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扮豬吃虎

明廷各種事情亂如麻,東南對於河南的政策一改往日的懷柔,拿出了比湖廣更加嚴厲的政策。

所有地主都必須要根據官府田冊清丈土地,而擁有超過一定數量土地的地主,將會累進徵收重稅。

同時東南的刑部派出官員,迅速勘定各地有矛盾的土地糾紛,特別支持佃戶起訴地主,甚至免費請訟師幫他們打官司。

除了打擊大地主之外,東南官府還對沒有造冊的土地進行登記,將這些土地也納入到田稅範圍內,並且對被侵佔的官田進行重新登記,確保官田只租給沒有保障的窮人,保障官田收入用來支持本地的養濟院。

對於河南投降的官員,除了陳以勤這種督撫級別的官員,普通地方官員全部不予任何職位,這些人被剝奪了做官的資格,有問題的官員還被監禁調查,就算是橫行的吏員也都被抓捕。

百姓們拍手稱讚,河南的官場腐敗成風,不少官員和吏員都勾結地方豪強欺壓百姓,這些官吏豪紳還坐着繼續騎在百姓頭上的美夢,卻沒想到東南這一次竟然這麼狠。

歷朝歷代改朝換代,普通官員往往都不會失業,基層治理需要人手,很多王朝建立初期從上到下都充斥了前朝舊臣。

比如播州楊烈這種在邊疆的,更是可能歷經幾個朝代都不倒。

這也是因爲王朝末年天下動盪,人才缺乏,不得不接受前朝的官吏來治理地方,維持穩定。

但是這一次東南的態度截然不同。

東南擁有大量自己培養的官吏,更是有一套官員任職和治理的體系,不依賴和當地豪強結合治理地方。

在南直隸江浙福建這些文教發達的省份,還有人專門組織讀書人去外省考吏員的。

所以這一次河南從上到下的官員,東南來了一個大換血,除了一些當做吉祥物的官員,以及在當地很有威望的官員,一改予以清退。

開封府下的一個縣中,幾個前明吏員聚集在一起,爲首的叫做宋同偉,是當地戶房的房頭吏員。

宋同偉是本地豪強子弟,靠着戶房房頭的身份,在縣城強買了十座商鋪,城外還有大量的土地,其中還有不少是侵佔的公田。

原本宋同偉並沒有因爲陳以勤投降有什麼驚慌的,天塌下來有官老爺頂着,自己這些吏員就算是改朝換代了,依然可以在地方上繼續做。

宋同偉爲人兇狠,他搶佔的十間鋪子,又侵佔城外田莊和公田,在侵佔這些鋪子和田地的時候,宋同偉牽涉了不少案子,甚至還逼死過人。

如果自己不再是這縣城的吏員,那些曾經被他欺壓過的人就會立刻鬧起來,搶回店鋪和土地都是輕的,甚至自己有可能入獄。

所以宋同偉是最害怕的人,他集合了本地不滿的吏員,準備拉着全縣的關鍵吏員,將縣裡的事情攪渾,逼迫東南一定要繼續留用自己。

宋同偉是老奸巨猾,他一方面結交剛剛到任的黃縣令,這位縣令普普通通,據說是從吏員考上官員的,聽起來就是仕途不暢的樣子。

黃縣令到縣之後非常和氣,只是讓原本的吏員交接手上的資料檔案,還宣佈要給他們一筆“遣散費”。

宋同偉不斷結交黃縣令,然後有篡奪其他被開革的吏員鬧事,那等到縣城大亂的時候,黃縣令就需要依仗自己的“威望”來平定亂局,那時候自己就能留任了。

其中鬧的最厲害的,是公房皁班首領孟衙役。和宋同偉差不多,這個孟衙役撈錢更加瘋狂,他在縣裡人稱“鬼見愁”,最擅長的就是“送閻王帖”。

所謂的“閻王帖”,就是官府的傳票,無論是原告還是被告,只要報官就會被他抓到監牢中關上一陣子,很多苦主反而比被告更早熬不住死在監牢中。

通過這種方法,孟衙役娶了七房小妾,在縣裡過着非常奢靡的生活。

孟衙役知道自己手上血債累累,更是要保住自己的職位,對於東南政策最反感,所以帶領手下衙役一直在鬧。

孟衙役甚至搶下了縣衙的卷宗,不肯移交給新來的縣令。

這件事也讓黃知縣頭疼不已,宋同偉看起來幫着排憂解難,實際上不斷的挑事,就等着衝動的孟衙役將事情鬧大。

東南官府給這些舊官吏一個月的交接期,然後按照工作年資發放相應的遣散費。

其實這筆錢已經是相當豐厚了,但顯然這些吏員想要的不是這些。

孟衙役商議好了明天繼續在大牢前抗議,如果黃知縣再不屈服,他們就衝進監牢將犯人全部放出來。

等到商議完畢,宋同偉立刻離開,接着藉着夜色進了縣衙。

宋同偉將孟衙役的密謀告訴黃知縣,黃知縣立刻表揚了他,並且宣佈要向上級作保,留任宋同偉。

宋同偉聞言大喜,立刻對黃知縣千恩萬謝。

等到第二天,果然孟衙役拉着其他衙役在大牢門口鬧事,但是讓孟衙役沒想到的是,從大牢門口衝出來一隊手持火槍的士兵,將他們這些鬧事的徭役團團圍住。

緊接着,身穿縣令官袍的黃知縣出現在大牢門口,宣讀了縣衙收到的訟狀,指控了孟衙役草菅人命的罪行。

孟衙役根本來不及反抗,直接就被投入到牢房中。

黃知縣乾脆就在監牢門口架起了桌案,然後開始一個接一個的控訴縣衙吏員衙役的罪行,被點到名字的吏員衙役都被直接送入監牢。

最後一個名字就是宋同偉了,他聽完了控訴全身發抖,他侵佔別人店鋪,強行低價購買人家土地,甚至連和城內富戶女眷通姦的罪行,都被一五一十的記錄下來,而且證據非常完善,人證物證俱在。

宋同偉這才知道,爲什麼黃知縣到任之後根本不管縣衙其他事務,每天就是帶着人在縣城到處轉,原來都是在蒐集證據啊!

縣內的胥吏幾乎被一網打盡,除了一些情節比較輕的吏員,黃知縣讓他們退贓之外,剩餘的全部打入監牢。

這時候黃知縣才換下了人畜無害的表情,他能從吏員考上官員,宦海沉浮十幾年,對於這些官場陋習再熟悉不過了!

第673章 定草原第681章 人心所向第449章 威權主義第239章 數據治稅第545章 入蜀通道(感覺中招了,今天請假欠第589章 老虎不打打蒼蠅第169章 過年,縣試報名開始第142章 採生折割第168章 東南局勢大“好”第163章 吃絕戶第500章 馬尼拉總督人選第621章 世界是個草臺班子第364章 三經新注第021章 開蒙第518章 都是東南的錯!第044章 大明神劍第264章 揚州鹽商第196章 鄉試開始第602章 幹嘛嘛不成第84章 射擊技能第477章 投機與投資第446章 萬國博覽會第001章 穿越第030章 鬼市第608章 瘋狂的股票第561章 崇明島度假村第122章 鞋帶定理,買文第626章 秩序解體第599章 土豆粑粑第584章 備戰睢陽第494章 爹的事第482章 缺官第465章 輔政和垂簾第579章 燃眉之急第653章 滾雪球第595章 重注第599章 土豆粑粑第489章 登陸,仁川第242章 晚年不詳第365章 嘉靖退位第603章 河南請降第135章 兵法升級,三紫!第659章 碾碎第329章 秩序的邊疆第341章 一日而陷第603章 河南請降第589章 老虎不打打蒼蠅第213章 “一道德”的野心第209章 收穫滿滿第489章 登陸,仁川第252章 淳安海瑞第131章第463章 紅丸第288章 是時候開始加速了!第037章 大明特色:逼良爲倭第373章 琉球商人真的太給力了!第038章 入編捷徑第323章 胡宗憲獻策鄭國渠第671章 新農牧模式第454章 戰爭史的新一頁第062章 三角貿易第327章 張居正諫行一條鞭法第148章 雞肋的紫色被動第387章 僅有一名獸醫的醫院第185章 去月港第277章 一書驚起千層浪第117章 辦報打擂臺第107章 涼茶,傳奇戲第400章 李舜臣的選擇第638章 籌碼第110章 活字印刷的優勢,人市第342章 汝最類父第393章 超品提拔之弊第522章 東南:糟了,我成大秦了!第277章 一書驚起千層浪第330章 大都督讓我給您帶句話第415章 潛伏的新階層第496章 未曾開發的寶庫7月12日 早上這章中午十一點發第135章 兵法升級,三紫!第565章 解散都察院第018章 船塢第036章 售鹽第683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第469章 渾濁世道,如何來救?第158章 冤案第473章 財政仙術第196章 鄉試開始第538章 大都督已經決定就是你了第216章 方若蘭的舅父第390章 天授乎?民予也第573章 三大法王第067章 化工技能第467章 騎兵再上歷史舞臺第393章 超品提拔之弊第192章 鄉試臨近第180章 寫皇叔的督學第621章 世界是個草臺班子第155章 賞罰自何出第161章 連環巴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