍症患者無疑出力巨大,他們有力出力,有錢出錢,幾乎每個人都捐了數百元,才湊出了一個極爲可觀的數目。

這筆錢,對三清來說,已經可以覆蓋一部分研發成本了。

於是,沒過多久,衆籌活動圓滿結束,總共募集到近六千萬的資金,而三清也宣佈,將成立專門的漸凍症研發小組,爭取早日研發出基因藥物。

這不是科研項目的第一次衆籌,但卻是基因藥物的第一次衆籌。

衆籌的成功無疑刺激到了其他罕見病患者,他們也開始有樣學樣,紛紛在龍圖上面發起了衆籌。

衆籌成功的話,這筆資金會成爲三清的研發贊助費,如果失敗的話,資金會原路退回用戶賬號。

所以患者們也非常放心,他們只想早點促成三清對自身疾病的基因藥研發。

畢竟,誰不想像SMA和Menkes患者一樣,幾針下去,徹底解除痛苦呢。

只不過,並不是所有的衆籌都能立即成功的,三清選擇下一個研發目標,無疑有自己的標準,暫時不符合的,只能是先慢慢等待着。

隨着衆籌和投票等活動的推進,罕見病患者的甄別和尋找這一問題,正在逐步得到解決。

相比常見病和慢病的疾病管理,罕見病患者對服務具有更大的黏性,有的患者也會自發搭建平臺,互幫互助,互通信息,科普藥品,並分享好的醫生給病友認識。

龍圖做爲國內首家完全服務於患者的平臺,不但提高了病人對疾病的認知,讓病人能夠早作診斷,早日治療,還讓病人們團結起來,發出自己的聲音,對藥企的藥物研發有了一定的影響。

從沒有這麼一刻,病人們發現,自己團結起來所展現出來的力量,竟然這麼強大。

而傳說中的個體化基因治療,竟然離自己如此之近。

就在三清闖入罕見病領域,開疆闢土,斬獲頗豐的時候。

全球藥企也在盯着這一片未開墾的處女地,提前佈局,加速跑馬圈地。

要知道,罕見病的用藥越是艱難,對醫藥企業而言,這個賽道上蘊藏着的機會也就越多。

從市場規模的角度看,與已經廝殺成一片紅海的腫瘤領域相比,罕見病是個巨大的藍海,市場潛力驚人。

各大跨國藥企都在前赴後繼研發孤兒藥,比如諾華,羅氏,拜耳,輝瑞,武田等。

與其他疾病相比,孤兒藥研發相對高投入,低風險,產出也較高,這一點在海外市場已經被反覆驗證過。

不少罕見病的患病人數,比一些關注度很高的腫瘤瘤種,如白血病,黑色素瘤之類的更高。而且罕見病大多爲慢性病,患者多數需要終身服藥,平均用藥週期遠超腫瘤藥品。

行業報告顯示,國內罕見病賽道正在騰飛前夜,預估市場規模5-10年內會突破100億美元,而這也僅僅佔全球罕見病市場的3%-5%,或者僅相當於鷹國孤兒藥市場2020年規模的10%。

上個月,輝瑞公佈了全新的華夏區組織架構調整,罕見病被納入爲六大獨立事業部之一。

據悉,輝瑞在罕見病業務方面,已在國內上市多款罕見病藥物,主要涵蓋血友病,多發性神經疾病,轉甲狀腺素蛋白澱粉樣變性心肌病三個領域。

近段時間以來,阿斯利康也頻繁在罕見病業務領域出手,不僅去年9月對外宣佈正式成立華夏罕見病業務部,而且在7月完成了一筆高達390億美元的對罕見病巨頭Alexion的併購案件。

而羅氏製藥,在去年8月花費30億美元與Shape Therapeutics達成多靶點戰略合作和許可協議,共同開發針對帕金森病和罕見疾病領域特定靶點的基因治療藥物。

其實早在2年前,羅氏製藥就以43億美元收購了基因治療先驅Spark Therapeutics,這家公司管線非常豐富,涵蓋了遺傳性眼病,血友病,溶酶體貯積症,以及神經退行性疾病。

3年前,武田製藥更是花費巨資650億美元收購了罕見病巨頭夏爾製藥。

據不完全統計,近5年來,罕見病領域的收購,併購案金額累計超過千億美金。

各大醫藥巨頭,正在對罕見病領域摩拳擦掌,準備大展拳腳,殺個你死我活。

而如今,這個生機勃勃,潛力無限的領域裡又衝進了一頭巨獸。

一出場,就以無可匹敵之勢殺出了一條血路,站在巔峰之上睥睨天下。

(本章完)

第231章 各國滅蝗,藥效對比第477章 坐二望一第454章 第一次臨牀應用第14章 盛長雅的驚喜第218章 藥販子翻車了第564章 取下尿袋,重獲新生(下)第441章 論砸錢,我們是專業的第150章 時代週刊封面,馬布斯竟成頭號粉絲第163章 從罕見病開始的基因治療第282章 全球召回,獨缺華夏第580章 殘障電競選手第593章 愛,死亡,人工腎(上)第338章 這諾獎,不要也罷第226章 全球蝗災第199章 新總部竟成熱門景點第597章 敲定實驗方案第171章 又到了猜藥價的時候第482章 三清基因農場第635章 臨牀實驗啓動第158章 盤古研究院第121章 千億身價曝光第73章 天才化學家的奇葩履歷第149章 三清美妝進軍海外第616章 臨牀了,同時也進了禁藥名單第108章 舊友相聚,引爆歸國潮第542章 發佈會上初露鋒芒第217章 被當成貓藥販子了第649章 異種移植的臨牀悖論第84章 阿爾茨海默症終於有特效藥了第551章 智能導診機器人第545章 監管到來,合作共贏第47章 醫保談判組到來第439章 醫博會?明明是產品發佈會第642章 臨牀醫學?不,是臨牀現學第123章 福布斯慫了第528章 驚變第425章 樣機完成第185章 限價令震驚全球第473章 克利夫蘭的進修之旅(上)第297章 廢棄藥方也有人要搶?第357章 CCR5拮抗劑的突破第210章 主播在線親子鑑定第435章 可以回收的膠囊胃鏡第181章 SMA藥價公佈,全國罕見病患者聯盟第505章 口服胰島素成了第469章 應對抗生素危機,真正的科技與狠活第79章 蟑螂奶愛好者不請自來第195章 中外生物黑客聯手,開源胰島素項目第39章 《柳葉刀》腫瘤治療論文發表第594章 愛,死亡,人工腎(下)第51章 醫療行業劇變第411章 全球第三,省級大單第175章 他不是藥神,他只是個父親第39章 《柳葉刀》腫瘤治療論文發表第214章 聞人龍的挫敗與鬥志第422章 總有刁民想害朕第47章 醫保談判組到來第19章 輝瑞求合作,公佈美白藥物第30章 資生堂和寶潔的方案第271章 海外開花的超級大豆第380章 讓熱射病不再致死第386章 HIV消除計劃2.0第315章 搶水果的市場,是多麼的快樂第401章 塑料廠的驚喜第101章 懟院士的出擊第164章 就從全世界最昂貴的藥物開刀吧第419章 實戰演習,升級完成第587章 王大力升職記第107章 全球醫藥科研競賽第232章 讓人震驚的藥效第654章 人體臨牀終於開啓第25章 打動衛總的廢棄藥方名錄第255章 FDA的主動邀約第214章 聞人龍的挫敗與鬥志第475章 心服口服第252章 若無遠慮,必有近憂第182章 互聯網新醫療,病人自己的電子病歷第227章 三清也有農藥?第579章 腦機接口震驚全網第173章 一位藥神父親的求助第513章 糖尿病徹底治癒的曙光第395章 噬菌體和解塑酶第229章 神級殺蟲藥第484章 萬事俱備第542章 發佈會上初露鋒芒第419章 實戰演習,升級完成第21章 瘋了吧,居然想要廢棄藥方?第450章 舉世矚目第261章 低得離譜的專利費第72章 雞湯和機遇第619章 後續的影響第553章 擁抱AI醫療第660章 星際時代的曙光(終章)第407章 塑戰塑決,三清山之行第100章 全球上市,公佈售價第611章 一不小心破了個紀錄第532章 聞人龍:我有個朋友第219章 羣衆的呼聲,進軍動保領域第32章 盛長雅的野心,國貨自主品牌第71章 生化專業終於要脫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