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水師新軍和火器坊

第289章 水師新軍和火器坊

見到陶公公,蘇澤也露出笑意,兩人就這樣並肩的走進了市舶司。

一進了市舶司,陶公公就開始大倒苦水。

“蘇相公,您可終於回來了!今年倭寇入犯,琉球使團的商船就來了一次,朝廷已經三番五次的下令要求解送銀子上京師,再這麼下去,我這個市舶司的鎮守太監可就要當到頭了!”

蘇澤當然知道沒這麼誇張,如今市舶司鎮守太監可是個燙屁股的位置,也就只有陶公公還能勉力維持了。

進了正堂,蘇澤也不繞彎子,直接說道:“聽說陶公公造了一批戰船?”

陶公公嘆氣說道:“爲了打通琉球貿易,我用市舶司剩下的銀子和鑄幣司的新錢,造了二十艘千料的戰船,可是沒能驅使動啊!”

那一艘試航的船被倭寇搶走的事情,被陶公公隱瞞了下來,實在是太丟人了。

蘇澤說道:“正常,這海戰和陸戰不同,倉促是很難成軍的。”

“操縱船帆,駕駛船舵,這都是技術活兒,就連海上作戰和陸地上作戰不同。”

陶公公皺着臉,如今他也知道訓練海上軍隊的難處,可是時間不等人了。

內廷已經催了幾次了,如果市舶司積壓的絲綢再不賣掉,陶公公恐怕就要丟了宮裡的聖眷了。

蘇澤說道:“我長寧衛的林百戶倒是個擅長海戰的人,不過長寧衛滿打滿算,能夠上船的水手也只能湊夠五艘,想要更多的護航船,只靠長寧衛是不行的。”

陶公公看到蘇澤沒有直接講不行,就知道事情還有希望,他一向信任蘇澤,連忙問道:

“蘇相公有什麼辦法?”

蘇澤說道:“這永樂年間,大明水師能夠遠征大洋,諸國朝貢,別說是小小的倭寇,就連倭國也滅得。”

“可如今承平已久,各地衛所已經疏於訓練,不少海戰之法都失傳,很多海衛甚至連能駕駛大船的水手都湊不齊。”

陶公公連連點頭,蘇澤說的沒錯,這就是如今福建各衛所的情況。

戚繼光入福建之後,之所以一直都被動,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福建的沿海衛所戰鬥太弱,讓倭寇來去如風,光靠一支精銳陸軍,很難取得決定性的戰果,反而被沿海倭寇不斷的調動,將領和士兵都很疲敝。

福州港原本是沿海重鎮,當年鄭和下西洋的時候,一部分艦隊就是從這裡起航的。

當年鄭和下西洋的艦船,也有一部分是在這裡建造的。

這也是陶公公能從諸衛的船塢中,找到千料大船的製造手冊。

可是光有船,沒有能夠駕駛船的船長和水手,沒有能夠在海上作戰的水師士兵,還是沒辦法打通和琉球的航線。

蘇澤說道:“衛所斷代,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傳統的父子相繼,家族傳承的弊端。”

“這海上作戰之法,其實國初的時候各沿海衛所都是很擅長的,到了永樂年間也有不少善於指揮海戰的大將。”

“可是隨着國朝承平日久,很多海上作戰之法都在父子相傳中斷檔,能在水上作戰的衛所兵越來越少,能操帆駕船的也都當做家族傳承的秘傳,倒是沿海很多衛所的士族都沒有下過海。”

陶公公連點點頭,他爲了能讓這二十艘戰船動起來,也確實去過了很多沿海衛所,確實和蘇澤說的這樣。

蘇澤說道:“海上作戰和陸上作戰不同。陸地士卒入伍,只需要兵精糧足,幾個月就能成軍,再打上幾場勝仗,就可以稱之爲精銳了。”

“但是海軍不同,海上作戰需要先讓士兵學習作戰操典,還要配合在船上實訓,非幾個月就能成的。”

陶公公這下子徹底苦了臉,若是按照蘇澤的辦法,等到一年的時間將水師訓練出來,自己恐怕已經因爲辦事不利被髮配到南京守陵了。

不,去南京守陵都算是美差了,大概率去鳳陽守祖陵。

蘇澤話鋒一轉說道:“不過也有一個速成的法子。”

陶公公像是溺水的人,抓住了希望,他立刻問道:“什麼法子?”

蘇澤說道:“自從海貿斷絕之後,漳州、福州、泉州這些港口,多了不少無業的水手。”

陶公公眼睛一亮,他當然知道這些水手是哪裡來的,這些都是那些長期從事走私貿易的海商家族培養的水手。

陶公公本來也想要招募這些人,可是一方面這些人都是海上的老油子了,自己沒有懂得軍事的人管理,這些老油子甚至會拐了船投倭。

蘇澤說道:“但是這些水手只能用來駕船,不能用來作戰。”

陶公公連連點頭,他問道:“那作戰的士卒要從哪裡招募呢?”

蘇澤直接說道:“這最好的士兵,就在公公手底下啊。”

“雜家手底下?”

陶公公疑惑的指着自己。

蘇澤點頭說道:“敢問公公,如今整個福建,負責鑄幣的工坊,有匠人多少?”

陶公公還在福建鑄錢,他脫口而出道:“如今整個福建有十家鑄幣廠,鑄幣匠人兩千人。”

蘇澤又問道:“那被福建礦司管理的大鑒爐和礦山,有礦工多少人?”

陶公公想了想說道:“大概也有七八千多人。”

福建產高質量的閩鐵,有大鑒爐三座,每一座鐵廠都有工匠千人。

除此之外福建還有各種礦坑,也有大量官辦的工坊的礦戶在這些地方工作。

陶公公總攬整個福建鑄幣,在之前也是調研過一些地方的,他也有擁有對這些官辦工坊礦坑的管理權。

蘇澤問起這些,陶公公這才反應過來,他問道:“蘇相公說的是招募這些工匠和礦工?”

蘇澤點點頭。

陶公公來回踱步說道:“要說兵員,這些礦工和工匠確實不錯。”

戚家軍就是戚繼光從浙江招募的礦工,這些礦工經常械鬥,在浙江練兵的戚繼光就注意到這些礦工身體強壯,而且很有組織性,械鬥的時候能夠同進同退,戰鬥力超過普通的農民。

陶公公說道:“可是這些工匠上船真的行嗎?”

陶公公也是下了一番工夫的,海上作戰和陸地上截然不同,普通人出海之後能不能在船上站穩都是個問題,更不要說是拿着武器作戰了。

蘇澤自信的說道:“若是現在練習刀術、箭術,怕是再練上一年都趕不上倭寇。要迅速成軍,需要另闢蹊徑。”

“這個另闢蹊徑,就是鳥銃!”

陶公公自然也是知道鳥銃的。

用福建各衛所和戚家軍那邊的話說:“朝廷發的鳥銃是狗都不用!”

朝廷的鳥銃經常會火繩熄滅,無法引燃藥火,這些算是小問題,如果只是這樣也就算了。

炸膛、鉛彈卡殼,這些大問題也不斷,不少士卒都不敢用朝廷發的鳥銃瞄準射擊,就是害怕被炸膛的鳥銃炸瞎。

陶公公說道:“朝廷下發的鳥銃,士卒都不願意用,而且威力也不如佛郎機的鳥銃。”

蘇澤說道:“朝廷發的鳥銃確實不行,但是我福建的鐵本身質量就好,也不缺鐵匠,各衛所的藥火坊也能產藥火,爲什麼不自己造鳥銃呢?”

陶公公眼睛更亮了:“蘇相公還會造鳥銃?”

蘇澤自信滿滿的說道:“區區鳥銃,有何難的,佛郎機人能造,我們大明就造不好嗎?陶公公也知道爲什麼兵部的工坊造不好鳥銃的原因吧?”

陶公公連連點頭,他就是宮裡負責織造印染的太監出身的,自然知道這些官辦作坊的情況。

大明匠戶的制度雖然不像軍戶制度那樣嚴格了,但是京畿附近的工匠還是要去京師服役的。

官辦工坊中的匠人,一部分是世代在這座工坊工作的匠戶,被稱之爲坐匠。

一部分則是附近匠戶輪流去服役的,被稱之爲行匠。

國朝至今,無論是坐匠還是行匠,都不願意在官辦工坊服役,往往會想盡辦法逃脫服役。

而這些工坊的管理者,也都是衝着撈錢去的,根本不會抓生產質量。

如果是宮裡的產業還好,就算是撈錢了也要確保質量。

若是兵部這種製造武器的工坊,那就連臉都不要了,不僅僅交付的武器質量很差,數量上也有很大的水分。

如今朝廷下令仿製鳥銃,還能有這麼多質量差的鳥銃發下來。

等到了明末官辦工坊幾乎喪失了製造能力,大炮這種高端一點的武器根本沒辦法制造,只能由徐光啓向澳門的葡萄牙人購買,或者從沿海地區打撈荷蘭人的沉船。

蘇澤說道:“公公,只要在福州城外設火器工坊,再從礦工和鑄幣工匠中募兵一千,兩個月之內,就能疏通琉球航線,恢復琉球朝貢貿易!”

“好!”陶公公爲了保住現在的位置,咬牙拿出全部的家底,支持蘇澤訓練這支水師。

次日,福建抗倭新軍成立,蘇澤擔任總團練使,以市舶司這二十艘新打造的福船作爲班底,訓練新的水師抗倭。

對於這支團練,福建上下都表示了大力支持。

福建局勢混亂,各地團練層出不窮,很多縣都靠着當地鄉紳辦的團練自保。

蘇澤是福建解元,又有在江南辦團練的經歷,陶公公將艦船委託給他辦團練,在福建上下看來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

甚至整個福建官場都給了蘇澤不少支持。

在福州港口邊上,福州官員還要撥出土地,讓蘇澤建造“水師新軍講武堂”。

不過蘇澤並不願意在陸上建造講武堂,而是選擇在福建港外找了一座名爲川石島的小島,將水師講武堂設在了島上。

用蘇澤的說法是,講武堂設在海島上,可以讓學員更專心學習,同時島嶼也更靠近大海,可以進行一些海上模擬訓練。

其實蘇澤將講武堂設在島上,是爲了更好的控制這些學員,也避免官府對講武堂的滲透和干擾。

福建官府自然是不疑有他,還大力支持了蘇澤在島上建造學堂和宿舍。

陶公公的辦事效率也很高,不到半個月時間,就招募到了300名海商水手,再加上一千礦工和鑄幣工匠,全部都被送到了川石島水師講武堂中。

又由福州市舶司出面,在福州府城外設立藥火坊,又設立一座水力衝錘兵工坊,專門打造鳥銃。

蘇澤又向胡公公要來了小尤公公,讓他負責解決鳥銃槍管和藥火的問題。

蘇澤用了半個月的時間安頓好了川石島上的學員衣食住行問題,他又調來了長寧衛的幾個基層軍官擔任教官,先在川石島進行紀律和列陣訓練。

等到忙完了新軍講武堂的事情,蘇澤纔有空來到了福州城外的鳥銃兵工坊。

對於打造武器,小尤公公很有天分,這半個月的時間,他已經搞清楚朝廷鳥銃炸膛的原因了。

“蘇先生,朝廷鳥銃炸膛,一時朝廷下發的藥火配比不均勻,士兵操作不規範,經常會過量填裝藥火,導致炸膛。”

蘇澤點點頭,他訓練過鳥銃手,也知道如今大明衛所軍官的水平,他們自己連鳥銃作戰都沒搞清楚,更不要說是手下的士兵了。

還有的將官認爲藥火越多威力越大,自作主張要求手下裝填更多的藥火,導致炸膛頻發。

小尤公公又說道:“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朝廷用的鐵質量層次不齊,按照蘇先生的說法,這些鐵含有的雜質比較多,鍛打次數不足,在藥火爆炸的時候承力不足,導致發生炸膛。”

“那解決辦法呢?”

小尤公公拿出一根槍管說道:

“這是用我們福建閩鐵打造的槍管,蘇先生您看是不是和佛郎機槍管沒什麼差別?”

蘇澤接過之後,這支槍管十分的平整,確實和購買的佛郎機鳥銃沒什麼區別了。

小尤公公說道:“只需要反覆捶打,就能得到合格的槍管,其實朝廷也不是沒這個工藝,但是兵部的兵工坊管理不善,鍛打次數遠遠不足,質量才如此的低劣。”

蘇澤嘆息一聲,他也知道此時東西方的技術差距並沒有拉開,甚至大明有些技術還是先進的。

但是低下的管理水平和農奴式的官辦工坊,纔是制約武器良品率的重要問題。

蘇澤拍了拍小尤公公的肩膀說道:“召集工匠們,我要和他們說一說月俸,這一批鳥銃打造好了還有賞錢。”

“小尤公公你也定個章程出來,所有鳥銃上都要刻上經手工匠的名字,良品率低的要追責,必須要做到賞罰分明!”

(本章完)

第112章 太菜了,出金了第004章 龍王第014章 種田要用腦第209章 收穫滿滿第461章 人才“詛咒”第486章 王恭廠大爆炸第051章 邸報消息(加更,晚上還有)第554章 李成樑的手段第170章 縣試前第332章 南京錢逛7月12日 早上這章中午十一點發第146章 海戰之法第321章 譚綸欺天了!第573章 三大法王第343章 驕兵和悍將第496章 未曾開發的寶庫第168章 東南局勢大“好”第011章 準備開荒第248章 新學派,紫色被動第340章 目標,南京!第190章 不入宮可惜了!第398章 你的方案還是太保守了!第517章 不行就投了吧第595章 重注第308章 誣陷造反時,最好真的要反第284章 官場水太深,於兄把握不住第545章 入蜀通道(感覺中招了,今天請假欠第372章 愚民,吾不爲也!第558章 沐家和女真第116章 數學查賬,降維打擊第592章 曼陀羅花第176章 青雲之策(求月票!)第473章 財政仙術第507章 自由即不公第167章 酒中精,花精粹第461章 人才“詛咒”第657章 拼命第569章 算瘋子第653章 滾雪球第535章 伐蜀準備第380章 擲彈騎兵第571章 蘭州肅王第682章 最後一戰第140章 用人之道第581章 貨幣和財政政策第249章 回老家結婚,罷市第477章 投機與投資第552章 李成樑入京第602章 幹嘛嘛不成第635章 軍功章第125章 忙碌的文抄公第634章 爭陝西第224章 徐渭第010章 趕海第90章 貪上史書第118章 長寧衛新貌第381章 蘇大都督的倒模第066章 山雨欲來(三更)第269章 文學的紫色被動第176章 青雲之策(求月票!)第260章 高拱張居正(本卷完,明天新一卷)第304章 聖質如初第506章 發展不平衡矛盾第83章 練銃兵第194章 大撒幣工程第208章 瘋狂的龍涎香第419章 高拱倒臺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601章 從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第059章 新兵構想(加更)第066章 山雨欲來(三更)第224章 徐渭第507章 自由即不公第350章 大明朝廷的搬運工第308章 誣陷造反時,最好真的要反第030章 鬼市第034章 精製第516章 時代帷幕拉開第594章 如南北朝故事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極端了第506章 發展不平衡矛盾第100章 父女,回衛所第223章 沖天大將軍第003章 占卜第040章 藍色被動(晚上還有)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極端了第445章 致進步者的演講第150章 敏捷屬性的用處(加更求票)第379章 上皇迴鑾第362章 謠言,民心第420章 張居正變法第024章 械鬥罰銀第291章 戚家軍,伏子第98章 大明文壇(求月票啊!)第187章 愚智對答第171章 縣試(求月票)第621章 世界是個草臺班子第308章 誣陷造反時,最好真的要反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178章 平步青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