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9.第959章 我爲拯救大明而來

第959章 我爲拯救大明而來

于謙被朱瞻壑的反問給問愣了,現在大漢的軍隊都殺到北京城下了,對方竟然還不承認是侵犯大明的領土,這不是睜着眼睛說瞎話嗎?

“陛下兵臨城下,總不會只爲了回故鄉看一看?”

于謙很快反應過來,當即皺着眉頭反問道。

“當然不是,我這次之所以率兵前來,並不是對大明的江山社稷有什麼圖謀,反而是爲了拯救大明而來!”

朱瞻壑說着站直身子,一臉大義凜然的回答道。

“拯救大明?陛下不是在說笑吧?”

于謙不可思議的再次問道,甚至他都懷疑眼前這位皇帝陛下是不是發燒了,否則怎麼會滿嘴胡話?

“我那位侄子御駕親征,現在你們可有他的消息?”

朱瞻壑沒有再繞彎子,直接問起朱祁鎮的情況。

“這個……”

于謙聞言心中一沉,隱隱有一種不好的預感。

“陛下吾皇出征後,剛開始還有消息陸續傳來,但大軍抵達大同後,我們就斷了聯繫,所以現在我們也不知道吾皇那邊的情況。”

沉默許久的胡濙這時終於上前一步回答道。

朱祁鎮這次御駕親征,完全是一場鬧劇,幾十萬大軍連糧草都沒有準備,就急匆匆的上路了,而且路上還遇到大雨,導致道路難行,將士們又餓又冷,凍餓而死的將士不在少數。

最關鍵的是,朱祁鎮和王振在抵達大同後,就再也沒派人向京城這邊通報過軍中的情況,所以京城對朱祁鎮現在走到哪裡,是否與瓦剌交戰的事情也是一無所知。

“難道陛下您知道吾皇那邊的情況?”

于謙沉默片刻,這時終於忍不住問道。

“不錯,北方草原一直是我關注的重點,甚至我可以告訴你們,也先身邊就有我大漢的細作,所以對於瓦剌的一舉一動,我都十分清楚。”

朱瞻壑十分爽快的承認道。

“陛下,吾皇那邊的戰事到底如何了,這次御駕親征,我們也都十分的擔心,不過想來吾皇帶走了二十萬大軍,幾乎十倍於瓦剌的兵力,就算無法取勝,也不至於落敗吧?”

胡濙這時也忍不住開口問道。

“如果只是戰敗的話,我就用不着出兵了!”

朱瞻壑說着嘆了口氣,然後把朱祁鎮現在的情況詳細的講了一遍。

胡濙和于謙越聽越震驚,之前朱祁鎮御駕親征時,就有不少的大臣反對,而且大軍出征時,也的確亂成一團,不過胡濙和于謙做夢也沒想到,朱祁鎮竟然縱容王振如此亂來,特別是離開大同後,竟然同意王振改道走宣府,簡直就是故意往死路上走。

“據我最新接到的情報,也先派伯顏帖木兒繞過宣府,抵達雞鳴山準備攔截明軍的主力,而也先則率領另一支大軍,從後方殺向宣府,如果明軍選擇留在宣府固守的話,也許還有一線生機!”

朱瞻壑最後再次介紹道,這也是他得到的最新情報,不過對於朱祁鎮接下來如何選擇,朱瞻壑卻比任何人都清楚。 “陛下之前就該留在大同,可卻執意要走,現在恐怕也不會留在宣府!”

胡濙不愧是四朝元老,一眼就看出其中的關鍵。

“陛下,若吾皇不留在宣府,最嚴重的後果是什麼?”

于謙臉色發白,終於還是忍不住向朱瞻壑問道。

“二十萬大軍看起來很強大,但經過這一路的折騰後,兵無戰心,將有退意,軍中雖有英國公這樣的老將,卻根本無法指揮大軍,其它的勳貴也是一樣,這時若是在野外遇到瓦剌大軍的前後夾擊……”

朱瞻壑說到這裡故意停頓了一下,臉色也變得十分凝重。

“最嚴重的後果,就是二十萬大軍當場崩潰,對於瓦剌人來說,二十萬明軍不過是二十頭待宰的羔羊罷了,至於軍中的大明君臣,恐怕大部分都會死於亂軍之中,做俘虜已經是其中比較幸運的人了!”

“這……這麼嚴重嗎?”

胡濙聞言也嚇得臉色大變,他雖然早就與大漢私下有接觸,甚至在朱祁鎮御駕親征之前,就得到了大漢的示警,但也沒想到後果會這麼嚴重,畢竟那二十萬大軍可是大明的精銳,再加上軍中的文武百官,以及身爲皇帝的朱祁鎮,如果這些人都出事的話,那大明的江山社稷可就危險了。

“如果陛下也被俘虜的話,那……”

于謙這時也喃喃自語道,他不敢想像朱祁鎮死於亂軍中的場景,但就算僥倖被俘虜,對大明來說也是一個天大的恥辱,而且對方如果再挾持着朱祁鎮要挾邊關的守將打開城門,恐怕會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現在你們知道了我爲何親自率軍前來吧,雖然我們大漢早就脫離了大明,但大明的江山社稷,是太祖皇帝和太宗皇帝親手打下來的,身爲朱氏子孫,我絕不能眼睜睜的看着大明沉淪於異族之手!”

朱瞻壑大義凜然的再次道。

其實這些話都是實話,只不過有些實話可以說一半藏一半,而藏起來的那一半實話,有時比謊話更加險惡。

“既然陛下是爲了救援吾皇而來,又爲何無緣無故的突襲天津港,並且從天津乘坐火車,一路殺到北京城下?”

于謙這時盯着朱瞻壑的眼睛再次質問道,似乎是想從對方的眼睛中看出些什麼?

“我也想直接殺向宣府,可這裡畢竟是大明,如果走正常的途徑,恐怕伱們根本不會同意我的大軍登陸,正所謂事急從權,所以我也只能出此下策了,不過我來北京並不是要攻打你們,而是要告訴你們我出兵的目的,免得發生誤會!”

朱瞻壑這時卻十分坦然的說道。

“這麼說來,陛下您馬上就要起兵離開北京,殺向宣府了嗎?”

于謙並沒有完全相信朱瞻壑的話,而是再次追問道。

“我知道你們不相信我,同樣,我也不相信你們,所以我雖然不會攻打京城,但卻會留下一支軍隊,封鎖整個京城的城門,防止你們截斷我的後路!”

朱瞻壑卻搖了搖頭再次道。

672.第672章 兀魯伯被俘第14章 死馬當做活馬醫955.第955章 楊善的質問第11章 陰溝裡翻了船515.第515章 海外冒險故事第168章 蜀王的信第155章 陶大仙人583.第583章 朱瞻基來告別511.第511章 儒報(中)889.第889章 大明使團(上)661.第661章 吃空餉815.第815章 威尼斯總督(下)第167章 絕處逢生452.第452章 真相第128章 朱高熾也中毒了984.第984章 兩國合併?444.第444章 遙望天竺688.第688章 交趾叛亂與內書堂第196章 遷都之議(上)第217章 朱文奎被抓(中)922.第922章 擴張461.第461章 內鬥的錦衣衛545.第545章 銀礦反擊戰(上)第7章 大蒜加酒(上)682.第682章 買人質288.第288章 別羅裡之戰(中)830.第830章 魔幻的戰局365.第365章 又見張忠644.第644章 大漢銀行851.第851章 依弗港之戰(下)775.第775章 有野心的朱瞻垐第95章 謹慎多疑的紀綱391.第391章 懸山島481.第481章 遺漏的事(下)839.第839章 逃難(上)285.第285章 朱高燧的拉攏第149章 滿城皆知932.第932章 二手戰艦328.第328章 對馬宗氏(下)430.第430章 朱瞻圻的動向第203章 朱瞻圻的身世(下)第218章 朱文奎被抓(下)513.第513章 朱棣也看報第141章 討公道(上)810.第810章 神槍手第149章 滿城皆知第46章 殺一人而利天下第179章 蜀王家的狗血劇第39章 中計了821.第821章 生靈塗炭725.第725章 去大漢吧691.第691章 兀魯伯要走了第171章 這世上最缺的是機會第269章 表示一下395.第395章 布政使黃逸第224章 齊先生(上)579.第579章 朱高熾病了(下)502.第502章 朱棣的處罰663.第663章 作坊(上)539.第539章 藏傳佛教699.第699章 又是柳升829.第829章 邊市商人第86章 鄭和回來了713.第713章 實力的差距676.第676章 邀請852.第852章 趕出地中海第52章 你想要什麼?第47章 計劃順利608.第608章 殺進京城(上)第239章 又見賣地(下)880.第880章 朱瞻基病了第33章 頭上沒毛,嘴巴不牢810.第810章 神槍手828.第828章 引爆衝突743.第743章 皇家小學491.第491章 一戰震草原439.第439章 朱瞻圻出海第247章 雷電第68章 借個“太子”玩玩608.第608章 殺進京城(上)322.第322章 朝鮮使節的報信第66章 兄弟齊心739.第739章 女校(下)297.第297章 海上遭遇(上)867.第867章 一場舞會(下)第167章 絕處逢生第212章 朱瞻圻的變化370.第370章 替代官員的人(下)950.第950章 撤軍第158章 密本制度第140章 天閹第144章 張忠的道路475.第475章 父與子(下)440.第440章 郭縣令861.第861章 偶遇406.第406章 佛母(上)598.第598章 瞞不住409.第409章 綁架473.第473章 一個教訓(下)513.第513章 朱棣也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