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嘴炮的正義

公山不狃的這一番話,雖然明面上說的是有關季孫斯的父親季孫意如的事。

但正所謂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

公山不狃所言,其背後的意思卻是再明顯不過:你季氏當年驅逐魯昭公,代攝魯政行不臣之事,而如今你季孫斯也同樣是挾持國君以自重,歷史又是何其的相似?

公山不狃的這一番話,雖看似波瀾不驚,人畜無害,但是畢竟架不住此刻高臺之上的國人們卻不免是會多想,自然也就容易是被公山不狃給帶偏了節奏。

季孫斯一時之間,竟也找不出什麼措辭來反駁,尤其他如今就是在魯侯宋身邊,有些話更是不敢隨便亂說。

這時,李然則是在孔丘耳邊低於幾句。

孔丘聽罷,立刻是來到魯侯宋身邊,魯侯宋聽了孔丘的話之後,也是領會其意思,並來到高欄處,望着臺下的公山不狃,並是朗聲道:

“公山不狃!寡人在此,你身爲季氏之臣,不懂得好好侍奉你的主公,卻擅自派兵至此,到底是意欲何爲?”

這時魯侯宋依舊是不敢直接宣稱公山不狃就是“謀逆”之輩。

因爲一旦這話從他口中說出,便等於是坐實了公山不狃的不臣之舉。那麼追隨於他的這些部衆,也十有八九是要狗急跳牆的。

公山不狃見魯侯宋親自喊話,而且這一開口居然並沒有把他給定性爲謀逆,不由頓時來了精神:

“君上!如今佞臣當國,要墮去我魯國最大的城池。我身爲魯臣,卻不敢不爲魯國的安危着想啊!魯國自棄大城,乃無異於自絕於天下!君上可莫要受了佞臣的矇蔽啊!此舉是萬萬不能的!”

“今日我公山不狃帶兵至此,所爲者無非是要驅趕佞臣,讓我魯國恢復到以前該有的樣子!”

“臣今日,雖是要揹負千古的罵名,但爲君上,爲魯國,卻是決不能對此坐視不理!還請君上恕我等無禮,待不狃完成了使命,自當向君上負荊請罪!”

公山不狃這一番話說得也是慷慨激昂,然而魯侯宋這時候受了孔丘指點,對於公山不狃的話,倒也已是有所應對:

“公山不狃!如今寡人身邊並沒有什麼佞臣。你身爲季氏之臣,卻不聽季氏之言,反而爲一己之私而成此兵禍!更致使這許多的魯國子民都無辜枉死,你可知罪?!”

“事到如今,你卻依舊不思悔改,竟然還敢在此強詞奪理,真當天下人都是瞎子嗎?”

公山不狃聞言,不禁又是一陣哈哈大笑:

“哈哈哈!君上如今所言又豈能是由衷之言?定是聽了旁人所言纔是故意如此說的!”

“君上若當真無恙,便還請君上下得高臺來,臣便在此地,專等各位大人一同下來對質!且看我公山不狃,究竟是來保護君上的,還是意圖犯上!”

公山不狃說罷,竟是真的突然下得馬來,並且直直的佇在那裡一動不動。

這時,季孫斯低聲言道:

“這豎子竟如此猖狂,不如現在就衝出去將其抓來。正所謂‘擒賊先擒首’!公山不狃若是落在了我們手中,那此危局也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李然聞言,卻是搖頭道:

“此人頗爲狡詐,既是能夠貿然前來,便定是想好了退路,切不可輕舉妄動!若是將他捉來,恐怕反而會動搖我方軍心。而如果行動有失,則公山不狃必然將大肆宣揚今日的君臣談話,並以此爲自己正名!”

“到那時,一旦其‘師出有名’,只怕到時候還會影響前來馳援的援軍,那形勢可就要大大的不妙了!”

孟孫何忌聞言,卻是不由急切道:

“抓也不是,不抓也不是,難道就任由他在此如此的囂張跋扈?”

李然在心中盤算一陣,也顧不得避嫌,來到魯侯宋身邊,說道:

“還請君上如此回話:讓公山不狃入臺說話!”

魯侯宋稍稍一怔,卻也管不上那麼許多,便立刻是衝着臺下大聲說道:

“公山不狃!你若是誠心前來救駕,那麼便還請入高臺一敘!”

公山不狃則是回道:

“還請君上恕罪,君上所言實是有些強人所難啊!奈何這高臺之上,皆爲佞臣,他們又豈能容得下不狃?不狃又怎敢隻身犯得如此奇險?”

“不狃本就是爲君上而來,冒些風險也是應該的,但是如果就此遭了屈殺,不狃也絕不甘心!故而還請君上恕不狃不能從命!”

魯侯宋對此,一時又不知如何回覆,只得是又看向了一旁的李然。

李然則是言道:

“君上可讓公山不狃先行撤回費邑,到時再於五父之衢舉行盟誓,並在那裡進行詳談!”

魯侯宋聞言,則是立刻點頭,繼續如是照做:

“公山不狃,如今寡人也難辨真僞!然而,你如今勞師前來,又如何能讓寡人安心?你不如先行撤軍,你我君臣可至五父之衢盟誓,再另行商議此事,你看如何?”

公山不狃則又是一陣大笑,並是言道:

“哈哈哈!君上爲何如此天真?臣如今已是兵諫至此,尚且不能驅逐君上身邊的佞臣,待到不狃撤了兵,只怕到時候就要直接成爲那些佞臣案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了!”

“不狃死不足惜,但是隻怕君上從此再無依靠,恐又要重蹈先君的覆轍啦!”

魯侯宋聞言,亦是不由怒道:

“公山不狃!你到底是來救駕,還是來逼宮的?”

公山不狃卻並不受魯侯宋怒言的影響,依舊是淡然回答道:

“不狃出身卑賤,又豈敢有二心?只是事出緊急,君上又爲佞臣所迫,故而不狃不能聽從君命!”

李然在高臺上是聽得分明,也知道公山不狃這些話的份量。

李然見此情形,也知道是不得不出手了!

只見他突然登上高欄,就陪在君側,指着臺下的公山不狃就是一頓輸出道:

“叛首公山不狃,你欲以清君側的名義發動兵變,實則乃行悖逆之舉!墮費邑,乃爲國策,你卻罔顧事實,肆意擾亂我魯國之社稷!要說魯國之佞臣,只怕如今卻只你一人而已!我李然,今日便代表君上,在此義正詞嚴地迴應你的狂妄之言!”

“爾等叛軍,尚有何面目自稱忠臣義士?季氏乃國之卿臣,忠於魯國而行墮邑之舉。而你卻心懷叵測,勾結外人,欲顛覆家主,罔顧天命,真乃惡毒至極!”

“我李然素聞公山大人之名,知大人雖出身蠻夷,卻也是知禮義之人。然而,自從大人是當上了費邑邑宰之後,卻是先與陽虎勾連,亂魯之政。後更是受降納叛,據費邑而不聽宣召!如今,爾等狗膽包天,居然還敢大言不慚,以‘清君側’爲名,實在令人匪夷所思!豈不知“清君側”乃尊君之禮,乃忠臣之行?爾等背叛之徒,行惡逆之事卻以此爲名,難道不是無恥嗎?!”

“阻卻忠良,妄行篡逆,你們如此行徑,可謂人神共憤!家國大義,乃人心所向!正所謂‘民之所欲,天必從之’,你公山不狃註定要被天命所棄!我李子明在此奉勸大人,還是速速束手就擒,認罪伏法或許還能保得一條性命!否則待得援軍一到,爾等必將覆滅!”

李然這一通輸出完之後,只見他又是“噌”的一聲,拔出了利刃,並是向高臺之上的所有人是號召道:

“誓擒賊首,匡我正義!誓擒賊首,匡我正義!……”

一時,高臺上下,也是一齊高呼。直把公山不狃給驚出一身冷汗。

公山不狃不曾想到,他本想以言語之利來動搖高臺之上的軍心。

他又哪能料得到,他的這些個伎倆,在李然面前那簡直就是班門弄斧。

如今,不但不曾動搖其上下一心,反而還讓他們是更加團結了起來。

公山不狃自知言語不敵,無奈之下,只能再一次縱身上馬,準備迴轉而去。

季孫斯這時見時機已到,便是急忙下令射箭,但是奈何一來距離太遠,二來公山不狃和馬匹上都披有厚重的皮甲,所以強弓之末根本就無濟於事。

公山不狃一回到陣中,知道已不能再拖。於是當即下令命人開始填充那個鴻溝。

叔孫輒見此,不禁問道:

“大人接下來準備如何?”

只見公山不狃是把雙眼眯縫,並是從中射出一道冷意回道:

“等到這鴻溝填滿,便再傾全力一戰!”

叔孫輒聞言,不由興奮道:

“大人早該如此!”

公山不狃又是沉嚀了片刻,又扭過頭來與叔孫輒是吩咐道:

“子張,你現在就趕去城門,接管那五千部衆以爲後備。屆時聽我號令,如果攻臺再次失利,你務必率軍前來支援!”

叔孫輒聞言,也是無有商量,直接抱拳應承了一聲:

“諾!”

隨後,公山不狃又派了一小隊人馬,專程是趕往費邑。

倒也不是爲了其他,只專程是爲殺害子路而去!

只因這次的談話,他已然是確定了一件事。

那就是子路確實是孔丘等人專門派來賺他攻打曲阜的。

所以,現在的公山不狃對於子路可謂是恨得牙根發癢。真恨不能是立馬親手結果了他!

之前他雖然已經派人帶去了口信,但公山不狃卻依舊是不放心,所以又派人是回去督辦此事!

安排好了一切後,公山不狃望着前方將士正在填充溝壑所揚起的灰塵,又眺望了一番遠處的高臺,嘴角竟是不由露出一絲陰冷的笑意:

“事已至此,不狃也已是走投無路了,君上既如此決絕,可就怪不得我公山不狃了!”

第640章 有誠意但沒什麼意義第72章 千金散盡第593章 第715 716章 公斂陽的兩難第35章 各懷鬼胎的諸侯國第607章 挾田乞以度危機第579章 子路偷費邑第363章 豐段橫死第140章 良臣將死?第497章 陽虎的借刀殺人第359章 無頭的冤魂第744章 奔越第474章 家人團聚第655章 晉陽途中初定計第452章 第538 539章 年輕的子貢第35章 各懷鬼胎的諸侯國第447章 阿稠想歇歇第52章 孰殺子產第578章 執干戈以衛社稷,可無殤也第559章 齊登季氏之臺第653章 荀躒成爲正卿第146章 天欲取之,必先予之第423章 到達鄆邑第349章 第409 410章 祭樂失憶第472章 鄧析以身殉法第425章 第504 505章 還得是晉國第456章 季孫意如見疑陽虎第168章 獻計叔孫豹第557章 子路遭軟禁第101章 罕虎也很難第65章 套路太深第31章 君威的反向操作第252章 孫武與褚蕩殺到第473章 夜出鄭邑第664章 中行寅暗吃啞巴虧第199章 第210 211章 共王之子圍爲長第70章 庶嫡之爭第126章 天下英雄,唯子明與圍爾第21章 二進宮第85章 邏輯漏洞第179章 公孫楚躺槍第626章 發乎情,止乎禮第254章 楚王親自來圓場第285章 伴君如伴虎第505章 趙鞅是關鍵第232章 王子棄疾的野心第759章 絕不後悔!第376章 以亂治亂第1章 穿越春秋太危險第264章 第308 309章 楚國內部的奸細第519章 第614 615章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第146章 天欲取之,必先予之第128章 伍舉獻策第10章 叔孫豹的演技第723章 趙鞅在晉東的勝利第568章 最後的手段,只能留到最後第353章 鎮守南方的隨國第282章 宣戰第454章 “倚老賣老”的榮駕鵝第312章 觀從的身世第23章 做人留一線第428章 一對難兄難弟第572章 少男少女的誓言第635章 晉國之局第489章 難養,真是難養第511章 王孫賈遊說國人第404章 觀從巧施離間計第4章 驚動太子爺第660章 晉侯的一句話第300章 陳國設縣第126章 天下英雄,唯子明與圍爾第424章 魯侯稠的苦難第49章 辭行第362章 刺殺子產第244章 第279 280章 姍姍來遲的宋人第31章 君威的反向操作第399章 京邑保衛戰第25章 人民的名義第687章 勝利在望第310章 楚國的巔峰第561章 高臺攻防戰第728章 孔丘的理想國第44章 三桓鼎立第148章 回家第128章 伍舉獻策第109章 出仕第492章 知過能改第317章 君臣之誼第288章 費無忌第454章 “倚老賣老”的榮駕鵝第426章 羊舌氏夷族第163章 夜襲第323章 伍奢拼死救楚王第333章 第384 385章 葴尹宜咎誘敵第134章 晉侯的心事第721章 子路救援第415章 第488 489章 孔子說南蒯叛季氏第491章 過不去的心坎第514章 陽虎的失敗第328章 伍舉老矣,尚能翻車第108章 舌戰公孫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