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7.第677章 兀魯伯遊記(上)

開伯爾山口,朱瞻壑與兀魯伯分別騎在馬上,並排走在隊伍的前面。

“殿下你看,如果沒有這座山口,中亞一帶幾乎不可能從陸地上進入天竺,可惜就像是老天給天竺開了個玩笑,偏偏留下這個缺口,於是歷史上希臘人、波斯人等等紛紛從這裡入侵天竺,使得天竺的安全也得不到任何保障。”

朱瞻壑一邊走,一邊給兀魯伯介紹着開伯爾山口的重要性。

兀魯伯一邊走一邊觀察着開伯爾山口的地形,只見這座山口頗爲寬闊,最窄的地方也有幾百步,而在一些險要之地,大漢都修建了一些堡壘,將這座山口徹底的武裝起來,如果想要派兵攻打這座山口,恐怕要付出十分沉重的代價。

“時代變了,以前只能從陸地上入侵天竺,但從大漢開始,天竺四周的海岸也不再安全了。”

兀魯伯這時忽然一笑道,話中帶有幾分調侃之意。

之前他和朱瞻壑聊得十分投機,於是也答應了對方的邀請,準備去大漢境內參觀一下,這不僅僅是爲了滿足兀魯伯自己的好奇心,同時他也想借着這個機會,親眼看一看大漢的虛實。

“殿下說的不錯,以前的航海技術低劣,所以海洋就成爲一個國家天然的屏障,但現在隨着航海技術的進步,海上貿易也越來越興盛,無論是大明還是我們大漢,都擁有十分強大的海軍,所以我們纔可以從海上進攻一個國家。”

朱瞻壑說到最後也不無得意的道。

他並不擔心兀魯伯明白海洋的重要性後,會推動帖木兒帝國發展海貿,以現在帖木兒帝國的局勢,光是國內的形勢就已經讓他們自顧不暇了,哪還有精力關注大海?

兀魯伯聽到朱瞻壑最後那句話時,也不禁露出擔憂的表情,他們帖木兒帝國雖然大部分都深處內陸,但也有一部分臨海,主要集中在西南部,距離天竺並不算遠,如果大漢派海軍出征的話,很可能會讓他們腹背受敵。

沿着山口繼續向前,最後終於抵達了鐵關城,當兀魯伯看到這座雄偉的城關時,也不禁讚歎一聲,當初他出使大明時,就見過類似的城關,好像也只有中原人才擅長建造這種大型的軍事堡壘。

其實鐵關城也不全都是朱高煦建造的,之前德里蘇丹國也在這裡修建有軍事堡壘,只是受限於國力,修建的規模有限,直到後來朱高煦在原來的基礎上,擴建成現在的鐵關城。

朱瞻壑在鐵關城休整了一天,隨後這纔再次啓程南下,路上他充當嚮導,給兀魯伯介紹了一下天竺這邊的風土人情。

兀魯伯這一路上也觀察的十分仔細,他發現離開鐵關城後,剛開始遇到的村鎮,很少見到漢人,就算是有,一般也只是行商。

但越是往南,漢人就越來越多,特別是當距離西京不遠時,已經可以看到漢人聚居的村鎮。

相比天竺土人的村鎮,漢人的村鎮不但更大,而且建築也更加精美,特別是村鎮外一般還修建有寨牆等防衛設施,顯然漢人與當地土人的關係並不怎麼融洽。

不過兀魯伯也發現,漢人的地位顯然高於土人,而且漢人的田地也更加工整,甚至連水稻的長勢都比土人強,顯然漢人不但勤勞,而且還更擅長耕種。

而在進入西京的管轄範圍時,兀魯伯甚至感覺自己又回到了大明,入目之處皆是漢人的村寨,路上能見到的土人少之又少,有些村寨甚至已經可以稱之爲鎮子了,估計用不了多久,這裡就會發展成一個又一個的小城鎮。最後朱瞻壑他們一行人終於來到了西京城,相比於原來的德里城,朱高煦佔據這裡後,對城市做了重新規劃,楊士奇親自主持修建了城牆,雖然比不上大明的南京和北京,但放在大明也算是排名前幾的大城了。

“太子殿下,你們漢人還真是擅長修建城市,當初我抵達大明的北京時,那種震撼的感覺我依然記得,相比你們的城市,我們的撒馬爾罕真的差了許多!”

兀魯伯站在西京的城門口,打量着這座雄偉的都城感慨道。

“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我雖然沒有去過撒馬爾罕,但也聽說殿下你在那裡修建了一座有名的天文臺,相比之下,我們司天監就顯得有些寒酸了,如果有可能,我也希望能仿照殿下的天文臺,在西京這裡修建一座。”

朱瞻壑笑呵呵的說道。

“這個簡單,如果太子真想修建天文臺,我可以和你們司天監的官員交流一下,將天文臺修建的要點給他們講解一下。”

兀魯伯十分豪爽的說道,在其它方面,他和朱瞻壑可能還有別的心思,但在學術的交流上,兩人卻都十分的坦誠。

正說話間,忽然只見城門中忽然涌出一羣孩子,每個人都揹着書包,一邊歡快的奔跑一邊高喊着:“放學了~放學了~”

看着這羣歡快的孩子從身邊跑過,兀魯伯也不禁好奇的問道:“太子,這些孩子高呼的‘放學’是什麼意思?”

“這些都是城中小學的學生,每天都要去學校學習,下午學習結束才能離開學校,稱之爲放學。”

朱瞻壑看着遠去的那幫孩子,也不禁笑着回答道,看着他們,他也似乎看到了前世時自己上學時的場景。

“我看這些孩子的衣服並不華麗,難道他們也能學習知識?”

兀魯伯聞言大吃一驚,因爲在帖木兒帝國,只有貴族的孩子纔有資格受到教育,哪怕當初他出使大明,見到上私塾的孩子也大都衣着體面,一看就知道是富人家的孩子。

相比之下,剛纔跑過的那幫孩子,有不少都是衣着簡陋,有些更是臉頰黑紅,一看就是那種農家子弟。

“小學是我讓人開辦的公學,所有年齡適合的孩子都能入學,每個人只需要交少量的學費,所以就算是窮人家的子弟也能上得起學。”

朱瞻壑耐心的解釋道。

688.第688章 交趾叛亂與內書堂第189章 狀告朱高煦(下)第595章 宮中查案(下)417.第417章 朱瞻壑的條件301.第301章 保命底牌第142章 討公道(中)841.第841章 逃難(下)503.第503章 報紙第47章 計劃順利第30章 一車促織785.第785章 奇人院(下)919.第919章 直布羅陀296.第296章 海禁與倭寇968.第968章 土木堡之敗(上)980.第980章 暗流涌動455.第455章 劉勉的處境412.第412章 官兵是你小子惹來的455.第455章 劉勉的處境第178章 只差三歲第196章 遷都之議(上)931.第931章 使團到來843.第843章 種族問題836.第836章 大災之年806.第806章 封賞第180章 巧合第68章 借個“太子”玩玩第47章 計劃順利370.第370章 替代官員的人(下)370.第370章 替代官員的人(下)770.第770章 遠赴日本第166章 長江上的截殺849.第849章 奧斯曼船隊第77章 朱高煦中毒(上)第260章 漲價的契機502.第502章 朱棣的處罰第215章 朱元璋留下的秘道863.第863章 東正教聖人587.第587章 陰損的手段541.第541章 選址459.第459章 報仇(中)297.第297章 海上遭遇(上)第212章 朱瞻圻的變化第134章 用謊言維持的臉面第264章 財要露白第225章 齊先生(下)第226章 穹隆山普渡寺546.第546章 銀礦反擊戰(下)744.第744章 興國公府的家事第27章 朱祁鎮他娘第53章 情種與冤種797.第797章 見面732.第732章 交趾事了521.第521章 向外擴張(下)601.第601章 朱瞻基登基第106章 僕從軍491.第491章 一戰震草原第100章 聞風而動421.第421章 抓捕綁匪568.第568章 榆木川(下)第86章 鄭和回來了400.第400章 移民的福利(下)948.第948章 不詳之兆第276章 壽宴(下)298.第298章 海上遭遇(下)728.第728章 試乘蒸汽船320.第320章 大烏龍640.第640章 朱高燧也不容易737.第737章 內奸(下)656.第656章 招生啓示403.第403章 稱帝與爵位588.第588章 倒行逆施945.第945章 御駕親征674.第674章 聯姻793.第793章 偶遇舊識850.第850章 依弗港之戰(上)第251章 不能指着一個人坑785.第785章 奇人院(下)第277章 朱高熾進宮第6章 臉長之人比較長壽?815.第815章 威尼斯總督(下)第75章 似無實有的內閣738.第738章 女校(上)317.第317章 朱高熾瘦了第595章 宮中查案(下)第142章 討公道(中)969.第969章 土木堡之敗(中)第9章 相逢即是有緣第57章 連鎖反應866.第866章 一場舞會(上)957.第957章 兵臨城下827.第827章 穆法斯的求助700.第700章 交趾完了第280章 恢復自由(上)586.第586章 求情第34章 老子打兒子675.第675章 初見兀魯伯768.第768章 兄弟密談(下)722.第722章 王通的困境(上)第177章 谷王落下帷幕第81章 真兇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