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1.第901章 七年(中)

朱瞻壑站在新修的帝國圖書館樓頂,俯視着整個西京城,心中也不禁生出萬丈的豪情。

這座圖書館是朱瞻壑特意吩咐讓人修建的,採用的是最新型的建築材料,也就是鋼筋和水泥,水泥當然也是朱瞻壑讓人搞出來的。

有了鋼筋和水泥,就可以修建更高更堅固的建築,比如這座圖書館,就高達六層,每層有數萬冊藏書,甚至連朱棣讓人編寫的永樂大典,都有一套收藏在最頂樓。

之所以修建這麼大的圖書館,主要是爲了顯示大漢對教育的重視,自從當初建立小學後,大漢國內的識字率直線上升,現在已經接近百分之五十了,這個數字放在後世雖然不算什麼,但在這個時代,絕對是一件十分驚人的事。

教育的提升,也爲大漢帶來了切實的利益,各行各業的新發明新技術,可以說是層出不窮,比如蒸汽機的改進,朱瞻壑已經完全插不上手了,全都是新一代的工匠在研究。

這座圖書館的建立,就是方便那些喜歡讀書百姓前來借閱,只要花點錢買張借閱證,就可以免費在圖書館借閱書籍,畢竟隨着識字的人越來越多,喜歡讀書的人同樣快速飛漲,而書籍的價格可不便宜,哪怕是富豪之家,也不可能什麼書都有。

因此圖書館的需求早就被提上日程,之前朱瞻壑也曾經讓人在學校裡開放了一些小型的圖書館,直到今天,這座大型的公共圖書館才終於建成。

“殿下,圖書館剛開業,這纔不到一個時辰,就已經借出去上萬圖書了,再這麼下去,我擔心會把館裡的書借光,到時可就無書可借了!”

正在這時,國子監祭酒鄭禮快步上前,一臉擔憂的向朱瞻壑稟報道。

“無妨,圖書館剛開業,許多人都是圖新鮮,過個幾天熱度就會下來,到時只有真正喜歡讀書的人,纔會跑來借書。”

朱瞻壑低頭看了看圖書館門前黑壓壓的人羣,隨後卻毫不在意的一擺手道。

無論哪個時代,真正喜歡讀書的人畢竟是少數,而且就算喜歡讀書,也可能因爲家庭和事業的原因,根本沒時間讀書,因此他並不擔心圖書館裡的書不夠借。

“殿下說得有道理,不說普通的百姓,就算是在國子監中,真正喜歡讀書的人其實也不多,大多都只是想借讀書而爲自己謀取前程。”

鄭禮說到最後時,也有些感慨。

“不必太過苛刻,無論是喜歡讀書,還是借讀書謀取前程,對國家來說都是一件好事。”

朱瞻壑卻十分豁達的道。

說到這裡時,朱瞻壑忽然想到一件事,於是再次向鄭禮問道:“各城的大學都修建的怎麼樣了,有沒有什麼困難?”

大漢的教育改革,早在當初建立小學時,就已經開始了,現在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大漢的教育已經分爲三個階段,分別是小學、中學和大學,其中大學是從國子監分離出來的,設立了數學、物理、化學、天文等學科。

wWW⊙Tтkд n⊙Сo

大漢的第一所大學,也就是西京大學,其實就是將國子監下面的教育機構,直接劃分出來成立了大學,使得國子監成爲一個專門管理教育的政府部門,而不再負責教書育人的事務。

“啓稟殿下,現在北征港、獅子港等幾個重要城市的大學都在修建之中,其它的倒都十分順利,唯一的問題還是教師的數量不足,不過等到西京大學這兩屆的學生畢業後,應該就可以緩解這個問題了。”

鄭禮立刻稟報道。西京大學其實也才成立沒幾年,第一屆的學生數量不多,而且畢業後大都分配到國家的各個衙門裡任職,只有少數纔會留在大學任教。

不過第二屆和第三屆的學生馬上就要畢業了,他們的數量更多,等到畢業就能分配到其它的大學任教,到時就能緩解教師數量不足的問題。

“很好,如果有什麼難以解決的問題,你也要及時上報,教育關乎到大漢的國本,這點絕不能疏忽!”

朱瞻壑聽後誇讚一聲,隨後又十分鄭重的叮囑道。

大漢註定是要走一條教育強國的教育,這也是朱瞻壑當初決定離開大明的原因,因爲在大明境內搞教育改革,阻力實在太大了,哪怕以朱瞻壑的身份,想要推動這件事也希望渺茫。

相比之下,大漢做爲一個新生帝國,連人口都是一點點遷移過來的,自然也沒有什麼傳統的阻力,國家的各個方面都能按照朱瞻壑的設想向前推動,這纔是他需要的。

“下官明白!”

鄭禮答應一聲,隨後似乎猶豫了一下,接着這才說道。

“其實要說難事,倒還真有一件!”

“哦,什麼事?”

朱瞻壑立刻追問道。

“其實這件事不用我稟報,殿下很快就會知道,那就是各國的使節都對西京大學十分感興趣,甚至還試探過我,想派自己國家的學生進入大學學習,對這件事我也不知道該如何回覆他們?”

鄭禮說到最後也向朱瞻壑再次行禮。

大漢重視教育,國子監將大學分離出去後,在朝堂上的地位也得到很大的提升,現在幾乎與六部齊平,國子監的權力也增加了許多,只要是與教育有關的事情,幾乎都歸他們管轄。

“他們想派留學生?”

朱瞻壑聽到這裡也露出凝重的表情,當初唐朝強大時,日本以譴唐使的名義,向大唐派了不少的留學生和留學僧,也從唐朝學到了不少先進的文華和技術,但大明之前倭寇之患,以及後世的侵華戰爭,這些倭人可沒有因爲當年的師生情分而手下留情。

大漢的大學之中,可是集中着這個時代最頂尖的知識,如果外流到別國,誰也不知道會引發什麼樣的變化,萬一有人從大漢學習到知識後,研發出先進的武器,再轉過頭對付大漢,也並非不可能的事。

“殿下,大學中關係重大,要不直接拒絕那些使節吧?”

鄭禮看到朱瞻壑面帶猶豫,於是開口提議道。

第168章 蜀王的信427.第427章 大伯做榜樣第179章 蜀王家的狗血劇406.第406章 佛母(上)556.第556章 夏元吉入詔獄(上)857.第857章 合作的資格第110章 威與恩第127章 收尾375.第375章 消息傳出398.第398章 海上囚犯(下)第157章 朱高煦在交趾(下)第92章 打草的棍子423.第423章 表明身份533.第533章 脫歡逃了821.第821章 生靈塗炭第58章 拿去融了940.第940章 強硬的大明第212章 朱瞻圻的變化603.第603章 朱高煦歸來(上)401.第401章 牧民639.第639章 夏元吉的煩惱第169章 三方合作337.第337章 背後的人第5章 相士第204章 城東半山寺第131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934.第934章 兀魯伯來信677.第677章 兀魯伯遊記(上)452.第452章 真相326.第326章 張輔的最後一次出征357.第357章 真正的以夷治夷第230章 舊港之戰(上)第82章 小人物的復仇285.第285章 朱高燧的拉攏387.第387章 共同調查822.第822章 奇蹟之船648.第648章 吳家寨963.第963章 張輔的苦勸531.第531章 反轉302.第302章 將計就計632.第632章 滿剌加港第129章 漆器762.第762章 來歷不明的倭人523.第523章 朱勇回來了674.第674章 聯姻第185章 招攬張興686.第686章 鏡子(下)427.第427章 大伯做榜樣771.第771章 商談(上)316.第316章 又是朱高燧第142章 討公道(中)第261章 朱瞻基的疑惑538.第538章 餘百戶的毒計(下)663.第663章 作坊(上)342.第342章 九州大名534.第534章 還要北征?第32章 朱瞻基回來了第79章 餘孽709.第709章 劃分利益345.第345章 大名的爭執769.第769章 商談(下)472.第472章 一個教訓(中)622.第622章 美洲是個圈套?第203章 朱瞻圻的身世(下)303.第303章 定海衛568.第568章 榆木川(下)第52章 你想要什麼?880.第880章 朱瞻基病了900.第900章 七年(上)443.第443章 將計就計626.第626章 朱瞻基追上來了第596章 對質朱高燧(上)第219章 朱允炆不是大BOSS第87章 長頸麒麟591.第591章 陛下駕崩了827.第827章 穆法斯的求助420.第420章 三天第69章 朱高煦的圓夢之旅743.第743章 皇家小學第186章 賣地第212章 朱瞻圻的變化609.第609章 殺進京城(下)951.第951章 撤軍的路線758.第758章 朱瞻基巡邊(下)第215章 朱元璋留下的秘道435.第435章 白蓮教徒第174章 都督張興(下)第65章 大驚喜304.第304章 交換人質(上)855.第855章 君士坦丁427.第427章 大伯做榜樣第124章 真兇浮出水面658.第658章 夜校(上)373.第373章 同病相憐482.第482章 搞平衡?第231章 舊港之戰(中)720.第720章 七絃琴與荷馬史詩539.第539章 藏傳佛教第240章 宋禮330.第330章 小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