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

第11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

高太后與向皇后在便殿之中,等了約莫一刻鐘,卻並沒有等到髃臣們辭殿的消息。

恰恰相反,她們等來了一紙進奏。

高太后和向皇后,看到張茂則,將宰臣們簽押的進奏文書,送到她們面前時。

她們兩人都很驚訝。

再看文字,卻是宰臣們乞覲太后、皇后言事的請求。

高太后看着,眉頭一皺,便問張茂則:“張都知,可知髃臣,緣何求見老身與皇后?”

大宋百年來,宰臣們在天子尚在的時候,請求面見太后、皇后的例子,太少太少了。

而同時求見太后、皇后,更是幾乎沒有先例。

張茂則低着頭回答:“啓奏娘娘:臣以爲,當是爲開寶寺貢院失火一事……”

“貢院?!”高太后和向皇后,聞言,都是吃驚起來:“失火?”

“到底是怎麼回事?”高太后頓時就坐不住了。

向皇后也隨之憂心忡忡。

她們當然都知道,大宋貢院在那裡?

開寶寺!

那個皇城東南,鎮守五丈河的皇家寺廟!

那個有着全汴京最高佛塔的寺廟!

宮裡面,故老相傳,當初,太宗重修開寶寺的時候,曾有望氣士,進言太宗:開寶寺,當少陽之位,國姓王氣所在,不可不慎!

如今,開寶寺居然失火!

恰好,大宋之德,在太祖時就已經被定爲火德。

王氣之地、少陽之位、皇家寺廟、貢院……失火?

恰逢官家臥疾,天下紛紛。

高太后和向皇后,立刻就緊張起來。

比宰執們想象的還要緊張。

不過,她們緊張的方向,和宰執們擔憂的地方完全不同。

對於深居深宮的太后、皇后來說。

走水失火,燒死再多的人,也只是外面的事情。

太后、皇后既看不到,也感受不到。

但燒了皇家寺廟、王氣所在的開寶寺就不同了。

“阿彌陀佛!”高太后念起佛來。

“菩薩保佑!菩薩保佑!”向皇后也跟着合十拜了拜,然後看向高太后:“娘娘,這可如何是好?”

高太后憂心忡忡的道:“老身早就聽說過,自從元豐五年,日稱大師圓寂之後,開寶寺中諸僧,便已不守清規戒律,喝酒吃肉,娶妻生子,乃至於納妾經商者,比比皆是!”

“定是這等不守戒律的僧人,做了惹惱了佛祖的腌臢事!”

其實,哪怕是在深宮的高太后也知道。

大宋的僧人,不守清規戒律,不是第一天了。

僧人們,廣佔土地,經商販貨,放貸收息、娶妻生子納妾的,比比皆是。

不知道多少紫衣高僧身後,跟着幾百口人討飯吃!

向皇后也點頭,說道:“新婦也曾聽入宮的命婦們說過,坊間將這些荒僧呼爲‘沒頭髮浪子,有居室如來’,更有甚者,竟有那放浪銀僧,自稱‘偎紅倚翠大師’,洋洋得意,招搖過市!”

太后與皇后,在此刻達成一致。

都是那些不守清規戒律的荒僧,胡作非爲,惹怒了佛祖,纔會發生這樣的禍事!

必須如此!

也一定得如此!

不然,難道還是禮佛誠心的太后、皇后唸錯了經?

在旁侍奉的張茂則一看這個情況,自然是連連附和,然後趁機塞了一點私貨,把大相國寺裡那些在東京城裡放貸的和尚也揪出來,批鬥了一番——張茂則的外甥,也在東京城裡操持放貸的營生。

高太后和向皇后,一聽連大相國寺的和尚,竟也都在放貸?!

頓時齊齊唸了句:“阿彌陀佛!罪過!罪過!”

慈悲爲懷的僧人,不僅僅放貸,竟還使出種種毒辣手段,逼人還貸?以至有人被逼死?

簡直是不可理喻!哪裡還有什麼慈悲心腸?

有這種僧侶把持寺廟,佛祖如何不怒?

難怪近來有司爲官家祈福,卻總是沒什麼效果。

原因找到了!

於是,當三省兩府的宰執和翰林學士院的兩位翰林學士,在閣門通事舍人引到便殿,見了帷幕後端坐着的太后、皇后,分班行禮完畢,還未來得及奏事時。

每一個人都發現,氣氛似乎有些不太對勁?

左相王珪,只能硬着頭皮,帶着羣臣,持芴上前,奏道:“臣,尚書左僕射、門下侍郎王珪,伏問太后、皇后無恙!”

“老身無恙!”高太后怒氣衝衝的回答。

“本宮無恙!”帷幕後的向皇后,也是帶着怒意回覆。

羣臣還以爲,太后和皇后,乃是因開寶寺貢院失火,燒死了三個與皇室關係密切的大臣而驚怒不已,正欲解釋的時候,就聽着那帷幕後的太后詢問道:“諸位髃臣可知,如今天下僧人之中,可有修爲有成、佛法精深、持戒森嚴,可堪領率衆僧者?”

王珪和蔡確,同時擡頭,兩人眼中滿是驚訝。

太后和皇后,這是怎麼了?

倒是在班列中的尚書左丞、門下侍郎章惇,聽明白了高太后的意思。

這位和蔡確同自福建來的執政在心中,搖頭一嘆:“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和地方軍州上的監司官員不同。

身處兩府的宰執們,日日與官家相處。

早就知道,皇帝是人不是神。

不僅僅可以被愚弄,甚至可以被戲耍。

宮中的太后和皇后,更是與民間的婦孺,沒什麼區別。

甚至可能,還要不如。

所以,章惇想了想,持芴出列,奏道:“奏知太后、皇后,臣曾聽聞,元豐中日稱僧圓寂後,官家曾命有司尋訪善佛法、明梵文之西僧入京傳法,主持譯經、傳經事,於是陝西轉運司舉自三藏法師求法處而來之西僧金總持應募,經有司考覈,確實精通佛法,梵文造詣高深,官家於是詔封‘西天三藏法師’賜紫衣,命主持傳法院……”

元豐改制,罷去了歷代以來首相兼任‘譯經潤文使’帶職的傳統。

這使得,三省有司對譯經事業的關注,大大下降。

除了章惇沒事幹,常常跑去傳法院裡,與那位番僧金總持談佛外,三省兩府重臣幾乎沒人將此事放在心裡,一時間自然想不起來。

而章惇關注那位番僧,並不是他信佛。

恰恰相反,作爲儒門弟子。

章惇對佛、老之事,素來敬而遠之。

章惇結交金總持,是因爲那個僧人,曾經在西賊境內多年,還受到過賊酋的重視。

而章惇,素來有志於兵事。

他這是未雨綢繆!在蒐集和打探,西賊的軍事、政事、國事細節。

高太后和向皇后聽了都是大喜不已!

日稱僧,是大宋名僧!

慶曆七年,被仁廟迎入傳法院,拜爲‘西天譯經三藏朝最大夫試鴻臚卿宣梵大師賜紫日稱’。

從慶曆至元豐,這位從三藏法師求法處,不遠萬里來到中土傳法的高僧,就一直主持着傳法院的譯經之事,翻譯的佛經,多達數十卷。

更曾出任大宋皇家寺廟開寶寺主持。

高太后和向皇后,前往開寶寺進香時,見過這位西方來的高僧。

確是寶相莊嚴,佛法精深。

如今,聽章惇提起,東京城裡,竟還有一位和日稱僧一樣,自三藏求法處來的高僧,不禁歡喜不已。

高太后和向皇后對視了一眼,然後道:“既如此,老身以爲,如今開寶寺失火,或是寺中缺乏高僧以身作則,爲衆僧榜樣的緣故!”

“列位髃臣,除此僧爲開寶寺主持如何?”

三省兩府的宰執和兩位翰林學士聽了,都是面面相覷。

蔡確心裡面,也多少有些失望。

但,沒有辦法。

就和他總勸自己的妻子,不要去燒香,但總是勸不了一樣。

面對信佛的太后、皇后,作爲臣子,他除了服從,沒有其他選擇。

好在,至少,今天開了一個頭。

三省兩府及翰林學士,同朝兩宮!

在大宋,最困難的,永遠是開先例。

今日,他藉着開寶寺大火,導致三省兩府和翰林學士,都陷入恐慌的機會,開了這個先例,日後,再有事情就可以援引此例。

“臣等同奉旨意!”羣臣拱手而拜之後,蔡確就趁機持芴出列,奏道:“臣斗膽請奏太后娘娘、皇后殿下:開寶寺被火之事,是否需要上稟官家?”

高太后和向皇后聽了,對視一眼:此事沒有上稟官家?

旋即她們醒悟了過來。

也對!

此事,若是稟了官家,就不需要到她們面前來了。

於是,高太后問道:“諸位髃臣,開寶寺被火一事,可有什麼情弊在內?”

蔡確拱手拜道:“啓奏太后娘娘、皇后殿下:昨夜四鼓,開寶寺貢院走水,雖經開封府都巡檢、殿前司左軍巡使等率部奮力撲救,至天明時,已撲滅大火!”

“然則,水火無情,貢院失火,不僅僅焚燬了貢院省試考卷,也焚死官吏數十人……”

“其中,承議郎翟曼、奉議郎陳方之、宣德郎馬希孟、皆已確定葬身火場……”

“茲事體大,臣等不敢擅專……”

“如今,官家小恙在身,太醫醫官囑託臣等:宜多進喜事,勿進憂煩,以安聖體……”

“臣等愚鈍,不勝惶恐,伏乞太后娘娘、皇后殿下指揮!”

說完,蔡確就恭恭敬敬的俯首再拜。

羣臣跟着俯首而拜:“臣等伏乞太后娘娘、皇后殿下指揮!”

在這一剎那,三省兩府之中,不是沒有人察覺到異樣。

可,在從衆情緒的裹脅下,他們也不得不捏着鼻子,跟着蔡確的節奏起舞。

高太后和向皇后,卻是沒有察覺到這一點異樣的細節。

只有,在高太后和向皇后身邊侍奉的張茂則,不經意的皺起了眉頭,察覺到了異樣。

但張茂則不敢插話,他甚至不敢出聲!

宰執奏事,哪裡有內臣說話的地方?

他要敢出聲,明天就得捲鋪蓋出外了——烏鴉們會很高興,用一個入內內侍省都知的屍體,來向世人證明他們的忠誠和清正!

高太后也保不住他,更不會保他。

因爲,此乃祖制!

……

注:兩宋的大寺廟,都會開有質庫,最初是信衆之間互幫互助的一個組織,然後就發展成了類似今天當鋪加銀行加風投的金融實體……

而北宋的僧人,花和尚多,不正經的和尚更多。

當然,這不能怪和尚。

因爲北宋朝廷比和尚玩的還花。

和尚的度牒,在宋代,基本充當了今天支票、信用憑證的角色,一般朝廷遇到沒錢的時候,就發一堆度牒下去給人當錢用,正常價碼一張度牒賣個100-200貫輕輕鬆鬆。

所以,也就不要怪,假和尚滿大街跑了。

注2:宋代高僧的象徵,就是朝廷賜予的紫袍僧衣。

注3:日稱僧,是印度高僧,在慶曆年間來到北宋傳法,熙寧、元豐都有日本僧人來到汴京求法,和日稱僧碰過面。金總持則似乎應該是阿富汗來的,他先在西夏那邊當了幾年國師,然後他聽說了宋朝在招募一位可以翻譯梵文佛經的番僧後,果斷跑路到了宋境(他自己說的)。

這個人歷史上一直活到了南宋時期,在很多南宋士大夫筆記裡,留過名。

(本章完)

215.今天更新晚一點277.第263章 也得去別人家裡攪一攪166.第157章 地震和瑣事第58章 少年天子,小試牛刀237.第225章 賞罰要速498.第472章 視察387.第367章 有功必賞第556章 現實的天龍八部第71章 要做事就先餵飽人110.第106章 起復的沈括和入京的蘇軾 【四更220.第209章 乃聖乃神,乃文乃武第586章 逼捐(3)174.第165章 章惇:難道真有人能生而知之?第483章 耶律延禧:孤必報今日之仇151.第142章 互相滲透 (6500票加更!)253.第240章 新約(2)422.第400章 要相信後人的智慧453.第430章 有人要反攻倒算第46章 文德殿(2)426.第403章 提議增加宰執286.第272章 黨爭的味道225.第214章 開心的王安石410.第389章 交子開始流通175.第166章 自有大儒會爲朕解經第490章 好人就會被人拿槍指着210.第200章 向太后:吾兒必可爲堯舜224.第213章 黃履請郡373.第353章 向太后的提醒第542章 格物風潮(2)第481章 蔡京的循循善誘第602章 開戰(2)163.第154章 憤怒的韓絳75.第74章 堂薄326.第310章 王安石的心,活了!219.第208章 又打了一個窩240.第228章 難得硬氣的太皇太后416.第394章 進擊的高遵惠313.第298章 呂公著的提醒84.第83章 煩躁的釣魚人379.第359章 寶津樓會議(3)232.第220章 遼使:我們遇到了一個怪物!198.第188章 賞要快437.第414章 金融工具人(2)308.第293章 宋用臣的密報191.第181章 太皇太后:下發!立刻下都堂!94.乙未日加封、推恩名單272.第258章 流血的興慶府139.第133章 好人就會被人欺負第542章 格物風潮(2)263.第249章 新役法(2)124.第119章 畫餅 (12500更新完畢,繼續求第544章 司馬光的病情344.第327章 章惇出知廣西第493章 端午衆生(二合一)第604章 回扣發揮了作用348.第330章 司馬光:交趾瘴癘不毛之地,得244.第232章 樑太后:假意悔過,日後再犯 (80.第79章 司馬光入覲(2)474.打磨劇情,請假一天。114.第110章 對李憲的安排382.第362章 奇兵突起447.第424章 開戰第598章 西北狼煙(3)268.第254章 張茂則之死(2)335.第318章 開戰!開戰!(3)第515章 戰勝恐懼最好的辦法是(新年快樂)236.第224章 元祐字典第507章 兩宮的不同223.第212章 趙煦:《字說》有問題?不可能342.第325章 預算第559章 司馬光:知我者,陛下也!第523章 說客(1)229.第217章 該害怕的是他們!第517章 使者224.第213章 黃履請郡第36章 命運之日(3)420.第398章 汴京風雲第603章 環慶路就是絞肉機第497章 兩宮的裂痕113.第109章 想卡位塞人的曹家483.第457章 太皇太后終於死心了223.第212章 趙煦:《字說》有問題?不可能第55章 蔡確陛辭薦元老第587章 逼捐(4)【還債140】231.第219章 遼使的算計第540章 御前演武272.第258章 流血的興慶府第535章 仁義在口,刀劍在手(2)第509章 朕受傷了,需要哄才能起來315.第299章 各有稻粱謀第506章 入甕168.第159章 報捷吧!227.第216章 趙煦鳩佔鵲巢的計劃 (8500月票242.第230章 耶律洪基第508章 宰相的交易244.第232章 樑太后:假意悔過,日後再犯 (223.第212章 趙煦:《字說》有問題?不可能第560章 封賞(1)242.第230章 耶律洪基351.第333章 錦囊妙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