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蛋白質合成機

第514章 蛋白質合成機

“衛總,您怎麼來了?”

薛珅遠遠看到衛康的身影出現在門口,立即一路小跑着過來,臉上露出謙卑的笑容。

“我看到報告,據說你們納米實驗室已經把人造血管的樣品做出來了,所以一時好奇,就過來看看。”

衛康隨口說道,兩眼四處張望,打量着實驗室的狀況。

以往空曠的實驗室裡,此時已坐滿了人,各處的角落裡,也見縫插針地安置着一個個文件櫃。

所有設備和資料都擺放得十分整齊,人員也各就各位,井井有條,呈現出一種緊張而忙碌的工作氛圍,與器械事業部那邊的亂中有序,以及生物實驗室的活力四射,都截然不同。

他心中暗自點頭,對薛珅的管理能力,不禁有了一絲認同。

各大實驗室在不同人的領導下,都會擁有自己獨特的風格,這種風格無法複製,很難模仿,但會由內而外,潛移默化地影響着每一個員工。

他作爲老闆,也是一個局外人,只能冷眼觀望,無法插手干涉,就算影響到了業績,最多也就換一個主任而已。

不過到目前爲止,這種管理風格還是相當有用,導致了各種研究成果井噴,他對此也是樂見其成。

薛珅一見大老闆來視察,表現欲就會瞬間涌上心頭,當即一拍大腿,說道:

“這可太巧了,樣品前兩天才做出來,我正準備跟您彙報呢。”

“衛總,這邊請,讓我給您好好展示一下。”

衛康換上實驗服,帽子,口罩,手套,一整套下來,將全身捂得嚴嚴實實,才走進實驗室。

一進門,就看到幾個工作人員聚集在一個大型實驗臺前,不停地忙碌着。

他走過去一看,實驗臺上擺放着一臺簡陋的機器,看得出來是自行組裝的,由幾個不鏽鋼架子組成,上面擺滿了500毫升格式的玻璃瓶,通過不同的管路進行連接。

最右端則是四個抽屜組合在一起的密封設備,上面密密麻麻接着不同顏色的塑料管,顯得有些雜亂無章。

“我宣佈,收回整齊有序這個評價。”衛康一眼看過去,只覺眼花繚亂,忍不住在心裡默默吐槽。

那邊薛珅緊隨在後,來到機器面前,迫不及待地介紹了起來。

“衛總,這是我們自己組裝的一臺桌面自動蛋白質合成機,能夠按照預定的程序,在幾個小時內,將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串聯在一起,大大減少蛋白質合成所需要的時間。”

“這樣一來,就可以按需合成,通過加入不同的氨基酸來設計和製造人工蛋白質。”

“只不過目前還比較粗糙,只能合成300個氨基酸以內的蛋白質分子,無法直接合成更大的蛋白質大分子。”

衛康頓時肅然起敬,同時有些吃驚,這玩得有點大啊。

雖然蛋白質合成技術已經不算什麼新鮮玩意,但不採用最常見的基因重組技術,而是自己組裝了一臺機器,也足以證明項目組的實力了。

“可能是基因重組技術對於彈性蛋白分子的合成有難度,所以採取了這種方式。”他心裡暗暗想道。

緊接着倍加仔細地瞅了瞅正轟隆作響,發出低沉噪音的機器,實在看不出來什麼,只得點點頭,大加讚賞。

“很厲害,彈性蛋白分子就是在這裡面合成的?”

薛珅點點頭,不無得意道:“沒錯,彈性蛋白分子正是由這臺機器合成而來。”

“衆所周知,彈性蛋白是彈性纖維的主要成分,彈性纖維是有橡皮樣彈性的纖維,能被拉長數倍,並可恢復原樣,因此有‘人體橡膠’的美稱。”

“彈性蛋白在組織內大量存在,在肺,大動脈,某些韌帶,皮膚及耳部軟骨等部位,都有它的身影。”

“但生命體中常見的彈性蛋白的分子較大,大概有700個氨基酸,暫時無法用這臺機器合成。”

“我們所用的彈性蛋白分子跟自然界中的不一樣,分子量比較小,只有218個,摺疊起來結構也比較特殊,呈現一種同心環狀,而且相互之間有獨特的接口設計,這樣一來就能使用機器進行合成。”

“我們通過化學反應,還可以使其相互交聯,層疊組裝成納米網絡,與此同時,我們又加入一些輔助因子,幫助彈性蛋白進行摺疊,比如加入去垢劑或者脂質體,就可以使其表層的附屬多肽形成一層光滑的薄膜。”

“啪啪啪!”衛康忍不住鼓起掌來:“真是令人驚歎。請爲我詳細講解一下這臺神奇的機器吧。”

“好的。”薛珅走上前去,指着機器的不同部位,滔滔不絕地講解起來。

“這臺機器採用了一種固相肽合成技術,只需要加入含有相應氨基酸的化學物質,就能合成所需的蛋白質。”

“在合成的每一步中,這些化學物質都會通過含有樹脂牀的加熱反應循環,進行優化後,形成每個肽鍵只需要1分鐘,長達86個氨基酸的胰島素前體,在一個半小時內就能組裝完成。”

“我們對合成的胰島素進行了詳細的分析,結果顯示,其功能和結構與天然人胰島素完全一樣。”

“爲了提高成功率,找到每個反應的最佳配方,我們在許多不同條件下進行了氨基酸特異性偶聯反應,終於組裝除了一個通用的流程。”

“每個反應的平均效率超過了99.99%,即使在組裝數百個氨基酸的蛋白大分子時,也能將差異率降低到0.01%以下,大大提高合成的成功率。”

“目前這臺機器還是試驗機,每個反應過程都需要實驗員手動操作,所以他們得時刻盯着,不能出錯。”

“當然,我們還在繼續對機器進行優化,使整個製造過程實現自動化,這樣蛋白質合成後,切割,純化和摺疊步驟也會隨之發生,不需要任何人工干預。”

“等到優化完成後,任何一個實驗員都可以進行操作,只要簡單地走過去,在機器上輸入一串蛋白質序列,它就能將這些氨基酸串在一起,等到反應結束時,就能夠得到想要的任何蛋白質。”

“哇!”聽完以後,衛康瞬間有種不明覺厲的感覺,他好奇地問道:“這跟常用的基因工程技術好像完全不一樣,有什麼差別嗎?”

“當然不一樣,這是一種全新的技術改進。”

“您應該知道,人體中存在的大多數蛋白質都長達400個氨基酸,而這些氨基酸一共只有20種。”

薛珅看見衛康緩緩點頭,不由亢奮起來,語調也變得愈發高昂。

“事實上,這20種氨基酸構成的多肽鏈可能是地球上用途最多的材料。

“作爲一名納米技術科學家,我們最基本的目標就是能夠利用蛋白質多肽鏈的多樣性去構建任意三維形狀。”

薛珅說到這裡,臉上洋溢起一股俯瞰天下的自信神態,卻又馬上收斂起來,恢復了謙遜。

他乾笑一聲道:“當然,我們目前離這一目標還有些遙遠,正在朝着這個方向前進。”

“言歸正傳,蛋白質的合成目前採用的是重組基因技術,將含有定製蛋白質編碼的DNA分子植入大腸桿菌或者酵母菌等微生物中,用來大量製造這種蛋白質。”

“胰島素以及其他生物酶,都是使用這種技術製造。”

“但這種傳統基因技術也有一些缺點,微生物能構建的蛋白質比較有限,只能製造小分子多肽,對於自然界中沒有的人工蛋白質就有心無力了。”

“甚至對於大分子蛋白質也束手無策,因爲大分子蛋白質在構建時會形成預料之外的摺疊與結構。”

“所以,通過化學反應合成蛋白質纔是更優良的技術,不但能夠合成大分子蛋白質,還能加入自然界中沒有的人工氨基酸,構造全新的人工蛋白質。”

“蛋白質的形狀主要由它的氨基酸序列和環境因素決定,在正確的溫度,PH以及鹽濃度等條件下,氨基酸序列會自發摺疊成功能性的三維蛋白質結構。”

“如果有人足夠聰明,就能夠通過氨基酸序列來人工合成蛋白質。”

“當然,蛋白質人工合成過程困難重重,因爲蛋白質會在化學反應中摺疊成一系列過度狀態,在真實的生命中,這種摺疊發生在幾毫秒之內,蛋白質足夠小的話甚至只需要幾微秒。”

“所以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彈性蛋白分子也是因爲它結構比較特殊,能夠交聯在一起,相對而言容易一點,如果是真正的700個氨基酸的蛋白質大分子,我們目前實現起來還有較大的困難。”

衛康心情愉悅地一揮手,說道:“無妨,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你們能有現在的成果,我感到深深的自豪。”

“聽你說了這麼多,我對人造血管更加期待了。”

“那麼,”他有些迫不及待地搓搓手,道:“讓我看看真正的生物人造血管吧。”

“這就是了。”薛珅抑制住內心的激動,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個玻璃皿,獻寶一樣將其展示在衛康面前。

衛康睜大眼睛看過去,只見透明的容器內,躺着一根5釐米長的纖維束,纖細而光滑,略有些透明,呈現出微黃色的光澤,看着像一根橡皮筋。

他呵呵一笑道:“外表看起來倒有些平平無奇啊,這是多大口徑的?”

薛珅趕緊解釋道:“這個是4mm的小口徑人造血管,技術含量非常高,主要用在冠心病的心臟搭橋手術上,因爲冠狀動脈直徑很小,在2-7mm之間,非常容易堵塞,所用到的人造血管必須在6mm以下。”

“我們這周在做性能測試,它在各方面的表現都非常優良,數據爆表,簡直就是吊打一片。”

“這個血管看起來很細,但它彈性很大,有超強的抗凝作用,而且結構非常緊密,不會滲血,各方面比起來,都要比進口的滌綸人造血管好太多。”

“其實我們也不是不能做得更細,但外科搭橋手術再精細,也有個最大值是吧,醫生們戴的是放大鏡,不是顯微鏡,最細也就在三四毫米的血管上操作,這個尺寸已經足夠了。”

說着說着,就掏出鑷子,夾住玻璃皿中的人造血管,進行長度上的拉扯。

這根人造血管肉眼可見地被拉長了許多,一直拉到足足十幾釐米長,才停了下來。

緊接着,又將人造血管往兩邊拉,使其變粗,拉到接近2釐米粗的極限,才鬆手。

如此這般,反覆拉扯,人造血管也沒有一絲一毫的變形和損壞。

最後,薛珅直接用戴着手套的手,捏住這根血管,朝衛康遞了過來。

衛康接過這根人造血管,放在掌心,慢慢體會。

透過塑膠手套,感受着這種獨特的手感。

血管整體中空,但管壁並不厚,顯得裡面空間較大。

輕輕一碰,觸感就像摸在少女的皮膚上一樣,光滑柔軟,又有一股彈性。

揉搓起來,又像煮熟的牛筋一樣,非常有韌性。

總之,手感很特別就是了。

他在掌心揉搓了一番,很輕鬆地就捏成了黃豆大小的一團,但一鬆開手,人造血管又迅速恢復了原樣。

“手感很好,捏起來不錯。”衛康點點頭,放回玻璃皿中。

“什麼時候能開始動物實驗?”

薛珅沉吟道:“最快也要下週。計劃是兩輪動物實驗,第一輪用在小鼠身上,第二輪則是豬。”

“小鼠實驗比較簡單,只要切斷一小節血管,用人造血管替換縫合上去就行,在四肢上就可以。”

“豬作爲實驗對象的話,要分爲兩個實驗組,一組使用我們的新型人造血管,另一組使用普通的進口滌綸人造血管,進行主動脈置換手術。”

“通過對兩種不同人造血管在手術期和術後三個月各項指標的觀察,進行病理學,影像學,以及統計學上的分析,從而評價人造血管的實際性能。”

“豬實驗我們要去第三方醫療研究機構,因爲實驗室沒有醫生和相關設備,得交給專業人士進行。”

“如果動物實驗順利的話,就可以申請人體臨牀了。”

“很好。”衛康豎起大拇指,讚許道:“我很期待伱的實驗報告。”

看着老闆心滿意足地離開,薛珅頓時一陣雀躍。

這次的努力沒白費,總算在老闆面前大大露臉了一番,想必這臺蛋白質合成機能給他留下深刻印象。

接下來,成敗與否,就看人造血管在動物身上的表現了。

(本章完)

第234章 掙了筆60億美元的小錢第61章 被坑哭的美妝博主第15章 臨牀三期報告終於出來了第328章 車神妻子來訪第180章 龍圖正式面世第346章 樣品上了空間站第466章 超級細菌被控制住了第386章 HIV消除計劃2.0第335章 華夏友人的含金量第645章 5G的正確打開方式:超遠程機器人手第426章 以身試械第22章 跨國巨頭聞風而動第340章 餘波第428章 各大軍區紛紛下單第264章 天價專利費第626章 100次基因編輯的豬第138章 海外臨牀同步進行第433章 一切都是因爲三清第405章 謎底揭曉,全球震驚第99章 新藥價格引熱議第343章 你研發新藥,把我手術都搶光?第534章 血管如紙薄,人工全置換第257章 專利大棒蠢蠢欲動第335章 華夏友人的含金量第339章 赴華醫療大火第509章 病情管理,雙管齊下第226章 全球蝗災第370章 最受歡迎的臨牀試驗第289章 全球前十,華夏第一第630章 壞消息,狒狒死了第251章 大豆戰爭,我們贏定了第419章 實戰演習,升級完成第371章 疾控中心的人間百態第201章 新居聚會第169章 臨牀治療開啓,患者蜂擁而至第610章 爲國爭光,捨我其誰第271章 海外開花的超級大豆第657章 癌症:進化的宿命,永生的詛咒第167章 走別人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第268章 新一代基因編輯工具橫空出世第299章 大豐收第455章 恐龍血不再稀有第410章 這價格有點離譜第500章 決勝場第414章 軍用醫療一體機的設想第608章 加料版人造血第221章 效果神了第567章 王者歸來記錄一下書單第525章 我靠海,排個核廢水很合理吧第355章 我真不是送子觀音第598章 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第411章 全球第三,省級大單第577章 零延遲的遊戲體驗第430章 用得起的空中120第347章 太空吃播,好像混進了什麼奇怪的東第103章 拉斯克醫學獎第583章 電子行業的三清稅第328章 車神妻子來訪第95章 巨大成果第291章 《財富》世界五百強第255章 FDA的主動邀約第553章 擁抱AI醫療第638章 3D打印支架第313章 遠程醫療,手錶還有這功能?第473章 克利夫蘭的進修之旅(上)第111章 假藥販子的前世今生第645章 5G的正確打開方式:超遠程機器人手第480章 口服胰島素立項第228章 各顯神通第164章 就從全世界最昂貴的藥物開刀吧第21章 瘋了吧,居然想要廢棄藥方?第140章 牆內開花牆外香第421章 新方向,招兵買馬第21章 瘋了吧,居然想要廢棄藥方?第160章 一去不回的間諜第649章 異種移植的臨牀悖論第203章 遲遲未到的基因測序儀第499章 征戰世界盃第315章 搶水果的市場,是多麼的快樂第507章 不做小糖人第117章 大豐收第639章 手術機器人第171章 又到了猜藥價的時候第184章 罕見病行業大會,衛總霸氣宣言第288章 以後都要這麼硬氣第517章 透析室的希望第307章 各有各的方案第132章 戒斷反應剋星第51章 醫療行業劇變第422章 總有刁民想害朕第639章 手術機器人第451章 世紀婚禮第632章 好消息,導師評上傑青了第358章 過年見家長第221章 效果神了第342章 久違的提取第45章 真相大白,加速上市第604章 假腿也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