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造船】技能

第298章 【造船】技能

分化技能?

蘇澤沒想到穿越了這麼久,這系統竟然還有自己沒摸索到的功能。

在之前,蘇澤遇到過升級技能。

【化工】技能通過升級變成了【化學】技能,等於從一個基礎的分支技能,變成了更大概念範圍的技能。

但是技能分化是什麼?

蘇澤選擇了“是”之後,很快就明白了這個技能的意思。

【木匠】技能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從製作桌椅板凳這一類的普通木匠收益,到建造木頭屋子的建築,再到造船造車,建造水力磨坊,這些都可以歸到木匠中來。

所謂分化,其實就是將屬於【木匠】的寬泛分類,分成更加細節的分支。

這倒是也符合社會生產的發展的。

從古代更寬泛的“木匠”職業,開始分成“木工”,“船工”,“建築工”,只看到原本是Lv6的【木匠】,變成了另外幾個技能。

【技能“木匠”,根據現有經驗值,分化爲“木工”、“造船”和“營造”三個技能,根據現有技能掌握情況,分配經驗值。】

【分化出技能“木工”,技能經驗Lv5,1/1000】

【分化出技能“造船”,技能經驗Lv2,1/200】

【分化出技能“營造”,已掌握營造技能,增加營造技能的經驗值,技能經驗爲Lv3,20/300】

這麼智能的嘛?

蘇澤原來有營造技能,現在營造技能合併成了Lv3級。

而原來的【木匠】技能,則轉變成了【木工】,依然是Lv5,蘇澤看到被動技能依然可以使用。

而【造船】技能被定級爲Lv2,這倒是也合理,蘇澤從穿越以來也沒有親手造過什麼船。

有了【造船】技能,蘇澤對於造船就更加有信心了。

這一次蘇澤準備建造的是蓋倫船,這種帆船從十六世紀開始,一直到十九世紀的蒸汽動力戰船登上歷史舞臺前,一直都是海上爭霸的經典船隻。

讓蘇澤無語的是,蓋倫船的全套圖紙,都來自於林默珺在澳門買到的一本造船手冊。

這本英國人出版的造船手冊,竟然原原本本的將所有的造船技術細節都記錄的清清楚楚,這是什麼樣的大公無私的國際主義行爲!

不過想一想似乎也沒什麼奇怪的,因爲這個年代沒什麼保密意識,在啓蒙運動的百年,西方能夠迅速的發展,也和當時這種文化氛圍有關。

說個最搞笑的,所有歐洲人都知道前往新大陸的巨大利潤,這個時代的航海家都在前赴後繼的尋找前往美洲的航線。

在這樣的情況下,西班牙和英國竟然直接出版書籍,將前往新大陸的航海圖印刷出來,甚至連沿途的島嶼港口,都被這些航海家記錄出版。

而當時的歐洲各國竟然也沒有任何的保密意識,任由這一類書籍出版,甚至還有人專門翻譯成其他國家文字,出版到別的國家去。

這就相當於現代歐洲國家將製造光刻機的技術詳細的寫成書,然後再自己翻譯成中文出版給中國一樣。

離譜,就離譜。

這本蓋倫船的造船手冊,就是這樣的一本離譜的書。

如今世界上的航海霸主,西班牙人的主力艦船是卡拉克船。

蓋倫船的結構和克拉克船相差不大,本身就是在卡拉克船的基礎上改造的。

蘇澤通過【造船】技能,也對西方船隻發展有了一定的瞭解。

老式的“卡拉克”型帆艦及當時其他船舶的艏樓與艉樓過高,極易招風,使船在逆風時不易操縱。

英國人看到了這一點。降低了艏艉樓,尤其是艏樓的高度,同時還用方形的船艉代替原來圓形的船艉。這樣的新設計船型相對狹長,航速較快,在逆風中操縱性極佳。

只是如今歐洲各國還是認爲卡拉克船是更好的帆船,英國人爲了推廣自家的船,也不吝嗇將自己的造船技術印刷成書,就連遠東這種地區,而林默珺的造船手冊,是從一個老船匠手裡買到的。

公元1559年,也就是嘉靖三十八年,兩年前的時候,前任女王“血腥瑪麗”去世,英國的王位再次回到了伊麗莎白一世這位清教徒女王身上。

在伊麗莎白一世的統治下,英國進入了國力上升期,並且在她的統治下,英國艦隊擊敗了西班牙無敵艦隊,奠定了英國海權的基礎。

用文化6的術語,英國即將進入一個“黃金時代”。

不過在蘇澤看來,所謂的歐洲黃金時代,也是由倫敦街頭無數的飢寒交迫的童工,無數殖民地人民的血淚灌注。

她開啓了羊吃人運動,頒佈流浪者法案,禁止乞丐在城市中乞討,必須要進入工廠工作。

不過蘇澤倒是對這位女王不吝嗇讚美,因爲正是因爲伊麗莎白一世對紅茶的喜愛,讓武夷山的茶農都開始製造紅茶,福州市舶司每年出口的紅茶,其中有一半被葡萄牙、西班牙商人分銷賣給了英國人。

也就是說,伊麗莎白女王,是蘇澤茶葉出口貿易的第一大客戶。

不過現在喝紅茶還是英國貴族的事情,普通百姓根本買不起。

蘇澤還在其他幾個茶葉產區推廣紅茶的製造技術,歐洲可是一個茶葉消耗的大市場。

收起雜亂的思緒,蘇澤再次查看【造船】技能。

有了這個之後,蘇澤對於風帆船的建造也有了相應的瞭解。

蓋倫船是一種帆船樣式,蓋倫帆船被分爲3種具有代表性的大小尺寸建造:小型(100-400噸),中型(500-800噸),以及大型(900-1200噸)。

這其中,歐洲各國的也有各自的特點。

英國人偏好小型的蓋倫船,也就是三百噸左右的小型蓋倫船。

英國人率先使用整體的下層甲板,這種結構更穩固,可以承受火炮的後坐力,因爲英國人的小型蓋倫船,也能安裝40門以下的火炮,甲板能承受火炮齊射的後坐力。

而西班牙人,則更急愛喜歡1200頓的大型蓋倫船。

大型蓋倫船能安裝的火炮高達百門,需要幾百名水手才能驅動,是妥妥的海上巨獸。

不過大船和小船,並不是根據戰鬥力需要而選擇的,而是各國的需求不同。

即使是英國人在伊麗莎白一世時期,曾經擊敗西班牙的無敵艦隊,但是西班牙人很快又造出了新的艦隊,英國和西班牙進入到了海軍戰備競賽中。

除此之外,崛起的海上馬車伕荷蘭人,也在向兩國挑釁。

如今的局勢,西班牙人還是霸主,掌控南美洲的廣闊土地,手裡捏着印加帝國的黃金和白銀。

西班牙人需要往來於新世界和本土,遠洋貿易需要更大的船來運貨。

英國人當然也想要建造大船,但是這個時候英國人國力有限,和西班牙人的競爭也花費了太多的金錢。

所以纔有伊麗莎白在位期間的掠奪令,著名大海盜德雷克船長,就是伊麗莎白女王詔安的海盜王。

英國艦隊也是海盜打法,用更有機動性的小型蓋倫船,來劫掠西班牙人的大船。

不過在東亞,三百噸的船已經不是小船了,換算成大明的單位就是千料的大船了。

蘇澤準備用這艘蓋倫船積累【造船】技能的經驗,日後再建造更大規格的船。

而上了川石島的造船匠人,蘇澤也不準備放人了,他派人將這些工匠的家人都接過來,又給這些工匠開了薪水,讓他們安心的造船。

川石島練兵,大造船隻,轟轟烈烈的邁向了嘉靖四十一年。

新年前夕,方望海告假,帶着李夫人和女兒外孫兒子,一起返回福建和蘇澤一起過年。

最近海域平靜了,蘇澤親自乘坐飛剪船去上海碼頭迎接岳丈一家。

等見到了久別重逢的妻子,蘇澤自然是歡喜,又抱起牙牙學語的兒子,再次讓蘇澤有了加油的動力。

不過在碼頭上方望海還是一股悶悶不樂的樣子,等上了船艙,蘇澤向妻子問道:

“岳父大人是怎麼了?”

方若蘭推開蘇澤毛躁的手說道:“爹是想要辭官了。”

“辭官?”

蘇澤疑惑的說道:“岳父大人還不到五十歲,難道是身體不舒服,我給他看下?”

方若蘭搖頭說道:“不是身體不舒服,是心病。”

方若蘭嘆息一聲說道:“自從趙貞吉就任之後,爹的心情就差了很多,前段時間連鈔關廳的差事都丟了,只剩下一個名義上代掌南京戶部的虛職,事情基本上都落在了趙貞吉手裡。”

“特別是年前,浙江的胡宗憲寫信,向南京戶部要糧食。今年浙江九縣被淹,又在執行改稻爲桑,爹就想支援浙江一點銀子,誰知道趙貞吉激烈反對,硬是扛着不肯發糧。”

“爹氣不過,上書乞病休,朝廷不允,等年後爹準備不回南京了,直接在福建上書乞休。”

蘇澤愣了一下,沒想到方望海的去意這麼堅決。

不過仔細想想,方望海不願意幹了也正常。

在蘇澤看來,方望海這位老丈人還是個有能力的官員。

如果說方望海的【行政】能力有Lv15,那麼他的【政治】只有Lv10.

方望海不會站隊,沒有投靠嚴黨和清流。

其實也不是方望海不願意投靠清流,而是他這樣一個偏向技術的官僚,還是很難認同清流那一套理念的。

方望海是個做事的人,籌建鈔關廳這種實際事務,方望海就能做的很好。

但是政治鬥爭,方望海連蘇澤都不如。

在南京戶部侍郎這個級別上,他自然不是官場老油子趙貞吉的對手。

搞辦公室政治,趙貞吉能抵得上好幾個方望海。

要說交情,趙貞吉和胡宗憲是故交,是好友,在趙貞吉在家丁憂的時候,胡宗憲就和他不停的通信,那時候兩人關係融洽,趙貞吉還給胡宗憲平倭出謀劃策。

可趙貞吉得到清流的舉薦,出任南京戶部侍郎之後,趙貞吉就想盡辦法拒絕胡宗憲的求援,禁止江南的糧食進入浙江。

比起來,自己的老丈人方望海和胡宗憲的關係就淺多了。

他們不過是在浙江鈔關稅上有些合作,後來胡宗憲還侵奪了浙江鈔關廳的職權,兩人合作不歡而散。

可就是這樣,在浙江大災之後,方望海還是不計前嫌,願意支援浙江糧食。

蘇澤對方望海肅然起敬,大明朝像是方望海這樣的官員不多了。

方若蘭說道:“今年以來,爹想做的事情多方掣肘,最後一事無成。”

“你幫着爹籌辦的鈔關廳也都廢了,南京戶部那些官員也都倒向了趙貞吉。”

“娘也覺得,爹這個官做的沒什麼意思,就勸他先回福建,不行就辭官回鄉好了。”

好官難做,方望海是個辦事的人,對下屬也不錯,可是在大明這個官場體系中,做事的人就不是升遷的那個。

官員提拔升遷,全都是依靠上級。

大臣要進內閣,要看皇帝的喜好。

重要崗位大臣的任命,要看內閣的推薦。

就連最基層的崗位,也要看上官的推薦和考成。

方望海沒有後臺,和清流的明日之星,徐閣老的弟子趙貞吉比起來,到底要投靠誰自然不用說。

南京戶部的官員倒向趙貞吉,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蘇澤苦笑一聲,大明朝中後期的改革,最後基本上都是人亡政息,就算是好一點的也就是人走茶涼。

蘇澤幫着方望海在江南籌辦鈔關廳,改革南京鹽法,平定振武營叛亂,做了這麼的事情,最後在江南官場上,卻是一點成果都沒有留下來。

官場的人脈、聲望,都如同浮雲一樣,隨時可以吹散。

回過頭來,蘇澤在南直隸留下的成果,都和官場沒什麼關係。

一個是天工書院,雖然蘇澤已經去了福建,但是天工書院培養的學生,已經融入到江南各行各業中。

《天工開物》一書中的種種賺錢法門,如今在江南都有工坊,蘇澤在這些工坊主和匠人眼中,幾乎是祖師爺一樣的存在。

另外一個就是《警示報》和《通言說》,這一份報紙一份雜誌,已經覆蓋整個南直隸,連南直隸附近的兩湖、江西、山東等省,都有了印刷坊刊印。

最後就是上海抗倭緝私總團了,蘇澤嘴角露出笑容,爲了保住這個據點,蘇澤可以說是煞費苦心。

(本章完)

第439章 統一市場和國家第553章 解散國子監第179章 來了的,走了的第490章 駁速勝論第408章 駱駝祥子第516章 時代帷幕拉開第338章 嘉靖四十二年的第一場會第133章 風將起,雨綿綿第433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203章 圍三缺一第019章 科舉技能第074章 打探消息第312章 “蘇汝霖!幹恁娘!”(加更)第222章 雙金色被動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153章 何謂正義?天降正義第459章 雲南沐家那檔子破事第537章 人事辦人事第665章 海參崴第070章 典型的大明官第639章 集團利益和首領意志第044章 大明神劍第184章 勞動者的智慧第215章 黃老爺竟是我?第620章 誅心,出版大明實錄第459章 雲南沐家那檔子破事第676章 和談人選第195章 投宿西禪寺第111章 衛所事忙,科舉升級第413章 新務救不了大明朝第241章 朕的錢!第469章 渾濁世道,如何來救?第471章 蠻夷也,不辯經第022章 畝產第267章 要不要造反?第583章 九州討伐第204章 人口和土地第650章 無煙火藥第553章 解散國子監出門了,晚上八點半更新第064章 二探鬼市第071章 破題第602章 幹嘛嘛不成第062章 三角貿易第545章 入蜀通道(感覺中招了,今天請假欠第91章 追回旌表(晚上大章,卷末了求訂閱)第564章 怎麼交稅?第493章 燙手山芋第156章 “倭”亂未平第143章 一網打盡!第102章 火器時代秘籍步法第668章 總需要一場決戰第672章 最終還是練兵第97章 再破題第620章 誅心,出版大明實錄第154章 大勝!何以酬功?第049章 縣衙第133章 風將起,雨綿綿第357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第340章 目標,南京!第539章 觀政進士考試第202章 新錢發行第427章 湯顯祖考申論第537章 人事辦人事第046章 南平縣學第279章 紫色講學被動第604章 山東“大捷”第398章 你的方案還是太保守了!第624章 大都督先例第92章 殺狐(本卷完,6500字大章求訂閱)第588章 低道德優勢第92章 殺狐(本卷完,6500字大章求訂閱)第068章 再入縣城第263章 解決方法(三更,求票)第115章 真傳一句話第93章 農事忙,技能漲第184章 勞動者的智慧第397章 佛法入草原第376章 草芥飛長,破土欲出第568章 炮兵理論第435章 髒東西第250章 胡宗憲來訪第267章 要不要造反?第253章 籌辦婚禮第558章 沐家和女真第384章 槍炮 病菌與玻璃第282章 使用國策改稻爲桑第166章 武夷山紅茶推一本朋友的書第056章 脫毒難第166章 武夷山紅茶第618章 捨不得第512章 蜀中和漢中第165章 金色書法技能第272章 吾未壯(本卷完)第657章 拼命第152章 飛翔的荷蘭人第143章 一網打盡!第371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265章 歸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