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義莊

林浩和他母親的到來,給死氣沉沉的義莊帶來了一絲人氣。

與此同時,義莊大門被推開後,發出吱吱吱的聲響。

這聲音沒驚到什麼人,反倒把在樹杈上休息的幾隻烏鴉驚起,於是在義莊上空響起“哇…哇…”的粗劣嘶啞聲,使人感到淒涼而又厭煩。

推開大門後,義莊內忽然颳起一陣冷風,陰森寒冷的風吹在林浩的臉上,凍得林浩瑟瑟發抖。

感覺到冷的林浩,下意識抓起母親的手,往她身上靠了靠,他此刻擡起頭,看了看母親的臉頰。

他發現母親臉頰上的傷口已經開始慢慢結疤了,只是傷口太大,此時結疤的傷口在母親美貌的臉上,彷彿生出一隻大蜈蚣,顯得十分醜陋。

這傷口,據母親說是她在父親死後,自己用剪刀劃的。

林浩問她爲什麼這麼做,母親回答說,“因爲你的父親生前最愛我的容顏,可如今他死了,那這張臉既然沒人欣賞,那就毀了吧。”

這話林浩聽得似懂非懂,可一想起母親與父親以前的恩愛,懵懂的林浩似乎又懂了一點。

林浩覺得這跟父親當初跟他講的《伯牙絕弦》的故事一般。

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伯牙絕弦,是講述知音難求的一個故事,伯牙與鍾子期是一對千古傳誦的至交典範,伯牙善於演奏,鍾子期善於欣賞。

這就是“知音”一詞的由來。

後鍾子期因病亡故,伯牙悲痛萬分,認爲這世上再也不會有知音了,天下再不會有人像鍾子期一樣能體會他演奏的意境。

所以就把自己最心愛的琴摔碎,挑斷琴絃,終生不再彈琴。

父親摯愛母親容顏,而如今父親逝去,母親就如伯牙絕弦般將自己的容顏毀去。

林浩這麼理所當然的想着……

林浩和他母親深夜來義莊的目的,是爲了給林浩的父親收屍,並且埋葬。

至於爲什麼到了深夜纔來,也是因爲林浩一家被家族除名後,林浩父親就一蹶不振,整日就知道飲酒買醉,家裡的生計全靠母親紡織布匹,方纔得以勉強生存。

而父親溺死當天,似乎也是喝醉了酒,結果最後不小心跌倒在河中,被活活淹死。

林浩父親的屍體是在第二天清晨,被在河邊洗衣服的人發現,最後送往了義莊。

義莊的人,七天前就來催林浩母親將屍體接走埋葬,只是林浩家中貧困,平日紡織得來的錢全被林浩父親拿去買酒了,現在連買草蓆的五十文錢都湊不齊。

所以在這七天,林浩母親連夜紡織,纔將一張草蓆的錢湊齊。

因此他們連晚抱着草蓆,就準備將林浩父親的屍身埋葬。

而至於爲什麼一定要用草蓆下葬,這自古就有講究。

《說文死部》裡記載,“斃,死人裡也,從屍,蒿省聲。”

“斃”通斃,爲死,“死人裡”就是死人埋在茅草叢生的地方。蒿,表示用來墊屍體的草蓆。

《易經》說:“古時掩埋屍體,用茅草裹着屍體作爲屍衣。”這種用草葬方式埋葬死人的習俗,在殷商時代就已存在。

這習俗延續至今,仍然適用,只是有錢人家不屑用草蓆,而是改用棺槨下葬。

可這窮人卻是萬萬買不起棺材的,所以這草蓆就成了窮人的最後一分體面。

因此這死者家屬再怎麼窮困潦倒,也會買一張草蓆陪死者下葬。

而至於爲什麼連夜埋葬這麼匆忙,那是因爲今天是林浩父親死亡的第七天。

據傳聞,如果人意外身死後,七天內沒有入土爲安的話,那死人的魂魄就無法投胎轉世,那死人的魂魄會停留在生前的家裡作祟。

這就是人們常常說的“頭七”返家,而死者家屬在這天晚上,必須迴避,最好的方法就是睡覺,睡不着也應該要躲入被窩。

…………

隨着林浩母子二人進入義莊後,他們二人徑直往停屍房走去。

挺屍房的門是鎖着的,不過鑰匙卻掛在門外。

想來這平日鎖門不是爲了防備人,是爲了防止野貓野狗進去毀壞屍體。

於是見此,林浩母親便當即走上前去,接着將鑰匙取下,打開了停屍房門上的那把老鎖。

“吱…吱……”

伴隨着一陣刺耳的開門聲,停屍房的大門被打了開來。

霎時間,一陣冰冷的陰氣立刻從裡面冒了出來,把林浩凍得一個勁哆嗦。

這停屍房內平整地劃分九個空地,其中前八塊空地上都擺滿了棺材,而剩下的最後一塊空地則是堆滿了零零散散的屍體。

那八快空地上的棺材不用多說,一定是留給有錢人家的。

有錢人家比較講究風水,都怕把屍體留在家裡,會沾染陰氣,破壞家中風水。

所以有錢人家都會把屍體運到義莊,等到了入殮的黃道吉日,則命人來義莊,連人帶棺材,一併埋入風水寶地之中。

而窮人家的屍體就沒有這個待遇了,義莊一般收到這種屍體,大都是直接扔在最後一塊空地上。

然後雜七雜八的屍體,全部堆在一起,等着人來認領。

而林浩父親的屍體則肯定在那最後一塊空地上。

於是林浩母子二人便連忙往最後一塊空地走去。

在走向第九塊空地的途中,林浩忽然被擺放在九塊空地正前方的一張小桌子給吸引住了。

林浩此時只見九塊空地的正前方,都不約而同的放着一張破舊的小桌子。

每個小桌子上都有一個香爐,香爐之上都插着三炷香,只是已經燃盡了。

除此之外,香爐的左右還插着兩根白蠟燭。

至於小桌子的正中央,則是擺放着一些貢品,只是大都是乾癟的水果和饅頭。

而最吸引林浩注意力的,是九張小桌子後,那灰白牆壁上畫的一幅壁畫。

шшш¸ т tκa n¸ ¢ 〇

這壁畫上畫的是一個人,只見畫中人豹頭環眼,鐵面虯髯,相貌奇異。

而這相貌奇異的畫中人便是大名鼎鼎的地府判官——鍾馗。

鍾馗,雖相貌奇異,但少有大志,性情豪爽,且爲人光明磊落,膽氣過人,以“正氣滿身”聞名鄉里

鍾馗從小便頗具慧根,出生便引動浩然正氣灌體,被當代大儒收爲弟子,精研儒學,成儒門練氣士。

古隋唐年間,終南山下終南道觀迅速崛起,天下修仙者多聚於此。

終南道觀,距終南故城十里之遙,少年鍾馗頻繁活動於此,期間幸遇元嬰真人。

元嬰真人觀其雖相貌醜陋,且已爲儒門練氣士,但考其資質人品甚佳,知其前途不可限量,遂收鍾馗爲徒。

元嬰真人以其終身所學傾囊相授,遂使鍾馗儒道雙修。

鍾馗少年成名,心氣甚高。

古唐武德年間,鍾馗赴京城應試,卻因相貌醜陋而落選,憤而撞死殿階,武德帝聞之,心中甚愧,便賜以紅官袍安葬。

到了天寶年間,古唐玄宗臨潼驪山講武后,偶患脾病,久治不愈。

眼看唐玄宗身患重症,身邊太醫卻無一人能夠救治之時……

第四百八十七章 潦倒第二百八十一章 求援第一百二十八章 舉人第三十五章 友誼的小船第一百八十四章 姐妹第三百四十七章 無奈第六十七章 忠告第二百四十八章 專家說了啥?第四百一十三章 名微第一百八十章 血玉再現第二百九十一章 角力第八十章 血煉之法第二百三十七章 出來吧,友誼的小船!第二百零四章 白第四百六十七章 可能第二章 救命第一百四十二章 五百兩第四百八十五章 孤鶩第一百四十七章 科考舞弊第五百零四章 東方第四百零四章 千里第二百一十章 已經不在的人第三百六十章 疑慮第四百三十八章 指示第一百七十一章 蠱第三百八十九章 明月第三百八十一章 明白第一百九十五章 錯誤的愛第二百四十七章 文學問題第四百七十四章 雷第二百零五章 陳姨和白第一百四十四章 “正經”的王夫子第二百九十四章 誓言第五百零六章 鬢影第三百二十八章 解決第六十七章 忠告第二百一十五章 司馬錯第二百一十三章 變成魔鬼第一百九十二章 下輩子,我想當姐姐第二百八十五章 打爆你的狗頭第一百二十五章 世界的惡意第五百零二章 寒雨第四百一十五章 明確第一百八十六章 二堂姐第五百零五章 遺失第三百三十二章 解決第二百零三章 慈幼莊第二十八章 神秘人骨第二十九章 天才畫師第二百零二章 激活血脈第一百六十七 勇猛的陳力準第二百七十八章 林第三百五十八章 可以第五百一十五章 微收第三百七十一章 揣測第四百四十七章 名言第一百零四章 先祖悲泣第八章 報應第三十五章 友誼的小船第三百五十九章 可能第三百五十八章 可以第三百零六章 跪下來喊爸爸第四百二十五章 天明第六十六章 爲善第二百六十七章 弱勢第五百章 萬戶第四百九十四章 李毅第二百一十四章 悲慘的過去第二百九十八章 血衣第四百二十二章 欣喜第一百六十二章 相遇第一百一十一章 詛咒源頭第五十二章 恐懼第三百七十五章 匯合第二百七十章 勝!第三百五十一章 然後第二百二十三章 天羅地網第二百六十五章 林縣丞第五百零九章 乘勝第一百七十七章 青絲蠱第四百零九章 跨州第二百二十章 不走尋常路的打法第一百五十三章 所謂的孤本第七十六章 石灰第十四章 突變第七十章 爲善第一百一十七章 林母的回憶(二)第三十八章 乞兒第一百二十七章 送飯第二章 救命第四百五十七章 其身第三百七十五章 匯合第二百一十七章 衝陽第三百八十六章 明白第一百三十六章 卷宗第一百零二章 屍油第三章 殺機第三百九十三章 能力第二百三十一章 搏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