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第314章 大宋禁軍

第314章 大宋禁軍

趙煦看着苗授,想着大宋禁軍的過去。

也是在心裡嘆息不已。

因爲,把禁軍戰鬥力搞爛的不是別人,正是趙官家們自己!

尤其是真廟、仁廟、英廟這三代天子。

這三位天子在位期間,不止在京禁軍,在外駐泊的禁軍們,鬧餉是常事。

都說皇帝不差餓兵。

可在大宋這個大型動物園,皇帝爲了收買大將,對將官們吃空餉喝兵血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在承平時期,禁軍們領不到軍餉是常事。

甚至連他們的伙食,也會被人剋扣。

大頭兵能怎麼辦?

只能是幹副業,養活家人了。

可就算是這樣,將官們還是要從中過一手。

所以,在真廟、仁廟時代,禁軍們鬧餉是常事。

因爲有着五代的先進經驗可以學習,所以,大宋禁軍們鬧餉都有着標準流程。

第一步肯定是鼓譟,然後抓住幾個平素在士兵中名聲最差的將官祭旗。

然後,打出旗號——俺們只反貪官,不反朝堂,更不反官家哈。

而朝廷也很熟練——立刻派人去撫慰:大家的辛苦,朝廷知道了,軍餉立刻補發。

然後所有人美滋滋的去領錢。

最後,朝廷再秋後算賬,把帶頭的那幾個大頭兵抓起來,視情節或刺配或處死。

這個事情就算這麼完了。

這種情況,熙寧後纔得到好轉。

因爲在王安石的輔佐下,大宋對禁軍和廂軍都進行了大裁軍!

一口氣將大宋兵額,砍掉了幾十萬。

順便也擠掉了水分、空額,並推行將兵法,加強戰鬥力和組織度。

同時因爲戰爭,提高了賞賜。

所以,西軍開始崛起,戰鬥力不斷提高。

但是,在京禁軍,卻已經積重難返,基本沒救了。

只能將那些還沒有完全爛掉的禁軍,抽調去沿邊輪戍,以此保持他們的戰鬥力。

在趙煦的上上輩子,他可是爲了提高在京禁軍的戰鬥力傷透了腦筋。

可終究也沒有什麼好辦法。

裁撤不行——這些傢伙祖祖輩輩都在汴京城裡討生活,給幾代趙官家當兵。

每一個人背後都是十幾口甚至幾十口人,搞不好某些人的祖上,還是某位官家身邊的近衛!

只能花錢養着,就當維穩了。

那從沿邊的西軍,揀選精銳,來汴京駐防總行了吧?

事實證明,這是想多了。

換回來的精銳,沒幾年,就會迅速墮落、腐壞——到了汴京城這個花花世界,別說是沿邊的西軍,就算是後來的女真人的墮落速度,也是飛快。

只能是將在京禁軍裡,那些還沒有徹底腐朽墮落的,派去沿邊輪戍。

同時,時不時的從沿邊抽調幾支精銳回來換防。

這樣才能勉強維繫十到十五個指揮的禁軍的戰鬥力。

剩下的人?

已經沒救了。

好在,趙煦在現代接受了先進思想的薰陶。

所以,他深信這個世界上,絕對沒有無用的人,只是缺乏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

所謂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於是,趙煦決定成爲在京禁軍們的伯樂。

打仗不行,搞工程行是吧?

好的!

朕滿足你們!

就去搞工程賺錢吧!

帶着這樣的想法,趙煦拍了拍手,讓馮景將他這些日子在宮裡面,帶着石得一、劉惟簡等人,畫出來的圖紙,送到了苗授手中,叮囑他道:“太尉回去後,召集各部將士,按照朕給的圖紙,在汴京城中先在諸禁軍所駐廂房處鑿井……”

苗授舔了舔舌頭。

汴京城的水井,可是和房子一樣,是可以傳諸子孫的財產!

每年春天、夏天、秋天,那些有着水井的人家,可都能夠靠着賣水大賺一筆!

所以,開封府每年的爭產官司裡,都有着幾十起是圍繞着水井歸屬開展的。

苗授當即拜道:“官家隆恩,臣代禁軍上下拜謝!”

在汴京城這種寸土寸金的地方,一戶人家若有一口水井,就已經超越了九成以上的人家。

若還能在城外有幾畝菜地,那就完全可以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

乾淨的井水,還有新鮮的蔬菜,這些可都是隻有當官的官人和城中的富商才吃的起。

趙煦卻笑了,道:“先別急着謝!”

“所鑿之井,既是朕出的賞錢,那照理就該是官產!”

“朕念及禁軍將士勞苦,可許其就近取水!”

“但其他地方鑿出的井,就該都歸開封府點檢!”

苗授聽着,沒有任何異議。

因爲這就是大宋的日常!

大宋不立田制,不抑兼併,更不歧視商賈。

原因在那裡?

就在趙官家自己身上!

自太祖以來,歷代官家對一切有利可圖的事情,都會想方設法的插一手。

所以,在大宋,最大的地主是皇帝——官田遍佈天下州郡。

最大的手工業主也是皇帝——天下州郡的織院、綾錦院、染院還有那些冶監、都作院……都是官產!

監當官們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替官家盯着這些地方。

他們的磨勘考覈標準,也是看產出、產量和收益。

所以,當今官家將禁軍鑿出來的井,直接劃拉到自己兜裡很正常!

他肯讓禁軍將士就近取水,而不是交錢取水,已經是皇恩浩蕩了。

……

苗授回到家中。

將官家交給他的圖紙打開,看着上面繪製的詳細的鑿井流程。

他籲出一口氣:“竟如此詳細!”

想想也是,官家雖然年少,可他卻擁有者整個天下。

區區鑿井技術,自然是手到擒來。

於是,不疑有他,便帶着這些圖紙,到了汴京城城外的神衛軍營地。

神衛軍,後周之虎捷軍,後晉之奉國軍。

最初擁有四十六指揮,仁廟罷爲三十一。

先帝熙寧三年罷神衛水軍,元豐二年裁撤神衛第九、第十軍等。

於是,就剩下了左右廂的編制。

按照制度,每廂轄四軍,每軍五指揮。

但實際上從來不滿編,而且,因爲禁軍的第四軍,一直都是用來安置年老、殘疾、孤寡禁軍的剩軍編制。

所以,實際上今天的神衛軍左右廂加起來,也就二十個指揮,一萬人上下的編制。

而在京的神衛禁軍,如今只有七個指揮。

其他的不是在河北,就是在沿邊。

他們叫駐泊禁軍,是更戍法的時代,輪調出去就再也沒有調回來的倒黴蛋。

就這,在京的七個指揮裡,還有三個已經成爲開封府左廂的鋪兵——他們已經不歸侍衛親軍步軍都指使司管轄。

而是直接聽命於,開封府,作爲火鋪、兵鋪和巡街的兵馬。

這也是現在的在京禁軍的縮影。 作爲正任武臣,苗授對大宋兵制和兵額自然是無比清楚的。

立國之初,天下兵馬二十二萬,其中十二萬在京師,如此,中央禁軍就可以對地方兵馬形成碾壓的兵力優勢!

但現在就汴京城就剩下兩萬不到的歪瓜裂棗。

偏偏如今天下禁軍員額,卻已經達到了六十一萬兩千兩百四十三人。

就這,還是熙寧大裁軍的傑出成果!

熙寧裁軍,禁軍從治平四年的六十六萬三千,一口氣裁減到了五十六萬八千四百(元豐以來則又增加了四萬三千五百人)

廂軍則從高峰的將近六十萬,直接腰斬到了現在的二十二萬。

換而言之,現在僅僅是沿邊一路的兵馬,就是汴京城禁軍的一倍。

重內虛外,早已經是昨日黃花。

而苗授看着,在營地裡,賭博、喝酒、嬉鬧的那些神衛軍。

眼中也是一黯。

就這兵馬素質,別說去和西軍碰了。

就算是去沿邊的弓箭手放對,也會被打的屁滾尿流。

但奈何,這就是大宋在京禁軍的現狀。

“好在,先帝有遠見,及時抽調了部分禁軍輪戍熙河、涇原、環慶……”

“不然,今日的京師真的要無兵可用了!”

苗授想着,心中也是嘆息不已。

大宋在京禁軍這個模樣,在戰場上,是根本指望不上的。

搞不好賊軍悍勇者,幾十個人就可以追着現在在神衛營地的這幾個指揮滿地跑。

於是,苗授來到中軍大營,召集將佐,開了白虎節堂。

將天子的命令,傳達下去。

那些丘八,在聽到天子命他們去鑿井,而且,按口給錢後,頓時歡呼雀躍。

而當他們得知,首先給自己家附近打井,而且鑿出來的井,官家推恩,許他們自由取用後,更是三呼萬歲。

然後,就拿着苗授發下去的圖紙,當天就開始按圖打製工具。

可不要看,神衛軍的這些丘八,平素毫無紀律可言,吃喝嫖賭更是樣樣精通。

可他們的看圖能力和打製器械的能力,卻個個都是行家裡手。

尤其是那幾個指揮們!

有人甚至已經將國初大匠俞浩的那本《木經》都給背熟了!

而且,他們在這方面的指揮和組織能力,更是超乎想象。

拿了圖紙,幾個人研究一番,就開始組織人手,分配任務了。

整個神衛營地,瞬間變成了木工場。

鋸子、墨斗、墨線、尺子……

鬼知道他們到底在營地裡藏了多少東西。

苗授看着,也是無奈的嘆息一聲。

神衛軍,可是上四軍呢!

可想而知,那些在京的中軍和下軍,又該爛成什麼樣了!

苗授看着,無可奈何的苦笑了一聲。

無論是他還是燕達,都對在京禁軍無可奈何。

哪怕給他們發全餉,也激不起他們半點鬥志。

因爲他們在汴京。

而上四軍的全俸不過一千文,加上祿米什麼的,價值不過三貫。

一個單身漢或許能養活,可絕養不活妻兒。

更不可能支撐他們在汴京城這個花花世界瀟灑。

所以,在京禁軍們,只能去做副業。

也只有做副業才能讓他們養活一家老小。

這也是任何一支禁軍,只要被調到汴京,就絕對會迅速喪失戰鬥力的原因。

不僅僅是花花世界的誘惑,也是因爲,禁軍的待遇,已經不足以讓他們養活妻小。

真靠着那點俸錢、祿米,全家都會餓死在汴京!

……

苗授在神衛軍營地裡嘆息時。

狄詠,則在汴京城外的一處軍營之中,檢閱着那十個剛剛從沿邊各地回京的禁軍指揮。

這些兵馬,並不是傳統上的上四軍兵馬。

而是來自拱聖軍、驍騎軍、雲騎軍、武騎軍以及殿前司、步軍司的虎翼軍之中,精挑細選出來的。

先帝一共揀選了十四個指揮。

其中拱聖軍等四軍各一,殿前司、步軍司的虎翼軍則各揀選處了五個指揮。

這些兵馬,不僅僅是從在京禁軍揀選的。

還從開封府的保甲戶裡揀選。

千挑萬選,選出了這十四個指揮,將他們派去熙河路輪戍。

現在回來的,就是殿前司和步軍司的虎翼軍的十個指揮。

其他四個指揮,還在熙河輪戍,按照先帝旨意,明年開春還會繼續揀選十四個指揮去輪戍。

那個時候,那四個輪戍了三年的指揮,纔會回京。

想着這些,狄詠也是深感壓力。

官家委他重任,讓他整備這些京師最後能打的部隊。

但狄詠也不知道,這些兵馬,到底還能維持多久的戰鬥力?

一年,還是兩年?

肯定不會超過三年!

因爲三年後,他們就算再笨,也該學會了逛瓦子,勾欄聽曲,喝酒、賭博更是不用學,大宋所有兵馬天生就會。

“只能暫時封閉軍營了……”狄詠想着,官家對他的囑託。

於是,便在白虎節堂上,宣佈了命令。

御龍第一將,從今日起封營、整訓!

同時,賞賜這支新成立的御龍第一將士兵、將官。

一串串叮叮噹噹的銅錢發下去後,全軍士氣顯著提高。

上上下下都開開心心,對狄詠的將令的服從性大增。

但狄詠知道,這個辦法只能起一時的效果,時間一長,汴京城的花花世界的誘惑,就會自然而然的將現在這些看上去還算可靠的戰力,給引誘了過去。

規矩再死,人也是活的!

所以,狄詠打算,年後帶着這支部隊,遠離汴京城最好去汴河邊駐防。

能拖一天是一天!

至少也得讓這些兵馬,在半年內保持從熙河回來時的面貌。

不至於讓官家需要用兵的時候,還得去沿邊抽調。

注:根據《續資治通鑑長篇》元豐七年十二月條的記錄,元豐七年末,北宋禁軍員額六十一萬兩千兩百四十三人。

較熙寧十年增加四萬三千五百五十五人,較治平四年減少五萬七百五十七人。

而廂軍則從治平四年的五十六萬,直降到二十二萬。

注2:北宋在京禁軍,在宋夏戰爭後就被不斷掏空。

靖康的時候,汴京城的總兵力只有四萬多。

就這肯定還是從民間徵調了青壯的結果。

PS,汴京城的禁軍,人數再多也沒有用。

因爲這個城市太繁華了,誘惑也太多了。同時,禁軍的俸祿,也太低了!

上四軍的俸祿,在沿邊可能算是高收入,但在汴京城,苦力每天都有一百錢工錢呢!隨便租個破房子,一個月也要三貫多。

一個月兩三貫,賣什麼命?

(本章完)

第500章 出幸文府(1)353.第335章 交趾君臣第37章 間幕:兄弟第483章 耶律延禧:孤必報今日之仇第511章 只有胡及受傷的世界82.第81章 王珪之死349.第331章 潛移默化第583章 和尚也得講政治476.第451章 司馬光:陛下定與我一般,心憂221.第210章 佛牙舍利起風浪368.第348章 交子務439.第416章 進擊的高遵惠498.第472章 視察239.第227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2)第55章 蔡確陛辭薦元老381.第361章 曹佾:想要命就趕緊還錢362.第343章 種家兄弟(2)第517章 使者第587章 逼捐(4)【還債140】345.第328章 戰前部署第567章 虎狼之師第47章 司馬光407.第386章 測試478.第453章 文官:我上我也行482.第456章 新的問題第67章 旋渦第564章 太母車與聖母梭358.第339章 王安石:少主是否有一個大計劃第10章 天子235.第223章 趙煦的解釋397.第377章 魏國大長公主的感謝158.第149章 天生聖君 (6500月票加更)第565章 不可名狀的熙河路(1)425.第402章 學區房第578章 極限施壓第571章 壽宴(3)347.第329章 遼 夏戰略350.第332章 嘉佑老臣的技能 (500月票加更95.第92章 上貨!上貨!(1)第13章 乖巧懂事202.第192章 程顥的遺言第58章 少年天子,小試牛刀399.第379章 原木立信88.第87章 京東鐵馬(2)349.第331章 潛移默化278.第264章 君臣獨對(1)第563章 章惇是下一個王安石?323.第307章 趙煦:皆在我甕中479.第454章 條約與尊號224.第213章 黃履請郡88.第87章 京東鐵馬(2)199.第189章 文彥博:汝若是男兒身,那該多第34章 命運之日(1)358.第339章 王安石:少主是否有一個大計劃第1章 花有重開日,人回少年時283.第269章 第一茬222.第211章 激進派在行動261.第247章 趙煦:還是滅了西賊最划算126.第121章 沈括的想法第547章 向宗回 高公繪: 我也可以聽話,我也可以做事231.第219章 遼使的算計95.第92章 上貨!上貨!(1)149.第140章 威福初用419.第397章 傷兵院230.第218章 社牛刑恕136.今天沒有了第515章 戰勝恐懼最好的辦法是(新年快樂)90.第89章 至善至仁(1)【求月票】154.第145章 委屈求全的韓絳276.第262章 章惇求對第577章 大和尚的反擊第40章 太子(3)第600章 西北狼煙(5)【51快樂】286.第272章 黨爭的味道287.第273章 重祿倉法239.第227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2)第609章 吐蕃人的生存智慧第484章 臥龍鳳雛 (爲了道歉而加更)232.第220章 遼使:我們遇到了一個怪物!91.第90章 至善至仁(2)第558章 要相信後人的智慧第537章 暴利224.第213章 黃履請郡354.第336章 王大槍的悲喜經歷308.第293章 宋用臣的密報427.第404章 交趾:難道是呂惠卿南下?185.第176章 動物園之說第19章 高太后:到頭來,竟還不如六哥知禮數第533章 招安潮下的海賊們(2)210.第200章 向太后:吾兒必可爲堯舜433.第410章 宋誓(2)367.第347章 出幸開封府(2)80.第79章 司馬光入覲(2)288.第274章 兩宮:又有人要來欺負我們孤兒203.第193章 兀卒第580章 你怎麼穿老劉家的衣服?161.第152章 撤退295.第280章 蔡京429.第406章 熱鬧的靖安坊383.第363章 神仙下凡也難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