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登陸,仁川

仁川。

這裡是距離朝鮮王城漢城最近的港口,不過在朝鮮實行閉關鎖國之後,仁川港口也隨之封鎖,設置仁川道防禦使變成了一座軍港。

但是在大明強盛的這麼幾百年中,朝鮮非常的恭順,和大明隔海相對的仁川幾乎沒有遇到過什麼危機。

而朝鮮的水師也在這百年內非常快的速度墮落了下去,兩班制度誕生了一大批只願意在朝堂享受和爭權奪利的世襲貴族,仁川防禦使甚至一年都來不了仁川一次。

不僅僅是仁川防禦使,仁川中層以上的軍官都是屬於文武兩班的序列,這些職位都已經成爲世襲的貴族爵位,被幾個家族壟斷。

而這些家族都世代居住在漢城,平日裡誰也不願意來這個偏僻的軍港上任。

甚至有的軍官從來就沒有來過仁川。

這種情況下,仁川防禦道的戰鬥力可想而知。

而朝鮮的兩班制度,讓兩班貴族都將普通百姓視作賤民,實際上不僅僅是普通百姓在兩班貴族眼中和兩腳羊無異,甚至那些中人,也就是家族中庶出的子弟,只能得到低級職位的同族也都是兩腳羊。

李舜臣這種沒落的官員子弟,也同樣被他們這些人看不起。

仁川的港口內,軍戶早就已經不在軍營訓練,他們甚至有的已經幾代都從事漁業,只有在有人檢閱的時候纔會穿上軍服。

這也是李舜臣選擇在仁川登陸的原因,通過聲東擊西將朝鮮的出力吸引到了釜山,而他攜帶主力從仁川登陸,目標就是距離仁川不到一日路程的漢城!

果然,一切和李舜臣預料的那樣,仁川的守軍可以說是毫無戰鬥力。

當日早上九點開始圍攻仁川港,不到半個時辰仁川港就全面投降。

李舜臣在正午十二點前,就將兩千濟州島軍和一千東海貿易公司僱傭軍送到了案上。

李舜臣帶領士兵休整了一個時辰,在夜色降臨之前帶領士兵迅速向東,直撲朝鮮的首都漢城而去。

仁川這個地方距離漢城實在是太近了,李舜臣知道就算是朝鮮君臣再拉胯,自己登陸的消息也瞞不住。

所以李舜臣這一次的計劃,並不是要閃電戰拿下漢城,直接抓到朝鮮君臣。

李舜臣在仁川登陸後,在漢城內立刻開始張貼李舜臣的檄文,各種流言出現在城中。

又說李舜臣帶領東南兩萬精銳登陸,就是爲了教訓朝鮮君臣對東南不恭順。

也有說李舜臣在朝鮮組織了十萬人的軍隊,要來漢城“清君側”。

還有說漢城內部早就已經埋伏了內奸,只要李舜臣的軍隊到了城下就會有人獻城投降。

還有說朝鮮小朝廷派去釜山的軍隊大敗,已經全軍覆沒了。

種種消息喧囂塵上,其中真真假假讓人難辨。

而李舜臣的策略也是大張旗鼓的進軍,又聯繫進步會在漢城附近製造起義,奪取一些鄉鎮和交通要道,製造四處起火的聲勢。

朝鮮君臣哪裡見過這樣的聲勢。

朝鮮王朝內部的動亂不少,什麼王子之亂,什麼士禍黨爭,但是那都是統治集團內部的鬥爭。

特別是朝鮮的兩班貴族,他們就是在朝鮮王朝內部一次次動亂中崛起的。

王室爭權奪利,纔給了中樞政局動盪,纔給了兩班貴族擴大權利的機會。

在兩次繼承戰爭後,兩班貴族內部又爆發了內鬥,但是這時候君弱臣強的局勢已經形成了。

也就是說,以往就算是發生動亂,居住在漢城的兩班貴族們也不會太擔心,他們只要不站隊,最終家族的地位都不會有影響,可以與國同休的享受富貴。

但是這一次的情況完全不同。

李舜臣打出的旗號是廢除朝鮮君主和兩班制度,要在朝鮮實行憲政。

這等於是要廢除兩班貴族的根子,徹底將這個階層消滅!

這也是爲什麼朝鮮在內部如此腐敗和動亂的情況下,在李舜臣的進步會發出檄文後,朝鮮君臣能夠迅速放下爭鬥,組建軍隊前往釜山平叛的原因。

可是結果是李舜臣根本沒有攻打釜山,而是直接從仁川登陸,進攻漢城而來了。

這下子朝鮮君臣徹底慌了。

如今在位的是朝鮮第十三任君主李峘,也就是後世的朝鮮明宗。

李峘算是朝鮮王朝還算及格水平的君主了,他繼位的時候靠的是上一任朝鮮仁宗絕嗣,李峘從侄子手上得到了王位。

李峘繼位的時候,他的母親文定王太后尹氏專權,垂簾聽政,任用尹氏外戚,李峘一直沒有得到朝鮮朝廷的實權。

同時外戚尹氏本來就是朝鮮的大宗,在朝堂上又和另外一個外戚家族爭鬥,爆發了乙巳士禍。

乙巳士禍好不容易熬死了母親,將尹氏拔除,接着倭寇又來了。中原倭亂平息之後,朝鮮的倭亂終於消停了,李峘還沒過上消停日子,就遇到了進步會起事了。

這位朝鮮國主如今才三十二歲,但是看起來非常的虛弱,他坐在宮殿中看着兩側的臣子,忍不住嘆了一口氣。

平日內鬥的時候從來沒見他們這麼安靜,等到真正到了國家存亡的時候,反而一個個都不說話了。

李峘繼位之後,被母后、外戚、權臣輪番伺候,他的獨子也已經夭折,至今後宮還沒有後代。

李峘這些年在來後宮的耕耘毫無結果,反而因爲酒色掏空了身體。

而且李氏本來就有早夭和壯年而薨的遺傳,李峘這三十二歲,在朝鮮君主當中都算是超過平均壽命了。

李峘看了看四周,最後還是點了自己寵臣李樑的名字。

李樑硬着頭皮出列說道:“君上,臣以爲叛軍勢大,漢城並沒有防備,無法死守,應當遷都。”

這句話一說,自然引起了羣臣的咒罵。

長期以來,朝鮮玩的就是兩班貴族的宮廷政治。

就如同法國貴族不願意離開巴黎一樣,朝鮮兩班貴族的產業基本上都在漢城,讓他們拋棄產業離開漢城,比殺了他們還難受。

李樑是李峘的王妃沈氏的舅舅,是朝鮮的宗室也是外戚,朝鮮的大家族就和魏晉的那些家族一樣互相通婚,盤根錯節,李樑本來是李峘推出來對抗尹氏外戚的,如今尹氏外戚倒臺了,李樑就是位列第一的首領大臣。

李樑當然也不想要離開漢城,但是現在的局勢是漢城民心浮動,而周圍根本沒有可戰之兵。

理論上朝鮮還有守衛漢城的五營,類似於大明的京師五軍,由五營兵馬使,也就是武將之首率領。

實際上朝鮮京畿五營比大明京師五軍墮落還快,朝鮮君臣都知道這幫人別說打仗,就是做儀仗隊都不夠格。

唯一能夠依仗的,就是朝鮮王宮內部的戍衛的禁軍,以及各大家族的私兵了。

但是各大家族肯定不會將私兵全部統一交給朝鮮國主,而朝鮮國主也不可能將戍衛禁軍都交給外臣。

而且他們的兵力加起來也不足以守衛漢城這座朝鮮最大的城市。

就在大臣還在爭吵不休的時候,李峘中斷了朝議,將自己的心腹李樑召到了後殿。

“大卿,滿朝公卿都不可信。”

李峘繼位多年,早就知道自己手下是一堆什麼蟲豸了。

事到如今,他們又捨不得漢城的富貴,還幻想李舜臣和其他權臣作亂一樣,只要不站隊依然能夠保住家族的地位。

李峘就不一樣了,李舜臣的檄文上直接針對的就是君主制度本身,李峘知道自己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有好的結果。

如今李舜臣的經歷也被人扒出來,朝鮮落魄官員之後,去東南留學後,因爲覺得學習儒學不能拯救朝鮮而毅然入軍。

在東南屢立軍功,還曾經帶領部隊在山東和李成樑大戰!

李成樑是什麼人?

李成樑在遼西的時候,威壓整個東北亞地區,將朝鮮最害怕的女真的打的和狗一樣,對朝鮮君臣也非常蠻橫霸道。

李舜臣有這樣的戰績,又有東南的支持,更別說自己手上沒有可戰之兵了。

李峘看向李樑道:“大卿,如今之計是要去哪裡?”

李樑也思考起來。

他擡頭說道:“大王,如今之計,只有北上和南下兩條路了。”

“南下就是去追上前往釜山的大軍,有大軍在手還能奪回漢城。”

李峘立刻搖頭說道:“且不說打不打得過,大軍中將領都是兩班子弟,如何能信。”

李峘實在是太瞭解自己手下這幫蟲豸的尿性了,只要保住自己的家族富貴,他們人肯定會將自己綁到漢城的。

李樑說道:“那就北上,去柳京!”

柳京,就是高句麗王朝的西京平城,也就是現在的平壤,如今朝鮮平安道的治所平壤府。

一直以來都是朝鮮第二大城市,也被當做是副都,因爲種植了大量的柳樹,所以被朝鮮人稱呼爲柳京。

李樑說道:“平城距離大明很近,大王可以請求明廷支援,實在不行還可以退過鴨江,轉進大明主持平叛。”

李峘立刻說道:“大卿和寡人的想法不謀而合。”

李樑和李峘是一個整體,他立刻說道:“那就請大王立刻出城,和滿朝這些蟲豸也討論不出什麼有用的結果來!”

第576章 李成樑的抉擇第418章 公車上書第96章 救困方,惠民事第063章 月港船會第447章 琉球內附第678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315章 開會的“藝術”和藝術第91章 追回旌表(晚上大章,卷末了求訂閱)第291章 戚家軍,伏子第379章 上皇迴鑾第664章 鐵路司的暢想第597章 播州叛亂第93章 農事忙,技能漲第589章 老虎不打打蒼蠅第446章 萬國博覽會第461章 人才“詛咒”第403章 於二公子的風險投資(三)第234章 簞食壺漿第640章 仿孝文帝故事第214章 成聖的路第596章 睢陽之戰的戰後總結第320章 西禪寺培訓班第595章 重注第402章 於二公子的風險投資(二)第066章 山雨欲來(三更)第93章 農事忙,技能漲第619章 自治社區第357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第136章 倒黴的礦監第334章 鑽膛炮第229章 稅收契約論第407章 夸父號昇天第076章 百姓日用即爲道第593章 女王的決斷第527章 賺錢的都寫在禁令中第543章 期貨祖師爺於公子第400章 李舜臣的選擇第121章 肝的方向第322章 震驚!第659章 碾碎第489章 登陸,仁川第104章 射擊技能突破第448章 後發趕超之法第519章 異端比異教徒更可惡第418章 公車上書第378章 “父皇英明”第320章 西禪寺培訓班第415章 潛伏的新階層第455章 將軍和參謀第354章 留在京師的釘子第268章 文學技能Lv10第202章 新錢發行第047章 官學和私學第618章 捨不得第379章 上皇迴鑾第409章 廣築城?第169章 過年,縣試報名開始第105章 選被動,同行第666章 棄遼第645章 教皇有幾個兵?第502章 張居正罷相第594章 如南北朝故事第195章 投宿西禪寺第296章 水清水濁論第162章 染布,天文,書法第234章 簞食壺漿第062章 三角貿易第429章 填報志願第447章 琉球內附第110章 活字印刷的優勢,人市第667章 政治仗第399章 改道黃河之志第407章 夸父號昇天第590章 夷夏首足論第657章 拼命第246章 實證醫學第361章 留下的伏筆第351章 《治安疏》第614章 投降主義謀士第495章 陽謀第313章 從“賊”者們(三更)第646章 蘭州第522章 東南:糟了,我成大秦了!第009章 寒菜粥第564章 怎麼交稅?第657章 拼命第279章 紫色講學被動第407章 夸父號昇天第651章 新火槍第672章 最終還是練兵第624章 大都督先例第433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663章 神聖感第221章 五星連珠第132章 誰試手,補天頃?(卷末,求票)第595章 重注第570章 黑船來襲第192章 鄉試臨近第072章 巧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