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冠冕堂皇

張繡來降,的確是一件大喜事,劉備命人在府院擺下酒宴,爲張繡、賈詡和申耽三人接風,張繡等人見劉備十分寬厚,又如此禮賢下士,心中的一點隔閡和擔憂也盡去,甚至申耽還和張飛拼酒,搞到最後不省人事!

劉備的面相的確讓人容易相信,這是一張寬厚長者、悲天憫人的面容,加之劉備談吐之間毫不做作,也不以幾位是新降之人而有偏見,酒宴倒也歡暢,未有賈詡,一直端坐,淡淡飲酒,若無人打擾,便一語不發,有人敬酒,也是淺嘗輒止,似乎局外人一般,劉備看在眼中,暗自稱奇,此人能在董卓手下錯綜複雜的局勢中如魚得水,果然有過人之處!

一日歡慶,很快便過去,劉備與張繡商議,將西涼軍一萬‘精’騎調往新野,由關羽訓練,宛城調來三萬,剩餘的一萬還留在上庸,張繡優先挑選兵馬訓練兩萬,張飛訓練一萬!

既然已經投效,劉備分配自己的兵力也是在所難免,張繡早有心理準備,但劉備還和他商議,又讓他先挑選兵馬,還是讓張繡感‘激’不已,由此可見劉備對他也十分信任,否則的話就算劉備將他的五萬西涼軍分與他人,再分給自己新的部曲,張繡也是無話可說!

計議已定,申耽和張繡返回上庸,分配兵馬,而賈詡則被劉備留在府中,如今他手下最缺的就是謀士,賈詡的到來,讓劉備十分高興,他希望賈詡能給他出謀劃策,早日增長實力!

書房之中,僅有劉備和賈詡二人,這是二人第一次論及政局大事,劉備怕賈詡有所顧慮,並未讓其他人蔘加,而他也知道賈詡‘性’情低調,不喜賣‘弄’,這樣的安排也符合賈詡心意!

劉備‘胸’懷大志,識人、馭下之能讓賈詡也暗自佩服,如今宛城和新野的人手配置,劉備佈置的絲毫不差,雖然他或許不如高順英勇善戰,不如曹‘操’深謀遠慮,但能讓文武各盡其職,誠心效力,這份能力卻難能可貴,這也是賈詡看好劉備的原因之一!

“先生乃西涼名士,備能得之,三生有幸!”簡單寒暄一番,劉備將話題轉正!

賈詡笑道:“在下不過以文若書生而已,將軍乃當今英雄,能不計前嫌,收留在下,誠惶誠恐!”

劉備眼神十分誠摯,言道:“備雖救天子於水火之中,然宛城狹小,真龍盤踞於此,恐被外族恥笑,又有百姓議論,備實無能,請先生教我!”說至此處,劉備已經雙目發紅,隱隱有淚光出現!

賈詡眉頭微不可察的皺了一下,突然眼珠一轉,問道:“將軍已有良策,何不依計行事?”

劉備微怔,旋即明白過來,對賈詡的能力更爲歎服,他嘆了口氣:“既然先生已然料到,而備所問,實是想集思廣議,以先生之才,或有他策!”

賈詡輕撫自己的山羊鬚,看着劉備,既然劉備已經招降張繡,下一步定然是要奪取漢中,以宛城現在的局勢,劉備似乎也只有這一條路可走,張魯早已不遵王命,甚至連官銜配置都以五斗米教教衆而分配,自稱天師,師出有名,光明正大!

但劉備顯然不滿足於這一條計策,除了漢中,劉備還有能力奪取的,便是荊州,他口口聲聲漢室宗親,不忍心同族攻伐,但言語之中又如此暗示,賈詡更是肯定了劉備‘胸’藏腹黑,表裡不一,但這卻很符合賈詡的胃口,不管心中如何想,但在外人面前,絕對是道貌岸然,正人君子!

想至此處,賈詡言道:“將軍奪取漢中,或入川修養,以待時機,或突襲長安,以望天下,此雖長遠之計,卻數年不能見效,天子移駕漢中,雖不懼諸侯攻伐,卻遠離中原,若要再出關中,難矣!”

劉備深以爲然,點頭道:“今諸侯紛爭,獨據一州,漢室衰微,皇恩難降,長此以往,動‘蕩’難平,備爲漢室宗親,又得陛下信任,身處‘亂’世,寢食難安,望先生垂教,以救普天之民!”

賈詡擺手道:“在下何德何能,敢當此大任?”看到劉備眼中閃過的一絲失望,賈詡又道:“不過在下還有一計,能使將軍立於不敗之地,只恐將軍不忍行事!”

劉備眼睛一亮,忙道:“若爲天下事,備粉身碎骨,萬死不辭,請先生速速講來!”

賈詡既然選擇了劉備,自然也考慮很多,劉備嫌漢中之策太過緩慢,而且漢中距離荊州路途難行,得了漢中,就勢必要放棄宛城和新野,否則難以兼顧,所以劉備的心思準確來說就是覬覦荊州,只是苦無良策,以他愛名惜的‘性’格,自然不肯光明正大奪取荊州,他需要一個冠冕堂皇的正當理由,將荊州拿到手中!

料到了劉備的心思,賈詡也是早有腹案,在劉備期待的眼神中,緩緩言道:“荊州乃富庶之地,魚米之鄉,名士輩出,將軍若能據荊州,遷都襄陽,此爲中正之地,則能重振漢室,威震四海!”

果然劉備眼神一陣劇烈閃動,雖然他掩飾的極好,但哪裡能躲過賈詡這隻老狐狸的三角眼,賈詡心中暗笑,果然聽劉備言道:“荊州百姓安居樂業,劉鎮南與備乃是宗親,並無大過,焉能奪之?同族攻伐,恐被天下人恥笑!”

賈詡卻搖搖頭,對劉備言道:“將軍此言差矣,將軍既爲大漢皇叔,陛下恩寵,自當爲天子分憂,國事家事,孰輕孰重,想必將軍自有決斷,劉表雖據襄陽,卻目無天威,宛城近在咫尺,尚不肯入朝問安,其心可見,將軍以同族之情,而置漢家大計於後,此所謂本末倒置也!”

賈詡一席話,說得劉備甘之如飴,雖然是在指責他,但劉備聽了卻很舒服,這是給他奪取荊州一個正當的理由,萬事當以國事爲重,既然劉表沒有匡扶漢室之心,便與其他諸侯相同,而自己再取荊州,是爲了讓獻帝及朝堂扎穩腳跟,和這個大義比起來,與劉表同姓的那點同組關係,的確不值一提!

二人此時都已經心照不宣,既然目標一致,下一步便是商議對策,劉表在荊州,也算是政績斐然,非要指責他懷有二心,卻確實有點強詞奪理,畢竟劉表已經將新野讓給了他,還送來不少錢糧!

劉備言道:“荊州帶甲之軍有十餘萬,糧草充足,又有漢江相隔,師出無名,難以取之!”

賈詡笑道:“將軍所言不差,若再遲兩年,劉表經營日久,荊州人心穩定,將軍便不如去取漢中!荊州如今雖看似平穩,實則暗流涌動,士族紛爭,勾心鬥角,內鬥不斷,劉表無力速平,只能徐圖,逐一破之,此乃良機也,將軍可派人暗中挑動,再封蔡瑁爲南郡太守,那蔡瑁本爲荊州大戶,劉表前來,奪其利益,雖與劉表結爲姻親,然心中必有隔閡,乘此離間二人,若劉表不肯分兵與蔡瑁,二人必將反目成仇!”

劉備聞言一陣欣喜,旋即又皺眉道:“荊州能人無數,有蒯越等人相助,恐能識破此計!”

賈詡冷笑道:“蒯越之流雖能識破,然蔡瑁不過一莽夫耳,蔡、蒯二家都爲本地大族,蒯越若想從中阻攔,蔡瑁定以爲蒯越不想讓他一家獨大,故意阻礙,更堅其心也!”

劉備聞聽,甚是高興,他雖然也知道荊州內部並不穩定,但束手無策,沒想到賈詡到來,三言兩語便先從內部開始瓦解荊州實力,且一針見血,怎能不讓他欣喜?

賈詡又道:“孫策收復江東一年有餘,又有周瑜、張紘、張昭、魯肅等人輔佐,人心穩定,此人‘胸’懷大志,必不肯偏安一隅,其與劉表有殺父之仇,仇敵黃祖就在江夏,將軍可奏請聖上,封周瑜爲江夏太守,劉表必不肯讓,新仇舊恨,孫策定會發兵來攻,荊州內部不和,劉表難敵孫策,自會求助於將軍,大事可成矣!”

劉備聞聽,再也無法保持鎮定,賈詡所出的兩個計策,都不需要他做惡人,還能光明正大入主荊州,不由想起當年袁紹‘誘’使公孫瓚攻打冀州,韓馥懼怕,袁紹兵不血刃便得了冀州,倒是有異曲同工之妙!

“先生之言,令備茅塞頓開,匡扶漢室,先生乃第一功臣也!”劉備起身,抓着賈詡的臂膀,眼神熱切!

⊕ttκΛ n⊕C O

賈詡也站起身,藉着抱拳行禮,掙脫了劉備:“書生之言,還需將軍從中行事,將軍以漢室天下爲責,令我等慚愧!”

劉備哈哈一笑,多日的愁容盡去,扶着賈詡坐下,有了賈詡之計,便不用勞兵遠涉,前往漢中,道路難行不說,光是兵糧消耗,就夠讓劉備頭疼的,而取得荊州,這裡地域廣闊,良田無數,灌溉便利,纔是他真正想要的!

未等劉備從高興中恢復過來,賈詡又道:“只得荊州,將軍還不足以懾服羣雄,與諸侯爭鋒!”

劉備一愣,皺眉問道:“先生何出此言?”

第52章 一方諸侯第344章 攻破博陵第687章 竊國之賊第44章 幷州五龍第516章 天意弄人第693章 主動出擊第312章 掩人耳目第24章 羣雄割據第128章 遠交近攻第609章 再燒湖陽第70章 追兵來襲第460章 奇襲白馬第159章 江東霸王第636章 一路疑團第346章 志在必得第61章 傳國玉璽第249章 過關斬將第721章 後顧之憂第81章 一見鍾情第16章 一見鍾情第325章 一戰何妨第108章 因禍得福第534章 隔牆有耳第12章 金玉良言第193章 擒賊擒王第303章 軍事演習第24章 羣雄割據第670章 鼓舞士氣第24章 羣雄割據第625章 伏兵盡出第378章 一夜損失第335章 剪除羽翼第213章 君命難違第45章 討董檄文第413章 引火燒身第413章 引火燒身第610章 再次受挫第351章 主動出擊第683章 兵進襄陽第621章 以退爲進第108章 因禍得福第583章 一人之過第271章 進駐河內第312章 掩人耳目第488章 引火燒身第668章 水上爭鋒第358章 再生一計第389章 冀州賊患第394章 龍困淺灘第590章 騎兵來臨第722章 車下虎士第646章 大敗蠻軍第358章 再生一計第338章 分兵出擊第585章 陣前立威第240章 一言不合第433章 和氣生財第434章 各施手段第561章 爲君而去第637章 請你上船第678章 威震長阪第701章 打開門戶第47章 諸侯會盟第262章 錦帆賊第59章 賣個人情第468 故人來投第329章 目不識珠第660章 華容設伏第437章 過關遊戲第40章 大宛使者第14章 以拳會友第87章 擂臺比武第697章 重創而歸第133章 螳螂捕蟬第683章 兵進襄陽第417章 郭嘉預言第535章 當年之約第381章 爭取機會第260章 英雄末路第411章 勝敗有利第183章 貿然而進第254章 裡應外合第79章 一拍即合第506章 博望玩火第102章 高丘會盟第258章 隔冰相望第184章 虛驚一場第372章 引蛇出洞第85章 青史留名第479章 金光大道第402章 可造之材第704章 致命一擊第83章 入世隨俗第444章 別無選擇第678章 威震長阪第222章 西涼馬超第627章 丹陽精銳第649章 盜用瑜計第641章 封官進爵第368章 連番受挫