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8.第698章 九真李氏

交趾清化府東南方向,有一座名叫名叫九真的港口城市,因爲大明海貿的發展,使得九真港也受到影響,港口日漸興盛,成爲清化府有名的富裕之地。

李鬆的老家就在九真港,李家是當地的大族,據說他們祖上爲了躲避戰亂,所以才從廣東一帶遷到這裡定居,經過幾代人的努力,李家也成爲九真港的大家族。

不過李家雖然是當地大族,但因爲族中人口衆多,有富人自然也有窮人。

李鬆家就比較窮,小時候只在族學裡讀了兩年書,後來幾經輾轉,終於被朱高煦帶去了天竺,並且在軍中立下功勞,這才能夠脫穎而出。

這次李鬆從大漢回到交趾,對族中宣稱自己在去天竺的途中逃脫,然後在海上發了大財,這才衣錦回鄉。

而且李鬆剛回一回家,就立刻宴請了所有族人,同時花錢重修了家族的祠堂,這使得李鬆在李氏宗族之中的聲望也一下子達到頂峰,所有人都知道他在海外發了大財,許多人都巴結着他,想讓他帶着族人一同發財。

對於這些族人,李鬆也是來者不拒,他以做生意的名義,在九真城中盤下幾座鋪面,安排族人幫着自己收購當地的特產,然後交由自己名下的船隊運到海外去賣掉。

當然了,這些錢財和船隊,背後都是大漢錦衣衛幫他安排的,爲的就是提升李鬆在家族中的聲望,以便日後動用李家的勢力做一些事情。

這天一早,李鬆像往常一樣,出了家門在外面吃了早飯,他的家人早就在幾年前就搬到大漢去了,所以交趾這邊也只有他一個,但爲了顯示自己的財力,他還是在九真城中盤下一座毫宅,並且養了幾個小妾。

出了家門,李鬆身後帶着幾個僕人,大街上的行人見到他時,也都紛紛行禮,看向他的目光中也帶着幾分敬畏。

因爲就在前幾天,九真城中有名的大混混,看到李鬆這個暴發戶是頭肥羊,於是到他店鋪裡鬧事訛詐。

這個大混混不但心狠手辣,而且背後還有官府的人撐腰,所以平時在九真港中欺行霸市,基本無人敢惹,哪怕再有錢的人,遇到這種人,也要乖乖的出錢買平安。

就在所有人都在以爲李鬆要倒黴時,卻沒想到就在第二天晚上,這個大混混就橫死街頭,他手下的那幫兄弟,也全都被人打斷了腿,至於大混混的靠山,更是連屁都沒放一個。

這下認識李鬆的人全都震驚了,只要有腦子人就能猜到,李鬆背後肯定有天大的勢力,整個九真港恐怕都沒有人惹得起他。

大混混的死,也一下子奠定了李鬆在九真港的地位,所以現在李鬆一出門,見到他的人都會不自覺的感到敬畏。

但李鬆卻似乎沒有任何改變,見到熟人依然笑呵呵的打招呼,吃完早飯照樣給錢,這讓不少人都在他背後交口稱讚,認爲李鬆是個難得的大好人。

吃過早飯,李鬆這纔來幾個店鋪裡轉了轉,他經營的店鋪很雜,有賣絲綢布匹的,也有賣香皂、香水的,另外還有專門收購當地特產的店鋪,而且每家店鋪似乎都很賺錢。

巡視完名下的店鋪後,這時也快中午了,李松本來想像往常一樣,去自己常去的酒樓吃午飯的,但忽然這時下人跑來,然後在他耳邊低語了幾句。

這讓李鬆也眉頭一皺,立刻轉頭回到家中。

當他來到客廳時,只見一個赤着上身的精壯漢子正坐在那裡,胸口有幾道刀傷,旁邊一個大夫正在給他清理傷口。

“老三,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你怎麼會受傷的?”

李鬆看到受傷的男子也立刻快步上前問道。

這個受傷的男子名叫李析,是他的堂弟,因爲在家中排行第三,所以別人都叫他老三,前段時間李鬆派李析去外地打探一些消息,卻沒想到他竟然帶着傷回來了。

“鬆哥你不用擔心,我在回來的路上遇到幾個小毛賊,他們仗着人多想要劫財,卻被我反殺了兩個,剩下的全都逃跑了。”

李析咧着大嘴一笑道,似乎一點也不在意身上的傷。

李析從小習武,武藝十分精湛,所以李鬆才放心的派他外出打探消息,卻沒想到以李析的本事,竟然也受了傷。

李鬆上前親自查看了一下李析的傷口,發現都只是皮外傷,這才放下了心。

“沒事就好,你日後也要謹慎些,現在外面這麼亂,遇到強敵能逃就逃,萬不可好勇鬥狠!”

李鬆這時再次叮囑道。

他和李析從小一塊長大,兩人的感情十分深厚,所以這次回來之後,李鬆立刻找到李析等幾個堂兄弟,將他們引爲心腹,平時幫他做一些事情。“嘿嘿,我當時也想着逃跑的,但見到對方拔刀,我腦子一熱也就衝了上去,結果他們就是一羣敗兵,很輕易就被我殺退了。”

李析憨厚的一笑道。

“清化府那邊怎麼樣?路上都有這麼多敗兵,看來這次的叛亂還真是不小啊!”

李鬆立刻追問道。

“清化府城還好,有官兵鎮守着,暫時還看不出什麼亂子,但府城外面支已經亂成了一鍋粥,到處都是死屍和流民,以及四處流竄的叛軍……”

李析這時也露出凝重的表情,將自己所見所聞都講了一遍。

這次交趾的叛亂愈演愈烈,大明的軍隊眼看着就要彈壓不住了,相應而來的,就是叛軍四處流竄,導致交趾各個州府也是人人自危。

現在大明的兵力都已經收縮到各個州府的主城之中,至於縣城以下的地區,完全是放任不管了,當然他們想管也管不了,有些縣官都被人給刺殺了。

“鬆哥,伱的信我已經送到那個人手裡了,這是他的回信!”

李析講完路上的見聞後,這才從懷裡拿出一封書信交給李鬆道。

之前李鬆派李析去清化府城,一是打探消息,二來就是給一個人送一封密信,這個人正是清化府知府孫信,這個孫信和李鬆他們一樣,都是交趾當地的漢人,當初因爲投靠大明,因此被任命爲知府。

當初朱高煦在清化府時,孫信就聽從朱高煦的命令,協助楊士奇做了不少事,而在朱高煦去了天竺後,他和大漢的一些官員也依然保持着聯繫。

李鬆之前就是以大漢錦衣衛的名義,給孫信寫了封信,希望可以將孫信爭取過來。

於是李鬆立刻打開書信,孫信的這封回信很長,但大都是寒暄客套的話,最後也沒有給出什麼實質性的承諾。

不過李鬆看完之後,嘴角卻露出幾分笑容,因爲孫信在信中雖然沒有給出明確的承諾,但也沒有明確的拒絕,這說明孫信心中已經不再把大明當成唯一的希望,而是準備尋找另外的靠山。

其實孫信現在的處境也十分艱難,他是交趾本地的漢人,當初因爲出賣黎朝,從而投靠大明得到重用,掌握着一府的大權。

可若是明軍敗了,孫信也只有兩條路,一是跟着明軍撤回大明,可孫信的家族根基都在交趾,如果去了大明,不但要捨棄交趾的所有家業,而且他自己恐怕也只會被安排一個閒職,下半輩子只能混吃等死。

至於另一條路,就是冒險留在交趾,但以孫信的身份,無論最後哪路叛軍贏得交趾的大權,恐怕都不會放過他,甚至會將他們整個家族都滅掉,因此這根本就是一條死路。

現在李鬆以大漢的名義,聯繫上孫信,算是給了他第三條路,只是孫信還不敢做出選擇,因爲大明都敗了,他懷疑大漢在交趾能有什麼做爲。

所以李鬆很清楚,想要孫信明確表態,他必須在交趾的亂局中表現出自己的實力,只有這樣,孫信纔會放心的投靠他,否則對方還不如冒險去投靠別人。

“鬆哥,我在回來的路上,聽說建平府那邊的叛軍聲勢浩大,已經打下了奉化府和建昌府,再這麼下去的話,很可能就要殺到交州府了!”

李析說到最後時,也不禁露出焦急的表情。

交州可是交趾的治所,如果等到建平府的叛軍殺到交州,相當於佔據了原來安南的王都,佔據了大義,到時別想再想趁亂起兵的話,那可就晚了。

李鬆卻顯得十分冷靜,只見他聽完後沉思了片刻,隨後這才搖了搖頭道:“不用擔心,建平府的叛軍雖然聲勢浩大,但大明的駐軍還在,並沒有撤退的意思,甚至很可能挑幾個牽頭的殺雞儆猴,所以現在還不是出頭的時候!”

李鬆早就和幾個兄弟坦白了,現在交趾叛軍四起,正是男兒建功立業之時,而且他們李家身爲九真港的大族,無論是爲了自保還是擴張勢力,都不能做壁上觀,必須要參與到這場交趾的亂局之中。

所以李鬆早在之前就已經在悄悄積蓄力量,就等時機一到,他們就舉起義旗,參與到這場轟轟烈烈的交趾爭霸賽中。

361.第361章 姚廣孝病重565.第565章 朱棣病重569.第569章 朱棣駕崩(上)322.第322章 朝鮮使節的報信第227章 程濟878.第878章 海峽對岸第155章 陶大仙人第5章 相士672.第672章 兀魯伯被俘第75章 似無實有的內閣564.第564章 最後一次北征(下)766.第766章 自行車(下)799.第799章 大漢與威尼斯804.第804章 胡濙658.第658章 夜校(上)305.第305章 交換人質(下)第57章 連鎖反應628.第628章 朱瞻基的要求第98章 毀滅你,與你何干?第176章 胡濙的懷疑第25章 交趾亂局的根源第147章 陶家三代追夢人843.第843章 種族問題752.第752章 捷報第42章 秋興大賽347.第347章 平戶爭奪戰(下)863.第863章 東正教聖人第190章 背後插一刀第116章 什麼叫東廠?730.第730章 錦衣衛謝鋒(下)334.第334章 信德之戰(下)第54章 新的財路700.第700章 交趾完了986.第986章 二十年第64章 朱棣有召362.第362章 一休和尚(上)492.第492章 分配俘虜330.第330章 小管事307.第307章 破寨399.第399章 移民的福利(上)845.第845章 種地和經商第263章 官船商用844.第844章 廣州港314.第314章 永平公主(中)第25章 交趾亂局的根源398.第398章 海上囚犯(下)862.第862章 要離開了558.第558章 漢王妃去天竺877.第877章 奪取布爾薩522.第522章 團聚870.第870章 軍事與經濟第118章 朱瞻基扮演的角色?543.第543章 朱勇告狀382.第382章 天津開海(上)765.第765章 自行車(上)524.第524章 安遠侯柳升671.第671章 漢軍真的會飛793.第793章 偶遇舊識529.第529章 將計就計(上)725.第725章 去大漢吧662.第662章 朱瞻基的顧忌315.第315章 永平公主(下)758.第758章 朱瞻基巡邊(下)903.第903章 張太后駕崩第95章 謹慎多疑的紀綱第16章 好弟弟(上)第203章 朱瞻圻的身世(下)754.第754章 告狀的方法690.第690章 交趾人李鬆906.第906章 又見金先生915.第915章 兒子失蹤了第215章 朱元璋留下的秘道第113章 東廠的誕生(上)340.第340章 師出有名800.第800章 威尼斯商人的信譽319.第319章 朱高燧喊冤314.第314章 永平公主(中)第139章 命苦的張忠506.第506章 新聞報(下)795.第795章 車上閒談(下)第109章 楊士奇上任467.第467章 山根城之戰353.第353章 捷報頻傳740.第740章 阿丹港易主(上)457.第457章 雙向刺殺736.第736章 內奸(上)601.第601章 朱瞻基登基854.第854章 風險與收益718.第718章 家事(下)561.第561章 吳家寨(下)第201章 陳年舊案664.第664章 作坊(下)865.第865章 合作711.第711章 打工掙路費839.第839章 逃難(上)445.第445章 新老移民(上)501.第501章 錦衣衛的職責671.第671章 漢軍真的會飛909.第909章 兒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