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豬突猛進

蘇澤走進田裡一看,這大葉的植物果然是菸葉。

種植菸草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人必須要彎着身子,完整的將菸葉切下來。

菸葉會分泌焦油,在秋老虎氾濫的南方地區收割菸葉,煙油和汗水混合在一起,幾天都洗不掉。

確定了是菸葉之後,蘇澤對林七叔說道:

“這一批菸葉收割了之後,種子要全部留下來,不可以泄露出去。”

蘇澤接着說道:“七叔,麻煩你培養幾個弟子,讓他們去大員島指揮人種植菸草。”

蘇澤摘下一片菸葉,蘇澤雖然不抽菸,但是他以前的導師是個老煙鬼,在學校考察的時候經常向菸農收購菸葉。

這種菸葉需要在烤房中烤成黃色的菸葉,這纔是香菸中的菸絲。

蘇澤可不準備將香菸賣到國內,他準備在大員島上建造幾座種植園,專門將這些菸葉出口到倭國和南洋地區。

林七叔重重的點頭,這菸葉田不大,只要控制住了種子就可以了。

至於種植菸葉其實也沒什麼講究的,主要就是這東西消耗土壤肥力,種完之後必須要增肥和翻耕才能種植下一輪。

大員島上的氣候正適合種植菸葉,而且蘇澤準備在遠離城鎮的地方開闢種植園,這樣可以暫時壟斷煙葉一段時間。

想要完全壟斷是不可能的,這東西原產南美洲,經過西班牙商人的不懈努力,已經開始在歐洲流行開了。

在賺錢這件事上,西班牙人的底線可是相當低的。

在發現這種上癮的菸草之後,西班牙商人第一反應就是獻給了他們的皇帝。

林七叔這邊還種植了番茄等一系列的南美洲植物,蘇澤還是忍不住摘了一些又小又醜的番茄回去,番茄炒雞蛋可是他八年都沒嘗過的美味了,這次回去他準備回去抄給方若蘭嚐嚐,順便肝一下【廚藝】技能。

不過這次蘇澤出來視察,倒是沒有看起來那麼輕鬆。

由於這個時代拉胯的通訊能力,林良珺帶領的軍隊離開福建攻入江西之後,軍情傳遞的時間間隔就越來越長。

蘇澤現在手裡收到的,還是五天之前的戰報。

要不要“順手”搞出無線電?

可是怎麼才能學會“電子”技能呢?難不成要學着富蘭克林放風箏嗎?

不行,那實在是太危險了!

而且要製作無線電,還需要膠圈也就是橡膠,蘇澤在港口搜尋了這麼久,也沒有找到橡膠樹。

算了,實在不行還是多建設驛站吧,等到什麼時候發現橡膠樹的種子,再想着點亮“電子”技能吧。

電子應該是個技能吧,就連【火器製造】和【行政學】都算“生活”技能,沒理由電子不是生活技能!

蘇澤胡思亂想着,拆開了手裡的戰報。

林良珺進入江西之後,一路上進展非常順利。

江西的官軍連飛龍軍都剿不了,更不要說裝備了鳥銃的福建新軍了。

林良珺的福建新軍第二旅,是目前火器化程度最高的部隊。

林良珺寫給蘇澤的信上說,在剛剛進入江西的時候,他的第二旅只有一千人。

這還是在福建擴兵了一次的結果。

但是進入江西之後,第二旅急劇膨脹,迅速膨脹到了三千人。

按照蘇澤的軍制,一個旅滿編是五千人,不過現在還是草創的時候,每個旅只有一千人。

但是每個旅的軍官骨架都已經搭好了,所以只要能夠迅速募兵,很快就能充實起來。

林良珺給蘇澤的信中,只有兩件事,要糧草和要槍彈。

蘇澤已經將福建都能調集的糧食都送到江西了,但是面對急速膨脹的第二旅,蘇澤依然十分的頭疼。

好在今年的秋糧已經開始徵收了,只要再穩住一段時間,就能保證第二旅的補給了。

只是不知道第二旅的士兵,能不能吃得慣紅薯乾和土豆泥了。

至於槍和彈藥,蘇澤在南平建造的鐵礦和鑄幣廠已經改造成了兵工廠。

小尤公公返回了他在南平礦坑附近的鑄幣廠,已經開始着手改進槍管制造工藝了。

只不過如今的冶煉技術還是不夠,還需要通過鍛打來除去槍管中的雜質,才能保證槍管在長期使用中不炸膛。

不過經過小尤公公的改進,利用水力衝錘進行鍛打預處理,再加上水力錘打的半機械化流程,如今整個工坊區每天能產二百杆鳥銃。

而使用彈簧燧石的無火繩的擊發槍,因爲彈簧產量的制約,目前一天也只能生產二十把,主要配發給軍隊中的神槍手和突擊手使用。

除此之外,鉛丸、藥火、油紙等一系列的彈藥配件,和標準化的軍糧一起,都通過統一的渠道運往前線。

看到林良珺又是要糧食要武器的軍情公文,蘇澤的血壓又上來了,這傢伙離了火藥就不能打仗了?看看人家第三旅的俞諮皋多好,帶着戚家軍扎進了漳州府之後,很快就打出了戰果,而且從沒有向蘇澤要過武器。

張璉在歷史上的農民軍起義中,確實也屬於比較拉的這一類。

或者說他的運氣實在是太差了。

在蘇澤穿越前的歷史上,張璉就是被戚家軍剿滅的,甚至要比在這個世界更早被剿滅。

在沒有被蘇澤改變的時間線上,戚繼光在福建抗倭的時候,“順手”就將張璉給滅了。

張璉的大本營在粵閩之間的山上,在福建南部的戰事失敗之後,張璉就在山上結寨自保。

但是這些山寨首尾相連,張璉手下又沒有正經懂得打仗紮營的軍事顧問,就被明軍火燒連營,徹底將老巢燒了。

起義軍傷亡慘重,遂率餘部由雲霄河引航出海,聯合海上武裝力量,繼續對抗明朝。以後又輾轉南下,奪佔三佛齊島(今蘇門答臘)稱帝,佔有舊港、柔佛、馬六甲等地,墾殖爲漁,稱番舶長,當地漳州人和泉州人及海外華裔移民均依附於他。

在這個被蘇澤改變的歷史時間線上,也發生了同樣的結果。

在觀察到了張璉山寨的佈置之後,俞諮皋不愧是將門虎子,他是俞大猷親手教導起來的,熟讀兵書。

後來在蘇澤麾下,又結合了蘇澤的軍事理論,發展出一套他自己的戰法。

俞諮皋改進了鴛鴦陣,在增加了火器使用的基礎上,簡化了戰陣的複雜性,讓原本適合在開闊地區作戰的鴛鴦陣更加適合在山區作戰。

俞諮皋還提出要在遠程範圍就先打擊敵人,爭取先發制人的作戰方針,強調偵查和前期戰鬥佈置的重要性。

對蘇澤來說,自己真的是撿到寶了。

要是在俞諮皋在原本那個歷史時間線上,最終官至福建總兵,雖然不如他爹俞大猷的戰功卓著,但是也一代名將了。

俞諮皋發現了飛龍軍營寨的漏洞之後,親自觀測風向,帶領精銳士兵殺進了飛龍軍大營附近。

俞諮皋一邊製造混亂,一邊在騾子身上綁上酒瓶。

這些酒瓶都是泉州運來的高度酒,自從《天工開物》刊行以來,一些酒商已經能夠販售60度的白酒了。

這些白酒再經過提純,就可以製造成80-90度的酒精。

蘇澤收購了大量的白酒,提純後送給俞諮皋。

俞諮皋將這些白酒和桐油混合後,給瓶子上塞上布條,然後驅趕騾子衝向飛龍軍的營地,他則用引線控制引燃的時間,等到騾子羣進入飛龍軍的木質營寨之後,這才一把點燃了這些酒瓶!

巨大的爆炸造成了巨大的火球,瞬間淹沒了這座營地。

而在風向的作用下,果然火災迅速蔓延到了整個飛龍軍的營寨。

張璉見到火勢不可阻擋,只能帶着親信在雲霄河乘船,準備逃亡南洋。

但是這次俞諮皋已經得到了蘇澤的提醒,早就已經派遣了水師在雲霄河下游攔截,果然將張璉和一衆“王侯丞相”抓獲。

飛龍軍一滅,俞諮皋更是直接翻過了閩粵之間的山區,直接向廣東潮州府進攻。

看看人家俞諮皋!

不過林良珺的進展還是不錯的,五日前他已經攻下了江西撫州府,將戰線推進到了鄱陽湖邊上。

撫州知府逃亡,各縣也望風而降。

其實撫州府靠近江西的省城南昌,按理說不應該這麼容易被攻克。

只是大明朝廷自己太作,這才讓江西兵力空虛,連飛龍軍都打不過。

自從正德年間的“宸濠之亂”後,寧王一脈被除藩。

大明的藩王制度,雖然經常被詬病是養豬,但是有些地區的藩王還是有現實意義的。

比如江西這個地方,自古就是反賊叢生的地方,從明初以來這裡前赴後繼的出產反賊,大明在江西設置藩國,就是爲了鎮壓這些反賊。

也不知道江西這個地方是飲食還是風水的問題,到了正德年間連藩王都造反了。

朱宸濠被王陽明鎮壓,寧王被廢之後,朝廷就沒有繼續在江西設置藩王。

這也導致了江西的軍事力量進一步削弱,這之後江西也陸續發生了好幾起叛亂,包含羅教的宗教叛亂,狂徒之亂,然後就是飛龍軍,江西的兵力已經見底了,別說撫州了,現在南長城都惴惴不安,生怕被第二旅進攻。

不過林良珺也謹記蘇澤的教導,他只是在撫州以西佈置防線,防止南昌的明軍反撲,然後自己帶着部隊繼續東進,沿着鄱陽湖進攻饒州府。

而從浙江進軍的林德陽,則帶領浙江新軍直撲景德鎮。

景德鎮是南直隸和江西之間的重鎮,林德陽接到的命令是幫助林良珺擋住南直隸方向來的援軍,保證林良珺能夠控制鄱陽湖沿岸的重點城市,建造水師阻攔長江。

果然,林德陽在景德鎮附近遭遇了明軍的阻擋。

張居正對局勢的判斷非常正確,他出手也非常果斷,他立刻將徽州府的所有可用之兵,全部都派往了和江西交界的地方。

在接到了江西巡撫求援的消息之後,張居正立刻以誠意伯劉世延爲主將,帶領五千徽州兵進入江西,直撲重鎮景德鎮。

林德陽麾下只有三千新軍,不過林德陽的新軍都是配備了火器的,在遭遇了突襲慌亂之後,林德陽立刻組織起來防線,開始利用火器反攻。

明軍還是第一次遇到這樣集中使用火器,很快就被打的節節敗退。

張居正確實有識人之明,劉世延確實打仗很不錯,在林德陽這樣的進攻下,居然還能穩住防線,然後向後方的張居正索要火器和弓箭。

張居正咬咬牙,將南京府庫內的弓箭和火器都調到了前線,還真的讓兩軍在景德鎮前對峙了起來。

能夠打成這樣,已經足見劉世延的牛叉了,可是他也很清楚他想要進攻是不可能了,現在戰略意圖已經從佔領景德鎮狙擊閩浙聯軍,變成了靠在徽州府府境邊上了,守住徽州府。

張居正也沒辦法,徽州府對大明實在是太重要了。

徽州是南直隸最繁華的府之一,在最興盛的時候能和蘇鬆媲美。

南直隸已經丟了蘇鬆,不能再丟徽州府了。

除此之外,徽州府還文教興盛,很多朝廷大員都是出自徽州府。

比如汪道昆,比如許國,徽州府在朝廷出仕衆多,在朝廷也很有話語權。

若是徽州府失陷,別說劉世延,張居正都承擔不起這個責任。

林德陽謹記着蘇澤的戰略要求,帶兵進入景德鎮之後,就沒有繼續刺激劉世延的軍隊。

林德陽發現景德鎮的窯戶經常和火焰打交道,紀律性也很強,還擁有機械知識。

於是乾脆在景德鎮募集新兵,然後不斷的用招募的新兵去前線輪戰。

他的目標是擋住徽州府的明軍,只要這個戰略目標完成,林德陽就是有功勞的。

因爲按照蘇澤新修訂的《軍功條令》,計算戰功戰果的時候,不僅僅是通過人頭斬獲來簡單計算。

俘虜敵軍、戰略掩護等等都會計算到軍功中。

也就是說林德陽即使不是主攻部隊,只要能完成既定的戰略目標,同樣也是大功一件。

等到五天後,蘇澤接到戰報,林良珺攻克饒州府,只要再克南康府,就能佔領鄱陽湖沿岸大半的城市。

第530章 父母之愛兒,則爲之計深遠第315章 開會的“藝術”和藝術第329章 秩序的邊疆第387章 僅有一名獸醫的醫院第590章 夷夏首足論第536章 特別都察院第425章 兼併崩潰螺旋第436章 道魔增長第606章 歐陸來信(續)第315章 開會的“藝術”和藝術第342章 汝最類父第352章 大明馬嵬坡第302章 重商主義第89章 合理,太合理了!第393章 超品提拔之弊第340章 目標,南京!第644章 藩屬國條約第630章 女王朝貢第178章 平步青雲第356章 北歸和南歸第396章 龍虎山張家第446章 萬國博覽會第549章 拆遷問題第598章 系統性歧視第540章 挖人第81章 肝技能忙(上架求首訂)第111章 衛所事忙,科舉升級第108章 於家往事,貢茶劫第447章 琉球內附第548章 城市與鄉村第012章 煙薯第559章 沐家請降第582章 夜郎自大第015章 朝堂一紙風第254章 大婚(求月票!)第554章 李成樑的手段第238章 合龍門(加更)第473章 財政仙術第503章 弄不完的權第556章 內閣議事第409章 廣築城?第349章 裕王從唐肅宗故事第127章 文學技能升級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664章 鐵路司的暢想第263章 解決方法(三更,求票)第183章 南平鄉野調查其一第560章 播州問題第629章 法律變革第186章 大買賣第114章 頭號二號冤種第623章 教亂第472章 都是人精第190章 不入宮可惜了!第022章 畝產第500章 馬尼拉總督人選第320章 西禪寺培訓班第334章 鑽膛炮第137章 分基地,寶山第676章 和談人選第657章 拼命第599章 土豆粑粑第153章 何謂正義?天降正義第288章 是時候開始加速了!第254章 大婚(求月票!)第374章 “與民同樂”的鰲山燈會第589章 老虎不打打蒼蠅第203章 圍三缺一第152章 飛翔的荷蘭人第535章 伐蜀準備第204章 人口和土地第513章 內鬥是大明特色第452章 兩個世界第385章 安南故土,自古以來第374章 “與民同樂”的鰲山燈會第151章 數學,機械和航海第074章 打探消息第225章 諸夏夷狄論第148章 雞肋的紫色被動第110章 活字印刷的優勢,人市第058章 練兵之要第393章 超品提拔之弊第323章 胡宗憲獻策鄭國渠第547章 破蜀道第482章 缺官第331章 還政於民檄文(卷末求票)第327章 張居正諫行一條鞭法第028章 初陣第445章 致進步者的演講第263章 解決方法(三更,求票)第665章 海參崴第232章 倭寇再臨(卷末,求票!)第403章 於二公子的風險投資(三)第154章 大勝!何以酬功?第95章 中華茶道,醫局第93章 農事忙,技能漲第054章 抵捐第344章 有恆產者有恆心第141章 秋水仙素和水楊苷第507章 自由即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