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蜀王歸

第41章 蜀王歸

菊月,已經將寧魯二王追趕出嶺南的蜀王,帶領着自己的遠征軍開拔了。從去給老聖人奔喪至今,已經三年沒有回王府,留下兩萬人馬在嶺南蹲守寧魯二王。

迴歸路上也遇到大批流民南遷,得知了這次大黃江的洪災。本不富裕的家庭,這下雪上加霜了。

沒有了南邊統一的勝利喜悅感,越走越焦慮,蜀王時不時與部下嘆息,南邊這40府,一半受災,且大黃江南岸決堤之處不知凡幾。

一羣武夫,要說起打仗,那您說打哪兒就打哪兒呀,搞經濟,咱們不通啊,要不,問問智囊團?

黑娃在沉默了幾天之後,在某天,蜀王與中下層軍官會晤時,表示有話說。

對於上輩子,與磚瓦陶瓷打了幾十年交道的黑娃來說,水泥的構成不要太熟悉了。

尤其是煅燒爐,這個他家陶瓷廠也是不少,當年他請回來的大師傅,還詳細給他講解過陶瓷煅燒爐與水泥煅燒爐的結構和功能區別。

水泥的主要原材料就是:石灰石、粘土。它是由石灰石、粘土比例磨細混合,這時候的混合物叫生料。然後進行煅燒,一般溫度在1450度左右,煅燒後的產物叫熟料。

將熟料和石膏一起磨細,按比例混合,才稱之爲水泥。鐵礦粉或者煤炭灰如果按照比例加入生料,其硬化效果更佳。

核心技術就是原材料的比例,還有煅燒爐以及溫控。

看着百姓因爲水災流離失所,看着河堤因爲技術修建原因而但凡大雨就有容易洪災,黑娃覺得,冥冥之中,上輩子的那點技能可能需要發揮一下。

找了他的幾個親兵,試驗了幾天後,用簡易水泥製作的一口水缸給蜀王擡了過來。

一開始大家沒有看出這個水缸有什麼出彩之處,顏色灰白,沒人看出這是用什麼製作的,但是當黑娃給了一個將軍一把鋤頭,重擊水缸,紋絲不動,這才引來重視。

黑娃見入伍前(編故事)偶然所得之物甚爲結實,現在想來,用於鋪路,或者河堤修建皆有不錯的功效,特此爲蜀王獻上。

要說蜀王現在什麼人才最不缺,那就是將才,在蜀地練兵數年,現在實戰,也打了快三年。而他最缺的是什麼人才?一是地方治理,二就是商業人才。

而黑娃的這次獻策給他帶來了一次重大回血。他已經在開始思路發散,這樣的好物,可以用來修橋鋪路,還可以用來修建房屋。就南邊的市場都那麼大,況且還有全國不是?

“王爺,最重要的是:眼下,我們雖拿下了整個南邊,但是從蜀地到過去的魯地與寧地,最遠的都需要數月才能到達,而這水泥如果修出兩條道路連接兩地,那麼我們的車馬行軍速度應該可以節約至少一半的時辰。”蜀王想到這裡都不由得興奮起來,大聲叫好!

“我們可以在魯地與寧地修上水泥作坊,還有三地交界處,同時發力,這麼多流離失所的流民,還能參與鋪路,給與可以維持生計的工錢,既能解決我們鋪路的速度,也能解決流民生計問題,天不佑大夏朝,但是我們蜀王一己之力爲大家謀新生計”

蜀王兩眼放光:“袁千總,你可是大大的人才!水泥建坊這事本王就交予你全權辦理,待我等回到蜀地,我要見到你建起來的第一個水泥坊和第一段水泥路!”“屬下領命!”

西南可是水泥原材料的大區,石灰石,黏土,鐵礦粉,沒有缺的。

已經在打仗期間啓蒙完古代繁體字,並能讀會寫後,回程期間,黑娃的水泥作坊計劃與基建計劃書開啓。

上冬時節,大軍終於回成都府,出去的時候不足十萬兵力,邊打邊俘虜,還有臨徵兵不斷,現在的蜀王,兵力已經有三十萬了。在魯地與寧地,各放了十萬人馬,帶回十萬回了蜀地。

袁千總緊鑼密鼓,選了一個下風口,且遠離民居的荒山建起了大夏朝第一個水泥廠。

特意向蜀王要來了一萬殘疾軍人,這些都是在戰場上或多或少留下殘疾的兵丁,給大夥謀了一個國企鐵飯碗,這讓蜀王的名望更上一層樓,尤其是基層兵丁。

蜀王回王府與王妃閒聊時,提及黑娃:

“王妃,你是不知道,這次水災有多嚴重,百姓流離失所,真是滿目瘡痍啊!如果袁千總的水泥順利造出來,光河堤咱就能保他十年不破啊!”

“你說的這人我知道,他家媳婦也厲害,在成都府被圍那會,可給我們幫大忙了,我孃家那張六石弓,人家都能拉開!”

“這夫婦倆果真是我蜀地的福星啊,我巴蜀很出人才呢!”

蜀王在功勞簿上給夫妻倆濃重的記上了一筆。

等到冬月,第一批水泥纔出爐,知道這需求量不會小,黑娃一口氣修了十個高溫爐。

第一批水泥迅速送到成都府郊區官道,由官府組織的農民工(流民)分段式修建。除了水泥,河沙,還有碎石的需求也很大,這次洪災後下游河堤,衝來河沙無數,大災之後也帶來了一絲商機。

僅十天功夫,一條10公里長,8米寬的水泥路建成,在路段的中間還有小段木柵欄隔離,來往行人車輛右行有序。

水泥路可以行走那日,蜀王還參加了首行,王府馬車行駛在水泥路上,平緩且快速。

蜀王九歲的世子,老神在在的說:“父王,這個水泥路硬是要得!”可不是要得嘛,從這條路開始修建,多少商家前來打探和洽談。

黑娃給出的方案,三地的國道修建(成本)分包給商家,商家承包路段用多少水泥,就享受多少水泥代售的額度,水泥出廠全國統一價格,一府只給一個商家售賣權。

蜀王售賣水泥的利潤也可以用來支付水泥廠運營,以及修建大黃江南面的河堤等。

這個方案被蜀王一眼相中,這可不僅僅是人才了,這可是個天才呀,原材料,技術,掌握在覈心人員手裡,還不用費力鋪銷售渠道,現款現貨。功勞簿上大大的再記一筆。

蜀王的舅舅漕幫大當家都親自到了蜀地,水泥這碗飯太香了,求分。

(本章完)

第153章 分紅第223章 熟悉的配方第162章 豎子無禮!第159章 定親第195章 好望角第126章 碰瓷第48章 寧江府初印象第48章 寧江府初印象第181章 學生第215章 慷慨第134章 納妾第186章 綠寶石第40章 荒野求生第143章 真相第97章 豆瓣醬第30章 在路上第107章 看戰俘第184章 航行第233章 血的代價第244章 彙報(下)第216章 懂事的孩子要給更多的愛第144章 崩第214章 上古神獸?第91章 皇帝也愛小燒烤第146章 拍賣第242章 彙報(上)第154章 除舊迎新第180章 女子烹飪學院第105章 猛火油第162章 豎子無禮!第194章 秋社第211章 大集會(下)第257章 番外—夏季恩第259章 番外—高懷瑜第42章 行至南州第154章 除舊迎新第46章 第四十六 扒燒整豬頭第216章 懂事的孩子要給更多的愛第127章 京城的環衛工人第35章 望山跑死馬第238章 歸降第205章 生猛海鮮賀新年第179章 父與子第94章 小桃花兒也開了第247章 團圓第88章 京城首秀--春宴第158章 太子妃第250章 探花郎?第2章 夫妻血啓空間第17章 嘉州賣珠第92章 開始走桃花運了第80章 有人抄作業了第114章 二頭:下一個更乖!第218章 富在京城有遠親第260章 番外—卷卷第128章 結案第197章 以畫交友第145章 科舉之途第55章 人生在世吃喝二字第222章 如火如荼第157章 粉彩第166章 準備一第60章 賺大發了!第208章 好消息第66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26章 加入戰爭第243章 彙報(中)第44章 隨處都有商機第177章 天順六年第62章 左路軍被滅第155章 拜年第171章 張榜第151章 喝花酒第214章 上古神獸?第147章 換糧第223章 熟悉的配方第168章 準備三第134章 納妾第167章 準備二第37章 逃出生天第247章 團圓第170章 全蟹宴第168章 準備三第75章 子嗣延綿第132章 不打也相識第5章 翠花兒推豆花兒第66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131章 舊人相逢第201章 黃疙瘩第56章 與韃靼的草原首戰第223章 熟悉的配方第9章 攜崽回孃家第133章 仲春宴客第169章 推而廣之第79章 賺錢的婦人腰桿直第169章 推而廣之第249章 三年後第157章 粉彩第74章 第七十四 新主家居然是她!第31章 初入東慶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