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2.第892章 修鐵路

“殿下,如果我們想蒸汽船或火車的話,大漢真的肯賣嗎?”

詹事府中,胡濙一臉激動的向朱瞻壑問道。

本來他對這件事抱的希望不大,卻沒想到峰迴路轉,朱瞻壑竟然答應了,所以當他從李齊口中得知這個消息後,也激動的再次進宮求見朱瞻壑,因爲他想從朱瞻壑這裡親自求證。

“不錯,大明與我大漢是兄弟之邦,蒸汽機對別國保密,但對大明卻可以破例!”

朱瞻壑笑呵呵的說着場面話,要不是大明那邊快要仿製成功了,他纔不會把蒸汽機拿出來銷售!

另外直接把蒸汽機的成品賣到大明,也能打擊大明仿製蒸汽機的熱情,畢竟有現成的蒸汽機可用,又有誰願意付出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去仿製?而且就算仿製成功,恐怕蒸汽機的效率也要比大漢差得多,要知道大漢的蒸汽機早就經過無數代的改良了。

“太好了!多謝殿下!”

得到朱瞻壑肯定的回答,胡濙也激動的大叫一聲,連禮儀都顧不得了。

“你也不要太激動,只要是帶蒸汽機的東西,價錢可都不便宜,比如蒸汽船已經出現多年了,但現在大漢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風帆船還是佔據着主流,就是因爲蒸汽船太貴,哪怕我們大漢朝廷也造不了太多。”

朱瞻壑先給胡濙打預防針道,當然他說的也是實情,無論是蒸汽船還是火車,價格都是極其昂貴,比如大漢的海軍,到現在也只有二十多艘蒸汽戰艦,剩下的輔助戰船還是以風帆船爲主。

“殿下,火車貴嗎,如果我們要買火車的話,您能賣給我們多少?”

胡濙這時也冷靜下來,當即向朱瞻壑問道。

相比蒸汽船,胡濙更看重火車,之前他們從北征港乘坐火車,僅僅幾個時辰就抵達了西京,這也使得西京雖然不臨海,但其實和臨海也沒什麼太大的差別。

大明那邊的北京和天津,情況和西京與北征港類似,如果在北京與天津之間用上火車,將大大的拉近北京與港口之間的距離,這對北京來說十分重要,因此胡濙纔會問起火車。

“相比於蒸汽船,火車的價格算是便宜的,但火車最貴的不在車子,而在於鐵路!”

朱瞻壑笑着解釋道。

“鐵路?”

胡濙聞言先是一愣,隨後這才猛然想起來,火車是在兩條長長的鐵軌上行駛的,一段鐵軌可能不貴,但如果鋪幾十裡,甚至是幾百裡的鐵軌,那花費的可就是個天文數字了。

“殿下,如果在北京與天津之間修建一條鐵路,再加上運行的火車的話,您覺得需要多少錢?”

胡濙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再次開口問道。

“這個不太好說,天津和北京的距離雖然不算遠,但鐵路的修建卻需要勘探地形,規劃出路線後,才能計劃出工程量,不過以大明的國力,修建這麼一條比較短的鐵路,應該不成問題。”

朱瞻壑笑着回答道。

幫助大明修建鐵路,不但可以狠賺一筆,而且還能將大明的鐵路交通掌握在手中,這也是後世列強爭着想給大清修建鐵路的原因之一。

“這麼說大漢真的願意幫我們建造鐵路了?”胡濙聞言再次興奮的問道,想到北京與天津之間也能用火車通行,那可太方便了。

“當然可以,不過這麼大的事情,胡尚書你一個人就能做主嗎?”

朱瞻壑卻有些懷疑的看了胡濙一眼道。

胡濙雖然管着戶部,而且又是內閣大臣,但不要忘了,內閣裡還有楊榮和楊溥,而且現在張太后主政,像修建鐵路這麼大的事情,必須要有張太后點頭才行。

“只要大漢願意幫我們,我就有信心說服太皇太后和內閣!”

胡濙卻十分自信的說道。

隨着海貿的發展,天津做爲北方第一大港口,地位也越發的重要,而北京與天津之間的道路,更是常年爆滿,甚至經常發生擁堵,這也嚴重影響到京城與天津之間的交流。

但如果有了鐵路,將極大的緩解北京與天津之間的交通緊張,因此胡濙纔敢說有把握說服張太后和內閣,畢竟鐵路的事無論是於公還是於私,都是意義重大。

“好,我可以向你承諾,只要大明那邊同意,我們大漢就能承建伱們的鐵路!”

朱瞻壑當即也拍板道,修鐵路這種穩賺不賠的買賣,他可沒有理由拒絕。

得到了朱瞻壑的承諾,胡濙也再次興奮的道謝,想到日後天津與北京之間火車來往的畫面,他也禁不住心中激動。

不過胡濙畢竟不是一般人,很快就冷靜下來再次道:“殿下,除了鐵路和火車外,還有大漢的蒸汽船,我們也急需這種船隻,只是不知道大漢能賣給我們多少?”

“這個……”

朱瞻壑聞言也暗自盤算了一下,之前蒸汽船的建造,只有北征港的造船廠,受限於蒸汽機的產量,蒸汽船的產量也不大。

不過後來朱瞻壑讓人在西海岸的幾個港口,也分別建造了造船廠,並且開始陸續出產蒸汽船,但就算如此,蒸汽船的建造只能說勉強滿足大漢國內的需求,想要擠出來銷售給大明,數量上肯定不會太多。

想到這裡,朱瞻壑終於回答道:“蒸汽船在我們大漢也十分搶手,不但朝廷需要,民間也需要,至於能賣給大明多少,我需要找人詢問一下,不過你放心,我會盡量給你們擠出一些的!”

“那就有勞太子殿下操心了,我這就回去,和使團商議一下具體的購買事宜!”

胡濙聞言也再次高興的道,今天他來見朱瞻壑,收穫實在不小,他也需要和使團的人通一下氣,好讓他們做好接下來的商談準備。

幾天之後,大漢與大明正式達成一份關於關於修建鐵路和購買蒸汽船的協議,這兩樣是大明現在最需要的東西,至於其它用到蒸汽機的機械,可以放到以後再談。

當然大漢也藉着這份協議,換取了大明在一些利益上的讓步,可以說雙方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

第248章 三大殿被毀489.第489章 興和之戰(下)520.第520章 向外擴張(上)第257章 朱高熾涉案825.第825章 面談?第57章 連鎖反應780.第780章 奔赴大漢342.第342章 九州大名593.第593章 一枚藥丸631.第631章 皇子朱祁鎮590.第590章 得罪所有人第195章 彭城伯張昶581.第581章 兩京制(上)954.第954章 追兵將至824.第824章 接見使團646.第646章 官與吏(上)983.第983章 三年424.第424章 泄壓口344.第344章 壹岐海戰(下)第208章 朱悅燇有問題第162章 珠釵會的信物703.第703章 掌控交趾的經濟命脈638.第638章 朱高煦稱帝第270章 漢王妃來了845.第845章 種地和經商第42章 秋興大賽371.第371章 一休進宮472.第472章 一個教訓(中)484.第484章 大明情報網(中)第147章 陶家三代追夢人686.第686章 鏡子(下)823.第823章 修建中的鐵路651.第651章 朱瞻壑的缺點第121章 抓捕紀綱(上)第109章 楊士奇上任309.第309章 從源頭上解決倭寇第92章 打草的棍子820.第820章 敗家子第260章 漲價的契機第22章 促織940.第940章 強硬的大明711.第711章 打工掙路費第1章 千古奇冤徐野驢第596章 對質朱高燧(上)328.第328章 對馬宗氏(下)557.第557章 夏元吉入詔獄(下)958.第958章 于謙的質問537.第537章 餘百戶的毒計(中)499.第499章 石見叛亂第108章 吃着火鍋唱着小曲第263章 官船商用第34章 老子打兒子768.第768章 兄弟密談(下)第206章 龍王673.第673章 常威的兒子第260章 漲價的契機821.第821章 生靈塗炭349.第349章 立足九州872.第872章 朱祁鎧的人生規劃959.第959章 我爲拯救大明而來437.第437章 移民(中)第238章 又見賣地(上)882.第882章 乾清宮(下)796.第796章 晴晴第225章 齊先生(下)第66章 兄弟齊心770.第770章 遠赴日本651.第651章 朱瞻壑的缺點第80章 當面對質975.第975章 大漢的援軍508.第508章 夏元吉的投稿(上)671.第671章 漢軍真的會飛922.第922章 擴張第171章 這世上最缺的是機會944.第944章 大同危急804.第804章 胡濙607.第607章 冒險711.第711章 打工掙路費651.第651章 朱瞻壑的缺點第132章 婚姻的自主權883.第883章 朱瞻基駕崩561.第561章 吳家寨(下)737.第737章 內奸(下)910.第910章 兒子(下)574.第574章 朱高燧立大功第236章 窮第19章 張輔有不軌之心?375.第375章 消息傳出第73章 詔獄741.第741章 阿丹港易主(下)520.第520章 向外擴張(上)334.第334章 信德之戰(下)347.第347章 平戶爭奪戰(下)第275章 壽宴(上)843.第843章 種族問題第208章 朱悅燇有問題883.第883章 朱瞻基駕崩587.第587章 陰損的手段第113章 東廠的誕生(上)522.第522章 團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