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6.第526章 再次北征

第526章 再次北征

送走了張忠的船隊後,朱瞻壑帶着李齊等人回到京城,朱棣這邊也已經開始集結兵力,準備再次北征草原。

瓦剌的脫歡一直在向東擴張,取代阿魯臺的阿岱汗,卻無法抵擋瓦剌的兵鋒,幾次交戰都被脫歡殺的大敗,導致韃靼的勢力範圍一縮再縮。

如果大明再不出兵,就要坐視瓦剌統一草原,這是朱棣無論如何也不願意看到的。

當然了,朱棣的再次出兵,依然遭到了夏元吉等人的強烈反對,最後把朱棣氣的,差點下旨把夏元吉抓起來,幸虧朱瞻壑及時回來,這才勸住了朱棣。

不過無論夏元吉他們再怎麼反對,也無法阻擋朱棣出兵的決心,不僅僅是因爲朱棣的強硬,最重要的還是朱棣手中有錢。

以前朱棣發動北征,兩大財源是發行寶鈔與鄭和下西洋,後來下西洋不賺錢了,但朱瞻壑卻又促成開海,各地海關每年收到的稅收都是個天文數字。

另外朱棣自己也組建船隊,參與到海貿之中,以皇家的身份出海做生意,比那些普通的商人強太多了,每年的收益也同樣不在少數。

這些錢足夠滿足朱棣出兵的花費,再加上朱棣手握軍政大權,內閣只能聽命於他,根本無法制衡他手中的皇權,所以當他做出北征的決定時,就註定了無人可以阻擋。

於是就在這一天的早晨,朱棣再度率領大軍出生,命朱高熾監國,夏元吉等人輔佐,隨後大軍浩浩蕩蕩的離開了京城。

朱瞻壑和朱勇也在軍中,不過朱勇做爲先鋒,率領着一軍在前軍開路,朱瞻壑則陪着朱棣身邊,所以兩人其實很難在軍中碰面。

不過在出徵的前一天,朱勇來找朱瞻壑,向他詢問關於這次北征的看法。

朱瞻壑在猶豫了片刻後,十分坦誠的告訴朱勇,他並不看好這次北征,只要脫歡不傻,他就不可能與大明硬碰硬。

在原來的歷史上,朱棣最後三次北征,幾乎都是爲了攻打阿魯臺,而阿魯臺也十分狡猾,只要聽到大明的軍隊來了,立刻就逃跑,最遠甚至跑到漠北,讓大明的軍隊根本沒辦法追擊。

現在阿魯臺死了,戰勝他的脫歡更年輕,同時也更加的狡猾,所以在朱瞻壑看來,他肯定也會和阿魯臺選擇一樣的戰略,打不過就逃,反正草原那麼大,大明的軍隊無法在草原上久留,遲早都會退回去。

不過就算朱瞻壑預料到這次北征不會有太好的戰果,他也並沒有勸阻朱棣,一方面是因爲他知道,朱棣鐵了心要在死前多消耗一些草原上的有生力量,所以他也勸不動。

另一方面,朱棣北征就算找不到脫歡的主力,也可以極大的打擊脫歡的聲望,甚至因此打斷脫歡崛起的過程,畢竟他逃了,之前投靠給他的部落卻不可能全都跟着逃,到時這些部落爲了避免大明的報復,只能切割與脫歡的聯繫。

在原來的歷史上,阿魯臺就是被朱棣用這種方法,生生的磨掉了韃靼崛起的勢頭,最後朱棣雖然死在北征的路上,但阿魯臺卻在幾年後,被脫歡一舉消滅。

天色將晚,大軍在塞外的一片平地安營紮寨,帥帳之中,朱瞻壑親手舉着蠟燭,朱棣在燭光下仔細打量着桌子上的地圖,將今天的行軍,以及斥候打探到的消息標註到地圖上。

“瞻壑,據草原上傳來的消息,瓦剌的主力爲了追擊韃靼殘部,駐紮在殺胡原一帶,只要我們能夠在他們察覺之前,以兵力拖住他們的主力,此一戰就沒有任何懸念了。”

朱棣伸手一指地圖上殺胡原的位置說道,臉上也滿是躊躇滿志之色。

之前滅掉了阿魯臺,如果這次能再滅掉瓦剌,那麼草原上兩個最強大的勢力就此消失,雖然日後可能會崛起其它新的勢力,但至少在十年之內,草原都沒有實力威脅大明的邊疆。 “爲什麼叫殺胡原?”

朱瞻壑聽到這個名字也有些好奇的問道。

“據說是唐朝時,大將軍薛仁貴在那裡大破胡人,一舉殲滅數萬敵軍,因此纔有了這個名字,不過草原人並不喜歡這個名字。”

朱棣笑着解釋道。

“原來如此,不過這倒是個好地方,若是皇爺爺能在此地一舉殲滅脫歡的瓦剌大軍,倒也是一段佳話!”

朱瞻壑讚歎的點頭道。

“打敗瓦剌的大軍並不難,只要他們別逃就行!”

朱棣說到最後,也露出擔憂之色。

雖然他已經下旨,封鎖了大軍出征的消息,但這麼大規模的出兵,再加上進入草原之後,肯定會讓消息泄露出去。

所以朱棣現在也在賭,賭脫歡得知消息的時間要晚一些,到時只要朱勇的先鋒能夠追上脫歡,然後再拖延一段時間,就能爲後方的主力爭取包圍他們的機會。

“皇爺爺,如果脫歡提前得知消息,然後率兵逃跑怎麼辦?”

朱瞻壑猶豫了一下,終於還是問出了自己最關心的問題。

在他看來,脫歡肯定會十分關注大明的動向,所以朱棣這次出兵,很可能瞞不過瓦剌的耳目,等到朱棣的大軍趕到殺胡原,估計脫歡早就跑了,到時朱棣又該怎麼辦?

“如果真是這樣,那我只能殺向瓦剌的老巢,爭取消滅一部分瓦剌的力量,從而打擊脫歡的聲望,遏制他崛起的勢頭。”

朱棣說到最後嘆了口氣,如果脫歡真的逃跑了,那他能做的也只有這些。

朱瞻壑聞言沉默良久,最後也沒有說什麼,因爲他對這件事也沒有太好的辦法,現在只能和朱棣一樣,賭一把運氣了,雖然勝率很小,但也並不是沒有希望。

於是接下來的幾天裡,大明的軍隊一路疾行,飛撲向殺胡原。

不過就在距離殺胡原還有三天的路程時,大軍忽然被人攔住,有人懇求面見朱棣。

求見朱棣的人名叫也先土幹,此人是元世祖時恆陽王也先不花的六世孫,是韃靼部的領主之一,以兇悍狡猾聞名,當初阿魯臺在世時,他就經常與大明來往,頗受朱棣的常識,甚至還冊封他爲都督,屬於比較親近大明的草原人。

(本章完)

第39章 中計了679.第679章 多國使團(上)第191章 “謠言”第279章 又見朱高燧390.第390章 來歷不明的和尚第130章 朱高燧的後手第226章 穹隆山普渡寺第77章 朱高煦中毒(上)701.第701章 蒸汽機的應用574.第574章 朱高燧立大功352.第352章 擔憂的朱棣577.第577章 又見朱高熾(下)506.第506章 新聞報(下)554.第554章 喇嘛在草原(下)764.第764章 遇事不決找大哥816.第816章 新星號397.第397章 海上囚犯(上)446.第446章 新老移民(中)506.第506章 新聞報(下)第39章 中計了357.第357章 真正的以夷治夷329.第329章 缺人第23章 常家兄妹677.第677章 兀魯伯遊記(上)947.第947章 瞞天過海702.第702章 亂成一鍋粥的交趾311.第311章 聯合朝鮮981.第981章 立碑太廟308.第308章 逃脫343.第343章 壹岐海戰(上)第119章 朱棣的決斷(上)729.第729章 錦衣衛謝鋒(上)第56章 差點被毀的永樂大典617.第617章 轉移人質468.第468章 第二個目標885.第885章 清理土人783.第783章 待遇第32章 朱瞻基回來了第247章 雷電872.第872章 朱祁鎧的人生規劃845.第845章 種地和經商第122章 抓捕紀綱(下)331.第331章 愚蠢452.第452章 真相662.第662章 朱瞻基的顧忌第84章 紀綱有問題(下)553.第553章 喇嘛在草原(中)715.第715章 帶你看樣東西485.第485章 大明情報網(下)584.第584章 離京640.第640章 朱高燧也不容易696.第696章 蒸汽機(中)823.第823章 修建中的鐵路335.第335章 對馬島之戰(上)509.第509章 夏元吉的投稿(下)640.第640章 朱高燧也不容易700.第700章 交趾完了792.第792章 土包子第106章 僕從軍865.第865章 合作368.第368章 姚廣孝去世884.第884章 朱瞻圻要人第48章 翻盤350.第350章 談崩了580.第580章 遷回南京587.第587章 陰損的手段618.第618章 被堵在港口了665.第665章 進軍中亞563.第563章 最後一次北征(上)第55章 三人湊成二百五第104章 大忽悠朱瞻壑(上)770.第770章 遠赴日本789.第789章 朱瞻坦在埃及926.第926章 朱高煦病重400.第400章 移民的福利(下)618.第618章 被堵在港口了658.第658章 夜校(上)714.第714章 海倫的另一層含義600.第600章 大哥你懷疑錯人了第100章 聞風而動458.第458章 報仇(上)570.第570章 朱棣駕崩(下)第73章 詔獄第121章 抓捕紀綱(上)666.第666章 鐵關城第53章 情種與冤種635.第635章 刁鑽的問題第88章 相依爲命的兄妹第121章 抓捕紀綱(上)541.第541章 選址第107章 長史的人選709.第709章 劃分利益第243章 房貸第268章 朝廷逼出來的漕運第172章 谷王朱橞第216章 朱文奎被抓(上)第60章 慣偷朱瞻圻649.第649章 科舉與吏轉官815.第815章 威尼斯總督(下)第206章 龍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