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九樺山

“張道友能拿出多少?”胡伯玉也不想繼續耗下去,他們已經有了更好的地方,九樺山這裡肯定是要放棄的,只要張家不拿出一個侮辱人的價格,胡伯玉也願意放手。

“上一次開發潮音山的靈石礦,我們張家已經耗盡了家底,還攤派了一些。這纔剛剛過去一年多,這一筆攤派債務還沒有還清。所以,這一次我們家只能拿出三千靈石。這三千靈石,也是家族築基修士的私房錢,胡道友久在臺城郡,我們張家的收入你也清楚。”

見胡伯玉還要討價還價,張志玄不耐煩的說:“胡道友不要在討價還價了,我們多一分靈石也不會出的。”

張家這些年幹了不少大事,先是培育了靈井山靈脈,然後又在黑山換取了築基丹,在天台峰上建造了測靈臺,還入夥開發了潮音山的靈石礦。

這每一件事,投入都是很大的,在胡伯玉想來即使張太仁、張初雲兩代積攢下了雄厚的家底,這些年來也應該消耗乾淨了。

所以,張志玄說的這些話,胡伯玉沒有懷疑。

見張志玄態度堅決,他最終還是沒有在討價還價,商定一個月後在西河坊簽訂血誓契約,等胡家人遷走,張家就能入主九樺山。

與張家談好後,胡伯玉馬上又找了吳像幀。

相比張家,吳家的底氣更雄厚。

在青玄宗內,他們家有紫府期的靠山吳泗蘅。

西河坊這處產業每年收益不小,胡家每年都能從西河坊搜刮一千枚靈石。

只要西河坊能開辦下去,這個收益是源源不斷的。靠着西河坊,就能維持一個築基家族。

如果不是回龍峰上靈脈更好,山上靈田的收益也更多,胡伯玉打死也不願將這個下蛋的金雞讓給吳家人。

胡家已經決定遷徙江口郡,偌大的三階上品靈脈,必須要留有足夠的修士鎮守。

江口郡中的原有的築基家族雖然不是破家滅門,就是逃亡進入洪山宗,但是還有一些築基期修士,隱藏在荒山野嶺之中,準備隨時報仇。

爲了保住回龍峰,胡家只能將大部分力量遷徙到江口郡,在臺城郡根本不敢多留幾個人手。

不能在西河坊駐守築基修士,這座坊市根本不可能控制住。

而且吳家不像張家,在青玄宗有紫府修士當做靠山,他們是真的敢僱傭散修殺人的。

上一次胡伯仁死在了南荒,明顯就是吳像幀搞鬼,這種事情,胡佩瑜也沒有大力追究。

所以面對吳家,胡伯玉的底氣就有些不足。

即使西河坊的價值更高,但是他也僅僅從吳家榨出了五千靈石。

實際上,吳家的底氣也是不足的。

胡佩瑜進入青玄宗後非常神秘,就是吳泗蘅這個紫府修士,也不知道她的詳情。

但這一次在潮音山之戰,胡佩瑜的神通也足以讓吳泗蘅忌憚。

他已經從青玄宗傳下話來,讓吳像幀儘量不要在與胡家人爆發衝突。

從這些年的情況來看,胡佩瑜對胡家人還是非常關照的,這種程度的關照,甚至超過了吳泗蘅、張初雲等家族出生的紫府修士。

正是因爲兩方都有顧忌,雙方都有緩和矛盾的打算,再加上這一次胡伯玉到底幫了一回吳家人,所以吳像幀最終還是願意拿出五千靈石贖回西河坊的控制權。

等胡伯玉離開西河坊之後,在他的身後,一個蒼老的練氣期修士跟在了他的後面。此人雖然沒有御劍飛行,僅僅依靠輕身術就盯住了築基九層的胡伯玉。

此人彷彿使用了一道神秘的法術,即使他距離胡伯玉不過百丈,胡伯玉也沒有發現異常。

這人就像一道影子,死死的盯住了胡伯玉的一舉一動,寸步不離跟在胡伯玉左右。

張志玄回到天台峰後,馬上召集了家族長老、修爲到了練氣後期的骨幹,將事情說了一遍。

對於拿出三千枚靈石贖回九樺山,家裡的長老也是非常願意,但是家中府庫中,也確實拿不出靈石。

如果再從家族修士中攤派,也讓他們感到爲難。

前些年爲了建造測靈臺,已經停發了家族修士三年的俸祿。

爲了開發潮音山靈石礦,又幾乎強制性的從家族修士手中攤派了一筆靈石。

現在剛剛過去一年,如果再一次攤派,家族低階修士也未必能想通。他們未必人人都有大局觀,一心一意考慮家族長遠的未來。

他們一年下來,手裡面只能存下幾個靈石,日子過得也實在艱辛。這一次就是攤派成功,也會損失家族威信,影響到家族修士的凝聚力,實際上也有些得不償失。

最近這些年,家族的收支一直在好轉,潮音山靈石礦也走上了正軌,又有了金絲蠶的收入,家族每年收穫的靈石馬上就會大增。

只要五年功夫,就能還清積欠,積攢三千靈石,堵上這個窟窿。

對於這一點,張志玄非常清楚。

所以,張志玄只能將幾個長老叫來,衆人湊一筆靈石給胡伯玉,先贖回九樺山,等日後慢慢償還。

因爲族長去了潮音山,所以這一次只能是張志玄與青禪拿大頭。

算上在潮音山斬獲的幾個儲物袋,張志玄與青禪加起來的靈石已經超過五千。

此外張志玄與青禪,在家族之中還有四千善功,這些善功等家裡緩過氣來,也能兌換各種修煉資源。最起碼今後三十年,二人根本不會缺少資源修煉。

他們二人的手中,還有一粒築基丹,這粒築基丹是用青禪手中的上品靈石換的,所有權也在張志玄二人手中。

就是家族修士想要使用,也要用家族善功來兌換,這部分善功,也會轉移到青禪手中。

即使張志玄一個人,也能拿得出這筆靈石,但是張志玄還是讓家族長老們參與進來,好提升他們對家族的凝聚力、責任感。

只有一點一點的參與到家族發展的大潮中,纔會對家族發展壯大感同身受。

最終張志玄與青禪一人拿出一千靈石,剩下的缺額就讓長老們補上。

一個家族長老一年不過六十個靈石的供奉,連續兩次從他們手中攤派,幾乎耗幹了他們的家底。

不過能當上家族長老,修爲已經不俗,再加上多年的歷練,大局觀已經不錯,就是最吝嗇的七伯,也沒有多說什麼,反而拿出二百靈石補窟窿。

先後與張吳兩家談好,胡伯玉就準備將胡家人遷徙到江口郡,胡家在一百多年前就放棄了家族的凡人,逃難來到虞國的修士只有三十餘人。

雖然他們佔據九樺山後,大力娶妻納妾繁衍人口,但是幾十年下來,家族凡人的規模還不算很大,僅僅只有不到三千人。

這一次去江口郡,因爲斷雲山脈阻隔,胡伯玉已經決定放棄這些凡人。這些凡人,也全部併入張家管轄。

爲了攜帶練氣期修士翻過斷雲山脈,爲此他還親自去青玄宗找了胡佩瑜,借用了青玄宗的大型靈舟,才帶着家族修士飛過了斷雲山脈、搬遷到了回龍峰。

第二百零七章蝗靈散二第二百三十五章惡客上門第七章再次收徒第一百六十章天塌地陷第二百五十三章築基八層第三百七十章張萬成第二百四十八章獵殺紫府第三百八十二再煉築基丹第二百零五章大獲全勝第一百三十六章故人上門第九十三章五階妖丹的歸屬第六十四章碧雲芝第三百二十七章傳授蘊氣術第三百零三章機緣不夠第四十二章周素雲第八十六章押送第三百六十八章寒煙結嬰第二百二十七章紫參丹第三百章柔軟之處第四百六十三章碧雲山第二百零二章一氣玄冰第八十九章歸元山失守第三百二十八章故人之託第四百二十二章陰雷第一百四十章打草驚蛇第二百六十三章碧木靈心第四百五十六章更改規則第一百二十二章獸魂符第一百七十一章妖丹歸屬第二百二十九章大戰將至第一百二十三章損失慘重第二百八十四章再去宋國第三百九十二章譚錦輝第二百二十九章大戰將至第一百零七章蛟血石第一百三十一章黑蛟之死二第一百零二章報仇成功第三百七十六章聚魔鼓第二百七十三章金老祖的猜測第七十二章戰和之策第四百零四章天蟾洞第一百四十二章暗藏天書第一百六十九章銀鬥文第三百八十四章玄煙別府第二百七十九章開闢火眼第十章林君聲第一百七十五章化解舊怨第二百四十八章暗箭隱伏第十五章玉髓米成熟第三百一十九章大陣重啓第一百五十八章道途大進第一百三十一章返回南崖州第六十章望月丹第二百四十四章五階破陣珠第一百五十五章千歲慶典二第一百二十章狂生第四十五章試丹第五十五章九龍封靈陣第八十章天火金刀訣第一百九十九章十九叔回山第八十六章五階白鷺第二百八十六章無功而返第三百九十一章鬼修來襲第十四章激鬥第二十章制定規則第一百四十一章十二元神第三百六十一章獵魔大會第一百四十六章法寶元靈第三百七十三章空淮山第二百二十九章傅宗龍第三百二十章撫卹賞功第三百二十一章張樂乾坐化第三百九十六章半點不由人第一百三十四章易容術第二百零七章離火之精第四百章交換寶物第一百八十五章陸子英第二百四十九章火陽棗樹第二百三十一章雲臺山第一百八十一章赤血老魔第五十四章七階靈符第二百二十一章紫氣神光第四百零七章果斷認輸第二百八十九章四階妖丹第四百一十一章逃之夭夭第三百二十八章傀儡獸第二百九十二章移植養魂木第二百六十四章中元丹第三百五十章陰火幡第二百零六章鯨古妖王第二百零二章蝗災第一百一十五章碧海淵第一百二十七章寒煙結丹第二百六十七章瓜分靈物二第三百六十章牽絆第二百七十二章斬殺魔修第二百一十七章陳宏遠來信第二百七十八章西耀州第三百七十八章分散逃遁第二百三十章大戰開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