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回 鏖戰江心

“子敬莫急。即使你我前往幽州,卻也不在此時。想那幽州人才濟濟,若是你我空手而去,豈不被人相輕。何況,此時節,曹操大兵壓境,若是你我就此前往幽州,豈不是讓人覺得你我怕了曹操,乃是投奔幽州避難而去。如此,卻如何還有咱們大展拳腳的機會?”周瑜笑着說道。

魯肅那個急啊。對周瑜說道:“公謹。如今關頭,那還顧得了那些?你那座下,呂蒙、徐盛等,皆乃孫權貼身之心腹。

你若有差池,被那些人看出端詳,頃刻間,你性命不保。而除此之外,那老將黃蓋,程普等人,食孫家三世俸祿,哪怕孫權再有不是,他們也是會全力維持孫家基業的。有得他們等人在,若無外力,江南無人可動得了孫權。何況那諸葛亮馬上就要回來了。若有孔明在孫權之側爲其謀劃,恐公瑾更難有作爲。”

魯肅言辭懇切,周瑜很是承情。不過,周瑜還是笑道:

“子敬莫急。如今曹操檄文已下,大軍頃刻而來,我雖對孫權不滿,可與伯符情義尚在。我如何看得孫家基業瓦解。我自當全心應對曹操,保全孫家基業。還了伯符待我之情。而那時,我兵退曹操,我在軍中,威信高漲。而且,與曹操角鬥之時,也可削得許多隱患,彼時我在自立,卻是何人可奈我何?”

周瑜坦言計劃,很是自信。

魯肅稍微一琢磨:周瑜這個計劃,確有許多成功的可能。

於是開口說道:“公瑾,那孫權如今雖心疑與我。可他終究待我不薄。我食其俸祿多日,卻不可與他爲敵的。我只能在你軍中,爲你主持軍務,卻不會領兵對敵孫權。”

魯肅果然不愧是周瑜地生死之交。就像周瑜原先能爲魯肅壓制住對孫權的不滿一樣。如今周瑜既然有了主意。魯肅也是二話不說的就表明了態度。

周瑜大喜道:“子敬如此,足矣。就連我,那也是隻對孫權一人,孫家的基業,我也是不會圖謀的。某今有此意自立。除了我受伯符之恩情。不得不爲友報仇之外。更是聽聞子敬所言,幽州勢大,世間無人可抵擋。故此,要爲孫家的血脈。留下一線生機。想來,若是孫權當政,更有那諸葛村夫窮兵好戰。

以弱擊強,屢戰而不得修養。孫家血脈如何能夠延續?但只看諸葛亮激戰巴蜀,損耗了我江南多少子弟,就可見其端詳。而且,若是你我掌大軍,退可安守一方,保得江南百姓太平無憂。進可歸附幽州。一展你我之長才,縱橫四海,馳騁天下。見見那些你我上未聽聞的天下異貌,如此豈不狀哉!”

魯肅點了點了頭。

至此,徐庶停留在周瑜軍中。每日裡與周瑜、魯肅等人論述天下局勢,以及幽州新政。卻絕口不提招攬之事,而周瑜、魯肅等人也都是積極備戰。沒有表露投靠幽州的任何心意。然而,雙方自有一種默契在心中。

而此時地曹操。卻也領着大兵再次動身,開往赤壁。

不過,曹操卻沒有派人去聯絡孫權。雖然聯絡孫權共同出兵,有可能減弱曹操地壓力,可一來曹操本來就是打着消滅孫權全部實力的盤算而來的,如今孫權兵力分裂,曹操只需要先消滅一部分,曹操自然更有把握。另一個,曹操疑心慎重。即使曹操如今對周瑜自立一事已是信了十之八九,可終究卻不能完全相信。而且,就算曹操全信了,曹操也是不會對今後可能存在的敵人,而不加以任何防範地。

故此,曹操雖然已經下定決心要先擊敗周瑜,而後再取江南。可曹操卻也不得不防揹着孫權。

如今這局勢,防備孫權,那對曹操來說,那絕對不是多此一舉。

雖然曹操不得不賭劉明在其出兵的時候,不會有任何的異動。可是因爲曹操面對劉明強大的軍事壓力,實在是沒有別的辦法了。那種賭博,絕對不是曹操的本性。雖然曹操有很多的軍事行動看起來都像是在賭博。可那都是經過曹操周密計算,有了七八分把握下的大膽博棄。完全把希望寄託在上天,那可不是曹操的性格,這也是偉人和平常人地一線之隔。

所以,曹操對孫權,那卻絕對不會完全把希望寄託在賭博上。哪怕是周瑜自立,孫權乃是暫時的盟友,可孫權終究是個後的敵對分子,曹操是不能百分百放心的。何況,那孫權如今所佔領的楊州,更直接比鄰着曹操地豫州,徐州,更有威脅曹操老家兗州的地利。曹操就更不可能聽之任之,撒手不管了。

故此,曹操從汝南動身的時候,先派大將曹仁,領兵五萬進軍合肥,依此監督建業和揚州地孫權兵馬不得異動。爾後,這才統領大軍,準備以絕對的兵力優勢,一舉消滅周瑜得兵馬。

而曹操之所以在如此情況下,仍然準備先消滅周瑜,而不是孫權。那就是因爲,孫權地地理威脅雖大,可終究勢弱。不及周瑜得兵多。若是先消滅孫權,一個是怕周瑜趁機奪取江南更多的地盤,以至於實力擴大,根基穩固。另一個,也怕周瑜趁機攻陷曹操的荊州、宛城,進而威逼曹操的內地,那也是曹操吃消不起的。

故此,就有了現如今赤壁遍地軍營的盛舉。

而曹操之所以屯兵赤壁,那是因爲赤壁可是一個好地方。

即離周瑜所在的江夏不遠,又是三江匯聚之所,更有好大一片灘塗可以屯兵。真乃是兵家必爭之地。

就在曹操屯兵之初,周瑜就得到戰報。周瑜第一時間就領着魯肅和徐庶出營觀看曹操的水寨。

曉是周瑜經多見廣,水戰經驗無數,可看了曹操的水寨之後,仍然是倒吸一口涼氣,驚讚無比。

只見那曹操結下水寨八百餘里。足有百萬雄兵屯紮其中。

整個水寨,一半在岸上,一半在江中。沿江之上,以大船結爲城郭,以小船從中穿梭往來,傳遞軍情。井然有序。深得水戰之精義。

周瑜也不得不皺了皺眉頭。

雖然此次。曹操確實是調來了各地的軍馬,也幾乎集全部兵力與此。絕對算得上是傾全國之力來戰周瑜了。可那也沒有百萬之衆,最多也就七十餘萬。可週瑜卻不知道啊。

曹操詐稱百萬之衆,再加上如今這麼大的排場。周瑜想不信,那也是不可能的。如此一來,但是從外表上,曹操的兵力已經凌駕於周瑜兵力的三倍以上,那可是相當難打得一場戰役不過,周瑜面對強敵,除了開始時的一絲驚訝過後,那卻是鬥志高昂。周瑜隨即傳令徐盛、呂蒙,各領水軍三萬。趁曹操水寨初立並未周詳的時節,前去攻打曹操地水寨。

周瑜大軍出動,早有巡江地小舟匆忙報與曹操。

此時曹操正在大營之中,聽聞周瑜竟敢率先發起進攻。並不以爲意。雖然曹操也是昔次來江南水戰,可曹操先前在官渡與劉明水軍隔江對持。多番想要在黃河之上立下水寨,雖然都被甘寧給破壞了。可那曹操卻也是經驗良多。對於這種襲營的慣例,那早就習以爲常了。

故此。曹操一邊命蔡瑁,張允領荊州水軍前去迎戰。另一面派人在沿江樹立塔臺。密佈霹靂戰車。

想當初,甘寧水軍威猛,卻都在曹操大軍密佈霹靂車的情況下,退到黃河江心。這周瑜得襲營,又如何在話下。何況,蔡瑁、張允,曹操故交,曹操深知二人水戰精良,而今更領荊州水軍十萬出征,哪有敗得道理。所以,曹操那是一點也不擔心。

卻說,蔡瑁、張允,領水軍十萬,戰船八百餘艘,黑壓壓密蓋江上,順流直下。不多時,就已經看到徐盛,呂蒙他們領的戰船,正在逆流而上。

當中一條船上,站立一將,高聲喝道:“吠!某乃徐盛是也!誰敢與我決戰!”

蔡瑁聽之笑道:“一匹夫爾,竟妄想桃戰。長江之上,順流而擊。如快刀斬亂麻,其利無比。那個蠢夫與他玩耍?”隨即,蔡瑁傳令:“令鉅艦在前,小船隨後。大船在外,小船在內,結鋒矢陣,給我撞毀那些江南水軍!”

當下,小船穿梭,把蔡瑁地軍令傳了下去。立有一艘三樓大船,當先突出。

雖然此船並不如幽州鉅艦那樣龐大。可此船隻是航行於江上,並不需要儲存糧草,淡水等物,只是載人,竟也可載得一百五十餘人。更有兵丁立在船樓之上,居高臨下,向下射箭,很是利害。除此之外,這船也是蔡瑁水戰思想的體現,船大而堅固。船首更有專爲撞擊而固定的堅銳撞角。順流而下,那絕對是一個可怕的兇器。

此時,徐盛見無人理會與他。更有一艘三樓大船當先而來,餘者兩翼排開,大船在外,小船在內,成鋒矢狀,向己軍衝來。徐盛大怒,看爲首那船上,正有一將指揮兵丁猛進。徐盛隨即取弓搭箭,猛地一箭向那將領射去。

而這時,正在三樓大船之上指揮兵丁快速前進的將領,正是蔡瑁的弟弟——蔡薰。這蔡薰本也是蔡家精通水戰的高手。

所以蔡瑁纔會把這個當先的機會給蔡薰。好讓蔡薰憑藉着大船的優勢,撞毀周瑜得那些小船,立下首功。

然而,此時蔡薰立功心切,只顧督促部下快速划槳,好加大三樓大船地速度。以加大三樓大船撞擊的威力。並沒有顧及自身的安全。再加上此時兩軍的距離尚遠,遠在一百五十步外,蔡薰也根本沒想到會有人拿弓箭來射自己。那根本就不再弓箭的射程之中。就連蔡薰自己,也只是給自己船上地弓箭手下令準備射擊。

可蔡薰萬萬想不到,徐盛乃是孫權的心腹,手中的寶弓,乃是孫權重金從幽州購得,其射程,那可遠遠比江南如今八十步地平均射程遠的多,足有一百八十步地直射。

故此,蔡薰一個不注意,就不明不白的被徐盛射死了。

而由於蔡薰意外的被射死,蔡薰那三樓大船上的弓箭手,幾乎就是下意識的鬆開了弓箭,一陣箭雨,噼裡啪啦的就落在了江水之中。而江南水軍,則趁機適時地發起首擊。漫天的箭雨,席捲了蔡瑁,張允的船隊,令其船上的兵丁,死傷甚多。

不過,好在大船順流而下,那船本身的威力,還是不可擋得。靠得比較在前的江南小船,來不及規避,就被那些大船的撞角擊爲粉碎。船上的兵丁,紛紛落入水中。

好在,那呂蒙卻不像徐盛那樣莽撞,早就派遣小船傳令各軍向兩翼分散,避開蔡瑁大船順江而下的鋒芒,同時命令八千水鬼軍,入江出戰。

故此,除了比較靠前的船隻外,其他船隻早就讓出了江心,倒也沒有多少傷亡。

反倒是,那些提着釘錘下水的水鬼軍,在兩軍交錯之時,斬獲不少。很是鑿沉了一些曹軍大船。

江水奔騰,乘船順流而下,那是真是快如閃電。在呂蒙有心規避的指揮下,沒有了攔頭,一下子就衝過去了。此時,卻看出蔡瑁大船的不足來了。

小船雖小,江心好調頭。可蔡瑁的那些大船,在衝過頭之後,那卻是不好調頭的了,只有那些護衛的小船,卻是調轉了過來。

不過,此時呂蒙、徐盛的江南水軍卻是佔據了上游,小船穿梭,弓矢射擊,強悍異常。不僅打得蔡瑁、張允那些小船逃竄不已。就連那些蔡瑁、張允的那些大船,那也是毫不避讓。

稍有臨近,更是越過船去。拿刀劈殺,更有八千水鬼軍,在水下無時無刻的穿鑿船體。那真是兇猛的很,果然不愧江南水軍第一之稱。

第502回 曹操的無奈第223回 添人進口第361回 熊灞拜師第193 海軍的構想第230回 勤快第484回 諸葛亮出世第340回 五個打一個第35回 張飛怒喝第488回 突飛猛進的呂布第439回 受賄第360回 馬超投劉明第569回 令黃月英和諸葛亮都想象不到的第151回 綁票之爭第509回 劉明的渴望第197回 大規模集團公司第530回 黃月英怒斥諸葛亮第602回 國有企業要佔主流第360回 馬超投劉明第405回 一串好事第175回 小菜一碟第89回 軍紀第89回 軍紀第52回 劉明當官第153回 亂第596回 佔領合肥第377回 必死無疑第259回 心計第632回 神嘴劉明第106回 摻沙子政策第519回 逼供地三百一十六回 德才之爭第24回 對外貿易第110回 歸屬第382回 當忽悠遇到忽悠第478回 厚德得威風第177回 誅文丑第197回 大規模集團公司第268 劉備哪裡跑第569回 令黃月英和諸葛亮都想象不到的第408回 花海第357回 火燒老龍溝第542回 兵進陽平關第479回 可憐人第268 劉備哪裡跑第523回 始末第549回 魯肅兵敗第102回 蹭藥第349回 有什麼不滿意第458回 卑鄙第592回 周瑜妙對第580回 酒後真言第462回 砸倒一切全無敵第608回 霹靂神威震天下第366回 還是能忽悠的吃香第279回 交警第470回 程昱薦諸葛第378回 定國十策第151回 綁票之爭第105回 忘戰必危第24回 對外貿易第118回 遊說第85回 倖存者的指控第41回 神秘人之黃巾隱患第35回 張飛怒喝第65回 劉明遇刺第215回 世界變化快第272回 官渡之戰上第423回 誰的機會第391回 冷笑的曹操第482回 膽大包天的呂布第536回 漢寧驚變第111回 糜竺獻寶第256回 謠言第18回 狂徒大鬧聚英樓第472回 小麻煩第70回 禮節(下)第288回 傭兵(上)第277回 衰第174回 一線生機第554回 巫神黃月英第373回 財務部長要辭職第473回 玄學,癮君子第417回 三韓和鮮卑騎兵第392回 遍地的張遼第33回 歲在甲子第557回 亂戰第71回 妙收郭嘉(上)第306回 坑不死你不姓李(二)第541回 祁山失守第152回 輕絞之利第577回 大有大的壞處第315回 九品武士第517回 僧道鬥法第36回 狠狠地打之書房定策第583回 上者爲何?第553回 賭約第362回 四項全能第390回 見解總是不同的第310回 坑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