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第190章 賜進士出身

第190章 賜進士出身

元豐八年六月癸酉(十一),延和殿便殿聽政。

詔:坤成節以大行皇帝梓宮在殯,唯開封府度僧道,比興龍節減三分之二,依舊禁屠、決大辟之罪,餘依治平故事。

又詔:皇太后出入儀衛,依治平四年故事,皇太后承輿,上設龍行六。

禮部言:德妃朱氏,育誕聖躬,乞兩宮慈聖推恩。

詔:可。

禮部於是請加德妃爲皇太妃,兩宮詔準。

禮部再奏:大行皇帝梓宮在殯,乞依故事,免皇太妃典禮、寶冊。

從之。

於是,命有司制皇太妃出入儀衛、典章,以呈兩宮。

退朝之後,兩宮並未帶着趙煦回大內。

而是依舊留在延和殿中。

因爲今天,是經筵官們入覲的日子。

除卻那些還在路上,未能入京的經筵官。

剩下的在京經筵官班子,都將入宮陛見。

沒等太久,經筵官們就在合門通事舍人的引領下,魚貫而入。

領頭的,自然是尚書右丞、中書侍郎兼侍讀呂公著。

在其身後,則是一隊穿着各種公服的官員。

羣臣到了殿中,分別持芴而拜。

“尚書右丞、中書侍郎兼侍讀臣公著……”

“龍圖閣學士、兵部侍郎兼侍講臣純仁……”

“直龍圖閣、中書舍人兼侍講臣卞……”

“給事中兼侍講臣佃……”

“崇政殿說書臣希哲……”

“恭祝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帝陛下聖躬萬福!”

四個朱紫大臣之中,混進來一個褐衣書生。

看着雖然有些不協調,但帷幕後的兩宮,見了呂希哲,卻都很高興。

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壽州呂氏家族是一個另類的勳臣之家。

自呂蒙正以來,呂家已經連續三代,爲大宋宰執。

和皇室的關係,也是無比親密。

趙煦就更開心了。

他微笑着說道:“來人,給諸位愛卿賜座!”

他的眼睛,在範純仁身邊的那個看上去文質彬彬的書生身上,多看了幾眼。

因爲趙煦在現代時已經知道,這個呂公著的長子,是王安石的擁躉。

後來,王安石新學的兩個分支之一的滎陽學派的創始人就是他了。

而且呂希哲有個兒子叫呂好問。

那也是個人才!

靖康後錯非此人委曲求全,在金兵、張邦昌之間反覆橫跳。

完顏構能不能即位,還在兩說!

細細算來,呂好問如今也該有十三四歲甚至十五六歲了!

上上輩子,趙煦因爲恨呂公著,所以錯過了!

這一世,呂希哲也好,呂好問也罷!

都是值得培養的!

呂公著領着蔡卞、範純仁、陸佃和呂希哲,再拜謝恩。

趙煦則也瞄了一眼蔡卞就繼續看向呂希哲。

蔡京、蔡卞兄弟,趙煦都很熟悉。

反倒是呂希哲,趙煦上上輩子見都沒有見過!

更不會知道,呂公著身邊就臥着一位王安石的追隨者和死忠!

幾人戰戰兢兢的坐下來,特別是呂希哲,他只是布衣,卻能御前賜座,這讓他惶恐。

同時,他心中也很興奮!

“介甫相公囑託我的事情,終於能有交代了!”

他小心翼翼的擡頭,卻看到了那御座上的少主,似乎也在饒有興趣的看着他。

呂希哲連忙低下頭去。

耳畔,只聽到了那帷幕後的太皇太后的聲音:“諸位愛卿,皆國家詞臣,天下文學之士……”

“官家能得諸位愛卿,實是天下之幸!還望諸位愛卿,勠力用心,將官家的功課輔導好!不負老身和太后囑託!”

幾人立刻起身拜道:“太皇太后、皇太后託付,臣等唯盡死以報!”

御座上的少主,在這個時候,卻忽然問道:“諸位愛卿,可曾選好了朕接下來要讀的書?”

呂公著持芴拜道:“啓奏陛下,臣與都堂宰執商議,宰執大臣皆以爲,陛下聰俊,治學嚴謹,乃我朝聖主!”

“故此,臣斗膽乞以《尚書》進獻,願陛下讀此先王典籍,立聖王之志,開我朝太平盛世!”

自然,這個事情是經過了激烈的博弈。

一度甚至爭執不下,最後是右相韓絳出來和了稀泥。

折中選了無論是新黨還是舊黨都可以接受的《尚書》作爲少主新的書目。

但,所有人都知道,無論是新黨,還是舊黨,都只是暫時休戰。

幾個月後,大行皇帝葬禮結束,虞主回京。

屆時,尚書估計也會講完那就又會是一場拉鋸戰!

士大夫爲名爲實,是不會有人後退的!

想到這裡,呂公著看了一眼那兩個讓他感到不舒服的經筵官。

一個是王安石女婿,一個是王安石門生!

呂公著個人其實對蔡卞、陸佃沒有意見,甚至很欣賞!

因爲他們的文章寫得極好,爲人也都很正直!

但奈何,蔡卞、陸佃從不肯和王介甫割席!

這就實在忍不得!

好在,這兩個人都已經不能在經筵官上久留了。

遲則兩三個月,短則一個月,都將相繼出知。

想到這裡,呂公著臉上就露出了笑容來。

屆時,整個集英殿經筵上,將皆爲君子,所講也將皆爲聖人正道!

不對!

呂公著的眼睛看向他的兒子呂希哲。

“這逆子必須盯好了!”

“絕不能讓他在君前胡言亂語!”

這樣想着耳畔就已經出現了少主歡快的聲音:“《尚書》嗎?朕翹首以待!等候諸位先生指教!”

帷幕後的兩宮,對這個結果也比較滿意,尚書乃是先王典籍,歷代帝王的必讀書目,於是紛紛道:“如此,便拜託各位愛卿了!”

就是,兩宮都有些不捨。

教導官家(六哥)讀書,雖然累,但滿足啊!

不過……兩宮轉念一想,她們以後還可以藉着檢查官家功課的藉口,繼續參與其中。

於是,便也釋懷了。

呂公著等人齊齊起身,恭身再拜:“臣等願竭盡所有,以奉陛下!”

“未知哪一位是崇政殿說書呂希哲?”呂公著正要坐回椅子上,少主就忽然問道。

讓他差點一個踉蹌,沒有坐穩。

眉頭和臉頰,在這個剎那更是糾結在了一起。

“那個逆子!”呂公著在心中說:“怎這麼好的運道!”

“上一次,少主親自點名……這一次,更是殿中親問……”

可他能怎麼辦?

只能厚着臉皮,裝出一副與有榮焉的模樣。

甚至還得擠出笑容,裝出一副感動的神色。

呂希哲卻是興奮的持芴而前,拜道:“崇政殿說書臣希哲,拜見皇帝陛下!”

便見着那殿上少主,從御座起身,來到了殿前御陛前,隔着欄杆,仔細端詳着呂希哲的模樣。

過了好一會,才讚道:“善!果真是一表人才,風度翩翩!不愧是國朝元老之子,社稷名臣之後!”

呂公著只能起身謝恩:“陛下厚愛於微臣,以至愛屋及烏,臣當萬死報之!”

呂希哲也跟着拜道:“臣何德何能,竟受陛下如此恩遇?當盡死報之!”

呂希哲心裡面,現在高興的不得了。

天子居然知道我?還問我了?

我得寫信給介甫相公說一下這個事情!

就聽着殿上的少主說道:“兩位愛卿快快請起!”

“卿家世代爲我社稷宰執,可謂是代代忠良!”

“今見呂說書,朕便已知我朝又得一大臣矣!”

呂公著和呂希哲聽着那殿上,自信而言的少主的聲音。

雖然,少主聲音稚嫩,雖然他才八歲。

可這說出來的話,卻直接說到了他們心坎中。

無論是呂公著還是呂希哲,在此刻心中都只有感動!

尤其是呂希哲,他現在心中被一種名曰:知遇之恩的情緒所佔領。

這是士大夫們無法阻擋,也無法拒絕的誘惑——來自君權的認可!

士大夫,學得文武藝,不就是來貨與帝王家的嗎?

現在帝王都認可,這個貨物值錢了。

對士大夫來說,這就是人生得到了昇華!

於是,父子兩人都是俯首而拜,再拜謝恩。

趙煦卻是微笑着,轉過身去。

他在做這個事情之前就已經想好了。

他也知道兩宮不會阻止。

因爲呂公著不僅僅是元老重臣,是舊黨核心,深得兩宮信賴。

更因爲呂家,代代和皇室關係密切。

在某種意義上,算是皇室的自己人。

所以,趙煦做這些事情,符合他的人設、形象——一個對自己人、對親近的人,無微不至,想方設法的加恩、賜官的天子!

於是,趙煦到了帷幕前,和兩宮道:“太母、母后,朕想討一個恩典……”

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在帷幕中聽着趙煦的話,就已經差不多猜到他要做了什麼了?

她們都笑起來,太皇太后問道:“官家想要一個什麼樣的恩典?”

“孫兒聽說,呂說書因爲侍奉呂相公,而放棄了科舉功名……”

“孫兒以爲國家褒揚孝子,推崇孝道……便不能叫這等孝子吃虧!”

“何況,呂說書一表人才,孫兒觀之,必是飽學之士!”

“不如,請太母、母后,賜他一個進士出身?”

呂公著聽着,猛地擡起頭來。

他當然知道,大宋科舉有一個最大的後門。

那就是天子!

天子可以賜一個沒有功名的布衣進士功名!

被賜之人,從此直接被視同擁有進士功名,在仕途和升遷上享受和進士一樣的待遇!

而這種恩賜,分爲三等。

第一等是賜進士及第——這個自然不可能賜予人,不然天下士人都會炸鍋。

然後就是賜進士出身!

相當於進士三甲、四甲的功名!

這種恩典很少很少!歷朝不過幾個孤例而已!

最後就是賜同進士出身,這是最多的。

現在呂希哲被天子求兩宮賜進士出身,算是開了今朝天子的先河!

可呂公著能怎麼辦?攔着自己兒子的功名嗎?

他只能持芴而拜,閉上嘴巴。

呂希哲已欣喜若狂,持芴再拜:“臣卑鄙野人,安敢受此厚恩,乞陛下收回成命!”

這是虛應故事。

因爲傻子都看出來,他很興奮,也很開心!

帷幕後的兩宮卻都笑起來。

太皇太后道:“呂說書不必推辭!”

“說書乃我朝重臣之後,又是天下有名的孝子!”

“官家說得對,國家要褒揚孝子,像說書這樣的孝子猶當褒揚!”

向太后也道:“說書莫要推辭,快快謝恩吧!”

呂希哲‘無奈’,只能試圖再次‘婉拒’:“臣德薄,不敢受此厚賜……”

兩宮都道:“說書人品高潔,可爲天下楷模,官家推恩說書,說書豈能讓官家失望?”

呂希哲這才持芴而拜:“皇帝陛下厚愛,兩宮慈聖隆恩……臣希哲,願鞠躬盡瘁,赴湯蹈火!”

說着,他就匍匐在地,大禮謝恩。

呂公著也只能持芴上前,再拜謝恩:“犬子不堪,竟蒙陛下賞識,兩宮慈聖加恩,老臣感激涕零!”

“唯以餘生盡力償報!”

而在心中,呂公著在大喊:“陛下、兩宮慈聖……那個逆子之所以不去科舉是王介甫勸的啊!”

可他不敢說!

甚至得幫着呂希哲打掩護!

他絕對不能讓天下人知道,他呂公著家裡也出了一個呂嘉問!

PS,今天暫時還一千~胃有些受不了了,我得休息了!

(本章完)

141.第135章 範純仁:又是一個拗相公316.第300章 蘇頌117.司馬光四月十七日洛陽上書225.第214章 開心的王安石249.第237章 重賞之威!261.第247章 趙煦:還是滅了西賊最划算第56章 韓絳第15章 高太后:果然都在稱頌六哥純孝嗎?400.第380章 欲加之罪483.第457章 太皇太后終於死心了494.第468章 寬厚仁聖第547章 向宗回 高公繪: 我也可以聽話,我也可以做事414.感冒了。第603章 環慶路就是絞肉機88.第87章 京東鐵馬(2)348.第330章 司馬光:交趾瘴癘不毛之地,得第38章 太子(1)235.第223章 趙煦的解釋196.第186章395.第375章 告狀的來了289.更新要晚一點204.第194章 遼使:讓我試試南朝小皇帝的成第551章 你們讓朕很爲難吶!第10章 天子205.第195章 汴京沙盤第25章 真香228.卡文中,晚點更新第557章 西南忠孝之家第609章 吐蕃人的生存智慧150.第141章 司馬光的宣戰書400.第380章 欲加之罪261.第247章 趙煦:還是滅了西賊最划算449.第426章 韓絳:累了,毀滅吧!109.第105章 潤物細無聲188.第179章 經筵之地第535章 仁義在口,刀劍在手(2)230.第218章 社牛刑恕第55章 蔡確陛辭薦元老248.第236章 刺激經濟450.第427章 廷推(1)第548章 聖天子(1)479.第454章 條約與尊號378.第358章 寶津樓會議(2)第575章 混亂的東南亞(1)221.第210章 佛牙舍利起風浪494.第468章 寬厚仁聖第576章 交趾的命運454.第431章 交趾羣臣:北朝能籤澶淵之盟,238.第226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1)142.最後一天,求月票!第510章 聖質深邃336.第319章 開戰!開戰!(4)159.第150章 軟肋415.第393章 耶律洪基:朕欲法南朝,與士大458.第435章 踏營(2)197.第187章 太皇太后:文彥博居然看上了老234.第222章 遼國還得感謝大宋 【9000月票加489.第463章 王大槍的奇妙之旅255.第242章 王安石:看戲就已經很好了304.第289章 宋遼友誼,蒸蒸日上!( 電飯煲第604章 回扣發揮了作用149.第140章 威福初用497.第471章 請君入甕第20章 拉扯224.第213章 黃履請郡101.第98章 平章軍國重事298.第283章 名曰呂惠卿的陰影97.第94章 嚴查116.第112章 太皇太后:向宗回 高公紀的美官481.感冒了第530章 難道他是天生的帝王?第484章 臥龍鳳雛 (爲了道歉而加更)223.第212章 趙煦:《字說》有問題?不可能229.第217章 該害怕的是他們!第595章 戰前(2)第509章 朕受傷了,需要哄才能起來411.第390章 鬥紐與帶泄295.第280章 蔡京207.第197章 西夏的條件第544章 司馬光的病情386.第366章 謀國第14章 通風報信279.第265章 君前獨對(2)284.第270章 仁多家來投第494章 安惇:我太想進步了348.第330章 司馬光:交趾瘴癘不毛之地,得425.第402章 學區房283.第269章 第一茬232.第220章 遼使:我們遇到了一個怪物!第529章 蠶鹽150.第141章 司馬光的宣戰書第596章 西北狼煙(1)88.第87章 京東鐵馬(2)469.第445章 戰後(1)136.今天沒有了第27章 曾布:嘉佑元老的時代結束了!266.第252章 各自的上書435.第412章 登州魚風靡汴京160.第151章 傾軋第487章 這是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