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當蟒雀吞龍旗升起,戰爭已經不可避免。

真正高明的統帥,不僅能夠指揮己方大軍,也能夠指揮的了敵軍,甚至於想怎麼樣,敵軍的統帥,甚至於國君都得配合。

配合了少死人,不配合多死人,甚至於不管你願不願意,到最後戰爭結束,你會無奈的發現,自己始終跟着對方的思路再走。

在嬴高看來,這纔是真正巔峰的統帥,也許當年的武安君白起,能夠做到這一點,如今他只能寄託希望於王翦了。

放眼整個大秦軍中,也只有王翦有這樣的可能了。

畢竟若是武安君白起是殺神,而項羽是戰神,韓信是兵仙,那麼王翦便是軍神了。

在這個時代,武安君白起已經過去,項羽韓信尚未崛起,真正意義上,能夠與王翦一較高下的只有李牧。

只不過,李牧不得重用!

這便註定這個時代,王翦一人一枝獨秀。

……

“這樣的指揮造詣,恐怕只有當年的武安君才能做到!”王翦對於嬴高的推崇,並不以爲然。

整個人都很是冷靜,他心裡清楚,真正的統帥,必然是能戰而勝之,而且以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大的勝利。

“公子,這是打算一舉滅了韓國?”

聞言,嬴高嘴角露出一絲笑容,隨及搖了搖頭,道:“沒有,這不過是虛張聲勢,大軍出動,逼迫韓王將鄭國的族人送出。”

“大軍開動需要耗費無數的資源糧草,你可曾想過?”王翦聽到嬴高如此輕易,忍不住提點,道。

“大軍踏進韓國境內,戰爭的一切耗費,所需要的開拔之資,當由韓王提供,否則我不介意滅了韓國。”

……

“哈哈哈……”

……

在王劍之下,恆乾與王翦沒有反對,照着嬴高的意思出兵新鄭,雖然他們兩個人心知肚明,這王劍的來歷有問題。

有王劍在,他們就沒有了責任,自然是樂見其成。

……

有了王翦與恆乾親自出手,三十萬大軍以無敵之勢,強行攻破韓國邊境,一路之上,如入無人之地。

“公子,蒙恬將軍攻破了陽城,此刻的陽城之上插上了蟒雀吞龍旗!”王虎走進幕府之中,朝着嬴高,道。

“蒙恬用兵,本就極爲犀利,更何況,如今韓國之中的大軍,全部集結在新鄭城外,陽城之中本就空虛。”

“老師,老將軍,對於蒙恬一部,兩位有何想法?”嬴高沉思了一下,心中雖然有一些想法,卻朝着王翦兩人,道。

有道是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更何況是王翦,恆乾這樣的未來名將,以及沙場宿將,多聽聽他們的意見,本就是好事。

嬴高也不是聽不進去意見的人。

聞言,王翦與恆乾對視一眼,隨及恆乾點了點頭,而王翦開口,道:“末將的意思是,以蒙恬一部鎮守陽城,向東策應中軍,向南狙擊楚軍。”

“同時,我帶領五萬大軍狙擊魏軍,而老將軍帶領五萬大軍狙擊趙軍。”

“如此一來,公子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攻破新鄭,逼迫韓王就範!”

……

心中念頭閃爍,嬴高對於王翦的對策很是贊同,這一戰想要勝利,其餘諸國的援軍,必須要阻擊。

“王虎,傳令蒙恬,向南阻擊楚軍,向東策應中軍。”

“諾。”

見到王虎離去,嬴高朝着王翦,道:“老師,我給你十萬大軍,魏國,齊國,燕國三國學生就交給你了。”

“至於趙國,與我大秦本就有血海深仇,以五萬大軍阻擊趙軍,本就是困難之事,我就不給老將軍加擔子了。”

“好!”

王翦眼中浮現一抹崢嶸,對於他而言,十萬大軍只是阻擊三國援軍,並非難事,而且三國必然不會全軍出動。

也不會一同到來,如此一來,阻擊三國大軍,並非不可能。

“老臣多謝公子體恤,有老臣在,趙國援軍,絕對不會介入戰場之中!”

“嬴高相信老將軍,也信任老師能夠做到!”微微點頭,嬴高將王劍放在案頭,朝着王翦,道:“老師,將今日部署,抄送一份給父王。”

“諾。”

……

“中軍司馬,升蟒雀吞龍旗!”

“諾。”

……

咸陽宮中。

“王上,黑冰臺傳來消息,韓王下令囚禁公子,而公子藉助劍南商會的車隊離開新鄭。”

“公子與蒙恬將軍匯合,隨後蒙恬將軍率領十萬大秦銳士出兵陽城方向,而公子前往王翦與恆乾將軍處。”

趙高目光如炬,一字一頓,道:“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人見到公子手執王劍……”

“事情大條了!”

嬴政神色肅然,他心裡清楚,以嬴高的性子,這一戰只怕是難以避免了。

“王上,黑冰臺送來公子下的戰書,同時軍中送來了公子的請戰書……”頓弱風塵僕僕而來,神色之中滿是疲憊。

“孤看一看公子高的文采如何?”嬴政從頓弱手中接過戰書,當他看到第一句:我輩武人,何懼一戰之時,嘴角不由的上揚。

“邀天下百姓作爲壁上觀,一戰滅韓?”嬴政輕笑一聲,朝着頓弱與趙高,道:“好大的口氣,也張狂霸道的性格。”

就在這一刻,國尉蒙武走進了書房,朝着嬴政,道:“王上,剛剛金令箭使者趕到,蒙恬十萬大軍攻下陽城,王翦,恆乾與公子高三人率領三十萬大軍攻破韓國邊境守衛,劍指新鄭。”

“韓國守軍全部位於新鄭之外,而且公子高三人分兵,以王翦爲將,率領十萬大軍阻擊魏國,齊國,燕國三國援軍。”

“以老將軍率領五萬大軍阻擊趙軍,而中軍十五萬大軍由公子高手執王劍統帥,而且金令箭使者說,他出發的時候,中軍之中,換了帥旗。”

“屬於公子高的蟒雀吞龍旗升起……”

第33章 一生的榜樣!【求收藏,求推薦!】第867章 嬴高的告誡與諸將的訴求。(第三更)第1073章歷史上,讓一個王朝倒臺的往往都是活不下去的庶民。第840章 求賢,在大秦只有父王可以做!第991章此乃臣之思慮,請王上斧正!第467章 嬴將下令:目標戎狄。第949章 現在朝廷沒有選擇的餘地,但是十年後朝廷會有!第263章 尉繚入秦第642章大秦儲王今日之恩重,溫烎銘記於心,一生不忘!(第一更)第142章 巍巍秦法,讓人望而生畏!第447章 扶蘇意難平,淳于越心有不甘。第595章 這纔是中央帝國的赫赫兇威!第22章 偉大的時代必有偉大的人第288章 百年大計,教育爲本!第889章 我王希望可以與大秦儲王聯姻!(第二更求月票求訂閱)第164章 秦人不可辱,秦王不低頭!2第723章 鐵梨花!第173章 蒙恬首勝第71章 劍南商會,劍南春。第329章 先零與鍾!(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求訂閱)第1101章 名義上是春平君,軸心卻是龐媛。(第三更)第47嬴高登門文信學宮!【求收藏,求推薦!】第449章 嬴將入藍田,范增嘆秦軍!第235章 告訴父王,本將在剿賊寇!第623章扶蘇一系謀西北,火尋綏昂欲往舊京。(第四更,)第75章 一紙訓斥,要了文信侯的命。第1127章這是一個屬於王的時代。(第四更)第557章 本將說你可以,你便可以!(第四更)第204章 談判要彰顯我泱泱大國之氣象。第1105章 李牧下軍書,嬴高火上澆油。(第三更求訂閱,求月票)第965章 韓相,新鄭如何?第736章 嬴高這是有所求!第21章 李斯見秦王,嬴高坐不住了。第108章 秦川大地之上的無盡恐慌!第1015章一來,以全你忠義之名,二來,讓六國兵將聚集。第383章 王翦的提醒!(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求訂閱,求月票)第700章 本將給你一個選擇!第1017章戰場之上,刀槍無眼,父王不會同意的!第815章 若張奮等人出事,本將當滅國屠城以報此仇。第1021章如果時間倒流,我們的緣分止於遇見就好。第661章 這不是終戰,而是麻煩的開始!(第一更)第1123章 秦人,虎狼也!第762章,每一次團聚都當做最後一次!(第二更)第512章 在我之上,衆生平等,在我之下,階級分明!第138章 朝會之上,嬴高發難!第847章 向夜郎王下戰書,嬴高欲畢其功於一役。第171章 李牧第34章 公子高感覺到了屈辱!【求收藏,求推薦,求評價】第257章 嬴高,其實本將更希望趙王死在你的手中!(第三更)第686章 嬴政拒絕了嬴高的請求。(第二更)第637章 黑冰臺傳來的消息。(第四更)第544章 斬首七萬,大秦無敵!(第二更)第440章 我累了!第473章 底牌不斷,才能傲立於疆場之上。(第二更)第869章就算是王上怪罪,臣也一力承擔!(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280章 巴適上門!第469章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834章 王翦教子!第1046章 若韓人血戰,孤就屠盡韓人!第940章 強韓書只可惜太遲了!第810章 本將只是慕她之才,以求巴蜀穩固。第32章 敢問父王,文信侯比之商君武安君又如何?【求收藏,求推薦】第430章 那是一塊故土!(第二更)第396章 給墨家鉅子帶話,本公子要見他!(第一更)第562章 年輕女子以及青壯,但凡身懷利刃者,殺——!(第二更)第335章讓在春暖花開之際,滋養這一片水土。第97章 無衣長存,蒹葭我大秦也要。第319章 萬象更新!第720章 頓弱的告誡!第35章 鬥法【1】第879章然後陳兵哀牢王城之外,試問這哀牢江山幾重!(第三更求月票)第862章若朝令夕改,那本將的將令將會如同兒戲。(第一更)第1096章 兵分三路,一舉滅趙。第1098章 請武安君爲趙國計,出兵勤王。第417章 向天下商賈借錢!第334章名將是靠戰爭堆出來的,而不是靠着兵書讀出來的!第251章 劍指王第1015章一來,以全你忠義之名,二來,讓六國兵將聚集。第466章嬴將入幕府,一聲令下西海封鎖!第1006章從我踏足咸陽的那一天,我便是秦人,我便是秦臣。第427章嬴高的毒計!第673章 本將便常勝無敵。(第一更)第998章立儲!第1113章 安陽之戰(4)(第二更)第978章在當世,我大秦無敵於天下!第719章 齊王答應,趙王借道!第1014章 老屍埕的天真之言!第1073章歷史上,讓一個王朝倒臺的往往都是活不下去的庶民。第106章 學有所成,當爲國效力!第1095章 各種消息都佐證,趙國已經病入膏肓。第773章父王息怒,兒臣願意南下,爲我大秦開疆擴土!第935章 一個活着的早已死了的人第985章春秋戰國五六百年,你何時看見過真正的相安無事?第878章 家與國,忠與孝!(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求訂閱,求月票)第958章 再入咸陽宮,父與子第179章 三公子,雄傑之才!第851章 夜郎自大!第772章輕描淡寫的背刺諸位公子一刀!第287章 迎合嬴政!第143章 生於皇室,往往便是身不由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