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藥,種子

第258章 藥,種子

“阿澤哥回來了!”

林良珺衝進了百戶府中,林默珺正準備站起來,但是她還是坐正了身體,對着弟弟說道:

“回來就回來了,你大叫什麼!”

就在這個時候蘇澤大步的走進了百戶府,林默珺瞪了愚蠢的弟弟一眼,林良珺伶俐的跑了出去。

林默珺看着手上的兵書,冷冷的說道:“沒想到蘇先生這麼快就回來了?新婚就要冷落你那嬌妻嗎?”

蘇澤沒由來的感覺到了一股殺氣,不過他還是笑着說道:“這長寧衛都虧了百戶操勞,這不是收到你的信就回來了嗎?”

林默珺放下手裡的兵書說道:

“看來這位新娘子的魅力,還不如大員島大呢?”

蘇澤尷尬的咳嗽了一聲,林默珺這才說道:

“也不知道你總是惦念着大員島幹什麼,現在島上就這點人,而且我也看到,島上都是密林,想要開發難度很大。”

其實這麼大的一座島,如果好開發大明朝廷也不至於放着不理,大員島之所以從三國被發現以來一直荒廢着,只有零零星星的開發,其原因也是因爲這座島實在是太難開發了,或者說在工業時代來臨之前,開發成本太高了。

如今整個大員島上都是熱帶密林,而島嶼中間則是連綿的山脈,想要將這些雨林砍伐改造成良田,不僅僅需要大量的人口和工具設備,還需要面對大自然這個最可怕的敵人。

就如同西方在大航海時代開始之後,最早殖民的地區是南美北美的溫帶地區,最早發現卻距離歐洲最近的非洲卻只是建立貿易站?

原因當然不是因爲白人老爺心善,也不是因爲非洲土地貧瘠,主要原因還是非洲大量的叢林和熱帶雨林,瘧疾等大量的傳染病讓歐洲殖民者望而卻步。

而等到奎寧這種抗瘧疾的神藥出現以後,西方很快出現了瓜分非洲的狂潮。

蘇澤很清楚這一點,要開發大員島,除了大量的移民人口之外,有兩樣也是不能少的。

一種是大量的工具,比如鋸子鋤頭等工具,用來砍伐大員島上大片的原始叢林,開闢出可以種植的土地來。

如果糧食不能自給自足,那就無法開拓出太大規模的土地,也沒辦法建設成後發的基地。

另外一種就是抗瘧疾的藥物了,奎寧如今還在南美洲,蘇澤也詢問過皮埃爾神父,顯然他對於這種能夠治療瘧疾的藥物一無所知。

在現在的西方人看來,感染了瘧疾的治療方法只有祈禱上帝了。

想要取得奎寧不容易,但是在中華大地上還是有一種可以用於治療瘧疾的神藥的,那就是青蒿素了。

青蒿素是從黃花蒿中提取的,而黃花蒿是一種在中國廣泛分佈的野草,在中國的東南部地區都有生長,蘇澤在福建的山裡也見過這種藥草。

胡公公的工坊已經能夠提取很多天然化合物了,蘇澤準備讓他在實驗室中試着提取一下青蒿素。

不過光是提取青蒿素還不行,因爲黃花蒿中肯定有很多種物質,蘇澤並不知道什麼樣的工藝流程可以提取青蒿素,所以在提取完畢之後還需要進行反覆的實驗,甚至到了最後還需要在病人身上做實驗。

蘇澤想到了遠在江南的李時珍,當時就應該將李時珍帶回來。

不過等到年後,蘇澤準備乘坐海船前往上海,如果這條航線穩定下來,從上海來往福建也只需要十幾天的時間,不需要像現在這樣翻山越嶺了。

看到蘇澤正在思考,林默珺也沒有打斷他,只是安靜的翻着兵書。

十一月的福建已經冷起來了,長寧衛又在海邊,海浪拍打着峭壁,發出一陣陣的浪濤聲。

從小在海邊長大的林默珺,靜靜地聽着浪濤,看着手裡的兵書,再看看對面的蘇澤,沒由來的產生了一種安寧的感覺。

等到蘇澤思考完了,他這才說道:

“等開了春,大員島你就別去了,等到蚊蟲甦醒就有可能鬧瘧疾了。”

林默珺心中一暖,蘇澤繼續說道:

“開發大員島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做完的。”

林默珺點點頭,拓荒這種事情確實着急不了,雨林砍伐之後還要熟地,還要修建防洪的水利設施,沒有個幾年的水磨工夫,根本沒辦法弄好。

聽到蘇澤這麼說,林默珺一直緊繃着的心也鬆了一些,自從接到了蘇澤結婚的消息之後,她就經常在海上忙碌,如今見了蘇澤,心總算是安定了下來。

“俞世伯又給我寫信了。”

林默珺將一封信遞給蘇澤說道:

“這是他對乍浦之戰的總結。”

蘇澤連忙接過信封,這可是當世一流將領的戰後總結,這可是相當重要的一手戰爭資料。

【閱讀俞大猷戰果總結,兵法經驗+50,Lv8,200/4000】

信上果然俞大猷對於乍浦之戰的驚訝總結,在信中俞大猷首先是感謝了林默珺所獻的鴛鴦陣。

早在蘇澤同意之後,林默珺就將鴛鴦陣的陣法和操練的方法一五一十的寫給了俞大猷。

其實鴛鴦陣這種小隊作戰的陣法,也不是憑空出現的,從宋代就傳承下來的三才陣,就是一種攻守兼備的團隊作戰陣法。

對於俞大猷來說,鴛鴦陣中最重要的是訓練的方法。

蘇澤在俞大猷的來信中,也知道了如今明軍的基層軍事素養已經拉胯到了什麼地步。

其實之前從長寧衛這邊,蘇澤已經感受到了沿海衛所的海防鬆懈,可是沒想到整個大明衛所的基本軍事素養,都已經拉胯到了這個地步。

很多世襲千戶百戶都已經斷了武將世家的傳承,甚至連基礎的操訓都做不好。

最讓俞大猷震驚的就是浙江一些衛所的士兵,甚至連左右都分不清楚!

左右都分不清,更不要說是列陣行軍紮營作戰這些高難度的操作了。

俞大猷對於浙江衛所兵的素質已經絕望了,他能夠在乍浦之戰中取得不錯的戰果,靠的就是從浙江募的浙兵。

胡宗憲主政之後,遣返了前任張經調往浙江的客兵,改由將領在浙江當地自募本地兵。

胡宗憲聽取了俞大猷和戚繼光的建議,從礦盜和狂徒中招募士兵。

不過很顯然俞大猷對於這些新招募的士兵也不是很滿意。

他在給林默珺的信中,就抱怨義烏人貪財,只要軍餉或者賞錢稍有不足,就會串聯鬧事。

但是和俞大猷一起抗倭的戚繼光,稱讚義烏的人“尤事血氣,一戰之外,猶能再奮,但不聽號令,勝則直前不顧”。

最後在胡宗憲的拍板下,戚繼光和俞大猷各自在金華、義烏等待招募了三千人的“浙兵”,這也是取得乍浦之勝的本錢。

在俞大猷的信中,對於浙江未來的抗倭局勢充滿了信心,他的上司胡宗憲對他言聽計從,他和士兵同甘共苦一同操練,又有戚繼光這樣的志同道合的好友,他在信中大發宏願,說東南倭亂三年可平!

蘇澤看完了信之後,嘴角卻露出笑容。

林默珺很熟悉蘇澤的笑容,她立刻問到:

“看來蘇先生是對餘世伯的預測不認同了?”

蘇澤也沒想到林默珺竟然這麼瞭解他,他點頭說道:“是啊,俞總兵對於抗倭局勢太樂觀了。”

林默珺露出洗耳恭聽的表情。

蘇澤說道:“抗倭之難,從來都不是倭寇,而是在朝廷。”

“當年朱紈朱部堂是什麼身份?深得皇帝信任主持抗倭,也將雙嶼島攻破,東南倭寇一時銷聲匿跡,最後結果是什麼?”

“別的不說,鹿大王死後,福建的倭亂平息了嗎?”

林默珺搖頭,自從她不再扯着鹿大王的旗幟之後,福建沿海地區又陷入到了奇怪的動亂中。

總有不知道哪裡來的倭寇出現在各地的戰報中,這些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又不知道怎麼就消失的“倭寇”,又是走私又是劫掠,就連琉球使團的商船都差點被劫。

蘇澤又說道:

“再說如今胡宗憲主持抗倭,胡宗憲是嚴閣老的弟子,朝廷中另外一派肯定不會坐視嚴閣老得到平倭這個大功勞,就說招安汪直這件事,等着朝堂還要起風波呢。”

蘇澤說道:“軍事,從來都是政治的延續,俞世伯這樣的武將,總以爲靠着軍事上的才能可以解決一切問題,那他想的未免也太樂觀了一些。”

“古代吳有孫武,齊有孫臏,他們幫助吳和齊統一天下了嗎?沒有吧,最後橫掃天下的秦國,靠的還是變法的商君。”

林默珺也沉默了,她想到了奮勇抗倭的父親,在福州城外慘死,福州城內的守軍卻不願意搭救。

確實和蘇澤說的一樣,在幾次和倭寇作戰之後,林默珺也沒有對倭寇的畏懼。

無論是真倭和假倭,也都是普通人,他們吃了鳥銃的彈子會死,被大炮轟了戰船會沉,又不是什麼不可戰勝的妖魔。

可就算是林默珺在福建殺了這麼多的倭寇,各地的“倭寇”還是越來越多。

林默珺看向蘇澤說道:“所以,你是想要變法?”

看到蘇澤未置可否,林默珺有些疑惑。

難道不成不變法,蘇澤是要造反?

開玩笑了,別說本朝了,就算上前宋,也沒有一省解元公造反的吧?

林默珺壓下了心中的疑惑,應該就是變法了,所以蘇澤才這麼忙碌吧?

林默珺說道:“上一次俞世伯的信上說,要和戚將軍一起編寫兵書,問我能不能將鴛鴦陣也寫在兵書上,推廣在浙江抗倭。”

蘇澤無所謂的說道:“能爲抗倭做點貢獻,他們要寫兵書就寫吧,其實也不是什麼不傳之秘。”

其實軍事理論這種東西,從來都不是什麼秘密。

就拿日後戚繼光編寫的《紀效新書》來說,後來李氏朝鮮也拿着這本書去練兵,最後練出來的兵也是戰鬥力拉胯之極。

如果說光是有兵書,人人都能成爲絕世名將了,那歷史上的名將也不會這麼少了。

蘇澤對着林默珺說道:“俞世伯和戚將軍都是一時的帥才,就是沒有我們,他們也能總結出對倭作戰的方法的,但願能夠讓浙江少流點血。”

林默珺也點點頭。

接着林默珺又說道:“對了,你上次來信說的哪幾種植物種子,我在琉球的商港已經找到了。”

林默珺從房間裡搬出來一個匣子,打開之後說道:

“這是辣椒的種子,是從馬尼拉來的華人商船上找到的,據說這種子和胡椒一樣吃下去麻麻的,在大洋那邊的土人很喜歡吃這個。”

“這是番茄的種子,據說這種果子味道酸澀,但是當地土人很喜歡吃這個。”

“玉米種子,如今福建已經有人種植了,據說產量不錯,但是不抗餓。”

“還有這個種子,南洋已經有很多人種植了,在澳門也有人販賣,當地人都叫做南瓜,據說蒸熟了口感也不錯。”

林默珺又拿出一個土豆和紅薯說道:

“這也是馬尼拉商船上的,和我們在長寧衛種植的口味差不多,但是產量要比你推廣的低很多。”

蘇澤拿起來土豆,只看到這種沒有經過選育的原始土豆個頭很小,遠不如蘇澤帶來的土豆個頭大。

不過這種原始品種的種子也很有價值,只可惜蘇澤的種田技能才Lv5,還沒辦法進行育種研究。

林默珺有些遺憾的說道:“不過菸草和你說的橡膠還是沒找到,聽那些馬尼拉的華人船商說,有些西夷會在馬尼拉城內販售菸葉,只是沒見到有賣種子的。”

沒有找到菸葉和橡膠,蘇澤稍稍有些遺憾。

林默珺能夠蒐集到這麼多的南美作物的種子已經相當不容易了。

這些新的作物,蘇澤一方面打算在長寧衛附近的山裡推廣種植,另一方面也準備在拓荒大員的時候進行推廣。

林默珺站起來,站在百戶所裡透過窗戶看着一波波衝向岸邊的浪濤,突然轉頭看向蘇澤說道:

“你要不要和我出海?”

蘇澤微微一笑說道:“好啊。”

(本章完)

第625章 三本書第640章 仿孝文帝故事第339章 瘋狂的冬衣第115章 真傳一句話第509章 陸上絲路第616章 李如柏打老虎第276章 生產力爆炸!第528章 鐵路大計劃第456章 乏味的時代,激盪的世紀第228章 長壽內閣第411章 星空和道德律令第050章 賬房技能第555章 關稅第020章 四書五經大全第342章 汝最類父第296章 水清水濁論第037章 大明特色:逼良爲倭第388章 印花稅第467章 騎兵再上歷史舞臺第486章 王恭廠大爆炸第384章 槍炮 病菌與玻璃第160章 掀桌子第315章 開會的“藝術”和藝術第323章 胡宗憲獻策鄭國渠第514章 “皆大歡喜”第359章 敵軍氣衰第430章 鐵路第680章 電報和鐵路帶來的改變第392章 授時千年第104章 射擊技能突破第601章 從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第580章 信心比白銀重要第072章 巧破第494章 爹的事第683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第89章 合理,太合理了!088章屏蔽了第041章 螳螂和黃雀第638章 籌碼第569章 算瘋子第149章 主動出擊的計劃(中午十二點加更)第581章 貨幣和財政政策第206章 書生意氣第185章 去月港第474章 蒸汽車頭第202章 新錢發行第045章 知府之女第429章 填報志願第418章 公車上書第677章 毫無誠意第197章 鄉試魁首第149章 主動出擊的計劃(中午十二點加更)第499章 馬尼拉海戰第207章 航行澳門第295章 爆炸就是藝術第413章 新務救不了大明朝第009章 寒菜粥第049章 縣衙第484章 狂熱和剋制第113章 金色被動,六經注我第86章 大明平均戰力第460章 離天堂太遠,距中原太近第295章 爆炸就是藝術第069章 縣令第338章 嘉靖四十二年的第一場會第480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265章 歸有光第047章 官學和私學第332章 南京錢逛第336章 苦逼的大明宗室(求票)第531章 歌舞團第349章 裕王從唐肅宗故事第058章 練兵之要第450章 唯有死亡和稅收不可避免!第638章 籌碼第469章 渾濁世道,如何來救?第581章 貨幣和財政政策第90章 貪上史書第598章 系統性歧視第108章 於家往事,貢茶劫第202章 新錢發行第237章 水戰第175章 府試求策,靖海七策第414章 常山之蛇第411章 星空和道德律令第576章 李成樑的抉擇第421章 水晶宮制憲會議廳第356章 北歸和南歸第522章 東南:糟了,我成大秦了!第386章 父慈子孝第121章 肝的方向第101章 大數據練兵第562章 爆火的劇團第464章 駕崩第578章 惡性通脹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333章 徐州地方第387章 僅有一名獸醫的醫院第458章 豺狼當道,安問狐狸第488章 婆羅門和回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