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最終還是練兵

俞大猷在草原練兵,之前由於槍械不足,所以主力的騎兵都是使用手榴彈,精銳是一支擲彈騎兵。

熊況之前也是帶的騎兵,他和俞大猷會師後,見到了俞大猷訓練的擲彈騎兵部隊。

在觀摩了幾次之後,熊況對俞大猷內心只剩下深深的佩服。

果然是精銳啊!

俞大猷騎在馬上,隨着他一聲令下,這羣擲彈騎兵齊刷刷的衝出去,隨着領頭騎兵的衝鋒防線迅速前進。

這支部隊非常的精銳,隨着俞大猷的鼓聲和旗語,在領頭騎兵的帶領下迅速完成了衝鋒、攔截、包圍等各種戰術衝鋒動作,這都讓在一旁觀看的熊況非常驚歎。

熊況帶領的也是騎兵,不過他的騎兵更類似於通過馬衝鋒,然後下馬作戰的騎馬步兵。

在熊況的起兵戰術中,他的起兵是用來擾亂火槍方陣的側翼和背部,衝破敵人陣型的突擊機動兵種,並不是以騎術作戰,而是利用了騎兵的機動性。

但是草原上的情況不同。

而這樣做犧牲了火槍的精度,俞大猷就命令士兵在更近距離再使用火槍射擊。

長筒火槍可以穩定子彈的前進方向,獲得更好的準頭和精度,但是在馬背上射擊,本身就無法保證精度。

而在俞大猷剛剛組建騎兵的時候,火槍還是很笨重的兵器,無法在馬背上使用。

熊況立刻恭敬的問道:“請賜教。”

這樣再次增加了騎兵使用火槍的難度。

但是在馬背上使用長筒火槍,反而是一種累贅。

不過在無煙火焰的後裝式步槍開始使用後,俞大猷意識到了火槍的變化。

草原上,對方也都是騎兵,所以完全照本宣科的使用步兵,那是很難和草原上的騎兵對抗的。

當連續射擊成爲可能性之後,在馬背上射擊也成爲了可能。

看到如此精銳的騎兵,熊況不由的感慨:“大都督曾經說過,俞將軍和戚將軍練兵第一,我本來以爲大都督只是尊重兩位前輩,現在看來果然如此。”

在這種情況下,俞大猷因地制宜,將長筒火槍的槍筒鋸斷,使用更短的火槍來進行射擊。

俞大猷說道:“如今追隨大都督起兵的這一代人,都是在新武器和新戰法下成長的一批人,可以說是生長在劇烈的變革時代。”

俞大猷微笑着說道:“前段日子我和戚兄寫信,也討論過如今東南軍中的問題。”

熊況點點頭,他表示贊同,如今東南的戰爭優勢,本質上靠的是層出不窮的軍事發明,以及大都督蘇澤創造的一系列先進的軍事理論。

不過俞大猷很快發現,東南的長筒火槍並不太適合在馬背上作戰。

所以俞大猷使用了手榴彈作爲主要作戰的工具,取得了不錯的成效。

俞大猷在得到了蘭州運過來的火槍之後,開始嘗試給擲彈騎兵裝備火槍。

“變革是好事,如果不是火槍的普及,我們又怎麼能這麼輕易打贏抗倭戰爭呢?現在能夠追着草原上的人跑,這放在以前也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這也讓整個東南上下都染上了一種驕縱之氣,在對付安南和西南夷叛亂的時候,這種情緒達到了頂點,似乎這些敵人都是手持冷兵器的猴子,根本不足爲慮。

但是俞大猷卻說道:“可我讀過史書,武器裝備的擴散,並沒有大家想的那麼慢,武器裝備優勢的壁壘,也不是大家想象的那麼堅固。”

俞大猷說道:

“火槍火炮,西方本來就能造,技術上也許有門檻,但是仿製的難度很高嗎?” “漢武帝用鐵騎打敗了匈奴,但是匈奴很快也開始自己打造鐵騎,和漢朝纏鬥都兩敗俱傷。”

“我們現在使用的火槍,難道能夠一直保持優勢下去嗎?”

熊況沉默了,明白俞大猷的意思,戰爭技術是在戰爭所有因素中,最容易提升的一件東西。

就像是大明的火槍提升速度雖然趕不上東南,但是也能用了,這也是爲什麼蘇澤要在這一次最後決戰中才使用無煙火藥,也是想要這一次技術代差徹底擊垮明廷。

但是這一次是技術代差,下一次呢?

熊況並不如他的同僚那麼樂觀。

這個世界太大了。

這個世界太大了,熊況讀過一些海外的書,也曾經和外國商人交談過。

整個世界太大了,大到不同國家的人擁有完全不同的語言文字,信仰、國家體制、歷史文化都完全不同。

安南和朝鮮,這兩個中原文明的邊陲,好歹還是同宗同源,能夠融入中原的體系。

南洋本來就有很多中原移民。

但是更遠的地方呢?

高棉的歷史和中原差不多悠久,天竺也是很早就出現在中原史料上的國家。

還有中亞那些國家,乃至於更遙遠的歐陸諸國。

別人也會發展,整個世界不可能永遠停滯不前。

熊況就知道,西班牙人已經在研究東南的火炮,奧斯曼商人也已經偷偷開始走私東南的火槍了。

技術上的優勢可以永遠存在,但是像攻打安南這樣擁有技術代差的戰役,以後會越來越少。

俞大猷說道:“如今草原上已經有火器了,這種趨勢是無法避免的。”

“所以打仗還是回到最古老的問題上,練兵。”

俞大猷說道:“無論是什麼樣的武器,都是需要人來操縱的,這一點我相信技術無論怎麼變,都是不會發生變化的。”

“想要打仗,最後還是要落在練兵上!”

俞大猷這番話,讓熊況有了醍醐灌頂的感覺。

這些時間,他一邊總結自己練兵的經驗,卻總覺得有些說不清道不明的疑惑。

今天和俞大猷交流了一下,熊況才覺得醍醐灌頂,那些困擾他的問題終於有了解開的曙光。

打仗這件事還要落實在練兵上的,技術和軍事理論的進步,也最後要靠人來執行。

他恭敬的說道:“請問俞將軍,何以練兵?”

俞大猷微笑着說道:“其實歷朝歷代的兵書中說的很清楚了,就是——‘選鋒’二字。”

第375章 左順門闕庭第551章 李春芳倒臺第538章 大都督已經決定就是你了第646章 蘭州第279章 紫色講學被動第261章 鹽法開中制(新卷求票,今天晚上加第418章 公車上書第024章 械鬥罰銀第168章 東南局勢大“好”第051章 邸報消息(加更,晚上還有)第133章 風將起,雨綿綿第555章 關稅第454章 戰爭史的新一頁第199章 登榜送貼第434章 鐵路公債第341章 一日而陷第584章 備戰睢陽第643章 自由通航和門戶開放第201章 衣錦還鄉第485章 道德批判和批判道德第578章 惡性通脹第013章 開荒忙,煎人壽第657章 拼命第389章 武昌易幟第316章 共軛貨幣第212章 殺倭使!(求月票)第670章 另一個戰場第232章 倭寇再臨(卷末,求票!)第466章 爭湖廣第331章 還政於民檄文(卷末求票)第489章 登陸,仁川第292章 合擊倭寇,兵法升級第565章 解散都察院第233章 門庭若市第677章 毫無誠意第574章 歐陸來信第282章 使用國策改稻爲桑第462章 戚虎下山第644章 藩屬國條約第99章 講學技能,表字第465章 輔政和垂簾第472章 都是人精第143章 一網打盡!第297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第426章 梁山好漢東渡朝鮮第631章 以史爲鑑第376章 草芥飛長,破土欲出第482章 缺官第448章 後發趕超之法第678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217章 朱熹王陽明都錯了!第182章 數學技能升級第685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全書完)第041章 螳螂和黃雀第223章 沖天大將軍第231章 當家難第87章 民心即是天命第306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407章 夸父號昇天推一本朋友的書第657章 拼命第470章 唯有一爭第258章 藥,種子出門了,晚上八點半更新第256章 掌家娘子第237章 水戰第497章 老殖民主義了第431章 蒸汽機第451章 僭主第81章 肝技能忙(上架求首訂)第300章 成立農會第154章 大勝!何以酬功?第553章 解散國子監第567章 論資排輩第062章 三角貿易第018章 船塢第430章 鐵路第332章 南京錢逛第563章 休沐和時間第532章 女真叛亂第292章 合擊倭寇,兵法升級第548章 城市與鄉村第278章 爭在未來第477章 投機與投資第146章 海戰之法第355章 國之命脈第120章 搶購一空!第563章 休沐和時間第469章 渾濁世道,如何來救?第526章 橡膠種植園第402章 於二公子的風險投資(二)第377章 景王帶不動第207章 航行澳門第140章 用人之道第253章 籌辦婚禮第307章 兩場大捷!第364章 三經新注第401章 於二公子的天使投資(一)(5k5,求第82章 織布機(求訂閱!)第291章 戚家軍,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