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李成樑入京

李春芳的倒臺和他的前任一樣的迅速。

但是在李春芳倒臺以後,明廷突然發現了一個問題。

那就是在李春芳倒臺之後,誰還能出任這個中書丞相?

這下子,那些上書要求李春芳倒臺的國子監監生們傻眼了,言官御史們也傻眼了,密謀倒李的督撫和朝廷大員傻眼了,皇太后李氏都傻眼了。

整個大明朝廷,竟然找不出一個威望上可以成爲中書丞相的人了?

還真沒有。

這一點就很很尷尬了。

如今整個明廷中樞,嘉靖朝廷留下來的名臣,幾乎都已經在政治鬥爭中出局了。

而嘉靖朝的這些名臣,從嚴嵩到徐階,從徐階到高拱張居正,這一個個都是頂級的手腕和能力,就算是大家都看不上眼的李春芳,好歹也還能算個湊數的。

李春芳往後呢?

由於這些嘉靖名臣太過於閃亮,幾乎壓制了其他官員的光芒,在李春芳之後,甚至整個明廷都找不到一個能讓所有人都聽過的大臣。

李太后連忙召集羣臣,商議在李春芳下臺之後,誰能執掌大明的國政。

李太后坐在垂簾後,用手死死絞着手帕。

她此時無比後悔,爲什麼要聽信了父兄的讒言,罷免了李春芳。

李太后並非是什麼名門望族出生,見識能力也極爲有限,她想要也沒有呂后武則天那樣的野心。

朝廷大臣上的奏章,她都沒有辦法讀懂,不要說什麼干涉政事了。

能力不夠好吧。

呂后是什麼人,和漢高祖劉邦一起創業的,而呂家本身就是大漢開國元勳。

武則天的家族其實也不差,更重要的是唐高宗可是手把手帶她了很多年,她也是逐步學習治理國家的。

李太后的丈夫隆慶皇帝,自己皇帝都沒有做明白,就駕鶴西去了,李太后要怎麼去處理明廷這麼一個爛攤子。

而小皇帝這個歲數,就更不要說了。

上皇已經病重,能不能熬過今年都不好說。

至於太監?

那也要看看誰有沒有本事做權閹啊?

如今兵權和政權都在外朝官員手裡,太監就連皇宮都守不住,皇權衰落成這個樣子,馮保這個司禮監掌印太監看到外朝大臣都點頭哈腰的,怎麼可能出現彈壓羣臣的權閹啊。

外戚?那就更不要想了。

李家父子還揹負着毒殺上皇的惡名,做做生意也就罷了,他們也沒有能力參與朝政。

但是政治上,開弓就沒有回頭箭。

李春芳已經被罷免了,那不可能再讓他出來了,換人是必須的了,但是到底換誰?

李太后召集中書省和六部大臣,以及六科都察院的言官御史,再加上在京的勳貴,以及李氏父子和陳太后的弟弟這幾個外戚,一同商議繼任者的人選。

在場的所有人,幾乎都參與了倒李的活動。

清流言官是發起者,李氏父子是鼓動者,但是他們此時也在爭論不休,推不出一個有能力來執政的人選。

一部分人說要從天津請張居正回來,這自然遭到了很大一部分官員的反對。

張居正作風強勢,如果他回來執政,那肯定要清算當年背叛他的人,在場很多人都參與過倒張。

還有人說要請高拱回來,但是也遭到了不少人反對。

高拱也是獨斷專行的,而且這麼多宰相都是被言官搞下臺的,那麼張居正和高拱回來,都一定會清洗言官,這些清流是堅決反對的。

高拱和張居正不回來,李春芳執政的時候中書省也沒有副相,六部尚書根本沒有威望,清流就不要說了,他們的品級低微,根本不可能執政。

現在的選擇,就剩下地方上的督撫重臣了。

清遠伯李煒小心翼翼的說道:

“太后,臣推薦新軍大臣,山東總督李成樑。”

這句話一說,整個朝堂都炸了!

一個文官立刻跳出來說道:

“胡鬧!李總督是武官,我朝哪有武官執政的道理!”

這一次文官們出奇的一致,他們立刻團結起來,推薦河南總督陳以勤出任中書丞相。

李太后在垂簾後看着父親,以她對父親的瞭解,父親也不知道是收了李成樑多少的好處,才跳出來給他說話。

也難怪文官們激烈反對,李太后的政治智慧也看清楚了,李成樑是武將出身,如果由他擔任中書丞相,等於打破了文官們好不容易建立起來文貴武輕的制度傳統。

誰知道這一次李煒頗爲強硬的說道:

“李大人是朝廷任命的新軍大臣,位比六部大臣,也是文臣的序列,爲何說李大人是武人?”

一名文官跳出來說道:“李成樑不是科舉官,更不是翰林官,如何能擔任中書丞相?”

李煒冷笑一聲說道:“爲何不能?朝廷哪一條規矩說,只有翰林官能擔任中書丞相?我國朝初年的丞相,都參加過科舉?都是翰林嗎?”

李煒這話自然是狡辯了,大明初年的丞相都是隨着朱元璋打天下的功勳老臣,元朝老早就不科舉了。

但是這句話也很有殺傷力,中書丞相制度本身就是張居正搞出來的,實際上才搞出來沒幾年,根本談不上什麼舊制。

而且在這個朝堂中,還有很多武將勳貴,如果直接喊出文貴武賤,恐怕這些勳貴就要拔刀了。

隨着局勢進一步的震盪,手裡攥着槍桿子,已經成爲所有人的共識。

而如今大明最硬的槍桿子是誰,那自然是毋庸置疑了。

一些還準備激烈反對的文臣,就像是被卡住了脖子,說不出反對的話來。

衆人突然意識到,當時炮轟李春芳下臺的文章,正是刊登在《山東新報》上的文章,也正是李成樑麾下文人山蒿先的文章。

再聯想到李煒在朝廷上的突然發難,那推動李春芳下臺的幕後黑手是李成樑,這個答案就呼之欲出了。

朝臣們出了冷汗,就在這個時候,突然有一名官員踉踉蹌蹌的走進朝堂。

“太后!諸位大人!新軍大臣,山東總督李成樑帶領兩鎮新軍,已經從山東啓程,要面見太后商議軍機要務!

第118章 長寧衛新貌第606章 歐陸來信(續)第653章 滾雪球第522章 東南:糟了,我成大秦了!第684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中)(馬上更新下第223章 沖天大將軍第177章 知府家宴第106章 紅陽教第88章 火器製造技能到手第432章 蒸汽時代的初鳴第288章 是時候開始加速了!第403章 於二公子的風險投資(三)第577章 又在六國下矣第273章 天工開物7月12日 早上這章中午十一點發第056章 脫毒難第317章 閩浙互保(章末,明天新章)第297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第199章 登榜送貼第97章 再破題第126章 三號天使投資人第683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第016章 被動技能屬性點7月12日 早上這章中午十一點發第615章 仇國新論第492章 新的背刺第657章 拼命第019章 科舉技能第173章 案首第98章 大明文壇(求月票啊!)第319章 豬突猛進第681章 人心所向第659章 碾碎第019章 科舉技能第427章 湯顯祖考申論第177章 知府家宴第650章 無煙火藥第192章 鄉試臨近第197章 鄉試魁首第425章 兼併崩潰螺旋第598章 系統性歧視第207章 航行澳門第447章 琉球內附第315章 開會的“藝術”和藝術第303章 鄢懋卿!冒青煙!第668章 總需要一場決戰第451章 僭主第141章 秋水仙素和水楊苷第366章 新務運動第132章 誰試手,補天頃?(卷末,求票)第072章 巧破第124章 林默珺的請求第182章 數學技能升級第509章 陸上絲路第482章 缺官第500章 馬尼拉總督人選第616章 李如柏打老虎第297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第332章 南京錢逛第119章 拍案驚奇第017章 衛學第406章 祖宗之法的迴旋鏢第247章 講學泰州第268章 文學技能Lv10第600章 三三制第375章 左順門闕庭第625章 三本書第032章 精鹽第483章 現代和前現代第332章 南京錢逛第209章 收穫滿滿第597章 播州叛亂第229章 稅收契約論第424章 人事任命第138章 大戰獎勵,人才難得第053章 虎狐犬第209章 收穫滿滿第547章 破蜀道第255章 婚後二三事第90章 貪上史書第480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345章 無能狂怒第666章 棄遼第340章 目標,南京!第410章 李時珍醫學院第203章 圍三缺一第640章 仿孝文帝故事第325章 高拱獻策第618章 捨不得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94章 節婦苦,織布事第394章 當其無,有器之用第585章 彈幕徐行戰術第015章 朝堂一紙風第205章 醫術被動,打颶風第527章 賺錢的都寫在禁令中第588章 低道德優勢第288章 是時候開始加速了!第123章 打擂臺第405章 李舜臣聚義梁山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