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應對抗生素危機,真正的科技與狠活

第469章 應對抗生素危機,真正的科技與狠活

衛康回到三清總部時,已經是一月下旬了。

經過了14天的醫學隔離,又經過一週的療養,他終於恢復到了上太空之前的狀態。

這主要還是因爲他就上去呆了三天,所以時間比較短。

如果換成在空間站呆上幾個月的航天員,恢復期起碼要半年。

就這樣,前後花上一個月,只爲爽那麼三天,衛康依然覺得很值。

當然,他也覺得前後耗費的時間太久了點,這一次上去過過癮就行,暫時不會考慮再來一次了。

回來後,他立即投入到忘我的工作中去,很快就處理掉了一大堆累積下來的公務。

納米藥丸的臨牀實驗報告,不可避免地引起了他的注意。

衛康看着屏幕上的報告,手指輕敲桌面,陷入沉思中。

“納米藥丸在人體內藥物遞送方面果然有着神奇的效果,以極少的劑量達到了同樣的療效,大大減輕了不良反應,不會損害人體健康。”

“目前的應用主要集中在院內感染方面的抗生素治療,對術後感染,新生兒,以及老年人等免疫力低下羣體療效顯著。”

“這屬於比較直觀的應用,納米藥丸的應用場景應該不止於此,除此之外,應該也可以用在其他藥物的治療上,比如抗癌藥等。”

“雖然癌症細胞比細菌要更狡猾,也更難抵達病竈,但這是一個可以考慮的方向。”

看着看着,他對這款新型藥品的使用前途也有了更清晰的認知。

納米藥丸就像汽車一樣,能夠裝載各種藥物分子,在血管中暢通無阻地抵達目的地,停車卸貨,集中火力幹掉目標。

這個目標,可以是細菌,病毒,病變細胞,甚至癌症細胞。

總之,非常有效!

就目前國內醫院的狀況,納米藥丸必然有着廣闊的前景。

隨着抗生素的濫用,細菌耐藥性越來越強,院感肯定是控制不住也預防不了,會頻繁發生。

因爲預防上來說,就是控制感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羣。

但在一般ICU病房中,感染源難控制,而受限於牀位因素,切斷傳播途徑更不容易達到標準,至於保護易感人羣。。。ICU裡住的都是易感人羣。

只能說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此外,很多藥物用久了以後,病人也會產生耐藥性,這種情況下,納米藥丸也是一個好選擇。

“耐藥寶寶?竟然這麼多?”

翻到後面,看到耐藥寶寶那觸目驚心的數據,衛康不由倒吸一口涼氣。

“看來抗生素濫用確實是一個大問題。如果不能有效解決,遲早會危及到整個人類。”

患者出現耐藥性,並不是患者本身耐藥,而是患者攜帶的某種病原菌存在耐藥性。

很多細菌,包括耐藥細菌,在人體內可以安全存在,如果不發病,也沒有必要消滅它們。

但免疫力變低以後,這些往日人畜無害,貌似安全的細菌,瞬間就變成了死神的奪命鐮刀。

孕婦與胎兒有臍帶相連,按道理細菌一般不出現在血液中,母體將耐藥細菌傳給胎兒的機率非常小,除非孕婦患有敗血症。

但是母體服用的抗菌藥物可以通過血液轉移到胎兒體內,這也是孕婦要謹慎服用抗菌藥物的原因,還有另一個原因則是因爲生產過程中,胎兒接觸到了細菌。

嬰兒離開母體後,在生活中更是隨處可以接觸到細菌,面臨的危險比成人更多。

至於動物濫用抗生素,那就更常見了。

畜牧業使用抗生素,一個是爲了抗病,治病,比如動物飼料中大量使用氯黴素,可以用於動物傷寒,沙門菌,脆弱擬桿菌等感染。

因爲在密集空間養殖,非常容易感染病菌,往往一個禽流感或者豬瘟,就死傷一大片,虧得血本無歸。

另一個原因就是促進生長。

很多抗生素都能夠刺激和加速動物快速生長,比如雞飼料中添加鏈黴素,能夠促進雛雞的生長髮育,金黴素和地黴素也對牛,豬和禽類有催長和育肥的作用。

沒病沒災,還能快速出欄,這兩個作用一結合,對畜牧業來說,簡直就是徹頭徹尾的大殺器,任誰都無法抗拒這種誘惑。

而動物食用抗生素後,腸道內的細菌在鬥爭中變異,隨着糞便附着在雞蛋,豬肉等農產品上,進入人們口中。

抗生素通過動物的消化系統,也可能進入動物的肉裡面。

人吃了這樣的肉就等於吃了抗生素,腸道內的細菌也會發生變異,出現耐藥性。

“過兩年我老婆生孩子,不會也生下耐藥寶寶吧,看來吃的這方面要格外注意,以後只吃有機食物,儘量不吃濫用抗生素的肉類。”

衛康的臉色逐漸變得凝重,因爲他想到了自己的家庭。

“雖然國家有規定,要求畜牧業禁止使用抗生素,但以國內的食品監管程度來看,真的是誰都信不過啊,只能靠自己。”

“想想也是可憐,我一個堂堂大富豪,就算再有錢,在市場上也買不到放心滿意的食品,只能自己養豬養雞,說出去也太好笑了。”

想到這裡,他不禁苦笑起來。

“看來要未雨綢繆,提早做打算了,要不要收購一兩個養豬場或養雞場,專供有機肉類?”

“規模可以小一點,儘量散養,只要不使用抗生素催長,應該可以避免抗生素耐藥的問題。”

“可是,只要是養殖場,就必然會有動物疾病的發生,不使用抗生素的話,就得找個能解決疾病的好辦法。”

“之前好像有新聞,有人培育出了帶有抗菲洲豬瘟的基因編輯豬,看來要解決動物疾病,還得從基因編輯方面入手。”

“其實很多家畜的野生品種,就帶有抗病基因,如果進行改造,應該可以培育出抗病的品種。”

“如果能培育出帶有抗病基因的豬和雞,用抗農藥和除草劑的飼料餵養,再使用自然肥料,就能夠提供有機肉類,解決抗生素濫用難題。”

“起碼這樣一來,我們家就能天天吃上有機食物,再不用擔心產生耐藥性了。”

想到這裡,衛康突然心中一動。

“對了,黃勤好像一直在負責基因編輯動物和農作物的培育,把他找來問問。”

“看看有沒有研究團隊出了成果,有的話直接投資,沒有的話就自己研發抗病家畜。”

抗生素危機給他敲響了一道大大的警鐘,關係到身家性命的事,絲毫馬虎不得。

衛康頓時以前所未有的態度重視起這個問題來。

於是,埋頭苦幹的黃勤很快被叫到了總裁辦公室。

由於事發突然,他出現在衛康面前的時候,眼神中還帶着一絲茫然。

不過在聽到衛康提出的問題後,對業務無比嫺熟的他,略一思索,就給出了肯定的答案。

“抗病豬幾年前就有了成果,好像還是一個非專業人士的研發成果,這小子運氣相當好,把專利賣給了新希望集團,賺了一大筆錢。”

“後來新希望的人找到我們,進行了生長基因方面的優化,又加入了本土黑豬的一些抗病基因,使其結合了白豬和黑豬的優勢,於去年正式推出了高端豬肉品牌,但是養殖過程是否有機的話,我並不清楚,還需要聯繫他們確認一下。”

“國內也有一些高端黑豬肉品牌,都號稱是純天然餵食,在山林中散養,14個月纔出欄,不含任何添加劑和激素,但激素跟抗生素是兩碼事,沒添加激素並不意味着沒添加抗生素。而且人家說是這麼說,又沒有任何監管,也不知到底是不是真的。”

“雞肉的話,農科院那邊有一個團隊在研究基因抗病育種,已經有一些成果了,他們發現了雞的免疫調控基因,能夠激活雞體內的先天免疫通路,增強抗細菌,真菌和病毒的感染能力。”

“去年我聯繫他們的時候,已經有一款新的白羽雞品種問世,兼具了節糧和抗病的特性,但還沒正式推向市場。”

“如果衛總您想要做有機基因肉類項目,我可以聯繫新希望和農科院,直接買來養殖就可以。”

衛康聞言大喜,滿意地點點頭:“不錯,你果然對這方面很瞭解。”

“那你先聯繫他們,採購一批種豬和種雞,先從這兩個品種開始吧。”

“我會先買個養殖場,培育有機肉類,以後就專供三清內部食用了。”

說着說着,他忍不住搖了搖頭。

“現在外頭的食物是真的不靠譜,還是得自己下場,才靠得住。”

黃勤聞言,頓時想起了自己每次買東西的場景,無論買什麼東西,從衣服鞋子到雞腿零食,全都要做上好幾天的功課,纔敢下手,否則隨便買回來的東西,根本不能用。

他深有同感地點了點頭:“衛總您說得對,現在食品衛生問題到處都是,誰也信不過,每個消費者都要被逼成全方位的專家纔敢購物,要是公司自己下場做有機食物的話,那我肯定放一萬個心。”

衛康擺了擺手道:“主要公司在基因研發方面有優勢,可以用在養殖業上,讓大家吃得放心一點,我們也不走量,只要滿足內部需求就夠了。”

“先從抗病豬和抗病雞搞起來吧,然後再慢慢開發其他的品種。”

“三清有了專門的農場,以後研發基因動植物,也更方便了。”

他打定主意,以後要把農場建成一個基因動植物研究中心,同時滿足科研和生產需求,達到自給自足。

然後又估算了一下,等有機養殖場真正有所產出,前前後後怎麼也得大半年時間。

等能夠穩定提供有機肉類的時候,就不用擔心以後家人的耐藥問題了。

等黃勤走後,他又來到孫成仁的辦公室,把事情跟他說了一遍。

“小康啊,這是個好主意。吃得好才能身體好,尤其是我這種老年人。”

孫成仁一聽就兩眼放光,他年紀大了,又在醫藥行業,見慣了生老病死,最注重健康和養生,自然對這個主意舉雙手贊成。

衛康笑道:“孫叔,那這個就拜託你了,主要是找個適合的地方,環境要綠色無污染,要是本來就有養殖場,那就最好,可以直接買下來。”

“然後我會再招一批有養殖經驗的人,是把養殖場和科研中心都建起來,產研結合,一起聯動,這樣才能正向循環。”

“交給我了,一定給伱找個好地方。”孫成仁拍着胸脯,一口答應下來。

“其實我現在家裡吃的食物,都是從超市買的有機食物,主要以蔬菜瓜果爲多。”

“但都是農戶散養,說實話,我是不太放心,感覺都是商家營銷的幌子,又貴又沒有保障。”

“你也知道,市場上產品魚龍混雜,監管漏洞百出屢禁不止,很難挑選出真正的有機食品。”

“即便如此,這也僅僅是不打農藥而已,距離真正的有機食物還差得遠。”

“至於有機肉類,種類都很少,都是一些本地小衆品牌,有錢也很難買到,即使買到了也不是特別放心。”

“所以三清自己做有機肉類的話,我可太高興了,以後再也不用擔心健康問題。”

衛康聽了這話,頓時笑了起來:“我這不是考慮要孩子嘛,所以得爲家人好好考慮。”

“你是不知道,現在畜牧業抗生素濫用到了什麼程度,我自從看了報告上那些觸目驚心的數字,真的吃什麼都不放心。”

“爲了自己和家人的身體健康,花多少錢我都捨得。”

“再說,三清也有這個能力,我又何樂而不爲呢?”

“任何問題,能用技術解決的,都不叫問題。”

孫成仁頓時哈哈大笑起來,整個人開心得眉毛鬍子都在抖動。

“前段時間網上不是有個很火的話題,叫什麼科技與狠活,用一點添加劑就能瞞天過海,把僞劣食品改造一番,做出的東西看不出真假。”

“其實啊,這都是一些上不得檯面的東西,沒啥用處,只能滿足口腹之慾,完全沒有任何營養價值。”

“還是像三清這樣,從基因層面開始改造,產出真正無污染,無添加的綠色食品,纔是正途。”

“回頭讓大家看看,這纔是真正的科技與狠活。”

(本章完)

第436章 從嘴裡飛了出來第170章 巨大的爭議,驚人的療效第533章 人造血管臨牀試驗第405章 謎底揭曉,全球震驚第102章 下個目標,腦神經幹細胞第618章 賞金獵人第71章 生化專業終於要脫坑了第457章 投稿要求,普通人的逆襲第572章 終於動了第545章 監管到來,合作共贏第415章 過年領證第36章 父愛如山第442章 五個字,讓投資人爲我瘋狂第352章 航天人狂喜,太空骨流失有救了第515章 血管消失了?第519章 從社恐到社牛的華麗轉身第43章 FDA該換人了第620章 AI診斷亭第605章 體驗和定價第112章 製藥鬼才顧閒第621章 家門口的稀奇玩意第205章 未雨綢繆第53章 發發發,解酒藥初發威第452章 國風熱潮,人造血液第516章 年輕人腎不行了第657章 癌症:進化的宿命,永生的詛咒第626章 100次基因編輯的豬第372章 病樹前頭萬木春第432章 五千飛一次第49章 從來沒聽過這麼離譜的要求第208章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581章 電競逐夢人第602章 連接神經,功能測試第612章 如此天才,可願爲國出征?第305章 全網火熱,求購無門第454章 第一次臨牀應用第248章 三清教你怎麼做慈善第415章 過年領證第519章 從社恐到社牛的華麗轉身第549章 全球第一,千億美元俱樂部第395章 噬菌體和解塑酶第353章 骨質疏鬆症患者的福音第199章 新總部竟成熱門景點第139章 海王明星的最愛第282章 全球召回,獨缺華夏第295章 輝瑞:真香!第345章 正式官宣,全民祝福第345章 正式官宣,全民祝福第15章 臨牀三期報告終於出來了第658章 財富自由的金色名單請個假第71章 生化專業終於要脫坑了第439章 醫博會?明明是產品發佈會第158章 盤古研究院第466章 超級細菌被控制住了第270章 連夜修改專利法第266章 接二連三的噩耗第44章 三清抗癌藥,何日上市?第449章 試婚服第165章 選定路線第76章 陳以清的心結,阿爾茨海默症第152章 正經和不正經的專利授權第565章 嘴強王者的摘袋方案第274章 世衛組織拒絕三清仿製藥第158章 盤古研究院第515章 血管消失了?第432章 五千飛一次第25章 打動衛總的廢棄藥方名錄第143章 老闆試試美男計吧第111章 假藥販子的前世今生第160章 一去不回的間諜第100章 全球上市,公佈售價第80章 齊院士的請求第584章 像WIFI一樣無處不在第165章 選定路線第241章 英雄腦梗癱瘓,誰能救?第130章 又一項戰略物資第123章 福布斯慫了第294章 基因專利授權第196章 揚名海外第45章 真相大白,加速上市第213章 兩款神級藥物第268章 新一代基因編輯工具橫空出世第425章 樣機完成第130章 又一項戰略物資第19章 輝瑞求合作,公佈美白藥物第644章 價格大跳水,機器人下鄉第499章 征戰世界盃第637章 神經支架,讓脊髓再生第574章 神經元詠歎調第483章 魔鬼筋肉豬和番紅素大米第648章 猴子胸中跳動着人類的心臟第639章 手術機器人第99章 新藥價格引熱議第60章 美白產品終於上市第617章 打開潘多拉魔盒第407章 塑戰塑決,三清山之行第365章 便攜監護儀醫院試水第537章 人造血管內痿,透析生命線第27章 業務調整,化妝品集團的橄欖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