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道紀之徒——觀從

顯然李然對於孫武的能力還是極爲認可的。

所以,關於他是不是能夠離開楚國逃出生天,李然對此並不擔心。

是夜,李然在做得萬全的準備後,又提前是寫了書信送往鄭邑。讓鴞翼是派人前往葉城接應。

畢竟此刻祭樂畢竟已有身孕,又要經歷如此的長途跋涉,可當真是來不得半分的閃失。

兩廂安排妥當,不由一陣倦意襲來,正打算就此就寢。

可誰知就在此時,另一個不速之客的拜訪,卻讓李然一下子又倦意全無了。

來者何人?

來者不是別人,正是這些日子又重得楚王所重用的觀從。

前面說了,因爲李然在楚王面前已經不被信任,因而此時的觀從儼然已經再度成爲了楚王身邊的紅人。

尤其是觀從獻計,替楚王是又輕而易舉的拿下了蔡國。所以,如今楚王在許多大事上都開始徵求觀從的意見,甚至連伍舉也不能與之相提並論。

見得觀從此番貿然前來拜訪自己,李然不由感到詫異。畢竟觀從在這時候來拜訪他,着實是有些敏感的。

這觀從又爲何要在深夜來拜訪自己呢?

帶着諸多疑惑,李然還是命人將觀從給請了進來,又命人是重新掌燈,並是安排在堂內坐下。

觀從仍是一如既往的一副高深莫測的模樣,臉上帶着絲絲縷縷的笑意,看上去就很是不真誠。

可於寒暄之際,言語之間卻又顯得十分的客氣,甚至是隱約透着一絲恭維的敬意。

而李然此時,爲防止自己潛逃的計劃敗露。因此,也不與他白話,只一番試探後便徑直問道:

“未知大夫深夜前來,究竟是所爲何事?”

觀從聞聲後當即朝着李然拱手而禮道:

“呵呵,先生既要離楚,觀從理應前來送行。”

什麼?李然前腳剛與孫武和祭樂在那商議,這邊便已經被他知道了去?

難道是他這官邸之內安了什麼竊聽器?

這件事按理說只有李然,祭樂以及孫武,他們三個人知曉,而祭樂與孫武絕不會對外透露這一點,這觀從又怎麼可能打聽得到這個消息?

“呵呵,先生不必緊張,觀從自小便術業星象占卜之事。前幾日,有將星出離宮,此天象正預示有大賢要離開楚國。縱觀此間,其實此象早有所應驗。因此,觀從早有所斷,此絕非先生身邊之人告密。”

觀從替李然解答了疑惑,只是他的這個解答,李然並不是很相信。

至少在占卜這件事上,李然始終持懷疑態度。

不過,既然觀從都這麼說,那他似乎也沒什麼好追究的,而且從觀從的語氣來看,他似乎並沒有要將這件事告訴楚王的意思。

這讓李然不免是再度疑惑起來。

於是,他便直言問道:

“大夫既通占卜之能,便該當知此事乃然之所願,非楚王與諸位臣公所能阻也。”

“大夫今晚,當不只是前來爲然送行的吧?”

明人不說暗話,你人都既然來了,何不直截了當的說想要幹嘛呢?

彎彎繞繞,曲曲折折,豈非讓人厭憎?

觀從聽罷,當即笑道:

“先生莫急,且聽從慢慢道來。”

話音落下,觀從起身,一手置於腰間,一手置於身後,神情也在霎時間變得凜然起來,給人一種十分凌厲的感覺。

“從自小學卜於周王室,後十年入楚,二十任楚之卜官,而今三十,終得一席之地。”

“與先生的韜略相比,從這微末之伎自是不值一提的。”

“然先生或許有所不知,其實先生與從乃是同道中人。如今楚國的上半局既已由先生落子而弈,那這下半局,便由從替先生落子,如何?”

楚國的上半局,楚國大興,逢戰必勝,無論聲望還是勢力,都達到頂峰。

這是李然的手筆。

可李然也能夠預見楚國的下半局,這也是他爲何選擇不辭而別的原因。

只是,他所能夠預見的下半局之潰敗,又完全是因爲他親手締造了這個幾乎完美的上半局。

“大夫此言差矣。然與大夫何時成了同道中人了?李某爲何不知?”

李然若無其事的問道。

觀從聞言,只微微一笑,並是繼續不動聲色的看着李然道:

“難道……老閣主未曾告之少主麼?”

此言一出,四下一片死靜。

饒是李然,也被這一句震撼非常,久久不能言語,臉上眼睛裡寫滿了難以置信。

原來這觀從,竟也是“道紀”的人!

竟是他老子安排在楚國的眼線!

當初在晉國,醫和所言仍是歷歷在目,他老子手底下的這幫人大多都是巫醫卜樂之輩,因爲靠着常年遊走於列國,所以得到的消息甚多,相互之間流通後,就變成了一條條能夠制衡權貴的把柄。

由於他們手握着這些把柄,所以自然能夠在列國都混個風生水起。

不過,李然一直以爲道紀的成員按理僅限於中原諸國,畢竟楚國是完全不一樣的國家,一個無論是其國家制度,亦或是統治方式都完全不同的國度。

然而,當觀從道出這一句話時,李然這才恍然明白,他老子的手底下這一衆勢力究竟是有麼的強大!

若不是李然事先就知道,這“道紀”與“暗行衆”的理念以及其訴求是完全不同的。

要不然,李然還真會誤以爲他老子的“道紀”與“暗行衆”是有什麼瓜葛。

也虧得道紀與暗行衆並不是一路人,要不然像這樣一個龐大得令人生畏的地下情報組織,若再倚靠着“暗行衆”走向臺前,那其能量恐怕早已足夠顛覆整個周王室的了。

“哦?如此說來,你是奉了家父之令潛伏在楚國的?”

一番震驚後,李然又稍稍收斂了心神,並是繼續問道。

觀從聞言,不禁點了點頭,並道:

“從乃是奉老閣主之命入楚,潛伏已十年有餘,爲的便是扶立王子棄疾登上大位!”

“什麼?”

李然聞聲一怔,臉色頓時劇變。

“原來那個一直在背後爲王子棄疾出謀劃策之人便是你!”

王子棄疾爲何能屢次獲得楚王的信任,又爲什麼能順風順水的成爲蔡公!

原來,在背後推波助瀾的不是別人,正是楚王一直極爲信任的觀從!

而李然此時也是心神一震,勐然想起那次在郢都,王子棄疾擺下鴻門宴,準備幹掉自己的事來。

“呵呵,難怪當年郢都對峙之事。李某就曾想,四王子爲何會下得如此的一步臭棋來?恐怕這也是出自你的手筆吧?”

當初,王子棄疾打算在他自己的府邸幹掉李然,這件事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對王子棄疾而言都絕不是一個好主意,可王子棄疾卻仍舊是這麼幹了。

而最終,李然不但反將了王子棄疾一軍,而且還成功讓安坐在幕後的楚王親自上門致歉,使得楚王再也不敢心生幹掉李然之意。

從最終的結果來,王子棄疾這一手,可謂賠了夫人又折兵。

李然當時還很好奇,他爲何會下這麼一步臭棋,今日看來,答桉是顯而易見的了。

第82章 前因後果捋一遍第611章 國 高二氏第699章 萇弘化碧第167章 第166 167章 趙武諫王子圍第497章 陽虎的借刀殺人第121章 楚國令尹王子圍第651章 再入絳城第495章 範鞅的陽謀第592章 范蠡入成第456章 季孫意如見疑陽虎第168章 獻計叔孫豹第160章 叔孫豹被困第213章 被隱藏的對話第57章 義者,利也!第681章 天子的立場第218章 戰力爆表的吳王諸樊第293章 李然的仁道第762章 最後一日第502章 似醒非醒第625章 想借種?離了個大譜!第444章 第528 529章 公山不狃來援第371章 子產交代後事第212章 點撥第385章 狠活!甘鰍挾難民攻城第271章 君子之道第423章 到達鄆邑第759章 絕不後悔!第330章 揮斥方遒第220章 吳國的游擊戰第430章 覲見晉侯第185章 第186,187章 何謂子錢?第131章 王子圍的野心第89章 燕爾新婚第362章 刺殺子產第285章 伴君如伴虎第274章 暗行衆的運行方式第667章 會是一個機會嗎?第345章 第403 404章 口蜜腹劍的費無忌第579章 子路偷費邑第414章 第486 487章 至聖先師的往昔小事第601章 巧言謀事第575章 最後的瘋狂第201章 章華臺第319章 君臣之道似男女第161章 再諫王子圍第349章 第409 410章 祭樂失憶第454章 “倚老賣老”的榮駕鵝第383章 暗行衆——鞏簡第710章 奇襲糧道第456章 季孫意如見疑陽虎第103章 民怨第540章 舌戰夾谷第658章 奸詐與仁德第750章 天命第446章 三縱陽虎第51章 勇夫褚蕩第40章 季氏的困局第493章 陽虎獻俘第39章 拘禁季孫宿第110章 受國之垢第27章 宴無好宴第233章 “暴虐”的內涵第352章 何謂“春秋決獄”第197章 慶功宴君臣賦詩第212章 點撥第255章 最後的試探第152章 魯國現狀第671章 不過是一樁好的買賣第10章 叔孫豹的演技第635章 晉國之局第19章 一把梭哈的賭局第47章 真相大白第424章 魯侯稠的苦難第651章 再入絳城第280章 一切的真相第225章 第252 253章 諸樊之死第419章 第494 495章 覲見天子第57章 義者,利也!第512章 揭秘!範鞅的臨終之言第26章 失敗的登傭第148章 回家第141章 秦醫醫和第89章 燕爾新婚第538章 晏子的預言第557章 子路遭軟禁第761章 豎牛之死第354章 一樁好買賣第580章 第700 701章 子路義釋公山不狃第611章 國 高二氏第287章 順勢與逆勢第234章 第264 265章 又是季氏來攪局?第470章 范蠡賺駟歂(chuan)第209章 克己復禮第728章 孔丘的理想國第575章 最後的瘋狂第357章 鄭郊首戰第171章 罕虎問政第593章 第715 716章 公斂陽的兩難第117章 老辣的祭先第308章 厥憖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