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大都督已經決定就是你了

第538章 大都督已經決定就是你了

在吵吵鬧鬧中,安南各方終於瓜分完畢整個安南大都督府的位置。

東南這邊唯恐天下不亂的,沈一貫將逃亡緬甸的北莫朝都請回了中郡城,整個安南上層各方勢力亂成了一鍋粥。

北莫,後黎鄭家,阮家,以及很多個安南大家族亂戰了一番,其中又有合縱連橫和利益交換。

最後的結果是,後黎權臣鄭檢的威望最高,實力最強,擔任安南第一任總督。

總督雖然被鄭家得到了,但是剩餘的職位他們必須要拿出來給其他家族瓜分。

阮潢擔任首席財臣官,負責安南的經濟事務。

莫氏則拿到了首席治安官的職位,負責整個安南的警察和治安。

各大家族都獲得了一部分的職位,沈一貫看到混亂不堪的安南總督府,心中十分滿意,當即就向東南上呈了第一屆安南總督府的人員名單。

與此同時,顧憲成這邊果然蒐羅到了一批有能力又因爲門第不夠顯赫,而鬱郁不得志的地方官員。

這其中一名叫做崔河的官員,其能力最突出,經歷也是最離譜。

崔河,出身於安南的升龍郡,他父母雙亡,靠着給書塾幹活免費旁聽讀書習字,後來被舉薦成爲官員。

崔河的能力很強,他曾經在升龍府的各縣都歷任過,但是每一次都是在要出政績的時候就被調離崗位,被世家大族的人接手,給別人的升遷刷政績。

而崔河每一次去的縣,都是別人留下的爛攤子。

就算是這樣,崔河也是兢兢業業,他想要給百姓做點事情。

可就是這樣的崔河,也因爲不給上官行賄,而遭到了上級官員的針對,甚至麾下的吏員不滿於崔河的廉潔,還聯合起來構陷他受賄。

就在崔河要被治罪的時候,安南就動亂了。

崔河被百姓從牢房中救出來,帶領百姓守衛縣城自保。

顧憲成對於崔河很感興趣,他和崔河詳細談過了之後,立刻向沈一貫推薦,由崔河擔任特別都察院的御史中丞。

特別都察院總共有御史中丞一人,都察御史二十人,雖然設置御史中丞,但是每一個御史都有獨立辦案的權利,每人都配備一個十人的吏員團隊輔佐。

特別都察院可以自由調查包括安南總督在內的所有安南官員,也可以查閱安南一切的資料檔案和文件,案件直接和南京都察院聯絡。

特別都察院還配有一支人數百人的特別行動隊,這個行動隊都是東南精銳的士兵。

只要是證實的案件,特別都察院可以隨時隨地的抓人,而且經過特別都察院立案的案件,最後都要進行公開審理。

安南各方勢力對於這個特別都察院並不是非常重視,不就是一個言官部門嗎?

相比之下,安南總督府的職位,以及地方上有權的實缺,纔是這些大家族們爭奪的目標。

崔河的任命得到了南京方面的批准,特別都察院的人員到位之後,崔河迫不及待的開始了工作。

崔河作爲老實人被欺壓了一輩子,按照他的門第,正常情況下能平安的致仕回家,已經是最好的結局了。

在他被上司構陷的時候,崔河本來已經做好了辭官的準備,他知道自己剛正,已經擋了很多人的路了。

可是讓崔河沒想到的是,果然世界變化不以人的意志轉移,這個世界太瘋狂了。

安南一亂,他就被擁護他的百姓救出來,他立刻帶領全城百姓守衛縣城自保。

後來安南局勢安定了,崔河開城向東南軍隊投降,本來也準備辭官歸鄉種田。

可沒想到,他這麼一個歷任八個縣的萬年縣令,和一個年輕的東南官員談了半日之後,就被宣佈成爲什麼特別都察院的御史中丞。

當顧憲成宣佈:“大都督已經決定了,由你來擔任特別都察院御史中丞。“

崔河就這樣莫名其妙的成爲了這個奇怪機構的領導者。

不過特別都察院雖設御史中丞,但是每一個御史都有獨立調查權,御史中丞不過是名義上的部門負責人罷了,大部分時候崔河沒有特別的工作。

特別都察院沒有參加安南總督府各衙門的掛牌典禮,而是偷偷摸摸的在中郡城靠近城門的地方舉行了掛牌儀式。

但是讓崔河沒想到的是,這個特備都察院竟然地位離奇的高。

在安南百戰百勝的戚繼光將軍,竟然親自來出席了掛牌儀式!要知道戚繼光可是連安南總督衙門的掛牌儀式都沒有參加啊!

除了戚繼光之外,還有一名威嚴的中年人也來到特別都察院,聽到顧憲成介紹這是東南的監察大臣譚綸的時候,崔河更是震驚了。

這可是東南內閣重臣之一啊!

譚綸前往安南甚至沒有通知安南總督府,足以可見整個東南對於這個特別都察院的重視!

所有都察院御史,內心都非常的激動,雖然戚繼光和譚綸只是簡單的露面參加儀式,然後就立刻離開,但是依然讓所有人振奮不已。

就在崔河準備大幹一場的時候,他卻突然發現,特別都察院都已經成立了,自己還不知道要做什麼?

他前往詢問那個推薦自己的安南年輕官員,顧憲成的回答卻很隨意。

“崔大人,你想要幹什麼就幹什麼,想要調查誰就可以調查誰。”

崔河愣住了,他在安南官場上混了很久,他從沒有聽過這個世界上還有如此隨心所欲的職位?

崔河發現,這個特別都察院確實隨心所欲到有點過了頭了。

這個衙門不需要點卯上班,也不用上班坐堂,他手下有二十多個御史,可是平時能夠看到的只有一半人,其他的人也不知道天天在幹嘛。

就算是在上班的那些人,他們也是隨意的查看各種資料,查看各種寄往特別都察院的信件,可從沒有人告訴他們具體要做什麼。

一開始的時候,崔河以爲這個特別都察院,是東南官方用來制衡安南總督府衙門的一把槍,是讓他們出頭來對付東南不喜歡的官員的。

可是很快崔河發現,根本不是這樣的。

顧憲成沒有給他們佈置任何任務,也沒有暗示他們對付任何人,只是讓他們記住自己的立場,記住他們是爲了安南服務的。

聽到這句話後,崔河十分的感動,他很快開始了自己的工作。

作爲一個有豐富基層經驗的安南官員,他很清楚安南官場是什麼樣子。

他迅速盯上了自己曾經的上司,在這次政治投機中依然投資正確,保住了升龍府知府位置的鄭拓。

這個鄭拓算是現任安南總督鄭檢的近親,此君在安南官場上的名聲不錯,但是崔河完全知道這位前任上司是個多麼貪婪無度的人。

就是因爲自己不向他行賄,就多次調任自己,而每次有權貴子弟在升龍府鍍金,鄭拓就會送上政績,爲此還不惜盤剝百姓。

也因爲這個鄭拓的存在,明明是最爲富庶的升龍府地區,可是每年依然有大量的百姓飢不果腹。

鄭拓在升龍府還佔有良田萬畝,形同當地的土皇帝。

崔河盯上了這個鄭拓,開始帶人蒐集鄭拓的犯罪證據。

鄭拓的貪污方式很粗糙,之前他仗着鄭檢的關係,在升龍府大肆收受賄賂,如今鄭檢依然是安南總督,他繼續收着賄賂。

鄭拓甚至給自己治下的官位都標好了每年孝敬的價格,如果治下的縣令不能上交足夠的賄賂,就會和崔河一樣被挑刺針對,輕則調任異地,重則丟官罷職。

所以崔河只用了很短的時間,就蒐集到了鄭拓犯法的證據。

看到鄭拓違法的證據,就連沈一貫和顧憲成都大爲震驚。

一個安南的知府,說起來是知府,實際上也就和中原一個大縣的縣令差不多,竟然能夠貪墨如此多的財產。

甚至鄭拓手上還有人命官司。

接下來就是安南特別都察院出手,在升龍府府衙直接將鄭拓拖走,押送到了特別都察院審訊。

一開始的時候,鄭拓非常囂張,認爲鄭檢一定會來救自己。

可是在被連續審訊多日,在無可辯駁的證據面前,鄭拓只能低下頭認罪。

在這個時候,他還幻想這只是安南高層的政治鬥爭餘波,大不了自己認罪了罷官回去養老。

畢竟刑不上大夫嘛!

可事情的發展超過了鄭拓的預料,他的證據被送上了特別法庭,公開審理後迅速定罪。

斬首!

鄭拓的罪行被刊登在報紙上,緊接着他就被拖上了刑場。

在這個時候,他才意識到,原來貪污是真的會被殺頭的!

 

第98章 大明文壇(求月票啊!)第014章 種田要用腦第378章 “父皇英明”第602章 幹嘛嘛不成第492章 新的背刺第564章 怎麼交稅?第228章 長壽內閣第523章 無序政績競爭第232章 倭寇再臨(卷末,求票!)第060章 吃飽飯第294章 技能:博物學第358章 大沽血戰第550章 授權第050章 賬房技能第439章 統一市場和國家第232章 倭寇再臨(卷末,求票!)第334章 鑽膛炮第073章 於二公子第574章 歐陸來信第222章 雙金色被動第230章 上海緝私總團第90章 貪上史書第472章 都是人精第368章 新思想,新學說第298章 【造船】技能第351章 《治安疏》第273章 天工開物第657章 拼命第442章 官辦與私營第335章 火器製造技能,突破(恢復更新,求第262章 明亡於開中法廢第043章 筆架第248章 新學派,紫色被動第311章 從“賊”第90章 貪上史書第263章 解決方法(三更,求票)第319章 豬突猛進第075章 治本經第381章 蘇大都督的倒模第680章 電報和鐵路帶來的改變第230章 上海緝私總團第210章 真正的目的地第389章 武昌易幟第217章 朱熹王陽明都錯了!第068章 再入縣城第302章 重商主義第361章 留下的伏筆第574章 歐陸來信第545章 入蜀通道(感覺中招了,今天請假欠第570章 黑船來襲第214章 成聖的路第652章 女真起兵第118章 長寧衛新貌第375章 左順門闕庭第409章 廣築城?第92章 殺狐(本卷完,6500字大章求訂閱)第025章 急救第107章 涼茶,傳奇戲第034章 精製第052章 海瑞的縣學新制第307章 兩場大捷!第469章 渾濁世道,如何來救?第515章 大明1566年第508章 公辦和私人書院第430章 鐵路第430章 鐵路第033章 曬鹽第540章 挖人第410章 李時珍醫學院第038章 入編捷徑第011章 準備開荒第179章 來了的,走了的第111章 衛所事忙,科舉升級第360章 兵法金色技能第544章 有線電報第281章 講武堂第619章 自治社區第388章 印花稅第620章 誅心,出版大明實錄第037章 大明特色:逼良爲倭第138章 大戰獎勵,人才難得第206章 書生意氣第291章 戚家軍,伏子第525章 分產令第071章 破題第647章 宮廷開支第678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021章 開蒙第586章 兩面包夾之勢第016章 被動技能屬性點第275章 醫生會武術第496章 未曾開發的寶庫第581章 貨幣和財政政策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極端了第679章 雨將軍第458章 豺狼當道,安問狐狸第028章 初陣第302章 重商主義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552章 李成樑入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