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當世英才

不知道是什麼人,有着什麼樣的目的,現在很明白的一點,那就是有人插手了這件事情!

能夠插手朝廷的事情,這人的身份不簡單!

不知道這個人的目的,顯然對方有這個能力!

在唐國有這個能力的人很多,這點燕敬權和陳誨都知道,不過前提就是皇帝不知道的情況下。因爲皇帝自從江北戰敗之後,如今對朝廷的事情根本就不上心。所以朝中各部有事,纔會膽敢壓着不敢告訴皇帝。

現在皇帝對外已經不叫皇帝,而是降藩改稱國主!中原雖然表面沒有在意,在金陵城的那些中原使節,卻顯然不是吃素的!

聽說那嶺南,有一個天衆奇才的少年,不但做了皇帝,詩詞佳句超過了他。蓮峰居士李從嘉平生最自負的,便是自己的詩詞遠超前人,聽到有人比自己在詩詞一道還要厲害,自然便要去見識一番。

很多人不知道,李從嘉此去嶺南,差點便被那個少年天子留下。如若不是那個少年天子懶,不想自己過早承受太大的壓力,只怕這位王子,真要被留下做質了!

據說如果不是禮部侍郎鍾謨爭取,把他從興王府拖了回來,只怕他還真有點樂不思蜀,不想回金陵城。興王府不管是美食,還有城市規劃,都要強過當時各處國都京城!天性喜歡悠閒率性的李從嘉,愛上了嶺南這個地方!

他這種性格和行爲的人,在唐國朝廷不會引起多大風浪。一個對皇位沒有興趣的王子,在誰眼裡都是有些人畜無害的。也有一些遺老詬病,卻在文人墨客之間引爲美談。

燕敬權和陳誨同時吃驚,據說如今皇太子李弘翼失寵,就是沸沸揚揚弒叔的事情,徹底的激怒了李璟,而要被皇帝廢掉。兩個出身軍旅的人都知道,皇太子李弘翼確實是這個時代,最具前景的人物。即使是戰敗,皇帝李璟也不會承認是自己無能。

這個時代裡,四十來歲的人不算年輕,絕對也不是太老。

諸國國君裡,孟昶和李璟年歲相仿,也屬於少年有爲;郭榮稍小几歲,也是和孟昶接近的年紀了;錢弘俶和李璟卻比郭榮更小一點;本來嶺南劉晟和李璟年紀相仿,經歷也幾乎相同,可惜劉晟已經駕崩了。

高保融和周行逢一流,在李璟看來那都不能稱爲國君的。自負的李璟感覺到,這天下不說屬於自己,中原三分就是最多了。從南方最強的勢力,變成了誠惶誠恐的藩鎮,心裡的羞憤驚恐可想而知。

這個時代裡,還真無人有李璟這般文功武德。年紀輕輕就統帥了楚地全境,楚地落入馬家舊臣手裡,至少他也掃平這個政權。隨後馬踏閩地,也被吳越國乘機分羹,卻使得閩地再無國君,至此都大部分國土屬於唐國。

不管是從面積疆域,還是御駕親征的文功武德,李璟都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英才。

(不過後世有詩爲證:一江春水向東流,李家兒郎幾多愁。娘子好詩愛南唐,南唐不及錢家郎!)

說的就是李璟這輩的子弟,雖然和吳越國錢家一般。但是結局不但不好,而且遠遠不如錢家子孫的結局。當然這個時候的人,還無法得知結局,可是這個時候李璟的後輩的姿態,卻已經只有這個李弘翼還算個人物。

因爲唐國繼楊吳之後幾十年,兩三代的經營,已經使得南方匯聚了衆多的人才和精英。在李唐刻意的經營和潛移默化之下,大家認同了李唐天下的存在。所以對於中原割據戰亂的現狀,大家都想逃避這種事實。

其中這羣人自然以皇帝李璟爲主。

對於國事的空白,大家都好像皇帝的新裝一樣。只要這個小朝廷還能維持着,外面的風風雨雨,就不許出現在繁華的金陵城街頭。

那麼對於這個說的難聽一些的,只懂得花天酒地的皇子李從嘉,莫名其妙的突然出現。雖然不知道究竟是意外,還是刻意爲之的事情,這都是一件很令人吃驚的事情了。

雖然在任何朝代,甚至是任何時間,一個王子心血來潮,忽然對朝政有些興趣,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何況這種事情的接觸,也可以說是關心國家大事。畢竟扶桑國的人過來中原,無非也是有所求而已。

不管他們帶來什麼寶物,其珍貴如何和中原所產寶物比較?

所以很多人對於這種進貢自然不屑一顧,但是在意的是他們到來的真正意義。

因爲每個人都明白這個道理,不過可能任何勢力所看重的,卻是那真正進貢的意義。這將代表的是外邦對自己政權的認可,雖然這事也沒有太大的實際意義,但是在這個割據分裂的時代,至少在明面的大義上,可是能夠公開宣揚的了。

可能朝廷禮部的人還沒有真正意識到,或者說已經意識到了,卻感覺到這種事情對於皇帝李璟來說意義不大,誰敢去捋虎鬚找死?

因爲朝廷剛剛在江北再敗,不但割據了江北諸州,而且連皇帝李璟都沒有辦法只好降藩,還親自上表說立太子李從翼。這種丟祖宗八代臉的事情,誰敢再去揭傷疤?

如果朝廷公開接納扶桑國的使者,那麼在金陵城的那些周國使節,肯定不會是吃閒飯的!中原周主郭榮雖然大氣的稱李璟毋需退位,但是那種上位中原共主的姿態,卻完全的表露無疑!現如今唐國如果在出爾反爾,那這事又可能引起討伐的藉口!

燕敬權和陳誨那都是人精,知道如今除了皇太子李從翼之外,唐國現存最長的皇子,就是這位蓮峰居士李從嘉了。雖說八字還沒有一撇,可是歷朝歷代這種事情不是沒有可能!

朝中也似乎沒有人支持這位皇子,但是據說金陵城佛道兩家,都比較喜歡這位皇子!

想到這裡的時候,首先便是燕敬權忽然看向了那個蕭乘。他記得剛剛陳誨進來另眼有加,不由想到了陳炫曾經提過的一件事情!

陳誨似乎也想到了什麼,看向燕敬權的時候雖然神色淡淡的,可是眼神裡所包含的內容,卻讓人多了幾分深思。

畢竟這裡不同於別處,這個公共的場所,大家一起進來找燕敬權,這事需要另外斟酌了!

當然也不用擔心有人來,如果想在這裡放肆,只怕不會有什麼好的結局。

畢竟這主人沒有幾分能耐,又如何在金陵城站住腳?

第四百一十章 抉擇第二百四十章 丐幫第五百一十七章 元陽成嬰第六章 驛館夜話第三百八十四章 索命閻羅第五百 七十章 平溪襲擊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風采第一百九十九章 泉溪浴血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預兆第一百二十一章 湘西王第二百四十九章 丐幫幫主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長遠安排第九百章 (890章上傳錯誤)指手畫腳第一百一十五章 瀟湘道第五百零八章 修羅威力第八百零三章 常理(轉794)第三百三十三章 劉家威名第三百六十三章 青獅潭第七百零四章 醒悟第五百四十七章 諸法歸一第八百七十四章 寧願錯殺第九百四十六章 威武第三百一十二章 賴上你了第二百四十九章 丐幫幫主第二百二十八章 地瓜再現第二百四十四章 議出第九百七十一章 勝地第二百八十二章 調戲第四百七十四章 前因後果第五百一十四章 名聲榜第八百六十一章 進京馳援第五百八十章 皇宮閒聊第一百七十一章 鵲橋仙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欲加之罪第六百七十一章 差強人意第四百零七章 設套第一百六十二章 煉火地獄第七百零二章 權謀心思第三百五十六章 高手風範第九章 鬼手 霸刀第四百二十九章 殺它個血流成河第七百五十五章 安然第九百六十三章 九陽宮第六百五十七章 遙遠的知己第六百三十五章 內部危機第二百六十四章 小土匪第六百六十八章 想法第五百八十三章 小七駕到第八百三十七章 流匪入京第三百四十一章 中原風雲第七百一十九章 昔日恩怨第八百七十章 致命一擊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想法第七百九十章 異變第二百九十六章 漢國邊民第二百九十六章 漢國邊民第三百五十四章 依稀史蹟第五百五十三章 江湖因由第四百六十九章 扭轉乾坤第五章 吾身是誰 誰心似我第九百二十七章 真正實力第一千零七章 緣由第九百八十五章 危險人羣第七百三十五章 現身禪唱第六百七十章 力量的魅力第二百三十二章 斬邪十三式第七百五十八章 丹道第一百五十七章 萬毒攻心第八百九十三章 困獸猶鬥第六百八十一章 懷疑第九百六十章 處境第七百五十一章 狼王之威第一百八十三章 弘翼太子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幾人能懂第八百七十八章 夜望王第二百四十六章 至尊道門第四百六十二章 剮刑第三十六章 貧道禪號地瓜第六百零九章 早有預謀第七百八十六章 對戰第七百七十四章 更新第八百六十二章 刺殺第六百七十章 力量的魅力第四百五十八章 把酒言歡第八百七十五章 遇佛殺佛第一百三十九章 道 難道第五百五十二章 無悔承諾第四百五十一章 江陵府的秘密第六百六十五章 跨越敘舊第二百二十四章 內家功對決外家功第二十六章 海上雄師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預兆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想法第四百八十二章 神識試探第一百三十二章 英雄第二百二十一章 天師八傑第一百三十二章 英雄第八百六十八章 精武擒虎第四百二十二章 回憶殺第七百三十七章 人間大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