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擴大影響乘勝追擊

?雖然北秦伯吃的不多,可他吃的是地地道道的人肉,這一點北秦伯也無意隱瞞,有的時候這就是一種禮。全\本\小\說\網一定要說明,中國的食人文化源遠流長,在這個時候食人,並不是說真的就罪大惡極,一個人吃人沒有什麼了不起的,真正讓人感覺可怕的是,北秦軍隊那種大規模的食人,這纔是真正嚇人的。當時,特別是大商時代,食人就是一種習俗,是處置罪犯的一種手法,罪犯被共開處死後,他們的屍體要示衆,並被分食。這一習俗的體現就在於大罪者食。比如公元前六八二年,南宮萬殺了宋王國的國君和華督。南宮萬的反對者們另立了國君,南宮萬被迫與同夥猛獲逃出宋王國。南宮萬到了陳王國,猛獲逃到了衛王國。不久,宋人要求衛王國把猛獲交還來宋王國,以懲罰他的叛國之罪。衛王國開始拒絕了這一要求,但爲了國家利益,最終還是把猛獲交還給了宋王國。同樣的要求宋王國也向陳王國提出,即交還南宮萬。陳國人僱了一個女人把南宮萬灌醉,趁南宮百酒醉不醒,用犀牛皮包裹起來,交還給了宋王國。據《左傳》的記載,“宋人皆醢之”,即南宮萬和猛獲都被切碎做成肉醬被人分食。

此外,還有其它的種類,都是比比皆是!而北秦伯可怕的地方不在於他食人,而是在於他是以自己的喜好食人。這就是說,食人不是不可以,但要有名目,齊桓公想要嚐嚐人肉的味道,可齊國給管仲治理的不錯,基本上沒有重犯,再說堂堂齊桓公自是不可能什麼人都吃,爲了嘗食人肉,齊桓公別的東西都吃不下去了。易牙討好齊桓公,先引他看了自己的兒子,再殺而烹之,給齊桓公吃,這纔算是滿足了齊桓公的肉食之好。

之所以狐軾確定北秦伯吃的是人肉,這是因爲在案几前,還有一個人頭。是的,這就是死者的人頭,那個死者是一個大約十五六歲的女孩,長得有點清秀,算得上美女。這是北秦兵下面的軍官在衆俘虜的趙民之中挑出的一個,這次的趙民是北秦軍渡過黃河後抓捕的趙民。遺憾的是,這些趙民就不那麼好運了,因爲北秦軍上下都是知道,北秦雖然強大,但要說完全的打下趙國,那是不可能的,就目前來說,北秦可以調動的軍力是有限的,佔領一塊地方,要佔住了,就要加派官員,進行管理整治,一下子吞掉趙國,北秦還沒有這麼大的胃口,消化不良是很可怕的,秦國就是消化不良,打個比方就是吃掉了六國,還沒有消化成自己的國力,就伸拳出腳,結果十二指腸胃潰瘍作了。在這種只是割佔趙國一塊土地的前提下,北秦自然不會對不是自己的子民有什麼好,不是說北秦人口問題解決了,而是打了這一戰,又打了之前的那一戰,北秦的國力消耗了不少,國家的財賦一下子不足了。

到不是說真的就沒有錢了,但其它的建設基金那是不可以動的,教育經費也是不能用的。

事實上,北秦沒有向百姓加徵稅賦已經不錯了。就算是北秦從禺支國了大財,可是金玉寶器都算出了,可以花的都花了,還有一些禺支的貨物、奢侈品等,自然不可能一下子就脫手,要花時間的,不然過急着賤賣,那豈不是虧了。所以北秦不是沒錢,而是應於急用的錢沒有了。這還是建立在折算成北秦紙元的基礎上。要知道金屬等物折算成了北秦紙元,無形中北秦國府就會賺上一筆,就是這,還是不足。好在的是,該花的錢都花出去了。

現在北秦要等着的就是各個工廠,把北秦軍方要的物品運過來,還有,就是食物問題。

關於食物真是沒有話可說,北秦的田畝達到了三千萬以上畝,這個數字看起來驚人,其實平平。關鍵在於北秦是用馬拉犁。一頭牛可以耕二十畝左右,但馬卻可以達到上百畝。兩個人拉着馬就可以輕輕鬆鬆的把田犁完。以這種狂熱的度,北秦才能達成這種瘋一樣的開耕度,目前北秦百萬以上的人口,農夫由二十萬增加到了三十萬,在此要說明,北秦的農人不是光指男人,還有女人,女人一樣可以種田,有了北秦的器具,種田本就不是什麼大問題。只是這千萬畝地看着多,可是由於養地,開耕出的這三千萬畝一年下來,最多隻能種地半,另一半要養地,種一年,養一年。這樣纔可以維持高產,不然過度耕種,會讓土地質變,成了荒地,廢地,那就全完了。而且北秦不是學那些中原國家,也不學秦國一味的種五穀糧,而加大了對野菜的培育,同時還有的地給分出來種藥田。甚至牛羊的牧草。

所以三千萬的田產,北秦真正用來種田的只有六七百萬畝田是真正種糧的。但就算是這樣也是很牛B的,以六百萬畝計,全種糧食,至少也有三千五百萬石!百姓們上繳的大約有兩三百萬,當然,光是這樣是不夠的,百姓手裡的糧太多了,國府可以用規定的價格進行收購,只有少量的米穀會用來釀製高度軍用酒,大多的米穀就成了北秦軍的軍糧。

換而言之,北秦軍的軍糧每年可有三百萬石。這個數字對於一些大國來說也很牛B了,對於北秦來說就更可觀……但是現在不同。今年本來足夠的軍糧一下子多算出了十萬趙軍俘虜和數萬歸順趙民,北秦國府要養他們到明年的秋天!雖然可以動他們工作換糧,也可以讓他們提前開始養殖業,但也是不足,對於北秦來說,不丟下這個負擔,北秦軍的食物就緊張了,總不能真的頓頓吃人吧!對於北秦軍吃人,那等於是菜,光吃人哪吃的消。

不過話說回來了,就算是不足,想要擋住北秦伯永不息兵的戰爭豪情是不可能的。

狐軾所謂的談話只是笑話,事實上,他沒有一點阻止北秦伯意志的能力。北秦挾勝趙之餘威下,那強大的戰鬥力,不是狐軾可以抗拒的。十月十七日,句注山狐氏族向北秦軍投降。七萬狐族人,含着大約一萬七千多的狐族軍歸順北秦。北秦軍立時開始新的擴軍,北秦軍第十八野戰師團成立,不過這個野戰師團要先一步進行整編,約五千狐族青壯成了北秦兵,他們要接受嚴格的訓練,之後只會有八百人編入第十八野戰師團。

十月二十日,北秦軍進行了初步的整編,北秦第一野戰師團順利完成任務,提大軍前往句注山,北秦軍將要在句注山修築軍事重鎮,以此地爲基,訓練騎兵,爲了消滅林胡做準備。

北秦伯本人帶五衛一軍獨立奮先營一衆,在北秦中央軍第三軍團和北秦兩支野戰軍團的簇擁下,來到了藺縣城外。此時……由於趙國的抽調兵力,藺縣雖有城,城矮也,雖有縣,兵少也,雖有民,然不堪與之戰。縣令藺叢武帶藺氏族人撤出藺縣,藺縣不戰而陷!其實在這裡趙軍犯了一個錯誤。因爲他們看到了北秦軍守城之利,所以趙軍覺得北秦軍也會攻城,事實證明北秦軍有不少的步軍,而且北秦的步軍戰鬥力十分強大,故而趙軍上下都認爲藺縣不可守。當然,如果北秦軍仁慈那麼一點點,趙軍守守也沒有什麼,可是北秦軍表現的血腥與暴力讓趙人震驚了,他們意識到,如果真的守城,那等待他們的就是屠城!

在這裡,有一個前提出現了。如果北秦軍佔領了藺縣,仍進行大屠殺政策,那麼在今後,北秦軍攻佔的每一座城,都會是那麼的困難,可如果北秦軍沒有屠殺,這就讓趙人可以放心了,他們不會在之後死守。死守是有條件的,正常情況下,是損傷到了當地的人利益,他們纔會死守,北秦軍佔領這裡,又逼走了這裡的藺氏家族,這裡成了北秦軍一家獨大之地,北秦軍自然不會有任何的過激手段,更甚至,北秦軍下令,把藺氏的土地全部分給了當地的趙民,一下子就獲得了趙民之心,這使得北秦軍可以在這裡長治久安。

“晉陽……我要晉陽!”北秦伯下達了命令!這是一件要命的事情,北秦軍上上下下就這麼一點人,卻要佔據趙國的晉陽。晉陽不大,卻是兵家形勝之地。東南直接壓迫邯鄲,東北威懾中山,北秦現在得到了句注山的投降,更是可以利用句注山的地利,只要拿下了晉陽,北秦人就可以逼趙人主動放棄代國,而代到了北秦的手裡,那就可以達了!

北秦伯一邊看着軍事地圖,一邊下令:“放鴿,告訴女相,把國中警備集中,先把第六軍團正式建立,讓第六軍團到北方接替第五軍團,命令第五軍團前往句注山,然後直向代國!命令代地的趙軍,向我軍投降,不然全部殺掉!”士兵轉身出去,所有的將軍們都在呆。

快,太快了,從沒有想過一切會這樣的快!從趙國調軍攻打北秦,到北秦軍反擊,這一切戰鬥打得電光火石,讓人回味不過來,並且最離譜的是戰事的順利。現在的局勢是,北秦不僅把黃河以西囊括在自己的懷中,還兵出黃河,拿下了藺縣。目前偵騎回報,趙軍在定陽的騎兵已經回走,現在繞過了藺縣,直向皋狼而去……也就是說,趙軍主動放棄了藺,而自守於皋狼要塞。自打魏國攻打中山,佔領了離石要塞之後,趙軍就在皋狼修築要塞,以此逼迫魏軍放棄。事實上,魏軍也隱隱有了放棄離石要塞的打算。只是一切還要時間。

現在趙軍在這一局部的軍事優勢全沒了,本來趙軍有定陽,可以威脅魏軍,放棄離石是遲早的事情,可現在卻是大不同,趙軍與北秦一戰,這一戰一下子改變了國局!

我們常說魏國失去了霸權,這個失霸在哪裡?就在於魏國對於它國的控制,從前的魏國,手插着趙國的各城,並佔據着中山,對趙國的形態如同一樣,魏國說趙國要做什麼,趙國就要做什麼,不然的話,魏國可以從任意一個方向攻擊趙國,趙國卻打不過魏軍。

可隨着石門一戰,魏軍死傷連連,又有少樑一戰,魏國終於感覺到了力不從心,在此,魏軍和秦軍議和,並且爲了防止秦軍的再度堀起,魏軍開始修築長城。但在這個時候,魏軍還在做另一件事,就是修築大梁王宮。可惜呀,安邑的王宮已經很不錯了,魏國要修大梁的王宮,自然是要比安邑的更奢華纔對,不然哪對得起自己。可這一來,佔用的經費就是天文數字了。魏國迫不得已,在三至五年內,沒有力量進行大的戰爭,在這種爭霸的關鍵時刻,魏國卻想着修築華麗的宮殿,這也許可笑,但卻是當時人所執迷不悟的。沒有大智慧大毅力,是不會抗拒這種力的。所以連綿削減的軍費,使得魏軍在一些外務上採取了容忍和退讓。

但風迴路轉,正當趙人要從魏人的鐵腕下回氣的時候,也就是在趙人感覺得意的時候,趙侯莫名其妙動了對北秦的戰爭!假如趙軍不打北秦,那不要兩年,趙軍就可以利用定陽和皋狼形成雙重壓力,逼迫魏人放棄離石要塞,從此之後,趙人就可以自由的呼吸,而不用再看魏國的臉色。魏人的**就可以離開趙國的羞恥處,趙國就可以自強而起!

可趙侯偏偏動了對北秦的一戰!如同前文說的,在這一戰中,趙軍失去的損失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光是損失的兵器糧草就是一筆巨大的付出,趙國的國情一下子回到瞭解放前。也就是魏文侯強大的時候。現在沒有魏國打壓趙國,而是北秦復仇來了……只是這個復仇令人感覺到諷刺。趙侯只是想要打北秦,他也的確是存了滅北秦之心,以強欺弱,大爭之世的天理。可當趙軍連連遇挫的時候,趙侯已經明白滅北秦只是一句笑話,在那時,他要的就變成了一個臺階,趙侯想的是打一場似樣的勝仗就收兵算了,沒必要死磕下去,到時隨便應付一下,只要趙軍守住了黃河渡口,還怕個毛。哪知道北秦軍的戰鬥力已經到達了一個離譜的地步,在這裡,趙侯還是看錯了一點,他只看到了北秦軍的騎兵厲害,但是沒有看到,真正挑起主戰場的,還是北秦的步軍,正是北秦的步軍動了正面的攻擊,才讓趙軍失利。

面對騎兵,趙軍還可以拖下去,可是面對北秦的步軍,這纔是趙軍真正失敗的因由。

現在北秦軍拿下了藺縣,得到了句注山的投降,上下的北秦軍正處在對趙侵佔的影響擴大中。乘勝追擊是必要的,但止步點何在?北秦人的目光放在了皋狼。由此也可見出趙侯的軍事天賦,趙侯到底不是一頭豬,他何嘗看不出北秦的狼子野心,所以他不守藺縣,因爲他不能野戰,所以他只好死守皋狼,有了皋狼,他纔可以在一定的時間裡守下去,在這個時間裡,他要做兩手準備,一是援兵,二是向北秦軍議和。對此,北秦軍的迴應就是……

晉陽!趙國重鎮晉陽,今山西省太原市,戰國初期爲趙國,中期後期爲秦國領土。

作爲一座重鎮,這裡的趙軍守兵達一萬人。一定要說明,一萬人,在一座城裡,絕對是多多的。只是那又如何?守城之兵,北秦伯不屑一顧!對北秦伯來說,那些守城兵都是後備軍,他們的戰鬥力低下,其戰力遠遠不能和那些邊軍爲敵。趙國最精銳的邊軍如皋狼的一萬精兵,那叫一個精勇,雖然他們全數戰死,但也給了北秦軍近千的傷亡,要知道就算是趙侯親率的大軍對北秦軍的影響也不到兩千兵力。是的,在目前,北秦軍優秀的軍事編制,強大的軍甲,使北秦軍的戰力處在一個巔峰。唯一遺憾的只是北秦兵太少了。

“劉金吾!”北秦伯點將,如果是過去,這一定是他指揮或帶隊,因爲這樣的戰鬥太重要了,只要拿下了晉陽,北秦軍就可以笑傲趙國!抓住了晉陽,北秦軍就可以影響梗陽、榆次、狼孟、陽邑等趙國的城郭。也就意味着,趙國今後的種種動向都會落在北秦軍的眼皮子下面。同時也可以逼迫趙軍放棄皋狼。北秦國這並不是要在趙國的身上咬一口,而是要整條條的剁下一條大臂,再加一塊大肥肉!這一戰要是成功,五十萬趙人從此不姓趙了。

“劉金吾在!”劉金吾出列。他的心忐忑不安。這次的戰鬥他沒有打好,在牛騎的運用上不成熟。北秦伯因爲他在西征的時候打得好而重用他,也可以因爲他在此一戰的表現而對他冷藏,這都是可能的,不過劉金吾錯了,北秦伯要給他一個機會。

最新全本:、、、、、、、、、、

第585章 戰爭來了第185章 保密制度第769章 北秦軍的滅燕計劃第504章 秦扁鵲治病第545章 拜見相夫子第750章 龐涓三策第554章 過河、過河第236章 白牛精兵第38章 風雪第661章 張儀與蘇秦第492章 老夫人一口應了第615章 難以打掃的戰場第495章 史上第一次刺妖第625章 殘忍的行軍第471章 二夫人教堂第132章 迷路羔羊第439章 火牆之下第615章 難以打掃的戰場第795章 韓國攻略第167章 地牢第560章 神狙手立功第768章 離間之計也第561章 步軍的唱響第757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542章 燕公的無奈第262章 來找麻煩的小平胸第119章 軍議第353章 康公有後第772章 難得的輕鬆第十六章 第329章 北信男君第58章 載歌而回第249章 大牛首入城第766章 桂陵之戰第543章 北秦的雨天第334章 武無第二第260章 涇北失守第192章 不容第642章 君夫人之說第486章 真真假假的北信君第458章 新封的唐王第701章 三年之許第432章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第274章 劉羲封王第81章 餘韻未消第641章 三巨頭會餐第45章 生存法則第358章 與慎子論法第380章 趙茗的出逃第306章 調皮的小狐狸第649章 北秦的國書第122章 與大總管議兵第540章 再進一步望公侯第368章 太子的態度第650章 秦國與北秦的軍力對比第463章 鬱郅宮的水鍾第481章 朝見周天子第658章 發行秦國紙元的金行第783章 愛拼不一定會贏第十九章 第319章 失敗的吻第551章 北秦的第一戰第198章 要文明第188章 莫名其妙的愛第258章 意外的胡女第121章 奮擋千軍第480章 朱夷吾的第一次外交第662章 樓煩請降第420章 調戲女下屬第713章 奴隸制的開始第三章 第689章 北秦的科舉制第309章 國士之論第315章 向東騎王挑戰第二十二章 第三章 第620章 擴大影響乘勝追擊第338章 十五歸國記(一)第782章 丞相的妙語第210章 佈局之說第532章 北秦使魏第505章 兩法之異第209章 十一法第626章 晉陽血案第712章 學習殘忍第77章 出使魏國第十一章 第69章 拿下第767章 送孟子第676章 魏相不如北秦相第440章 東夷之射第429章 北賽山聯歌第213章 秘密兩相知第295章 在時間與歷史面前的沉思第三十三章 第713章 奴隸制的開始第126章 烽火狼煙第298章 東騎人的夜歌第415章 步軍真正的初戰第267章 河西將軍的墜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