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base和燈泡工廠(爲盟主悶頭123加更)

“渲染是非常辛苦的活計,就是字面意義上的辛苦,是體力勞動。它需要非常好的硬件設備,也需要能操作它的人,有時候我們要整晚呆在工作室確保渲染能夠順利進行……一旦設備卡殼宕機了,一切可能要重頭再來。”

“好來塢的頂級特效師們拿着每週數千美金的薪資,乾的是流水線上一樣的工作。2003年,我決定把《深海營救》的一部分特效鏡頭放到中國來製作,這個決定非常的瘋狂,但我認爲特效行業的未來就在這裡。”

“你們有世界上最多的工程師,以及低廉的人力成本。”

“我找了一個爲房地產商渲染3d圖的小團隊,讓他們製作85個簡單的特效鏡頭,部分同事沒有接受過專業的培訓,他們一邊學習一邊製作——這一共花了我十八個月,儘管如此,我們做出來的特效鏡頭仍然通過了,這成爲我中國事業的開始。”

“雖然我個人在財務上碰到了一些困難,但我仍然相信base是未來的中國特效行業領頭羊,它不僅僅是中國特效的……”老克用了一個非常地道的形容詞,“黃埔軍校。”

“……而且,會成爲世界級的特效製作公司,因爲你們不會永遠拍攝故事片。”

老克這番話說完,並不提方沂需要花多少錢才能投資多少的事情,而是讓他自己去看base公司目前的工作情況,並且強調,“我並沒有事先提醒他們。”

方沂和郭凡以投資人的身份瀏覽了base公司的兩層樓。員工們似乎已經習慣有人來訪問了,並沒有多奇怪,辦公桌面上凌亂不堪,但似乎總能找到自己需要的工具。方沂刻意跟在郭凡的後面,戴着口罩,免得被認出來後今天的訪問泡湯。

自從傳出老克想賣掉一部分股份開始,陸續有不同的投資人來碰運氣,但他們大多空手而歸。

有兩個原因。

ase起家的第一單生意來自於老克在好來塢多年打拼留下來的人脈,該公司成立到現在已經八年,仍然在做好來塢的外包,而國產電影做的寥寥無幾。

工業光魔的創始人是《星球大戰》系列的大導演喬治盧卡斯,他一邊拍電影,一邊養自己的特效公司,左手倒右手。老克逐漸認識到,他必須在中國找到足夠有能力的合作方,這個人需要專業,且有人脈,要麼自己有資源,要麼能給他介紹資源。

最合適的是華夏影視,但華夏影視滿門心思從韓國老那裡學技術。

港地公司呢?

直白一點講吧,他們會用新加坡,用寶島的,用本地的……除了中國大陸。

光這一點,可以排除掉大部分投機性質的投資人。

另一個原因,老克對自己這外包團隊的開價不便宜,但業內都知道怎麼回事。做襯衫釦子,一輩子也是做襯衫釦子,想要一路產業升級到做航空發動機,那實在是太難了。

尤其是帶頭人還是位洋專家。

兩人並沒有在這幫員工裡面看到什麼希望啊,什麼天賦滿滿之類的。

中途郭凡提議,“我們去喝一杯咖啡,看看有沒有聊天的,聽聽員工怎麼說,不要光聽老外吹牛逼。”

兩人在咖啡機那裡呆了一半天,手裡的咖啡快涼了,沒有看到第二個來喝咖啡的。

方沂和郭凡於是發現base的第一個企業文化:

狼性文化。

郭凡顫抖地喝完自己的咖啡,說:“我想起了燈泡廠——就是沿海那種工廠,八九十年代剛出來的那種廠。工人們晝夜不息的上燈絲,工價低到了一顆燈泡一分錢都不到,硬生生逆淘汰掉了高精尖的自動生產線,這就是老克說的工程師。”

方沂一時間不知道說什麼。

中影會做一些奇奇怪怪的問卷,其中一份是關於“中美電影差距最大的是哪一項”,七成人回答的“特效。”

接着,問題是“您認爲中美特效行業差距有多大。”

提供了三個答桉。“永遠趕不上”,“至少差二三十年”,“沒有差距”。

第一個佔了三分之一,第二個佔了接近三分之二,第三個有百分之二點三的人選擇,這些人可能是對華友好的外賓。

關於base的第一次考察就到這裡。投資base不是一筆小錢,至少要京城的兩套房吧,才能堪堪維持一下目前國產特效的扛把子團隊。

方沂和郭凡兩人從base出來,沿着河兩岸散步。由於寫字樓的成本太高,base的公司地址來到了京城cbd直線距離的幾十公里之外。可能這麼說還不夠直觀,這個地方距離通州只有一條河距離,而通州建國時是冀省的地界,58年其中的部分才劃入到京城。

河水也不清澈,道路兩旁沒有人氣。只有方沂和郭凡在曬太陽,望着見不到底的河水,岸邊楊柳依依,心中不免有蕭瑟的感覺。

郭凡想到之前看的鏡頭,激動地說,“雖然其貌不揚,但這就是大片的開始了。你知道‘明朝那些事兒’嗎,朱重八的開局,只有一個破碗。我們也不會一直做鈕釦的,早晚有一天要反過來。”

方沂:“讓子彈飛一會兒。”

“難道有其他的選擇?”

“選擇多的是,做特效你我都是小人物,真正砸得了錢的是中影。”

衆所周知,中影最強的是法務團隊,憑藉“中”字頭,外戰如有神助,但它也會修煉內功。此前在《我們誕生在中國》紀錄片的發佈會上,方沂看到了中影打出的橫幅:

“培育文化自信,弘揚中華文化”。

在更大的層面上,國內一直有專項資金扶持企業,搞一些類似的論壇、活動以及和國外的交流。官方願意出錢參與到電影行業,扶持行業渡過難關,這是美國老一開始沒有的好條件。相對而言,國產特效行業並不缺錢,設備也不差。

中影在京郊懷柔設立了中影基地,擁有目前全球最大面積的影視攝影棚,和一大堆硬指標爆炸的影視數字化製作裝備,美國人用什麼,我們用什麼。

既然打算拿《十二生肖》練手,方沂自然要插自己的人進去,磨練一批合得來、信得過的團隊。否則動作戲是成家班,資金又是英黃娛樂,方沂單槍匹馬進去拍電影,他這種所謂的“話語權”是空文,沒有人替你辦事,是沒有話語權的。

不過,明年拍攝的大片時間還早,現在他得先搞定廣告。劉天仙不是矯情的性格,對他寫出如此“通俗”的本子很驚訝,這些天一直在嘲笑他。

她一旦熟悉了方沂,就再也回不到那個抱着狗的安靜女孩了,有時候也會欠收拾。

第四百五十三章 傷情第三十二章 那我走?第五百零五章 試映(一)第四百八十五章 一百年第二百零四章 三駕馬車第二百四十五章 抽根菸第四百六十章 你偶像塌房了第二百六十九章 月暫晦,星常明,留明待月復,三五共盈盈第五百八十七章 考察第二百零六章 富貴險中求第一百九十二章 巔峰之始第五百九十三章 六月份第一百九十九章 維多利亞港第四百四十二章 夜市二三事第二百八十七章 諸事不利的二王第三百三十二章 夢中情敵第三百二十三章 動捕技術(二)第二百五十二章 方導演的新電影第五百四十六章 爆米花價值幾何第六百章 我來自未來(一)第五百零七章 說客第三百五十二章 殺青第五十八章 不拍個十遍二十遍,怎麼行第八十章 你和柳蜜的感情怎麼樣第五百六十七章 深夜買醉第三百六十七章 如何拆穿騙術第一百三十四章 定位 第五更第五十二章 “志”不在此第二百七十四章 《我們誕生在中國》第一百八十八掌 假如她沒有遇見方沂第三百五十章 揮過來的拳頭 爲盟主白愁飛加更第二百三十八章 劉天仙VS國際章第四百九十五章 談子爲(二)第二十七章 巨資第一百八十八掌 假如她沒有遇見方沂第二百六十五章 電影的bgm第三百四十九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 爲盟主白愁飛加更第一百五十八章 分成拉滿第三百二十二章 豹頭、豬肚、鳳尾第四百六十三章 剋制而瘋狂第四百五十七章 搏命第五百六十四章 金像獎第二百五十八章 兩個重頭戲第三百七十一章 概率問題第五百九十章 點兵點將,大幹特幹第四十四章 大本營第二百二十七章 沙發上的水漬第六十九章 謝謝方老師第二百四十六章 方沂可以上桌嗎第二百六十二章 即將炸掉的片場第五十七章 歡迎來我家第五百八十八章 等一等你的精神第二百一十六章 風波(二)第四百六十九章 探班(一)第二百四十四章 當張麻子看見了六子第一百七十章 白玉蘭(二)第三百六十章 醫院和護士裝第三百六十四章 導演方沂的一天(完)第五百章 相配 (二)第五百二十七章 一切都是老美的錯第三百七十一章 概率問題第387章 原來是小癟三第五百三十四章 浴霸第一百四十八章 雨傘(二)第四百四十五章 金馬(二)第五百六十章 視察(二)第388章 小西湖論劍第一百零二章 誰拍的第一百五十五章 半場開香檳第五十四章 排場第三十五章 低咖男第一百八十七章 姬情四射第三百三十二章 港地和京城第三百一十九章 中國導演協會第四十二章 大放光彩第三百二十八章 帳篷第二十八章 張嘉寧第五百零三章 F1賽事第三十四章 給方老師上座第一百八十二章 要報警嗎第一百九十三章 一週第六十八章 轉機第一百零七章 歸校第一百二十七章 黃金時段第三百五十五章 中山陵第二百三十章 二十三萬的巴寶莉第二百五十六章 全亞洲上映?第三百零九章 一邊倒第二百一十七章 方沂也會耍大牌嗎第四百四十八章 2012第四百四十九章 漫天神佛第一百零四章 方-運好-沂第二百九十章 多支預告片第一百三十六章 新項目第二百三十章 二十三萬的巴寶莉第五百四十八章 背影秒殺大哥成第三百五十二章 殺青第三百五十四章 航班第四百五十七章 搏命第二百七十八章 記者卓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