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5節 丟臉

須臾工夫之後,一張白紙,就被放在了張寄眼前。

張寄拿過來一看,只見上面滿是鬼畫符和一堆1234這樣的數字,看得他眼睛疼腦袋漲。

鬼畫符,張寄一個也不認識。

但那些數字,他卻很熟悉。

如今許多基層官員,都不愛再用壹貳叄肆這樣的文字標註順序了。

他們開始用墨家創造的1234來標註順序。

更有甚者,還有人用所謂的標點符號來斷句斷章。

對此,張寄是看不過眼,也是嗤之以鼻的。

文字之事,豈能大意?

都按你們這麼玩,先賢先王的制度和禮度還要不要了?

當然,最重要的是——這些不起眼的東西,太簡單了,簡單到沒念過什麼書,也不懂什麼道理的百姓也能熟練運用。

這就是罪!

泥腿子們要是都懂文化了,士大夫們怎麼辦?

還要不要裝逼了?

這纔是問題的關鍵!

所以,張寄只看了一眼,就道:“亂彈琴!有這樣寫方程的嗎?”

且不論這些鬼畫符和數字是不是真的方程。

既算是,也決不能承認!

不然,這方程這樣的雅事,士大夫們的專利,豈非要變成普羅大衆也可以學習的東西?

長此以往,國將不國啊!

但,張寄對面的那位匠人,卻從容不迫的再次遞來一張白紙:“若閣下看不習慣,可以看這張!”

張寄接過來看了看,頓時臉色大變。

確實是方程,而且是標準的北平文侯所創造的方程。

其辭曰:此率初如方程爲之,名各一逮井。其後,法得七百二十一,實七十六,是爲七百二十一綆而七十六逮井,並用逮之數。以法除實者,而戊一綆逮井之數定,逮七百二十一分之七十六。是故七百二十一爲井深,七十六爲戊綆之長,舉率以言之!

張寄擡起頭,望着自己對面的那位工匠。

他容貌粗狂,滿臉的煙塵之色,一雙手長滿了老繭。

但就是這樣一個人,瞬息之間就破了他的題目。

而且,能用最正統的方程解法描述其解題思路!

可怕!

工匠都能做出這種高難度的題目?

那還要我們士大夫做什麼?

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張寄在心裡搖搖頭,他死都不願意相信工匠也能如此。

“算書之題,不過入門而已!”張寄傲嬌的哼了一聲,板着臉,再也顧不得什麼士大夫的風範,列侯的風度。

他知道,倘若今日自己在這宣室殿,在這羣臣的衆目睽睽之下,敗給一位工匠。

那麼,以後他將沒臉出門!

甚至祖宗也將因此蒙羞!

“請再聽我一題!”惱羞成怒的張寄,微微一思索,就又說出一道題目。

這一次,他再無留情。

直接用出了絕招,只要高級官員纔會去研究的一個題目。

一道有關人力的分配之題。

大概意思就是說甲縣有轉輸卒xx人,每天可以運xx石物資,走xx裡,乙丙丁戊戍,各有相關人數轉輸相關物資,行走在同一道路上。這六個縣今年要轉輸給朝廷的糧食總共是xx,而朝廷指定的轉輸點與他們彼此的距離都是相同,問怎麼用最經濟的方法,將糧食轉輸完畢,同時還要給出每一個縣轉輸的糧草數量。

這可是真正的難題了。

歷來,掌握瞭解決這種事情的辦法的人,都是國家的高級官吏,至少是可以出任縣令!

若出生好一些,足以在這朝堂之上立足!

張寄本以爲,此題足以爲自己挽回顏面。

但事實,很快就給他重重一擊——他對面那個匠人,只是稍微花了點時間,就將答案道出,還給他寫了解題的方程!

張寄頓時又羞又惱,再也顧不得體面,連出三題,其中一題甚至還是他自己也算不出來的高端問題!

但,結果依然是被對方輕鬆解出!

…………

劉徹坐在御座上,看着這出洗具,嘴角微微露出了笑意。

對於甲級大匠,劉徹有着十足的自信。

因爲,少府的甲級大匠,可是從數十萬少府僱員之中,千挑萬選,選出來的技術精英。

他們曾經參與過無數規模龐大,要求嚴格,同時精密無比的工程。

甚至還有人是褒斜道工程的總設計師。

這樣的人會不懂數學?

開什麼玩笑?!

更重要的是,他們雖然地位比較低,但那是在外面。

在少府內部,這些大匠,都是各自領域內的no1。

在中國社會模式下,一個行業的大佬,自然就會擁有指揮、安排下面的人的工作的權柄。

而一個人倘若常年擔任着一個數百乃至數千人的大型工坊的實際管理者和指揮者。

他的水平也就差不到哪裡去了。

後世天朝,出身國企,但卻最終主宰一市乃至於一省的高官還少嗎?

在事實上來說,這樣的工匠,不僅僅可以出任官員,而且還可以成爲地方的主官!

當然,在以前,受限於文化和知識,這些匠人的地位有低,自然出不了頭。

但,劉徹即位後扶持起墨家,墨家跟少府合作,在合作過程中,將墨家的文化和知識,傳授給了無數人。

其中就包括了這些匠人。

不吹不黑。

這十三位甲級大匠,現在不僅僅是他們各自領域的第一,更是人人都是掌握了知識文化的知識分子。

只是,他們的知識,跟士大夫公卿貴族理解的知識不一樣。

他們基本不關心什麼屈子賈子孟子荀子,之乎者也,尚書春秋。

他們所掌握的,都是數學幾何以及材料構造冶煉方面的學問。

所以,倘若張寄考他們諸子百家任意一派的典籍(哪怕是墨家的)他們肯定答不上來。

但,若是數學幾何,或者分流督管,那就呵呵……

當然了,劉徹也不能看着自己的御史中丞吃癟。

那樣就太丟臉了。

畢竟,張寄代表的是漢室的臉面,也是他的臉面。

讓張寄吃點苦頭,見識見識厲害可以。

但讓一位堂堂的御史中丞當着百官的面,丟盡尊嚴,那就不好玩了!

這政治,講的也是一打一拉嘛。

打完一棒子,肯定要給顆糖吃!

…………

請關注微-信-公-衆-號:要離刺荊軻。

每日更新各種小知識,小貼士,還有八卦秘聞以及有些不適合在書裡寫太多的東西。

包括某些被我剪掉的劇情也會寫上去~~~~(~^~)

第78節 天子的任務第1175節 羞恥第379節 關門,放司馬第700節 主爵都尉第425節 冬小麥(2)第1006節 繳文第1536節 居延(1)第1045節 呼揭東進第129節 塵埃落定第510節 綠茶婊第1041節 河陰之戰(2)第294節 悲劇之劉戊(1)第1329節 長安的重新規劃第436節 收買(1)第1456節 掀桌子(2)第1098節 分蛋糕第1183節 強大的工匠(1)第552節 長水胡騎第1479節 安東之患(1)第1603節 僵持(2)第677節 《新農書》完成第460節 新政與殺人第1474節 衆智(2)第1325節 故佈疑陣第96節 進擊的文青(2)第1476節 見聞(2)第1371節 那恐怖的三首怪物(1)第858節 我的父親是個大英雄(1)第700節 主爵都尉第995節 廟算(1)第55節 燕飲(上)第1304節 張湯回京第392節 忐忑第1361節 演技派們第1025節 恐怖的安東(2)第168節 祥瑞(1)第164節 猜測與決定第16節 決裂第356節 緣由第42節 長漂第1258節 匈奴的計劃(2)第634節 新學派(3)第320節 敲打第1083節 撤退第1292節 帝國的毀滅(1)第1178節 衛青的消息第916節 哭廟(2)第674節 暖冬第671節 磨礪表弟第386節 制度第73節 袁盎第127節 馬屁第1087節 漢朝人太可怕了(1)第142節 野望第663節 強按牛頭喝水第1章 復活第283節 五銖錢!(1)第862節 新時代的序幕第652節 誘導(2)第913節 不虧第1565節 蠱惑西南諸國第465節 大朝儀(5)第1600節 樓船與遠方第1597節 太初曆第503節 鄴邑公主第1573節 流血的單于庭(1)第1070節 反撲(2)第506節 陷阱第1230節 調、教儒家(1)第1149節 絕望的匈奴人(1)第322節 研究第39節 張湯的野望第1155節 合縱(1)第563節 貪婪第470節 鹽鐵官營(1)第1101節 絕望的匈奴人第1157節 合縱(3)第709節 思慮第815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3)第632節 新學派?(1)第912節 樓船的腦洞(3)第1593節 統治(3)第1415節 變遷第850節 武夫當國(3)第76節 黑心第552節 誘餌第1166節 決心第982節 以胡制胡第943節 微行第711節 骯髒時代(2)第1526節 作戰方案(1)第1418節 鹿鳴宴(1)第415節 匈奴公主(2)第532節 帝國主義(3)第1343節 屍山第1565節 蠱惑西南諸國第1086節 安東的狂歡(2)第533節 釐定歷史第658節 南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