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直取燕京

是。

水泊梁山在東南的形勢看起來很不錯。

可江鴻飛卻不會因爲這種假象,就對東南的形勢太過樂觀。

沒有人比江鴻飛更清楚,趙宋王朝之所以選擇,寧可割地賠款嫁帝姬,也要跟水泊梁山議和,那是因爲趙佶君臣將趙宋王朝最能打的軍隊全都派往東南平亂去了。

在趙佶君臣的眼中,他們寧肯丟了黃河以北的疆土,也絕不能丟了趙宋王朝的糧食、經濟命脈——東南!

而童貫,你說他是權宦也好,說他是“六賊”之一也罷,但你不能否認,童貫還是有一定的能力的。

童貫的這種能力至少體現在,他內戰,絕對內行。

這才讓方臘他們可以抵抗這麼久。

這麼說吧,江鴻飛將王稟等人要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等於是幫了方臘一把,要不然,有王稟指揮左路軍,方臘可能已經丟了杭州這個趙宋王朝在東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了。

婺州主要是由投靠水泊梁山的一衆豪傑佔領的。

歷史已經證明過了,方臘義軍是抵擋不住趙宋王朝的這些招數的。

說到這裡,吳用語氣一轉:“可宋軍在奪取了幾個造船廠後,開始大量造戰艦,宋軍得到戰艦的增援,水陸並進,方臘義軍已經開始有些不敵了,不久的將來,宋軍推進的速度將會加快,另外,宋軍對方臘義軍的屠殺及重賞,對官吏豪紳貴胄是一個有力的號召及鼓舞。兩浙,主要是浙西的官吏豪紳貴胄,一直在跟方臘義軍進行着鬥爭,他們收集殘兵敗將,組織地主武裝,配合宋軍,襲擊方臘義軍。不久前,宋軍進迫新城時,當地土豪徐韶,率領已經糾集起來的部衆,頭裹青巾,乘機伏擊方臘義軍,因而使宋軍得以迅速竄據新城。”

二是,他重情義,他把陣亡將領的兒子收爲義子,給他們提供衣食住行,讓他們受到良好的教育,並安排合適的工作。

洪載親自率領百餘人坐船繞到趙育才、鄧贏等人的後方,所有人都在頭上系一條帛帕,並別上一面可以反射強光的法鏡,自龍泉山間亂鳴鉦鼓,順流南下,利用法鏡大敗趙育才、鄧贏,附近縣城中的官吏豪紳貴胄望風而逃。

婺州的這些豪傑也知道,不論是方臘義軍,還是水泊梁山,亦或是宋軍,在發展到一定程度了之後,肯定會攻取婺州,他們若是不選擇一方投靠,早晚得被火併或者被剿滅。

吳用又補充了一句:“小弟在奏摺中提過,該糧是按照市價賣給方臘義軍的,哥哥可有印象?”江鴻飛點點頭,示意吳用繼續說。

洪載劫殺官吏豪紳貴胄,搶他們的錢糧分給窮人,招募敢勇,使得他的隊伍迅速擴大,對外號稱有四十萬。

可話又得說回來,雖然東南那裡還能堅持一段時間,但收復燕雲十六州獲得一個穩定的龍興之地一事,仍舊不能再拖延了。

簡而言之,在陳妙貞的勸說之下,婺州的一衆豪傑,最終一致決定投水泊梁山。

這位民間傳說中的神性英雄,因爲善於“醫病、除妖、扶危、解厄、救產、保胎、送子、決疑”,護國佑民,功德無量,聖蹟遠播中國東南地區和東南亞等等許多地方,廣爲傳誦和崇拜。

洪載因爲連戰不利,又見宋軍的形勢有所好轉,已經有些動搖了。

也是從王稟他們那裡,江鴻飛得知,童貫一在東南站住腳,就令劉延慶將宋軍兵分兩路:

一路由王稟指揮,南下杭州,然後從杭州向西推進,指向睦洲;

婺州這三支義軍,看似各自爲戰,互不統屬,實則不然。

婺州四通八達,是一塊四戰之地。

可以說,除了水泊梁山和方臘義軍以外,洪載差不多已經發展成了兩浙這裡的第三大勢力。

頓了頓,吳用又說:“更爲嚴重的是,石秀兄弟斷定,洪載必反。”

雖然王稟每次贏得都不容易,但王稟也是屢戰屢勝,馬上就要打到杭州了。

同時,童貫出重賞捉拿方臘義軍的核心人物,像生擒或殺獲方臘,白身特補橫行防禦使,靈石十萬緡。

經過充分證明,李德四人也看出來了他們到底是個什麼水平,用“心比天高,命比紙薄”來形容他們也不爲過。

可爲了幫江鴻飛,也是爲了幫天下人,陳妙貞眼睛都不眨一下,撒下這個彌天大謊。

只不過,這一次江鴻飛以雷霆手段將趙宋王朝在東南地區的統制基礎也就是達官貴胄、豪門大戶、仕紳望族大量剷除了。

石秀給洪載的評價是,奸詐不專。

換而言之,洪載一直在打方臘的名號發展壯大。

像朱言、吳邦佔領了壽昌縣。

當初,李德、江蔡、董舉、王國四人想要揭竿而起,但他們四個又知道,他們沒有號召民衆跟他們起義的能力,就找到了陳妙貞,然後藉着陳妙貞的名義起義。

其中,處州北部地區、台州南部地區以及溫州都是水泊梁山自己的佔領區,控制這一片區域的是梁山大將石寶。

朱言等人聽言,有所觸動。

天可見憐,陳妙貞除了醫術以外,可是什麼都沒跟她師父學過,甚至她師父會不會相面之術,都兩說。

頓了頓,吳用又說:“再者,想必方娘子已然跟哥哥彙報過了,石寶兄弟率領五萬梁山軍駐紮在縉雲縣,另外婺州還有投靠我水泊梁山的李德、江蔡、董舉、王國、朱言、吳邦、朱氏等部,他們手上有十五萬義軍,若杭州危急,石寶兄弟會率領這二十萬大軍增援方臘義軍,同時,呂師囊、仇道人、鄭魔王也應該會增援方臘義軍,宋軍想要取勝,也非易事……”

童貫一手大棒、一手胡蘿蔔,這是趙宋王朝經歷了上百次民變都沒有倒下的不二法門。

另一路由劉鎮指揮,從宣州南趨歙州,堵截方臘義軍西進的道路,並與王稟軍相呼應,圖謀夾擊方臘義軍的根據地睦洲,最後會師幫源洞。

松陽豪紳趙育才、鄧贏組織地主武裝在孟山抵抗洪載部義軍的北進。

吳用說:“杭州缺糧,方臘派陳箍桶來福州求助,小弟跟方娘子、呂將知府等人商量過後,請李俊兄弟從海路給杭州城運送了十萬石糧食,確保杭州城不會因缺糧而失守。”

而且,別看童貫只是一個宦官,但他在趙宋王朝最能打的西軍當中真的很有威望。

雙方前前後後交戰了一百多次,李德四人集中精銳隊伍在黃姑嶺下好不容易纔擊斃項德,佔領了永康。

見朱言等人猶豫,陳妙貞眼珠動了動,又主動說起:“你等皆無人主之資,勢必投一能成大事之人,方能永享富貴,我師父曾傳我觀人之術,那方聖公自言有皇帝之命,但以我觀之,非也,而江國公,龍鳳之姿,天日之表。”

可投是得投,靠是得靠,但對於到底投靠誰,婺州的這些豪傑卻爭吵不休,而且還是各個勢力內部的爭吵。

後來,這些人聯袂找到了陳妙貞,想看看陳妙貞能不能幫他們做出統一的選擇。

害怕江鴻飛不熟悉洪載這個小人物,接着吳用便給江鴻飛介紹起洪載來……

而陳妙貞因其行事跟這位民間傳說中的神性英雄很像,也有一身好醫術,慈悲爲懷,進而在婺州,乃至在整個兩浙地區都大大有名,人們把她當成陳十四娘娘的化身,甚至管她叫陳十四娘娘,當然,這也有她本人曾使用陳十四這個名字四處施藥救人的緣故。

在霍成富率領其部義軍離開了處州去投方臘了以後,原來在處州南部地區活動的洪載迅速發展壯大。

要知道,好多人之所以起義,根本就不是爲了什麼公平正義,而是爲了他們自己獲得榮華富貴。

起義以後,陳妙貞通過觀察,看中了江鴻飛,認定江鴻飛是救世主,於是就帶着願意跟她走的義軍投了江鴻飛。

欲得官,殺人放火受招安。

目前東南地區,擋在水泊梁山最前線的便是婺州的這些豪傑所率領的義軍。

聽完朱言等人的想法,陳妙貞說:“不久前我去了一趟方聖公所管之地,那裡滿目瘡痍,屍橫遍野,民不聊生,盜匪橫行,連我都險些被賊寇捉去當壓寨夫人,最令我憂心者,方聖公那裡青苗十中無一,真不知他治下民衆明年如何過活。”

如今,水泊梁山在東南,除了佔領了福建,還在浙南也佔據了一塊不小的地盤。

江鴻飛問:“你們是如何應對的?”

陳妙貞原來的手下李德、江蔡、董舉、王國在武義、永康一帶活動。

於是,李德、江蔡、董舉便想投陳妙貞投了的江鴻飛,王國卻覺得,江鴻飛的勢力更多的在北方,他們在南方,還是應該去投方臘。

這塊地盤主要是婺州、處州北部地區、台州南部地區以及溫州。

所以,陳妙貞看中的這點,並不是他們最看重的。

女中豪傑朱氏在東陽一帶活動。

關鍵,童貫以趙佶的名義,罷御前綱運,禁搬載花石入京,免除兩浙民戶三年欠交的賦稅,罷免朱勔父子弟侄,將江鴻飛給他們定的罪全都定死了,讓他們爲趙佶君臣背了鍋,又赦免了無關緊要的人,使得東南民衆的這口惡氣出了不少。

而有時候,鬼神之術,真就是比道理管用。

但朱言等人,大多都沒有陳妙貞這等菩薩心腸,說穿了,他們之所以起義,其實主要還是爲了改變他們自己窮苦的命運。

倒是朱氏的態度有些不明朗。

老實說,哪怕在東南的梁山軍全面參戰,全力幫方臘義軍,也多半不是童貫所率領的宋軍精銳的對手。

比如朱言想投在東南勢更大的方臘義軍,可吳邦卻認爲水泊梁山更有發展。

接着,陳妙貞又說:“我在江國公所管州縣行走,卻截然相反,遍野綠茵,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我從小生長在浙南,虛度二十七年光陰,從未見過這般景象,若不是親眼所見,我實難想象,僅僅一年時間,江國公便造福一方,此正應了我等起義初衷!”

不過,有一說一,婺州的這些豪傑手下的義軍,戰力其實很有限。

也就是,洪載這個人很聰明,也很有手段,可他卻不像方臘他們那樣是一個堅定的革命家。

吳用總結:“方臘一夥若是再不想辦法,只怕用不了三個月,其大好形勢便會崩壞,年底有可能便會被宋軍給擊潰。”

wωω▪тTkan▪¢ o

洪載先是攻佔了龍泉,然後下松陽,據共城,分兵攻遂昌。

吳用接着說:“半個月前,石秀兄弟已然派人去聯繫洪載了,表示我們可以派軍隊幫他打下龍泉、遂昌、松陽,消滅這些地區的官吏豪紳貴胄,只是小弟並沒有等到洪載的回信便來這裡了,小弟已然跟孫軍事交接過此事了,料想洪載應該不會拒絕我們的好意。”

真正的陳十四娘娘,是個神仙,唐朝人,大名“陳靖姑”,尊稱有:臨水夫人、順天聖母、天仙聖母、慈濟夫人、碧霞元君、註生娘娘。

最狠的還是,童貫在派兵剿殺義軍的同時,還降詔招撫義軍,甚至招撫方臘義軍。

聽江鴻飛問方臘義軍還能堅持多久,吳用說:“現今,東南還是有大量民衆在屠刀及重賞面前不顧生死大力支援義軍,宋軍圍剿方臘義軍的過程中,沿途均有村民策應,由於方臘義軍的頑強抵抗及東南民衆的積極援助,宋軍每前進一步都必須要付出血的代價,就像前不久宋軍進至桐廬港,方臘義軍在當地民衆的幫助下與之激戰,便給以宋軍沉重的打擊,使宋軍傷亡慘重。”

一是,他捨得花錢,他給陣亡將士發的撫卹金很豐厚。

但有水泊梁山摻和,童貫想在短時間內剿滅東南的起義,也很難辦到。

婺州這幾支義軍其實有一個共同的精神領袖——陳十四娘娘陳妙貞。 Www ●ttκΛ n ●C ○

最近這段時間,洪載攻取了很多地方,但進攻處州屬縣龍泉、遂昌,卻始終沒有完全攻下。松陽攻下了,又得而復失,原因就是洪載指揮失宜和地主武裝的頑抗——松陽土豪葉淳、葉天麟父子,麗水縣土豪樑將、樑恵弟兄,都盡傾其家資,募集兵卒,據險拒戰。

王稟在被江鴻飛要來之前,跟方七佛大戰了一十七場。

而劉鎮那邊也在歙州和宣州跟方臘義軍拉鋸戰。

洪載一度佔領了處州全境。

可問題是,江鴻飛只剷除了水泊梁山佔領或者佔領過區域內的官吏豪紳貴胄,方臘義軍佔領或佔領過區域內的官吏豪紳貴胄可是沒有被方臘義軍清除,方臘義軍只是發泄一般的殺害了不少趙宋王朝的官吏,這不僅於事無補,還堅定了官吏豪紳貴胄消滅方臘義軍的決心,這些人早晚會幫助宋軍打敗方臘義軍的。

江鴻飛從王稟、韓世忠、吳玠等童貫手下的人那裡得知,童貫之所以在西軍中威望很高,除了職務因素,性格因素外,還有兩點也很重要:

而在政治方面,洪載一直尊方臘爲聖公,以永樂朝臣子自居,在他的地盤內推行永樂朝的紀元。

當初,李德、江蔡、董舉、王國四人並不想跟陳妙貞一塊去投江鴻飛,他們更想自己打出一片天地,便將跟他們走的陳十四義軍一分爲四,一直與武義的禁卒項德戰鬥。

在那之後,陳妙貞則什麼事都不管,就四處奔走救苦救難。

所以,在跟吳用談完,見易州和涿州的達官貴胄、豪門大戶、仕紳望族也被拔除得差不多了,江鴻飛做出最高指示:先不去管薊州、景州、檀州、順州,出兵直取燕京……

……

第333章 伐田虎第225章 不專業的吃瓜第232章 江衍的正妻136.第136章 李俊帶來的好漢(求訂閱!求月189.第189章 就是太小了第283章 底細第一十五章 妖姬顯靈191.第191章 朝野震盪關於潘金蓮,聊二句第69章 林沖活剮高衙內(求追讀!)第六十三章 首戰第一十一章 朱貴:原來王倫不是寨主185.第185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302章 蕭太后:大勢已去第283章 底細第289章 江衍初見岳飛第210章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新年快樂!!96.第96章 時遷盜寶(加更加位!)第305章 大決戰第310章 黃袍加身?第360章 入主汴梁城第336章 幻魔君喬道清第276章 幫宋江兩個小忙162.第162章 小人物侯健129.第129章 不上她,妄爲男人!(求訂閱!第270章 仙藥第三十八章 美人愛英雄143.第143章 江衍見九天玄女第227章 宋江之死第348章 好兒子第五十二章 這麼刺激嗎?第89章 四大寇田虎(盟主加更!)第九章 斬斷王倫的幻想第350章 結爲伯侄之國?189.第189章 就是太小了第七章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185.第185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298章 半老徐娘蕭太后第269章 惡人谷第351章 兵臨汴梁城下第四十七章 摸高衙內碗裡的肉第84章 我怎麼你了,你就懷孕?!(求訂閱!第317章 大敗金軍第92章 欺人太甚(加更到位!)第250章 開始相互放血119.第119章 硬要扈三娘(求訂閱!求月票!183.第183章 真白啊107.第107章 毒計:鳩居鵲巢(求訂閱!求月第234章 四寇會第262章 難得糊塗第209章 比關勝還慘的呼延灼155.第155章 嫂嫂慢走!156.第156章 不努力一把真不知道自己是菜雞第310章 黃袍加身?第333章 伐田虎第二十六章 林沖:寨主早知我要來?!第335章 競相投降第272章 參仙及混元丹第五十一章 我知道你捨不得我第四十四章 實力不夠,兵甲來湊190.第190章 跟我回房間第六十章 皇宮盜寶第311章 未亡人第288章 岳飛只能排第三第202章 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第六十一章 收穫第五十一章 我知道你捨不得我第290章 武舉160.第160章 高梁:召忻,謝你不娶之恩第302章 蕭太后:大勢已去第237章 傳國玉璽第一十六章 靈錢與靈石第279章 蔡攸在水泊梁山的見聞第292章 緩兵計112.第112章 巔峰對決(求月票!)第81章 大丈夫豈能鬱郁久居人下(求月票!)171.第171章 入雲龍撞翻玉麒麟第322章 江衍很忙128.第128章 你不放火,我放火(求訂閱!求172.第172章 準備攻打北京第223章 黃雀在後第292章 緩兵計第271章 江衍的神寵第280章 柴進:我家哥哥想稱帝第229章 瓜分趙宋121.第121章 分蛋糕(求訂閱!求月票!)第253章 後悔了的武松第259章 董平之死第四十七章 摸高衙內碗裡的肉第251章 王者歸來第295章 大烏龍164.第164章 江衍:李清照?!第二十八章 受寵若驚的林沖第306章 燕京城破第四十章 二大寇初相會第80章 誰敢惹水泊梁山?!(月票加更!)第六章 太重情重義第357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316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第六十三章 首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