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6.第606章 禁止回京

朱高煦與朱瞻壑聊了大半夜,直到天色將曉,這才各自回房休息。

第二天上午,朱瞻壑從睡夢中醒來,然後吃了一頓不算早的早飯,這才又找到朱高煦,卻只見朱高煦已經來到碼頭,正在與張忠一起指揮將士們卸船,準備馬上趕往北京。

畢竟朱高煦不遠萬里從天竺回來,爲的就是參加朱棣的葬禮,現在距離朱棣去世,已經快過去一年了,朱高煦也不忍心讓父親一直等着自己。

朱瞻壑也理解朱高煦的想法,於是也幫着上前指揮,順便也和張忠閒聊了幾句。

然而就在這時,忽然只見李齊滿臉焦急的跑來稟報道:“世子,大事不好了!”

“什麼事?”

朱瞻壑也是一愣,李齊一向都是個穩重的性子,很少見到他這麼失態。

“陽武侯薛祿率領兵馬,封鎖了天津城的各個道路,嚴禁任何人離開!”

李齊擦了一把額頭的汗水稟報道。

“薛祿?他沒事包圍天津城做什麼?”

朱瞻壑一愣,暫時沒能反應過來。

“下官也不清楚,但我擔心他是衝着王爺來的!”

李齊說到這裡,扭頭看了一眼旁邊的朱高煦道。

“薛祿這小子一直和我不對付,但如果沒有上頭的命令,借他幾個膽子,也不敢派兵包圍天津!”

朱高煦已經聽到了李齊的稟報,這時也冷笑一聲道。

“爹,我去見見那個薛祿,看他到底要做什麼?”

朱瞻壑也心頭火起,朱高煦纔剛回來,就有大軍包圍了天津,這是要給他們父子一個下馬威嗎?

“等一下,我和你一起去!”

朱高煦倒是沉得住氣,說完命令身邊的護衛集合,並且牽來他的戰馬,隨後他率領着幾百護衛,與朱瞻壑一同離開了碼頭。

天津本來就是依託港口發展起來的一座城市,城市與碼頭是一體的,但現在整個天津城已經戒嚴,街道上幾乎沒有什麼行人,幾個主要的街道都有軍隊把守。

朱高煦和朱瞻壑的隊伍,很快被一道關卡攔下,只見朱高煦拍馬上前,掃視了一眼關卡後的將士道:“薛祿在哪,讓他滾過來見本王!”

“王爺息怒,陽武侯馬上就到,末將也是奉命行事,還望您不要見怪!”

把守關卡的將領倒是十分客氣,上來就賠罪道。

雖然朱高煦已經離開大明多年,但他當年的威名還在,更何況朱瞻壑這個世子在大明的威望更高,因此他們這些將領可不敢得罪。

朱高煦冷哼一聲,但也沒有爲難這些人。

不一會的功夫,就見關卡後一隊人馬飛奔而來,爲首的是一員鬚髮花白的老將,正是陽武侯薛祿。

“哈哈~,王爺,多年不見,你風采不減當年啊!”

只見薛祿來到關卡前,但卻沒有下馬,而是在馬上拱手道。

“多年不見,你倒是老了許多!”

朱高煦擡眼看了看薛祿道。 他不喜歡薛祿,但也不得不承認,薛祿這個人有勇有謀,是個極難對付的傢伙。

“王爺說的是,末將年紀大了,本來早該回家含飴弄孫了,可惜陛下委以重任,我也沒有辦法,還望王爺不要怪罪!”

薛祿再次客氣的道,他是跟隨朱棣起兵的老人,自然見識過朱高煦的勇武,因此這時也不敢有絲毫的怠慢。

“廢話少說,我那個大侄子皇帝派你前來,到底所爲何事?”

朱高煦撇了薛祿一眼問道。

“陛下有旨,先皇駕崩日短,陛下又剛剛登基,京城局勢不穩,因此特此通知漢王殿下,讓您不必進京,擇日迴轉天竺便是!”

薛祿笑呵呵的回答道。

“陽武侯,我來天津的時候,陛下可沒說不讓我父王進京!”

這時旁邊的朱瞻壑終於忍不住了,當即向陽武侯大聲質問道。

說實話,朱瞻壑現在一肚子火,朱瞻基收走他手中的權力時,他就已經說要來迎接朱高煦,結果當時朱瞻基還十分高興,甚至催着他來天津,結果朱高煦到了,他竟然不讓他們父子回京城,簡直是欺人太甚。

“世子息怒,老夫也是奉陛下的旨意行事,而且世子您再仔細想一想,陛下可曾答應過要讓漢王進京嗎?”

薛祿依然不慌不忙的向朱瞻壑反問道。

“這……”

朱瞻壑一愣,仔細的回想一下這段時間他和朱瞻基說過的話,對方好像真的沒有答應過要讓朱高煦進京,只是催他來天津迎接。

“薛祿!本王不遠萬里從天竺回到大明奔喪,你真的要擋我進京的路?”

朱高煦兩隻眼睛緊盯着薛祿,眼神中帶着毫不掩飾的殺氣。

其實也不怪朱高煦生氣,他可是接到朱高熾派人去報喪,然後才從天竺趕回來,這一路上光是坐船就坐了大半年,遇到了幾次風暴,還損失了兩條船。

結果好不容易回到大明,朱瞻基竟然不讓他進京,以朱高煦的脾氣,哪裡咽得下這口氣?

“漢王殿下,不是老夫要擋你的路,而是陛下有旨,我不得不從!”

薛祿目光堅定的盯着朱高煦道。

其實薛祿也不理解朱瞻基爲何要下這樣的命令,但正所謂軍令如山,薛祿只知道君王有命,他身爲臣子自當遵從,因此也是毫不退讓。

“好一個不得不從,記住你今天的話!”

朱高煦語帶威脅,但說完就直接調轉馬頭,率領護衛撤回了碼頭。

旁邊的朱瞻壑也緊緊跟隨在父親身後,這時的他除了憤怒之外,同時也對朱高煦十分佩服,對方的變化的確很大,如果放在以前,恐怕朱高煦會不管不顧的衝殺過去,而不是像現在這樣暫避鋒芒,畢竟他們現在只有幾百護衛,薛祿手下的兵力未知,但絕對遠超他們。

看着朱高煦離開的背影,薛祿卻是冷笑一聲低聲道:“漢王啊漢王,看來年紀越大,你的膽子也越來越小了,這口氣竟然也能忍下來!”

朱高煦一路上都沉着臉,一句話也沒有說,回到碼頭時,張忠也立刻上前詢問情況,朱瞻壑就將薛祿封鎖天津,禁止他們回京城的事講了一遍,這讓張忠也皺起眉頭。

300.第300章 葛成二郎760.第760章 羅娑斯洲778.第778章 黑火藥的侷限性708.第708章 海倫(下)第249章 琉璃瓦與銅瓦(上)第95章 謹慎多疑的紀綱第190章 背後插一刀438.第438章 移民(下)394.第394章 涉案官員414.第414章 盤問第246章 流言蜚語523.第523章 朱勇回來了669.第669章 疲敵之計447.第447章 新老移民(下)914.第914章 安排941.第941章 脫脫不花(上)481.第481章 遺漏的事(下)第156章 朱高煦在交趾(上)958.第958章 于謙的質問442.第442章 “封侯拜相”郭成志741.第741章 阿丹港易主(下)497.第497章 戰俘的分配第240章 宋禮648.第648章 吳家寨717.第717章 家事(上)326.第326章 張輔的最後一次出征820.第820章 敗家子第30章 一車促織658.第658章 夜校(上)639.第639章 夏元吉的煩惱610.第610章 張太后出面901.第901章 七年(中)第178章 只差三歲第245章 寶鈔的惡果917.第917章 英雄第78章 朱高煦中毒(下)714.第714章 海倫的另一層含義第279章 又見朱高燧537.第537章 餘百戶的毒計(中)312.第312章 費盡心思出海866.第866章 一場舞會(上)402.第402章 移民的問題第226章 穹隆山普渡寺492.第492章 分配俘虜707.第707章 海倫(上)614.第614章 消息傳來468.第468章 第二個目標第85章 刻意抹掉的關鍵信息938.第938章 阿伊麗的請求第245章 寶鈔的惡果885.第885章 清理土人690.第690章 交趾人李鬆956.第956章 兵不血刃746.第746章 抵達埃及318.第318章 打造武器503.第503章 報紙410.第410章 搬救兵第144章 張忠的道路第80章 當面對質第257章 朱高熾涉案758.第758章 朱瞻基巡邊(下)397.第397章 海上囚犯(上)686.第686章 鏡子(下)第45章 錦衣衛接手909.第909章 兒子(上)第39章 中計了552.第552章 喇嘛在草原(上)616.第616章 談條件592.第592章 撐起大局的張皇后第123章 紀綱死了982.第982章 一身兩帝889.第889章 大明使團(上)292.第292章 銀行保險櫃449.第449章 安置新移民(上)299.第299章 解決倭寇的方法第165章 谷王與建文帝591.第591章 陛下駕崩了728.第728章 試乘蒸汽船第20章 以毒攻毒(新書求推薦收藏)711.第711章 打工掙路費387.第387章 共同調查614.第614章 消息傳來405.第405章 山東災情427.第427章 大伯做榜樣527.第527章 是忠是奸?第176章 胡濙的懷疑536.第536章 餘百戶的毒計(上)791.第791章 威尼斯商人第68章 借個“太子”玩玩778.第778章 黑火藥的侷限性497.第497章 戰俘的分配第49章 還有沒有一點契約精神了?499.第499章 石見叛亂293.第293章 香皂第92章 打草的棍子473.第473章 一個教訓(下)602.第602章 被奪權了第130章 朱高燧的後手540.第540章 喇嘛巴普第276章 壽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