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0章 典型的大明官

白縣令是三甲同進士出身,沒有資格參加館選,他在朝中也沒人,無法留任京師,只能外任南平做了縣令。

大明朝做官也有清濁之分,若是能通過館選成爲庶吉士的,那就是清流華選,不需要經歷地方爲官,就可以平步青雲,成爲朝廷儲備大員。

而白縣令這種就要淪入濁流,從縣令做起接受考成,靠着不斷積累官聲和名望,討好上司和朝廷大員獲得晉升機會,最後能升入朝中爲官,就算是燒高香了。

不過白縣令這種也要比舉人爲官的好多了,明代中期後,除了海瑞這種特殊情況的,大部分舉人做官的終點也就是縣令了。

一些人的終點就是一些人的起點,大明朝做官就是如此殘酷,一場科舉決定了終生。

白縣令是接近四十歲才中的進士,這個年齡在進士中中規中矩,但是相比那些舉人同學他已經很滿足了。

白縣令是一個典型的大明朝官僚。

所謂的典型官僚,並不是想盡辦法就搶劫民女抄家富戶吃拿卡要的那種貪官污吏。

現在還是嘉靖年間,大明朝的基本秩序還在,南平縣也是文風昌盛,本地就有不少出過進士的家族,白縣令如果這麼蠻幹肯定要被彈劾的。

這絕對不是說白縣令是一個清官,四十歲才中進士,白縣令又不是什麼望族子弟,這時候不爲子孫積累一些家業,那就枉自苦讀了這麼些年了。

要知道,鄢懋卿這種做貪官酷吏能進明史的,也是貪官中的頂流。

白縣令頂多算是大明朝這座腐朽機器中的一顆螺絲釘,貪也是貪的循規蹈矩,沒什麼出衆的地方。

縣令這個層次,早就不需要像胥吏那樣去搶老鄉的糧食了,也不要強搶民女,更不需要天天喊打喊殺,只要他坐在縣令這個位置上,該有的自然都有。

若是盤剝的狠些,也只需要交代手下的胥吏去做,若是胥吏做的過火了,那直接抓一兩個胥吏來平息民憤就是了,又怎麼需要髒了官老爺的手。

總而言之,白縣令就任南平縣令之後,和當地仕宦鄉紳相處還算愉快,朝廷要求的各種稅捐他也都能按時交上去,這兩年南平雖不算是風調雨順,除了鬧倭寇之外倒是也沒有災難。

至於倭寇,縣令守土有責,若是倭寇攻入南平縣城自然是白知縣丟官罷職。

但是附近的倭寇和白知縣很有默契,侵擾的只是縣外,從不進攻縣城,那每年報給上面的報表中自然是“今年無事”。

府裡和省裡也都願意自己“治下無事”,只會將“今年無事”報給朝廷,白縣令任職以來也是平平安安的。

大明朝以考成來決定官員升遷,如今還不是張居正執行“考成法”的時候,大部分官員只要考成不落入下等,可以很舒服的躺在任上撈銀子。

不過白縣令也是有進步想法的,對於他這種有進步想法的官員,每天所關注的自然就只有“考成”這麼一件事了。

稅捐徵收一定要完成,反正不管是富戶還是貧戶交的,只要能收上來就行,白縣令關心的就是稅收能不能收足。

訴訟官司一定要少,能在申明亭裡調解的一定不能打官司,打了官司也要儘快平息,千萬不能到上級上訪複審。

縣裡的好人好事一定要多,每年都要努力樹幾個典型來表彰一下,畢竟發出去的旌表也是考成的指標之一,旌表發的越多就說明南平縣民風淳樸,就說明縣令教化的越好。

如果沒有典型,那也要寫好材料多弄幾個典型出來,南平縣政通人和就好,那白縣令才能考成得到更高的等次,纔能有更多的升官機會。

這就是一個典型的大明朝基層官僚的想法,他們未必有做出什麼震驚全國業績的想法,只求在日常考覈中超過同僚,然後按步升遷就可以了。

但是白知縣最近不太痛快。

不痛快的原因自然就是海瑞這個縣學教諭了。

一縣的文教,也是縣令被考覈的指標之一,本來這個指標南平縣是領先的,白知縣根本不用太擔心。

還是因爲南平縣文風昌盛,每次科舉考試都能名列前茅的緣故。

但是海瑞這個教諭執掌縣學之後,逼迫縣學生員退學,這就觸犯到了白知縣的利益了。

之所以白知縣不高興,當然不是爲了那幾個縣學生被從縣學趕出去,領不到每個月二兩銀子的祿銀,作爲一縣的知縣,這些連舉人都不是的普通生員,還入不了白知縣的眼。

他們就算是再抨擊海瑞,白知縣也是不在意的。

白知縣真正在意的,是縣學不能足額,影響到他的考成。

影響了考成就影響自己進步,所以在今天海瑞第一天給學生講學的時候,白知縣就殺到了縣學。

知縣的儀仗來到了縣學前,白知縣從轎子上下來,卻看到只有兩名縣學訓導跪在櫺星門外,白知縣的心情立刻就不好了。

這兩名縣學訓導也是倒黴,上一次海瑞城門迎接新知府的時候,就是他們兩個跪迎而海瑞不跪,海瑞落了一個“筆架”的綽號,而山字筆架上兩個矮峰就是他們兩個了,搞得他們在縣裡都擡不起頭。

如今知縣老爺來縣學視察,海瑞又不肯出來迎接,更是搞的兩個訓導裡外不是人。

他們如今想要辭職的心都有了,再跟着這位海教諭,怕是在南平縣混不下去了。

“你們海教諭呢?”

白知縣的預期已經不善,其中一個訓導立刻說道:

“回知縣老爺,海教諭在授課呢。”

白知縣沒有發作,而是帶着手下浩浩蕩蕩的進了縣學,等到了校舍門口,才見到了站的筆挺的海瑞。

白知縣走上前去,陳朝源、熊嶽和林清材已經膝蓋發軟跪了下來,只有海瑞和蘇澤站在原地。

白知縣看着海瑞,用戲謔的語氣說道:“本官今日巡縣學,乃縣官公事,爲何不跪?”

這句話自然是來堵上一次海瑞不肯跪拜知府時候用的那句“廩事則跪”,巡視縣學也是知縣份內公事,這次海瑞不能再用上次那個理由搪塞了。

卻沒想到海瑞還是行了兩個拜禮,然後纔對白知縣說道:

“縣尊乃一縣父母,當以禮治縣,此堂,師長教士地,不當屈。”

第569章 算瘋子第96章 救困方,惠民事第450章 唯有死亡和稅收不可避免!第659章 碾碎第334章 鑽膛炮第396章 龍虎山張家第465章 輔政和垂簾第240章 緝私第103章 束水衝沙第501章 蘇澤的預測第234章 簞食壺漿第677章 毫無誠意第192章 鄉試臨近第571章 蘭州肅王第523章 無序政績競爭第534章 猴子回倭國第138章 大戰獎勵,人才難得第028章 初陣第490章 駁速勝論第569章 算瘋子第556章 內閣議事第055章 算卦第366章 新務運動第562章 爆火的劇團第562章 爆火的劇團第274章 送技能的陸二第009章 寒菜粥第019章 科舉技能第240章 緝私第141章 秋水仙素和水楊苷第070章 典型的大明官第604章 山東“大捷”第682章 最後一戰第529章 電磁第287章 放棄勸諫情結,尊重大明命運(卷末第80章 肝兵法(今日上架求首訂)第504章 政治的妥協第244章 有疾,吾往矣第679章 雨將軍第651章 新火槍第104章 射擊技能突破第677章 毫無誠意第113章 金色被動,六經注我第049章 縣衙第218章 思想的星火第391章 《十日談》和肺鼠疫第056章 脫毒難第337章 風起於福州之濱第301章 無間道,何心隱倒嚴第423章 凝聚“共識”第613章 扮豬吃虎第170章 縣試前第116章 數學查賬,降維打擊第307章 兩場大捷!第050章 賬房技能第652章 女真起兵第135章 兵法升級,三紫!第571章 蘭州肅王第134章 倭亂的根源第356章 北歸和南歸第018章 船塢第605章 這個辦法好第399章 改道黃河之志第117章 辦報打擂臺第574章 歐陸來信第553章 解散國子監第426章 梁山好漢東渡朝鮮第207章 航行澳門第068章 再入縣城第251章 發鈔第352章 大明馬嵬坡第280章 振武營兵變第280章 振武營兵變第141章 秋水仙素和水楊苷第491章 橡膠樹第389章 武昌易幟第246章 實證醫學第187章 愚智對答第267章 要不要造反?第491章 橡膠樹第280章 振武營兵變第587章 物價再漲第545章 入蜀通道(感覺中招了,今天請假欠第四卷總結第122章 鞋帶定理,買文第369章 改土歸流第545章 入蜀通道(感覺中招了,今天請假欠第073章 於二公子第467章 騎兵再上歷史舞臺第246章 實證醫學第588章 低道德優勢第547章 破蜀道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174章 府試前的集市第487章 道德窪地優勢第422章 制憲會議開幕第157章 送上門的肥羊第038章 入編捷徑第315章 開會的“藝術”和藝術第86章 大明平均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