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齊師援成邑

豎牛對田乞此言自然是極爲贊同的,他和李然之間,本就勢同水火。

“田大人說的是,但是,只高張帶着三萬兵馬前往,恐怕也很難有所作爲!況且李然此人詭計多端,高張又哪裡會是他的對手?”

田乞聞言,不由苦笑一聲:

“但事已至此,又能如何?難不成本卿再增兵與他?那豈不是太過僭越了嗎?”

“更何況,倘若高張此戰若敗,對我而言也並非壞事啊。”

豎牛知道,田乞在國內的一些舉動,從來都是以恩義示人的。

而但凡是遇到什麼事,也大都喜歡是躲在暗處,而讓高張,國夏等人頂在前面。

要說田乞和範鞅的不同,區別就在於田乞如今在齊侯杵臼的面前,一直都還是一副謹慎小心,忠心耿耿的模樣,做人做事也大都更傾向藏於暗處。

而範鞅,由於晉國自身的特殊性,範鞅卻更習慣凌駕於君權之上的了,尤其是在他成爲了執政卿之後。

所以,就隱忍而言,田乞的能耐確是遠在範鞅之上。

而豎牛通過這段時間跟隨,也早就摸清楚了他的這一套路。

“呵呵,田大人高瞻遠矚,實在是令人佩服!”

田乞也只微微一笑:

“接下來,我等便且先坐山觀虎鬥就是了。豎牛,你可願意替本卿當一回耳目,跟隨高張,一同前往?若遇棘手之事,可告知於本卿,如此本卿也好早做準備!”

豎牛稍一遲疑,隨口說道:

“豎牛願往!”

其實,就豎牛而言,他並不怎麼想去。畢竟,他和李然之間積怨已久,而高張又不過區區三萬人馬。一想到敵對之人乃是李然,他這心裡就莫名的一陣犯怵。

但是,他在田乞面前又如何敢說得這些?他自從來到田乞身邊後,到現在還未力寸功。他若是不願前去,勢必會引起田乞的猜忌。

所以,無奈之下他也只能是硬着頭皮前往。

於是,田乞將豎牛,以屬官軍司馬的身份,安排在了高張身邊。

隨後,高張便是召集了三萬人馬,戰車五百乘,浩浩蕩蕩的朝成邑開拔……

……

李然這邊在圍住成邑後不久,公斂陽自是不會輕易出戰。

他在城內積極進行備戰,只等魯師來攻。

公斂陽知道,固守成邑,比起主動出擊,自是要來的更爲穩妥。

而李然也讓孔丘派人去勸說公斂陽,公斂陽自然依舊是不爲之所動,均是將來使趕出,可謂是油鹽不進。

如此對峙了數日,孔丘這邊是陡然得報,齊國果然派了三萬人馬,另有戰車五百乘,前來馳援成邑。

孔丘得知此消息,也沒有和三桓商量,而是先行找到了李然。

此時,李然正在和范蠡商量着如何對付公斂陽,見孔丘匆忙來見,頓是猜出了來意,李然直接問道:

“是齊國出兵了?”

孔丘先是“嗯”了一聲,隨後將高張率兵前來成邑之事相告,並且明言已經距離成邑只有兩百里!

李然卻也並不慌張,從水罐中斟出一盞水。

“相比較夾谷之會前,齊國這次出兵,倒也是剋制了不少啊!”

的確,想當初在陽虎攝權時期,齊國曾先後派了五萬和十萬大軍侵入魯國境內。

而如今卻只三萬之衆,顯然是因爲忌憚晉國趙氏的動向,這才令其有所剋制。

隨後,只聽李然又道:

“如此看來,田乞果然還是更爲愛惜自己的羽翼啊。所以,在這件事上他也是有些力不從心了。他固然是想要亂魯,但是其目光卻依舊是挪不開齊國國內。而他在其國人面前所苦心維持的親民形象,更是不能輕易破壞了!”

孔丘聞言,卻依舊是長嘆一聲:

“只是……我們如今正在圍困成邑,又該如何分兵去對付齊師?一旦分兵,倘若公斂陽率軍殺出,與之裡應外合,我等又該如何應對?!”

李然沉默片刻,突然說道:

“仲尼,據說你與那高張,私交甚篤?”

孔丘聞言,卻是苦笑道:

“要是說起來……確是有一些交情。高氏乃齊國之上卿貴胄,自管仲三分其國之後,高氏便居其一。而當年,丘爲昭公爭取歸國,在齊國曾尋求立足之地,唯有進身以託,棲身於高氏。要說起來,丘於當年也只算得是他家的一名普通門客!雖是熟識,但絕非交心。”

李然說道:

“若是依照仲尼彼時的身份和地位,那高張能讓仲尼入其門下,想來倒也已是算得不錯的了。”

孔丘當然知道李然如此問的目的,但他卻依舊是嘆息道:

“只可惜……只與他些許的交情,恐無法勸說其退兵啊……”

李然聞言,卻是不由微微一笑,並是頗不以爲然道:

“呵呵,這倒未必!齊國的高氏和國氏,雖爲齊國上族,但眼下卻爲田氏所制,可謂難受至極。所以,若能與他說清楚這其中的利害,倒也不見得不能勸他退兵!”

孔丘在心中粗略的一想,倒也並無不可,但是眼下卻又如何分身呢?

孔丘說出心中疑慮,李然右手食指輕搓食指。

“倘若……能夠先穩住公斂陽,令其按兵不動,仲尼以爲如何?”

孔丘聞言也是一怔:

“這……恐怕並不容易吧?”

李然又給自己也倒了一盞清水,並喝了一口。

“呵呵,倒也不難。公斂陽雖是早與齊國暗通,但此人只不過是欲借齊國之手來制衡我們,如果齊國當真要入主成邑,卻也絕非公斂陽所願!”

“說一千道一萬,公斂陽的目的不過是想要能夠在成邑繼續擔任邑宰,但是一旦被齊國入主成邑,那他也註定是會失去對成邑的掌控。”

“所以,想要讓公斂陽在我們對付高張的時候按兵不動,其實也並非難事啊!”

孔丘聽得李然如此說,雖是極爲贊同,但他依舊是有滿腹的疑慮:

“只是……這公斂陽,如今是軟硬不吃,派去城內的人,說不上幾句便會被趕出城外。如果現在再派人去,只怕亦是無用!這又該如何是好?”

第657章 趙鞅開始動手了第224章 第250 251章 天下守衡第695章 範皋夷搞不定的家事第652章 李然的復仇大計第489章 難養,真是難養第637章 回成周第741章 愛女失蹤第642章 宗伯氣象第388章 大破甘鰍第253章 第293 294章 惜名的王子棄疾第341章 第397 398章 王子比的黑鍋第371章 子產交代後事第20章 沒人會在乎真相第434章 荀(智)氏的隱憂第538章 晏子的預言第14章 季氏輸了第一陣第416章 第490 491章 大決戰!魯侯對季氏第492章 知過能改第409章 陰不佞盜寶珪第530章 第636 637章 駟赤見齊侯第413章 第484 485章 王子朝奔楚第570章 嚴密的防備第95章 不是癘疾第401章 議和第549章 第664 665章 隳三都!好戲開始了第288章 費無忌第385章 狠活!甘鰍挾難民攻城第396章 數典忘祖的籍談第200章 第212 213章 婚者,昏也?第688章 晉陽的最後一戰第723章 趙鞅在晉東的勝利第152章 魯國現狀第127章 王子圍之聘第529章 第634 635章 駟赤的大義第256章 第297 298章 鍾離之戰在即第287章 順勢與逆勢第384章 守城五策第520章 第616 617章 范蠡的諒,孫武的直第739章 後人第512章 揭秘!範鞅的臨終之言第482章 越女宮兒月第228章 耍無賴的楚王熊圍第634章 意在趙鞅第263章 剛正不阿的申無宇第580章 第700 701章 子路義釋公山不狃第90章 貼心小棉襖?第571章 身份特殊的死士第663章 朝堂激辯第240章 想閹了韓起?真是大佬第129章 狂哉!我楚第265章 李然又成了鍾離縣公第98章 動機第329章 第378 379章 耳食之談?第234章 第264 265章 又是季氏來攪局?第99章 公孫段的尾巴第3章 當辯客就要語出驚人第669章 吃虧是福第51章 勇夫褚蕩第47章 真相大白第595章 兩全其美的一場戲第344章 第401 402章 衆叛親離的楚王第661章 萬事俱備第140章 良臣將死?第63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168章 獻計叔孫豹第400章 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第575章 最後的瘋狂第700章 替罪之人第203章 第216 217章 楚材晉用?鄭材楚用!第354章 一樁好買賣第674章 自大的中行氏第606章 齊東野人第261章 遊說其實真的很難第497章 陽虎的借刀殺人第263章 剛正不阿的申無宇第422章 第500 501章 祭樂的執着第67章 家賊難防第705章 潞之戰第107章 鄭商就是了不起第124章 諜者觀從第77章 衛大夫齊惡第169章 王子圍的登傭第42章 初識子產第23章 做人留一線第714章 蒯聵舉旗第623章 南子是喜歡上李然了?第379章 難以抉擇第736章 謂我何求?第563章 後山的暗道第493章 陽虎獻俘第170章 治亂之道第305章 國有大城,何如?第44章 三桓鼎立第13章 樂安孫氏的猛人第71章 父親的心事第596章 第719 720章 坎有險,求小得第67章 家賊難防第738章 一家子的郊遊第411章 第480 481章 孫武很無奈第628章 不肯死心的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