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功名顯爵收人心【上】

很快,在幾名親軍衛兵的引領下,一個身着戎服的男子被帶了進來。

劉預見此人滿面的憔悴之色,臉上也被寒風颳的通紅,很明顯的風塵僕僕之態。

不過,這個人的樣貌,卻是讓劉預又些面熟,只是一時之間想不起來在哪裡見過了。

只見來人進來之後,立刻就是拜倒在地。

“太原王贊,拜見大漢皇帝陛下!”

來人正是逃奔章武的王贊。

王贊和孫緯出奔到章武后,很快就獲悉了棗嵩和段疾陸眷擒廢王浚的事情,隨後孫緯率衆留守章武,王贊南下尋找劉預求援。

對於這個王贊,劉預只知道他是王浚手下領兵的幾個督護之一,如此看來,還是太原王氏的一員了。

“王贊?朕總覺得似乎在哪裡見過你?”劉預說道。

聽到劉預這麼說,王贊趕緊迴應道。

“小人惶恐,陛下竟然對小人還有印象。”

“哦,這麼說,我之前的確是見過你了?”

“是的,陛下,小人之前曾爲送親賓客,到過臨淄,只恨當時有眼無珠,不能早侍於陛下左右。”

劉預一聽,立刻就記得起來了,當時王浚嫁女的時候,浩浩蕩蕩的送親隊伍中人數衆多,王贊雖然爲賓客之一,但是並沒有給劉預留下什麼特別深的印象。

“嘿嘿,如今博陵公虎踞幽州,數次拒絕了我的尊崇之意,幽州既爲晉忠,便是我大漢的敵人,博陵公派你來,難不成是要來下戰書的嗎?”劉預毫不客氣的說道。

本來還是很和善的劉預,這時候的語氣中已經滿滿的敵意,立刻就讓王贊心中一顫。

在外面等待的時候,王贊看到外面既沒有什麼繁複龐雜的皇帝儀仗,也沒有看到浩浩蕩蕩的天子內監宮女等人,與王贊之前見識的大晉皇帝的排場可是差的遠了。

當時的王贊心中,對劉預和“大漢”有了輕視之心,覺得不過是一個草臺班子,根本沒有什麼邦國氣度。

但是,在進入內裡後,王贊沿途所見到的皆是健壯的甲士,一看就知道全是可戰精兵,不是那種尋常的世兵,立刻就讓王讚的那些輕視之意全都不見了。

自己差一點忘了,如今的亂世中,甲堅兵利可比虛妄的排場有用的多。

“陛下!”

在見到劉預變臉後,王贊突然哀號一聲,幾乎是哭出來的。

這一聲差一點嚇了劉預一跳。

只聽王贊帶着哭腔繼續說道。

“陛下,奸賊棗嵩和段部鮮卑聯手,襲取了涿縣,王公落入賊人之手,生死不知啊!”

劉預聞言,大吃一驚。

他看了一眼旁邊的郗鑑,從郗鑑的嚴肅的臉上,也是看到了明顯的訝然。

“棗嵩聯合段部鮮卑造反?”

“是啊,陛下,棗嵩早就包藏禍心,一直窺伺權柄,幽州上下多是其黨羽親隨,如今又聯合了段部,突然發難,幾乎一夕之間,博陵公就淪落賊首了。”

劉預聽後,心中頓時五味雜陳。

這件事可是遠遠超出了劉預的猜想,從此之後,幽州的局勢將會如何發展,又將是一個重大的變數。

“不要急,把事情的原委仔仔細細的說與我聽!”劉預說道。

“遵命,陛下!”

隨後,王贊就把段部與棗嵩聯合,奇襲奪取涿縣的事情給原原本本說了一通。

不過其中的許多細節和經過,王贊都不是親歷人,都是自己的猜想和傳來的消息。

劉預聽後,卻已然瞭解大概了。

“如此說來,還不肯轉投棗嵩的王公舊部,只剩下章武郡的孫督護和你了?”

“如今確切的來說,的確是如此。”王贊繼續說道,“不過,在北平郡還有王昌親率的一部兵馬,王昌忠直,一般情況下,不會屈服棗嵩的。”

“如此說來,王督護手中既然還有章武郡,那就應該還有自保之力,現在這般急切前來,究竟是爲何?”郗鑑毫不客氣的說道。

在郗鑑看來,王贊這些人此來,肯定是投靠劉預的,他這麼說,不過是唱個黑臉,替劉預多幾分助力。

果然,聽到郗鑑毫不客氣的質問,王贊立刻急切的說道。

“當然是爲了棄暗投明!如今陛下傳檄天下,討胡復漢,說實話,某早就想爲陛下效犬馬之勞了。”

王贊說道這裡,拍了一下大腿,滿是恨意的說道。

“可惜啊,之前棗嵩萬般阻撓,某越來越不見信於博陵公,某一番向漢之心,根本無法被博陵公採納!”

劉預見狀,立刻大喜。

“原來如此!”

“朕看王督護氣度不凡,不似那種不知天命歸數的晉室愚忠,如今看來,果然是如此啊!”

王贊聽到劉預如此誇讚,立刻表現出了自己一片赤誠心意。

“自從聽說陛下在青州踐祚復漢之後,末將在范陽得聞此訊,幾乎是欣喜的不能自禁啊!只恨臣無能,在幽州居於下僚,不能振臂一呼,召忠義之士爲陛下效死,這幾個月來,每每想到此事,末將就慚愧不已,愧恨之淚數溼衾被啊!”

王贊說完,又是垂首一聲長嘆。

劉預聽後,不禁有些啞口無言。

實在是沒有想到,這個王贊竟然能說出這麼一番“肉麻”的表忠之言。

他看了郗鑑一眼,正好看到郗鑑臉上微微的笑意。

不過,這個王贊能預料先機,又能果斷的出逃佔據章武,的確不是一般的高門子弟可比的。

“唉,要不是今日得見卿面,我竟然不知道,在幽州還有如此心懷漢室故國的忠勇之士!”劉預也是一副非常感動的模樣。

興復漢室,可以說是如今劉預主打的思想武器。

如今漢室已經過去了近百年,因爲最近十幾年的動亂,普通百姓對於當年漢室衰頹腐敗的模樣早就忘掉了,反而是兩漢的豐功偉績一直流傳了下來。

“陛下,何止是臣啊,如今章武郡中,還有數千同樣的忠勇義士,都盼着陛下的漢旗北復幽燕啊!”王贊說道。

“數千兵?具體是有多少?”劉預問道。

“差不多有三千吧。”王贊說道。

“這麼少?”劉預有些驚訝,章武在冀州雖算不得大郡,但其人口百姓卻是不少,再加上較少受到胡虜和流民的襲擾,其實真實的實力,應該不必冀州的上等郡國差的。

“章武之軍,都是幽州子弟,其餘的郡兵,皆是郡中豪強所有。”王贊解釋道,“如今棗嵩聯合段部控制幽州,章武郡豪強皆是牆頭草,只怕用不了多久,就會全都歸附棗嵩。”

劉預聽到這些,就已經明白了,原來,這纔是王贊急匆匆來尋求援兵的原因。

在棗嵩輕鬆控制幽州的大權後,不僅是章武郡的豪強很快會投靠棗嵩,從而讓王贊和孫緯被孤立。

就連王贊和孫緯手中的兵馬,除了忠心的部曲外,肯定還有不少幽州的子弟世兵,這些人又是一些不穩定的因素,說不定什麼時候,就跑路回幽州了。

如此一來,王贊和孫緯就必須尋求到強大的外援,以此來穩定軍心,然後震懾郡中的豪強,令他們不敢輕易反叛。

劉預正在思索如何安排王贊,才能得到最大的好處的時候,王贊卻是已經有些焦急了。

他還以爲自己如實說出手中的兵力後,劉預起了輕視之心。

“棗嵩爲人刻薄貪狡,除了一幫同樣的奸邪小人之外,幽州的忠直士人,莫不恥於奉其爲主。”王贊又說道。

“高陽、博陵、河間三郡皆是棗嵩黨羽,但都是些酒囊飯袋,末將願爲前驅,替陛下盡取這三地!”

“只不過,在此之後,棗嵩手中的州兵,還有段部鮮卑兵,肯定要背刺末將身後,要是無陛下的援兵,末將肯定難以爲繼,得而復失也。”

劉預聽到這裡,眼中的驚喜之色,已經難以抑制了,他望向了郗鑑。

兩人對視一眼,交換了一個眼色後,就明白了對方的心思。

這個王贊,在幽州是屬於知兵領兵的核心人物,既然他這麼說,那多半也就八九不離十了。

劉預和郗鑑商定的策略,本來就是北上佔據信都,而王贊所說的博陵、高陽、河間三郡都是緊靠着信都所在的安平國。

如此形勢下,只要聲勢策略運用的好,在攻取信都之後,不僅可以打掉石勒在冀州部分勢力,還可以順手得到更加雄厚的冀州北四郡。

“君之所言,實在是令朕感動啊!如此的謀國之策,朕又豈能辜負?!”

劉預立刻也是演技開始上線。

“所以,朕決定親自率軍北上,先取信都,打通冀州的通途,而後北上討伐奸賊棗嵩之輩!”

“陛下如此,實在是幽燕士人之幸,大漢之幸啊!”

王贊心中大呼慶幸,只要劉預漢軍能北上攻佔信都,就意味着可以北上冀州四郡了,要是繼續北上,只要佔據漳水、清水流域,就可以利用河道向章武轉運兵員、武器和糧草,如此一來,就算是段部鮮卑南下,憑藉這些輜重,也可以固守到援兵來救。

“不可啊,陛下!”

哪知道王贊剛高興了一下,就聽到旁邊那個謀臣出言反對。

“陛下,如今我軍剛取清河,宜速繼續西進,攻取石勒的老巢魏郡一帶,豈能輕易更改策略,轉而北上信都呢?”

郗鑑一副痛心疾首的樣子說道。

“我。。。。”

王贊一聽心中焦急,如今的章武的三千兵馬,要是沒有外援,只要棗嵩或者段部南下,肯定就一鬨而散了,因爲誰也不是傻子,要是沒有外援,這三千兵馬是絕對守不住章武的。

他剛要開口,卻突然被劉預給搶先了。

“郗公,此言差矣!”

劉預大聲的說道。

“如今章武有義士三千,又有督護這等國士賢良,豈能坐視他們,被棗嵩和段部奸賊逼害!”

“石勒終歸是蠻夷醜類,這一次就先攻取信都,斷其一支臂膀好了,至於他的賤命,等到下次再取,也是不遲!”

王贊聽後,心中大大鬆了一口氣。

劉預用十分堅決的態度,把此事定奪了下來之後,卻略有遺憾的對王贊說道。

“正如卿所見,此事確有突然,大軍轉進北上,恐怕需要些時日,卻還是需要卿與孫緯固守待援一段時日了。”

以劉預和郗鑑的計劃,在攻取信都之後,劉預儲備的糧草就差不多要消耗非常多了,要是繼續北上恐怕難以爲繼。

不過,這件事,劉預可不打算告訴王贊。

對於劉預所說的這個時間問題,王贊倒是早有預料,畢竟,這數百里的路途,本就不可能朝發夕至,要是自己和孫緯連固守待援的那點本事都沒有,也就沒有什麼臉面繼續活着了。

王贊計劃中,反正只要漢軍佔據了信都,那對冀北就是大大的威脅。

而且,最重要的是.

王贊只要緊跟着打出漢軍的旗號,從冀北豪強手中徵收些丁口、補給那可就簡單多了。

“末將雖不才,但一定與孫督護爲陛下死守章武,”

劉預對此十分高興。

“王卿如此忠勇,豈能屈居一個小小的督護之職!”

王贊趕緊下拜,他知道馬上就是劉預的封官許願了。

“末將愚鈍,督護之職已然。。。。。”

剛說了一句,就被劉預揮手打斷了。

“哎!大丈夫行事,需當仁不讓,豈能自輕!”

“郗公,你覺得該以何職,可配此等忠義之賢良?”

郗鑑想了想,說道。

“陛下,不如以郡守,加將軍號。”

劉預聽了,卻不太滿意,隨後說道。

“國士,豈能以尋常待之!王卿,朕以你爲冀州刺史,平北將軍,都督冀州諸軍事,冀北三郡棗嵩的奸黨,可自行討之!”

“至於孫緯,我知其是涿郡大族,就以其爲幽州刺史,護東夷校尉,等到你二人助我平定冀州,就立刻討伐幽州之賊人!”

“陛下,末將,末將實在是,,,實在是惶恐啊!”

王贊萬萬沒有想到,劉預竟然直接甩給了自己和孫緯一個州刺史和四方將軍的職務,這對於出身太原王氏旁支小宗的王贊來說,簡直是不敢想象啊。

原本人生中遙不可及的上品官職,就這麼輕易的到手了?!

第1209章第436章第684 不善築城的烏孫人第591章第973第1092第541章 巴氐李雄第二十七章 戰利第913第666節第524章 控制高句麗第470章 關中王第1060第802第830第387章 東西大戰【2】第665節第369章 衍聖公第416章第125章 調兵第117章 司馬越來使第1123章第200章 各懷鬼胎第九十七章 鞠羨 上第719第161章 以戰養戰第366章 士籍斂財【上】第299章 守土勿分貴賤老幼第353章第三十九章 兵敗如山倒第294章第797第446章 張網已待第1045第848第548章第408章第二十三章 託付第1157章第1075第1128章第432章第437章第1085第802第559章第684 不善築城的烏孫人第994第931第九十四章 焚營第221章 寧平城之戰1第268章第472章 靳準屠胡【上】第530章第884第694第517章 遼東郡的玄龍旗【上】第九十二章 刺苟 二第920第581章第1105章第1006第573章第709第二章 別部司馬第684 不善築城的烏孫人第135章 燕趙壯士第十二章 謀定第1182章第787第848第一百零九章 望風景從 二第197章 荀氏表親第253章第六十九章 出海還在回家路上,明天兩章補上吧第1174章第一百零二章 興兵伐苟 下第152章 富家翁與農夫第233章 決勝-上(3/5更)第601章第358章第351章 霧夜襲幽州第1089第1016第562章 待業的‘封建領主’第1044第475章 破關【上】第802第184章 黑科技,不萬能第120章 兵制第791第八十一章 冬季第534章 孔幾裡德第1066第272章 天子寧有種耶?第670第500章 西域商路第646節第780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